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六十六章 想法
估计因为同姓的原因,梁红梅和梁倩聊的很好,当知道她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一双儿女出来生计时,顿时生出了倾佩之意。
这个年代,都是国有企业,私营的他们没见过几个,特别是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看不起私营的人。
能顶着别人的眼光出来做买卖,这份胆量值得学习
“老姐姐可别笑话我了,我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能懂什么?儿子女儿要上大学,我一个人在农村指着那几亩地,在交交公粮,勉强够吃,一年能吃上一顿肉就不错了。实在没法子,就听着了女儿的话,出来做个小生意,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我女儿是个有远见的,这些都是她想出来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开放了,国家支持,老妹子有这么好的儿女,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能让孩子不埋怨我就行,别的我也不图啥。”
“我们家老梅这次,估计要调到别的城市了,要不然我还真想和你们多走动走动。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
“啥时候来这边了,到店里来,我给你们做我们南边的吃食”
“好呀”
临走的时候,梅琅军又给林宛放下了十块钱,林宛说什么也没收,上次的三十块钱,还有八毛钱没用完呢,林宛把着半个月送餐单子给了梅琅军,还另外还把八毛钱给了他。
梅琅军还真不差这些钱,看着林宛如此认真,还做了这么些准备,他好笑的笑了笑,餐单没有收,八毛钱倒是收下了。
林宛见此,慧心的笑了笑,梅琅军这样也算是对她们的信任。
哥哥返校后,医院里的送餐都是张书华在做,本来她力气也大,现在不用提早去收饭盒,张书华都是十一点来,两点下班,晚上五点来,7点下班。
天气慢慢凉爽,店里的人也多了起来。林宛每天忙活着店里,根本没有时间出去逛街。
倒是张书华,偶尔来的时候,都会和她说一些街上的新鲜玩意儿。
有张书华在,林宛也不那么寂寞。
从开店到现在,也有四个月了,今天林宛给王奶奶和张书华发来工资后,晚上林宛下厨炒了几个菜,又在外面买了瓶饮料,四个人庆祝了下。也算是员工福利吧
王奶奶以前是火柴厂的,快退休的时候,工资一个月五十多,虽然现在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可在这里做着很开心,母女俩对她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工作也轻松,摘摘菜,洗洗碗筷。就上几个小时的班。
张书华倒是无所谓多少钱的工资,她出来上班的目的就是减肥,越累越好。从她的穿着上看张书华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只是她从来没有说过,林宛也不多问。毕竟每个人都有隐私。
晚上回到家里,林宛把着这个月挣的钱都拿了出来,除去成本核算了下利润。加上早市上买的钱,一共三百六十八块二毛。手里的一些票她用不到的,都去商场里倒腾了出去,换成了钱。留下一些自己用得到的。
存折里,她已经往里面存了三次三百的了,算算他们家也有一千多的存款了,在这个年代,一千多可是个大数呀。
这并不是她的初衷,她不光要做饭店,还要做连锁饭店。
第六十七章 开新店
这一千多块钱,完全可以在市里面找个好的位置,在开一家。只是她不知道妈和哥会不会同意。
“在想什么?愁眉苦脸的”梁红梅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这些书都是林宛从废品站找来的。
在废品站里她不光找来了初中的书,还找了其他不少专业的书。
里面有几本金融管理的,她给了哥哥。还有几本设计方面的书,设计的是建筑,还有服装的。
建筑的她不感兴趣,倒是服装的没事儿的时候晚上陪着妈妈一起看看。偶尔感兴趣了还会画上几张上辈子见过,自己又喜欢的服装款式。
“妈,我在想,咱们现在有了钱,可以在开个饭店”
梁红梅一开口,林宛就知道没戏“还开?妈觉得这一个就够了,养活你们兄妹俩还有余钱,妈不想在开饭店,你哥哥前几天不是给你找了许多高中的书吗,你赶紧复习复习,妈想着让你明年考大学。咱们家现在有钱了,能供的起你们两个”
“妈,大学我不想上,你一个人怎么能照顾了一个店?除了上大学,我还是喜欢挣钱”林宛刚说一半,就看见妈张口要反驳,林宛根本不给她机会“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哥哥现在虽然花的钱不多,可保不准政策变的快,说不定明年学校开始收学费了呢,我听说大学的学费很高的,如果我真上了大学,咱们家只靠你开着小饭馆根本不维持不下去。”
“可妈不想让你有遗憾,妈知道,你的成绩比你哥还优秀,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小就考上了大学。你离家出走时,你们高中的班主任还特地来过咱们家,和妈妈说,不管家里有多穷,也要好好的供你上大学。连你的老师都怕妈重男轻女,怕耽误了你这个好苗子,最后还是没让你上成,妈心里一直愧歉你”
“妈,你做的很好,我也没有怪过你,也没有怪过哥哥,不管上与不上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妈以后可别这样想了,我听说现在有成人大学,就是夜大,等过个几年,哥哥毕业了。我在去上个成人大学。白天照样上班做生意,只有晚上上课就行了,两不耽误。”
“真的?成人大学?”
