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贵妃的自我修养》-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现在我消极颓唐,反倒是方其安担起了担子,挡在了我前面,处处维护着我这个贵妃的体面。

      我与他,如今都是孤家寡人了。

      造化弄人,原是这般弄人法。

      我接过方其安手中的药碗,仰头将汤药一饮而尽。

      确实是温热的。

      方其安的一句阿姐,让我心甘情愿地喝起了药。

      太医开的方子确实是好方子,自真的开始喝药后,不到半个月,我的气色就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偶尔还能亲自见见前来问安的嫔妃。

      以前大家心里应是都存了争宠的心思,只是不论怎么争,也不可能争过皇后。

      现在皇后去了,大家却又不敢再争了,就连来向我问安,也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说一句话。

      她们许久未见到齐昭,我亦是一样。

      他让我替他掌管后宫,我就管着。

      他不进后宫,我就自个儿消磨日子。

      派出去一波又一波的追查刺客案的人终于有了着落,说是找到了刺客藏身的位置,本想着将其生擒活捉,却不想那些人都抱了必死之心,眼见逃不了了,就在官兵的合围之下通通自尽了。

      查了这么久,却连一份审问的供词都没能呈上来,齐昭大动肝火,下旨将那些刺客的尸体鞭尸后再凌迟,一个都不能放过。

      知道刺客被剿灭的事后,我偷摸着给青蕴上了三炷香。

      若非齐昭突然来了筑兰宫,我肯定还会自顾自地对着那三炷香说上许久的话。

      齐昭干巴巴地坐着,【创建和谐家园】巴巴地陪着,沉默了许久,他突然开口,问我病可好些了。

      我说已经无碍,他便点了点头,又干坐了一会儿后,就起身离开了。

      自孟丹卿离世,齐昭头一次踏足后宫便来了我的筑兰宫,虽然只是坐了一小会儿,但还是使得关于我复宠的消息传了个沸沸扬扬。

      不过这次众人都猜错了,确是有人得了圣宠,但那人却不是我,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

      那小宫女一朝得宠,两个月内接连晋升,不多久就封做了元嫔。

      元嫔承宠后第一次来筑兰宫请安时,我看着她的那张脸,瞬间就明白了齐昭为什么会突然宠幸她。

      只因这张脸与孟丹卿实在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叫我见了都晃神,宛若故人归来。

      元嫔是替身这件事,齐昭明白,我明白,其他嫔妃明白,就连元嫔自己都明白。

      不过她倒是活得清楚,压根儿不在意自己是不是替身,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无人能争过一个死去的人,那她便不争,只顺着齐昭的意就好了。

      元嫔靠着自己那五分形似与三分神似,硬生生固了好几十天的宠,只可惜扮得再像,内里也还是不一样的,自封嫔以后,齐昭便隐约也厌倦了她。

      但还不等失宠,太医就为元嫔诊出了喜脉。

      于是元嫔腹中的孩子好似也成了替身。

      从前齐昭替孟丹卿腹中的胎儿取名,说若是女儿,就唤楚容,若是男孩儿,就叫昱瑾。

      只可惜小公主楚容早产早夭,成了齐昭心头的一处隐痛。

      如今元嫔有孕,齐昭的心思就放在了她的肚子上。

      太医一日三次的请安脉次次不落,整个后宫都在绕着元嫔转,直到第二年夏初,元嫔顺利产下四皇子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齐昭替四皇子取名为聿瑾,不同字,却同音。

      元嫔晋封成了元妃,但齐昭却不许她亲自抚养四皇子。

      或许于齐昭而言,四皇子在他心中,已经成了他与孟丹卿的孩子,他怕元妃那只有三分的神似,教坏了聿瑾。

      至于孟丹卿与四皇子愿不愿意,谁又能知道呢。

      宫里添了一位小皇子,按理说是要大贺一番的,可最近连月大旱,关于灾情的奏折堆在龙案上,外面流民遍野,宫里也实在不好庆贺些什么。

      历来每逢这样的大旱,皇帝都要出宫去寺中祈福求雨,而更巧的是,今年有人在京郊华隐寺的山脚下发现了一块巨石,巨石形若天然,上面镂空之处隐约可见「风调雨顺」四个字。

      上报之人说这是天赐祥瑞,使得齐昭当即定下了六日后便去华隐寺祈雨的旨意。

      12.

