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迢迢有礼》-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下略作挣扎,便把手递了过去,中途有意识地控制了力道,没有整个贴紧,掌心在他凸起的骨节上蹭过。

        触感并不清晰,周遭的光影和人声、加上她莫名的紧张,已然把感官完全占据,不足以体味这样微小的枝节,她却依旧幻觉般地,感受到掌心下蹿起的细小的电流,麻痒地流淌起来。

        这种状况让她很为难,只求赶紧结束这种中二的赛前加油环节,谁知道路佳的下一句话更是火上浇油:“大一的几个小朋友也过来啊,你们不是辩队的啊,不给你们学姐学长加油?”

        那几个小孩闻言,都慌忙不迭地围拢,一个个把手叠上来,苏迢迢空出的掌心很快被挤扁,紧紧贴上某人的手背,动弹不得,上下都是烧人的体温,烤得她汗都快出来了。

        中途忍不住抻开手指,暗暗挣扎了一下,谁知道这样的小动作反而让局面雪上加霜,像是她在主动往他手上蹭,肌肤相贴的触感在磨蹭中被无限放大。

        苏迢迢顿时尴尬得头皮发麻,在挤挤挨挨的人群中飞快瞄了他一眼,生怕他发现异常。

        然而就在她的视线触及他时,陆礼也像是有所感觉似的抬了抬眼,并没有看向她,唇角却带着似有若无的弧度,看起来很微妙。

        她注意到这一点,心梗了瞬,好在耳畔总算听路佳【创建和谐家园】澎湃地开口:“法学院辩论队,给我拿下比赛!”

        “拿下比赛!”众人跟着吼了声,给队伍打气,叠成一团的手在过程中抬了抬,又重重落下,总算一哄而散。

        苏迢迢如释重负,第一时间催促大脑回忆一辩稿的第一句,发现记忆尚存,还没有被冲昏头脑,也放下心来。

        那头的大一新生让谬荷从另一个出口领到观众席第一排就座,他们则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舞台一侧候场。

        观众席上已经黑压压一片,前几排基本都是各个学院辩队的队员,估计是来揭幕战上偷师学艺的,领队也都是校辩协的,跟陆礼他们熟得很,经过时纷纷跟他打招呼。

        苏迢迢跟在陆礼身后看着这一幕,脑海里自动浮现出一个形容词——

        A大交际花。

        靠近舞台后,台上的大屏和灯光打得灿白一片,近距离直面有些晃眼。双方辩论席前还斥巨资铺上了KT板,上面印刷着两个学院的名号。只是法学院作为A大的老牌学院,还拥有他们的院徽,深蓝的底色上书“法学”二字,下边写着A【创建和谐家园】律学科的发轫年限——“1904”,跟隔壁光秃秃的国际关系学院相比格外有排面。

        今晚的主席这会儿也在台下候场,明显跟陆礼认识,在看到苏迢迢这张生面孔时愣了一下,趁着比赛还没开始的空档问他:“你们一辩是新生吗?刚进队就来打‘争锋杯’?”

        “是新生,”陆礼应了声,顺便为苏迢迢介绍,“这位是哲学院辩队队长,谢昂然,在校队打二辩。”

        苏迢迢跟着点头。

        “啧啧啧,连新生都要拉上来用,看得出来你们法学院是要没落了,今晚要不直接弃权得了,不然前十二都进不去,多难看啊?”一旁国关院的选手和他们也熟识,听到这话,半是玩笑半是奚落地开口。

        路佳闻言,第一时间抬头反驳:“弃你个头,我们院就是一个新生都能碾压你们,到底谁前十二进不去心里没点数?撞上我们法学院算你倒霉。”

        这句话一出,争锋相对,火药味顿时“蹭”地直往外冒。

        谢昂然知道以路佳的脾气,走到哪吵到哪是常态,便没掺和他们的赛前放狠话环节,而是转头看向苏迢迢,带了几分宽慰道:“小朋友,待会儿上台别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正式比赛,发挥不好没关系,主要是积累经验。”

        苏迢迢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刚刚被国关院的莫名其妙说了一通还不痛不痒的,这会儿被她这么一安慰,才真觉得自己被看扁了,没忍住抬眼,略带迷茫地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自己在他们眼里这么像个菜鸡。

        片刻后只得象征性地点了一下头,也不打算开口为自己正名。

        倒是边上的陆礼欲言又止,本想跟谢昂然解释这位新生实力很不错,并不是充数上来的。只是低头看到苏迢迢的反应,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发现她这个“我不理解”的表情很生动,眉心蹙起,疑惑中暗含了丝无语凝噎。

        于是他翘起唇角,冲国关院的众人和谢昂然笑笑道:“法学院今年的水平,到赛场上自然会见分晓的,主席现在是不是该上台了?”

