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端着汤碗拿着筷子往堂屋走的时候,周思宁还在想呢,她可真是善良,这么不待见李如翠,还给她的汤里家的是温水。

      “娘,汤来了,你慢慢喝啊,我去摘点野菜,给你在烫点野菜来啊。”她好像很忙一样,放下汤碗就风风火火的又跑了出去。

      李如翠看她这态度,算是满意了,居然没在骂两句。

      “嗯,今天这汤做的挺有味儿。”她端起碗,顺着碗沿,吸溜了一口,然后砸吧砸吧嘴。

      “嗯,我看大丫做汤的时候还拿了个土豆,结果也不知道咋弄的,这汤里还有土豆味儿。”周耀森也喜欢今天的汤,“大丫有这么好的手艺,以后嫁人了也不用发愁了。”

      现在大闺女出嫁,主要是看能不能下地干活,在一个就是看家里这些活能不能一把抓。饭做的好,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切,这有啥,她就是在能耐,以后也是别人家的人,你还能借上啥光咋地,以后啊,咱俩还得指望儿子。”李如翠说着又吸溜了一口。

      她边跟老头子说儿子的好,边吃地瓜和野菜汤,等一碗汤都见底了,这才发现大丫还没把野菜给她端过来呢。

      立马就火了,“你个死丫头,想饿死老娘是不是,野菜呢,这么长时间都没端上来,你现去山上挖了是吧。”

      “娘,早上摘的那些都做了,我这现摘费了点时间,在说还得烧水焯一下,要不你就在等会儿?”周思宁正坐在厨房门口的小板凳上,听到屋里的骂声,探头出来回喊了一句。

      说话是说话,她手里的活是一点没耽误,还在不紧不慢的摘着野菜,脚边已经堆了一小堆摘干净的。

      “老娘都要吃完饭了,还等个屁等。”李如翠的火气很大,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这野菜她就是眼馋着吃不到嘴里,也不是啥好玩意,都怪大丫那死丫头,“你说说你还能干点啥,这么大个丫头,就让你去给我做点野菜,你这么长时间还没端来,我看你就是啥也不是,一天天的懒的都出奇了,你还能干好点啥吧……”

      李如翠因为没吃上一口野菜,心里不忿,这嘴上就不依不饶的开始骂,也不管这些话让别人听去后会不会影响大丫的名声。

      “行了,你吃的还少啊,叫唤啥?大丫,不用管你娘,你娘吃完了,野菜先泡着吧,等晚上在做,都几点了,不用在烧火了。”周耀森吃好了,准备进屋歇晌去,自然不能让李如翠在大呼小叫的,影响了他休息,下午他哪有精神去地里啊,“你赶紧的吃完这几口,进屋躺着去,下午还得去地里看一圈呢。”

      “我还没吃到野菜呢!”李如翠有些不甘心。

      “不说了晚上在做吗,你这么大个人了,就差那口野菜?说出去丢不丢人。再说包子不比野菜好吃多了。”周耀森瞪了她一眼,站起身往屋里走去。

      李如翠被他瞪的瑟缩了一下,想着自己偷偷买来吃的肉包子,不敢在咋呼了。她看了看手里的半截地瓜,然后狠狠的塞到了自己嘴里,最后唔了唔了的喊:“你个死丫头还不赶紧的过来收拾桌子,还等着老娘动手咋地。”

      又骂了一通,心里痛快了,这才起身也跟着回了屋歇晌去了。

      第三十二章卖蝎子

      周思宁没搭理她,把厨房地上的野菜都摘完,然后舀水泡上,这才去厨房捡碗筷。

      她想着趁中午这点时间去镇上转一圈,所以手上的动作格外麻利,一会儿就把厨房都收拾利索了,确定周家夫妻已经睡下,她这才拿出装着蝎子的草笼子,还有压箱底的几个鸡蛋,背着背篓就溜出了家门。

      她没去过龙泉镇,不过大丫是去过的,她寻着大丫的记忆,快步的往龙泉镇走去。

      西塘村村民赶集基本上都是上午去,中午就回来,要不不是挨饿就是得花钱在外面吃饭,两样都不是村民们乐意的,所以他们大多赶在吃午饭之前就回来了。因此周思宁选的这个时间点,一个同村的人都没看见。

      顺利的走到龙泉镇,镇子不是很大,就一条主街,像供销社、收购站、卫生所等等单位都在这条街上。

      周思宁走走停停,看着满墙的白色标语感叹不已,这还真是跟历史书上的图片一样啊。这条街从头走到尾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她很容易就找到了收购站。

      推门走了进去,柜台后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戴着个眼睛,穿着一身中山装,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点都不像是拿秤杆子的,到是像拿笔杆子的。

      “同志,这边收蝎子吗?”周思宁看就这一个人,别无选择,走过去问道。

      “收,你是哪个村的啊,居然敢去抓蝎子,不错啊。”中年男人态度挺好。

      周思宁就当没听到,继续问自己想知道的,“怎么收的啊?是按只还是按斤收?”