      历来祈福求雨都是帝后同往,如今后位空悬,只好由我随齐昭一同去了。

      能出宫,虽只是京郊,但好歹不再是只能看这被宫墙框得四四方方的天了。

      礼部那边正有条不紊地筹备着祈雨事宜,方其安这边却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儿。

      听方其安说,是筑兰宫的一个宫女,名叫文秋,模样生得有几分俊俏,和一个小侍卫是同乡,两人在宫中相识,一来二去就生了情愫。

      两个人都老实本分,平日里也从未做过逾矩的事,只是有一日,文秋自己绣了个香囊想送给那个侍卫,不料就这么巧,正好被方其安撞见了。

      彼时那侍卫手里握着香囊,文秋手中还捧着侍卫回赠的镯子,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都尴尬极了。

      方其安本是路过,却将向来胆小的文秋吓了个半死,最后还是方其安主动安抚了几句,才让文秋放了心。

      说起文秋,我也是有些印象的,她这人平时不大爱说话,见了谁都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跟兔子似的。

      「那侍卫人怎么样?」我抿了一口茶,问道。

      「听说人品不错,稳重能干,那天被我撞见的时候,他也是先护着文秋的,就是……」方其安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低头笑了一声。

      「就是什么?」我颇为好奇地追问。

      「就是挑东西的眼光差了些,他送文秋的那些镯子钗子,按理说也不便宜,更是用了心的,但上面纹样净是些虎啊豹啊的,实在是不太好看,就连文秋自己都不肯戴。」

      方其安话一出口,我也有些忍俊不禁:「虽然款式刚硬了些,但好歹心意是有的。」

      我放下茶盏,看着方其安,揶揄着问:「你老说别人,那若是你有了心仪的姑娘,你打算送什么?」

      「我、我……」方其安被我突然一问,人都结巴了起来,顿了一下才斟酌着说道:「奴才不会旁的,除了送脂粉首饰,奴才也只有木雕的手艺还算拿得出手了,想来,也只能将那人的一颦一笑刻下来,算是一些心意。」