        谢昂然闻言,“哦”地应了声,也反应过来他们在这儿闲聊太久,拎着话筒和手卡率先离开。

      第28章 . 迢迢有礼 法学院辩论队问候在场各位

        等到现场观众安静下来, 双方辩手上场,主席开始作简短的开场词:

        “尊敬的评审、各位辩手以及在场观众,大家晚上好, 欢迎来到北城大学第十七届‘争锋杯’的比赛现场, 我是本场比赛的主席谢盎然。

        “‘争锋杯’作为我校规模最大的辩论赛事,每一年都将角逐出年度最强的学院队伍,授予冠军A大之锋的荣誉及由A大辩论协会出资设立的三千元奖金, 优胜者可入选A大校辩论队,代表学校出征全国性的比赛……

        “而此次‘争锋杯’揭幕战的两支队伍, 分别是去年的冠军和季军,龙争虎斗,唇枪舌战,锋芒毕露,谁与争锋?相信在场的所有观众和评审们都已经倾耳拭目、期待万分了。”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本次比赛的正反双方及他们的立场。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法学院辩论队的同学们, 他们今天的立场是——偶像应该为粉丝行为买单。下面, 有请他们做自我介绍。”

        苏迢迢听到这句, 深吸了一口气, 和身边的队友一块儿从辩论席起身。

        校级比赛毕竟不同于新生辩,面对的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而是已经在辩队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老油条, 她从赛前准备开始就隐隐感受到压力, 这会儿甚至久违地, 觉得紧张。

        可能比高考那会儿还要紧张。

        但好在她是关键时刻反而越发冷静的那类人,细白的长指握着话筒,指节微微泛白,开口时咬字清晰, 语调听起来平稳又镇定:“博学明知,尚辩明思,正方一辩苏迢迢。”

        她身边的庄慧随后开口,嗓音不徐不疾,大方从容:“笃行明志,审慎明事,正方二辩庄慧。”

        前两个人都是平静派,到第三个便迭起波澜,带着股风风火火的劲:“崇法明理,经世致用,正方三辩路佳。”

        最后是陆礼压台,嗓音含着恰到好处的儒雅温文,朗润如月色:“修身明德,勤勉以行,正方四辩陆礼,代表法学院辩论队问候在场各位。”

        四个人放在一块儿,就像一首合裁的律诗,起承转合,错落有致,浑融完整。

        以至于苏迢迢在陆礼的话音徐徐化开时,心跳蓦地快了两拍,有种奇妙的感觉。

        恍惚间想起开学初自己推开的咖啡店的那扇门,听见他们热烈的讨论,那时候她从来没想过只需要短短两个月,她就会跟这群人一起站上辩论席,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这一个星期来紧锣密鼓的写稿和模辩,已经完全把她同化成队伍的一份子,她在微信上跟队友的聊天记录已经比她这一个学期以来和班上同学的聊天总和还要多,有时候会给她一种荒唐的错觉:自己来大学不是读法学的、是专门来打辩论的。

        但这种感觉并不赖,在此刻成为相互交托的底气,成为同仇敌忾的斗志,甚至成为某种可以称之为幸福的归属感。

        这对她来说很难得,前段时间的新生辩、又或是在高中做队长的那年,她都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大概也只有刚接触辩论、第一次获得辩论赛胜利的某个瞬间,会有这样欣然的幸福感。

        只是除此之外,苏迢迢在落座时,余光不经意地移向四辩席,隔着辩论长桌最远的距离,瞥见他清俊的侧影,眉峰高挺,眸若幽潭,水墨画一般。

        这一来才意识到,胸口怦然的心跳还藏着某些隐秘的原因,这是她第一次和他并肩作战。

        ……

        国关的介绍词和法学院的花里胡哨程度不相上下,等双方辩手的自我介绍完毕,主席又简单介绍了这次比赛的三位评审,都是来自各个学院辩队的指导老师,但事前没有透露消息,也没法揣测各位评审的判票偏好,只能按照他们事先准备的内容盲狙。

        作为正方一辩,苏迢迢是全场最先发言的选手,没什么做心理准备的时间,只等主席一声令下,她就得“嗖”地起身。

        所以她不太喜欢打这个位置,在局势一团黑的情况下发言总觉得心里没底,加上打惯了三辩四辩,现在得站起来得被对面质询,不能反问也不能打断对方说话,对她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多少觉得憋屈。