“嗯,有,如果妈妈也想上,到时咱们母女俩一起”
“别打趣我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上什么学,去了净丢人”
“妈,我说的是真的”
开分店的事儿,妈妈这边说不通,林宛就只能从哥哥那边下手。
等到了星期天,林宛和哥哥说了下在开个分店的事儿。
兄妹俩一商量,觉得可行。
“地方的事儿,你不用管了,s市我比你熟悉些,这段儿时间我抽空去转转”
“嗯,注意点儿,没弄好前,先不要告诉咱妈,不然她保准不愿意”
“这我知道,只是咱们这次还开砂锅店吗?”
林宛摇摇头“找一个市里消费水平高的地段,找个大一点儿的店,最好能带包厢的更好。马上天气冷了,咱们开火锅店,火锅店省事儿,不需要大厨,到时候招几个配菜的和服务员就行了”
“火锅?”林应辉一喜,这边的冬天特别冷,他们南方的火锅到了这里最适合不过了“我看行,好就听你的,咱们开个火锅店”
第六十八章 找房子,靠山
“不过咱们的钱有限,我不知道去市里租个大房子要花多少钱。”这是林宛最担心的
这个时候的火锅可没有电磁炉,燃气也很难找到,所以只能有煤炭炉子。还好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煤炭炉子。
但是中间有个洞的煤炭炉子可不常见。到时候炉子桌子都要定做。
林宛和哥哥商量好后,就在店里又做起了活动,她现在需要钱。
虽说有了餐车,可顶不住别人模仿呀。现在附近的餐馆也都开始模仿了起来。
模仿林宛还是不怕的,她了解几家做的饭菜,味道比不上她们家的。
上个星期,林宛中午的时候又加了道新菜单,就是卤面。
中午吃卤面的人也很多。几家竞争下来,都比不上她们家。
空挡的时候,林宛在市场上买了许多大料,和辣椒粉。回到家里,把自己记忆力知道的火锅底料写了出来。
晚上的时候,等妈妈炸好一天剩下来的肉,林宛就开始用锅熬底料。
这几天晚上,林宛都不让梁红梅在店里吃饭,在店里带来菜回来,用自己做的底料吃火锅。
一连着吃了半个月的火锅,林宛才把心仪的底料配好。清汤的和香辣的
林宛店里热火朝天的忙活了半个月后,林应辉那边已经找到了新的地方。
林宛和林应辉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的去了新店。梁红梅看着儿子女儿神神秘秘的,以为孩子大了,有什么事情不方便让她知道,也没多问。
女儿整天忙活在店里,难道出去一趟,她更不能说什么了。
“这边四周有两个厂子,一个钢铁厂,一个是食品厂,两个厂子中间就是他们的住宅区,对面也是个住宅区,不过这边的都是政府部门的。”林应辉一到这边就和小妹说着附近的情况
林宛看了一眼,政府部门的住宅,都是一个个的小院,不是平房就是二层小楼,而厂里面的住宅区已经是新建成的筒子楼了。
这个年代,能住上筒子楼,那可是有脸面的事儿。
林宛知道,这个年代的钢铁厂效益很好。工人应该都比较富裕。
“哥,厂子里面应该有食堂吧?”