      「送木雕倒是别出心裁又有意趣。」我轻轻点了点头,见左右没有旁人,便又补充道:「日后你若有了两情相悦的人,必得告诉我,也好让我这个阿姐替你做一回主。」

      「奴才身份卑微,身体残缺,怎好耽误了别人。」

      方其安声音虽轻,却让我闻之一愣。

      宫中结为对食的内侍宫女不在少数,如今方其安已是筑兰宫的内侍总管,若他想要与人对食,并非难事,可他却说,不愿耽误别人。

      「是我失言了。」我沉默了一下,由衷道:「你人这般好,我甚至巴不得你是我的亲弟弟,你可不许自轻。」

      这话是真心话,方其安也听得出来,他腼腆一笑,也不再接方才的话茬了,反倒说想替文秋讨个恩赐,若是没有主子做主,文秋和那侍卫只怕还要再熬上五六年才能修成正果。

      「这简单,若他二人愿意,过几日从华隐寺回来,我让人挑个好日子,给他们赐婚就是了,这也算是筑兰宫的一桩喜事。」

      我应允了以后,方其安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文秋。

      于是我眼见着文秋一改从前怯懦的模样,连着几日都劲头十足,就连我离宫前往华隐寺那日,她看向我时,眼睛都还是亮晶晶的,像是盛了光。

      因为之前刺客行刺一事,这次出宫的守卫都是下了大功夫的,不但途中车架被围得严严实实,就连华隐寺也被提前清理了一通,除了寺中的尼姑,其余人等一律早早拦在了外面。

      我随齐昭一起拾阶而上,先后踏入了华隐寺的正殿。

      大殿内只留了二十余个尼姑在旁边诵经,我粗粗扫了一眼,目光就被其中一个尼姑吸引住了。

      同是诵经,同是佛陀【创建和谐家园】,她跪在其中,身形却明显比旁人佝偻一些,像是个老妇人,但我却也看不出她的年龄,只因她大半张脸上都覆盖着烧伤的痕迹。

      想来也是个苦命人。

      我收回目光,跪在了拜垫之上,也跪在了菩萨脚下。

      在虔诚的诵经声,我应与齐昭先后供香,祈盼国运昌盛,早降甘霖。

      而前来递香给我的尼姑,竟就是方才我瞧见的那个。

      齐昭未曾想到前来给我递香之人面目会是如此骇人,在她不慎将妙香蹭到我的衣袖上后,齐昭更是直接皱起了眉,面露不愉。

      见齐昭不悦,那尼姑当即战战兢兢地埋下了头,颤声请我去挪步偏殿更衣。

      我听她声音嘶哑,身形也在晃动,想着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先自她手中接过了香,轻道了一声无碍后便去案前供香了。

      等我上完香再转身时,那尼姑已经退离了几步远,我瞥了她一眼,正好与她目光相接。

      刹那间,我的心空了一下,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却怎么也抓不住。

      就这瞬息的功夫,我晃了晃神,等再看向她时,她已经垂了下头,还更加佝偻了几分。

      聽聽聽聽13.

      就在我出神的功夫,大殿外面突然响起了一记利刃出鞘的声音,仓啷一声,长刀映着寒光,一刀劈断了两支破空而来的箭矢。

      我无措地后退了半步,险些摔倒。

      劈断箭矢的人是守在殿外的侍卫统领,一身好功夫,反应也迅速,我身形还未稳住,他就已经持刀挡在大殿门口,高呼了一声「有刺客」,其余侍卫也立马纷纷拔刀横列在前,瞬间形成了一堵人墙。

      「云儿,到朕身边来!」

      我正望着门口的方向,忽听齐昭语气急促地叫了我的名字,等我反应过来时,他已经一把拉住我的手腕,将我带至了他的身后。

      齐昭比我高了一个头,如今他握着我的手站在大殿中,挡在我的身前,仿佛隔断了外面一切的凶险。

      我愣愣地看了一眼与齐昭交握在一起的手,随后目光越过齐昭,看见方其安和齐昭身边的内侍总管带着十来个人匆忙跨进大殿,随后一齐合上了大门。

      厚重的木门被合上时,发出了吱呀的悠长声响,守在门边的方其安看见我已经站在齐昭身后,才远远地松了一口气。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华隐寺突然出现了刺客,而且这放冷箭的手段,与之前刺杀孟丹卿的刺客如出一辙。

      但之前呈上的奏折,上面写的却是刺客已全数剿灭。

      我虽看不见齐昭的表情,却还是察觉到了他的怒意。

      这殿内突然多了这么多人,虽然事发突然,但好在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加之齐昭就在殿内,所以大家都还算冷静,也没有发出什么大的声响,以至于我还能时不时听见外面箭矢被劈断后叮当落地的声音。

      随着箭矢之声的消失,外面又紧接着响起刀剑碰撞的声音。

      兵戈声与嘶吼声越来越大,使得殿内的安静也被打破,周围的私语声逐渐放大,人影徘徊踌躇,甚至还有尼姑被吓出了哭腔,让空气都跟着焦灼了起来。

      方其安透过门缝向外看了一眼,禀报说方才刺客只是放冷箭,并未现身,现在是全都出来了,正和宫中侍卫在外厮杀,才使得声响大了起来。

      「刺客人数如何?」齐昭厉声问道。

      「并不算多,应该只有三十余人。」

      竟然才三十余人,可听外面的声响,说是有七八十人都不为过。

      三十余人对上数百侍卫,如同以卵击石,更何况还是由暗转明,就算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与自投罗网无异。

      我一时心绪杂乱,还未能想通这些刺客的谋算,就又察觉殿内似乎少了一个人。

      我鬼使神差地挣开了齐昭的手,狐疑地缓步走向了大殿的角落。

      那角落里挤的都是刚刚诵经的尼姑,众人靠在一起,见我过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知我是要做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