        可惜她现在还没有能挑三拣四的资本,被点名后老老实实站起身来,开口答应:“感谢主席。”

        随后面向观众席和底下的评委,开始她的脱稿陈词:

        “在陈述我方的立场之前,我其实更想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辩题本身,为什么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会出现‘偶像该不该为粉丝行为买单’这个命题?又到底是谁提出了这个命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我相信在场的所有观众心中都有答案:因为网络上出现了某些不理智的粉丝行为,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一种群体式的狂热,一场蝗虫过境般的骚乱,甚至是掀起举报之风的浩劫。”

        这句话说完,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底下开始有观众交头接耳,音乐厅内很快响起低低的嗡鸣。

        但正方今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需要所有观众都参与进这场辩论,并且帮他们拿下比赛。苏迢迢的话音暂顿了两秒,继续开口:

        “在这之后,即使是并不参与饭圈斗争、甚至连这些粉丝所崇拜的偶像的名字都闻所未闻的普通网民,也受到波及、并且深受其扰。

        “于是出于一个最朴素的愿望,他们希望这样的粉丝行为可以停下来,可以被劝阻,可以被约束,可以不再去打扰他们;于是他们试图寻找混乱漩涡中的中心,最后发现原来这群粉丝是为了某一个名字而战,他们的喧嚣是为了某一个名字而发;于是这些网民自然而然地提出一个疑问,这位偶像,这位收获了无数赞美和爱意的偶像,这位被粉丝竭力维护的偶像,这位被粉丝拥上神坛的偶像,可不可以来管管你的粉丝?!”

        一连串的修饰词最终敲开掷地有声的诘问,对于这道对学生们来说极日常的辩题,不需要太多公式化的精密的剖析,只需要设置好情境,绝大多数观众都能够心神领会。

        所以几乎不等她的话音落毕,底下就有观众忍不住鼓起掌来,掌声随后就如星火燎原一般,在整座音乐厅内响彻。

        苏迢迢听到这个反应,微笑了一下,在掌声中简单总结:“以上,是一位为粉丝行为感到困扰的普通网民最朴素、也是最自然的想法。”

        台上的反方在她的立论稿进行到这儿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相互之间对视了一眼,收到彼此迷惑的眼神,随后悄悄用口型交流道——

        “???”

        “法学院怎么突然打这个路子?”

        “这个一辩听起来好像也还行?”

        “队长?你待会儿怎么质询???”

        “几个定义帮我们盘一下吧,靠你了队长……”

        他们交头接耳的档口,苏迢迢在层层铺垫后也进入了正题,开始不留痕迹地拆解题目:

        “因此,对于这道辩题来说,绝大多数网民所期待的‘买单’,绝不是想让偶像为粉丝赎罪,大包大揽粉丝本应承担的责任,甚至是让偶像顶替触犯了诽谤罪和侮辱罪的粉丝进去蹲号子;也绝不是想借此抹黑偶像或者干脆把偶像拉下神坛、以借此满足某种畸形的看客欲望。

        “我们所真正想要的‘买单’,其实就是希望偶像能拥有一份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他能及时出面劝阻不理智的粉丝行为,引导自己的粉丝走上更加理智、温和、包容的追星道路。好比某顶流明星工作室常年置顶的‘理智追星倡导书’,好比某偶像剧男女主粉丝撕逼豆瓣盖十万高楼后发布的联合倡议书。

        “当然,我们不仅希望这种买单成为粉丝行为爆发后的一剂镇定剂,更希望这种买单成为一种事先的‘风险管控’,希望那些盲目和狂热的种子在萌芽之前就被剔除。因为只要发生过暴力,暴力所留下的痕迹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尤其眼下的这种网络暴力通过言语,在人的心上留下痕迹,这种精神上的苦痛是无法完全消弭的,是无法遗忘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它从一开始就不要发生!

        “因此,我们所期待的偶像买单,甚至不能只粗浅地停留在事后劝阻这一阶段,而应从一开始,从偶像成为偶像的那一刻,就承担起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责任,就告诉粉丝,爱不是纵恶的理由,崇拜不是伤人的利器,追逐一个人是为了体验情感的美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一意孤行地成为为某个特定的人保驾护航的工具,或是冷漠地把偶像当做自己取乐的傀儡,人绝不能堕落成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当人类身处在同一个环境中,为了一个更安定有序的社会而割让自己的一部分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它对身处社会的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的效力。因此,今天不单是偶像,所有人都需要在某一时刻——甚至时时刻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文明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当然,要抵达这个构想中的未来或许很艰难,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不该有一件正确的事仅仅因为艰难就不去做,我们仰望我们所希冀的,我们仰望闪闪发光的偶像,不会因为他遥远、不切实际就停止仰望,因为这种仰望、这种追逐本身就具有意义,它肯定人的理智与情感,它肯定人作为人的存在,这是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对于‘人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给出的部分答案——人是希望和追逐希望。