“有是有,但是我观察过,附近有两个餐馆和一个国营饭店,中午和晚上生意很好,厂子里出来的有一些,但是从这里路过的人也很多往这边吃饭,这边是个主干道,往市郊的有几个厂子里的工人他们的宿舍在不远处,都从这路过。有不少喜欢下馆子的。我在临近的几家馆子考察过,七八张桌子,翻桌率两倍。晚上的时候人更多。”
“哥,还是你考虑的周全,咱们去看看房子吧”林宛没想到哥哥考察的这么仔细,可真是做生意的料
“房子就是政府住宅区路边的门面,属于政府。我看了,是个两层小楼”林应辉说着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地方,房子的门都没有锁,想来不是自己家的,不怎么爱护。也有可能工作人员不愿意跑腿,虽要来看直接自己过来就行
以前这里是政府给大院配备的棋牌室,娱乐的地方,天天的跑到大院外面,他们不愿意出来,听说大院里也有地方,时间长了就空了下来。
第六十九章 妈妈生气
政策变了以后,他们就想着租出去。牌子挂了半年,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一层一百多平米,一楼最里面又侧是个厨房,厨房很大,林宛心下很满意。后面还有个五六十平方,不大的小院,这个地方应该有一段没有来人了,后院杂草丛生。二楼是五间卧室,中间一个走廊。房间里应该住过人,里面墙上很脏。
这样的房子确实不好租,一般做生意的,都不需要那么多房间
林宛看了看下面,又看了看上面,觉得还行。
“哥,这里原来是做什么的?”
“听他们说,原来是一个政府里的官的亲戚,住了一段时间,通过关系没收房租,后来那个官犯了事儿这边就收回来了。房租我问了,一个月五十”林应辉说到房租的时候,皱了皱眉
林宛到没觉不妥,他们现在租的地方还三十呢,这里楼上楼下二百多平米还带个小院,五十不算贵,只要有生意,不怕房租贵。
“哥,他们说怎么交房租了没有”
“说是一次交半年还要压一个月的,也可以一次交三个月的,不过房租一个月多五块钱”
林宛一听,皱起了眉头,在外面做餐饮的,向来房租和装修都是大头,这些她也知道。
林宛大致算了算,他们钱不多,只能按三个月的来交,虽然交三个月一个月多了五块钱的租金,可这样能保证他们资金流通。
两个人大致商量了一下,去了管理处把租房合同签了。最后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给了负责的那个工作人员递了两包烟,把日期往后写写,这样他们有时间装修房子。
工作人员有了好处还是很高兴的,拍着胸脯保证,生意尽管干,政府的房子,没人敢惹事。
有了这句话,林宛放心了不少。
回去的路上,兄妹俩商量了下火锅店的名字。就叫蜀香阁火锅。
两人租了房子就开发分工,林应辉跑去市场买了几桶的白漆,自己一个人在店里开始刷漆。
地板倒是不用怎么动,铺的本来就是瓷砖。
院子原来做面粉生意的,厨房倒也干净。
林宛回到店里后,就拉着张书华在一旁说了半天,最后,林宛在外面贴了张招聘的单子。
直到晚上回家的时候,梁红梅才看到他们店门口贴着的招聘单子。
林宛这才把她们租了新门店的事和梁红梅说了。
梁红梅气的要打林宛,林宛一见着情形,赶紧往家跑。
谁知刚追到家里,又看到儿子一身的白灰,心中的火气又是一噎,干脆不理他们,就连晚上炸肉都不干了。
兄妹俩见母亲这次真的生气了,都不敢出声,乖乖的把肉炸好,又帮妈烧好了热水。
林宛知道哥哥没吃饭,炸肉的时候,帮哥哥做了碗汤面。
回到屋里,见妈妈书都不看了,直接躺在床上装睡。
兄妹俩互相对视了一眼,在床前坐了一会儿。
最后还是林宛清了清嗓子,道“妈,先去洗澡吧,水我烧好了”
“妈,这事儿是我和小宛不对,您别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