        “因此我相信,今天这道辩题不仅对追星的粉丝适用,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每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理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理念,每个人身处在社会契约中的社会人都应该承担属于他的那一份社会责任。

        “因此,在今天这道辩题上,我方坚定地认为偶像应该为粉丝行为买单,感谢各位。”

        台下“刷啦”一片响起掌声,评审席的三位老师也趁着这个间隙,倾身相互交谈了两句。

        对面国关院的四个辩手脸上的表情跟着变了变,似乎反应过来他们是想拉观众和评审的情感票。

        话筒里随后响起主席程式化的嗓音:

        “感谢正方一辩。下面,有请反方四辩质询正方一辩,回答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可以打断,但被质询方每次发言有五秒保护时间。本场比赛为新国辩赛制,回答方发言时间不计入反方时间。”

      第29章 . 迢迢有礼 不愿再笑

        所谓的新国辩赛制, 其实是近几年刚刚修改的,不再像以往的比赛那样给每轮发言环节限制时间,除了自由辩双方各有的四分钟, 其余所有环节总计时长十七分钟, 可以根据辩题和成员之间的安排自主分配时间。

        正是如此,苏迢迢才有了充裕的时间作刚才那番洋洋洒洒的开篇陈词,甚至听观众鼓完了掌, 完全一副时间富翁的做派。

        当然,也多亏队里那几个人的信任, 愿意在这样重要的揭幕战上分配给她珍贵的四分钟,即使在大部分人眼里,她看起来只是个拉上来凑数的花瓶。

        新赛制除了时间上的调整,最大的规则变化还有在质询环节中、被质询方的时间不再进行计时,这是为了修正前几年给人观感很不好的一个现象:在某些比赛中,过于强势的质询方一味打断对手不给人说话的机会, 使得质询环节几乎成了单方的独角戏。

        这种调整对一二辩来说当然是好事, 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解释和说明, 但对于一些打激进风格的三四辩选手来说, 多少会有些束手束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肆地打断对手。

        反方四辩起身后, 屏幕左侧的倒计时开始。

        也不知道是为了给苏迢迢一个下马威, 还是为了探探她的底细, 对方开口的语气很冲, 语速也很快,听起来几乎像是劈头盖脸地训人:

        “感谢主席,对方辩友,您刚才啊噼里啪啦讲了很多, 但好像没有一个重点,我只想请教对方辩友您方对‘买单’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苏迢迢这会儿要真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没准真会被这架势唬住,像被训了话的小孩似的张不开嘴来。

        但她不是,第一时间回答:“我想我方在一辩稿里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对方辩友梳理不出重点没关系,我可以再给你们梳理一次。”

        是对面明踩他们的一辩稿在先,苏迢迢也不怕事儿,开口就呛了回去,随后道:“我方认为低标准的‘买单’是指偶像在粉丝侵犯公共利益后及时出面对粉丝加以劝阻和引导,高标准的买单是偶像在从艺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身体力行地引导粉丝理智追星、拒绝网络暴力,进而将狂热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

        对方面上看起来也不恼,只是紧接着问:“对方辩友,买单原指结账付钱,近来的延伸义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就算我们今天的买单是带引号的,你方的这个买单的定义是不是给得太偏了?”

        苏迢迢思路清晰地回:“在我方的定义下,偶像承担起了责任,也在过程中付出了他的时间、精力甚至是曝光度,和买单的定义非常契合。”

        “那您方偶像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到底从何而来?是承担了粉丝本应承担的部分责任吗?”对方在开始时稍有保留的试探过后便摆开阵势,质询节奏跟着加快。

        “不是的对方辩友,我方的偶像买单并不与任何的责任转嫁机制挂钩,现今偶像和粉丝之间是深度的情感绑定关系,当粉丝为了偶像而做出过激行为扰乱公众秩序时,偶像有天然的道德义务出面劝阻和引导。”苏迢迢也排开架势,开始跟对面划太极。

        “所以您方今天打算跟我们论证偶像为粉丝买单的义务来源是吗?”反方打出一招。

        “是的,我方二辩稍后会为您论证。”苏迢迢礼貌接下。

        这场比赛的第一战场就是偶像买单义务来源的证成与否,这是质询环节中逃不掉的,苏迢迢他们队内在赛前讨论环节就已经明确了这个回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