      “当然是按斤收了,蝎子又不是都长一样大,按只咋收啊。”中年男人到没因为她没回答问题而不高兴,他刚刚也就是顺口问的。

      周围村子多了,他也记不住哪是哪。

      “那多少钱一斤?”这是周思宁最关心的问题。

      “两块五一斤,你抓了多少啊?”中年男人有些好奇了。

      “没抓几只。”周思宁说着就把背篓放下,从里面小心的把三个草笼子拿了出来。

      那个中年男人看了看,从柜台地下拿出来一个圆形的竹筐,打开上面的盖子,说道:“那蝎子都倒到这个框里面,我才能过称。”

      ¡°°¥£¬ºÃàÏ¡£¡±

      周思宁抓住草笼子的一头,手腕稍微用力,就把里面的蝎子抖落了出来。中年男人举着竹筐在下面接着呢,几分钟的功夫,一共九只蝎子就都落网了。

      中年男人眼疾手快的把盖子盖上,然后又从柜台上拿起一杆秤来,直接把竹篮子整个放到了秤盘上。

      “一共是三两一钱多点,我给你算三两二钱,我这筐子重二两,去个皮,这几个蝎子就是一两二钱重。”他说着拽过柜台上的算盘,霹雳巴拉开始打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重一两二钱,一斤收购价是二块五毛,那我给你凑个整,一共一毛九。”

      周思宁有些懵,钱这个计量单位她到是知道,不过那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她可是从来没用过的。现在冷不丁的让她用钱来计量,她脑子有些晕!

      “等等,等等,这位同志,我算算啊!”周思宁赶紧喊停。

      “呵呵,好,你要是会算就自己算算,不着急。”中年男人脾气很好的说道。

      周思宁顾不上他,皱着眉开始计算。

      她记得历史书上好像是说十钱等于一两,不过这个两可不是十分之一斤,这个时候一斤好像应该等于十六两的……

      “咱这一斤算多少两的?”周思宁想确定一下。

      “一斤等于十六两呗。”中年男人拿看傻子的眼神在看她,则小姑娘看着机灵样,不会只是表面吧。

      周思宁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想的是对的,这样算的话,一钱就应该等于3.125克,一两二钱差不多是37.5克,500克是两块五毛,那这一两九钱可不就是一毛八分多吗。人家给一毛九是多给了。

      “怎么样,小姑娘算明白了没有。”中年男人笑呵呵的问到。

      “嗯,算明白了,没错。”周思宁慎重的点了点头。

      想想,村里的小孩在卖货郎那里,一只蝎子能换一分钱的糖,大个的也只是一分多点。这九只要是买到货郎那里差不多也就值一毛四五,这足以说明,卖货郎挣得真的就是个辛苦钱啊。

      中年男人继续问道:“小丫头,这个价你卖不卖?”

      “卖。”虽然觉得少了点,但是还是得卖啊,要不她拿着这些蝎子能干啥。

      “那行,你等等啊。”中年男人放下秤,把竹篮拿了起来,走到侧面的一个大水缸前停了下来,伸手把缸盖掀开,然后快速的把手里的篮子盖给打开,手腕一转,把篮子里面的蝎子都倒进了大缸里,最后缸盖又盖了回去。

      周思宁看他要去结账,赶紧喊道:“同志,先不忙,我这还有几个鸡蛋,你这收不?”

      “鸡蛋啊,当然收了。”中年男人转了方向,又走了回来,“我们这收购价是三分钱一个,你拿来几个。”

      ¡°Ò²ÊǾŸö¡£¡±ËýСÐÄÒíÒíµÄ°Ñ±³Â¨ÀïµÄ¼¦µ°¶¼¼ñÁ˳öÀ´¡£

      原本今天早上捡了四个,上午吃了一个,中午也应该吃一个的,但是她想着要来镇上卖鸡蛋,一犹豫,这蛋就没吃,想着忍忍,多卖两个钱,这不鸡蛋就变成九个了。

      中年男人又一个个从柜台上把鸡蛋捡到柜台下的筐里,顺便检查有没有磕坏的。

      “你这鸡蛋不错,够大,能给你三分一个,九个就是两毛七,加上刚刚蝎子的一毛九,一共是四毛六分钱。”中年男人怕小姑娘不会算账,很好心的都给她算了一遍。

      周思宁点了点头,表示没错。

      “那行,你等等,我给你结账。”

      周思宁趁着男人去拿钱的功夫,打量起这个收购站来。

      柜台外面没啥看头,里面到是瓶瓶罐罐的不少,不过都是有盖子的,她也看不到里面都装的啥。

      “小姑娘你不用看了,只要是农副产品,我们这啥都收。”中年男人拿着钱走了过来,“你数数啊,一共四毛六分,数好了,出了这个门,多了少了的我可就不负责了。”

      周思宁低头认真数钱,她还真没见过这个年代的钱币,不过她认字,所以还能分出哪个是一毛的哪个是一分的,谁也别想糊弄她。

      数了一遍后,确定数目正确,她就把钱塞到了兜里,背起地上的背篓准备走人,“谢谢你了,同志。”

      第三十三章大姐,你嘴下留情

      出了收购站,往前走几步就是供销社,也就在收购站的斜对个。

      周思宁背着空背篓就走了进去,她今天还需要来看看手电筒多少钱。

      推门进屋,目之所及的还是一排柜台,和收购站里还真是像。这里虽然小,但是周思宁还是很想在这里好好逛逛,来这个世界已经一个多月,还从来没买过东西呢,知道这个世界物价很低,听说拿着一张大团结基本上就可以横扫这样的小镇供销社了,她虽然还没整来一张大团结呢,但是也想提前感受一下。

      只是她中午出来的时间有限,只能狠心的从那些花花绿绿里拔出双眼,转头找售货员去了。

      “同志,请问这里有手电筒卖吗?”周思宁直接就找了柜台里的一个年轻女售货员询问。

      “有,一个两块二毛五,要吗?”年轻女人那眼斜楞了周思宁一下,看她的穿着就没动地方。

      “我能看一下吗?”周思宁听说这个时代的售货员都很牛,之前没见识过,现在可能似乎、好像、仿佛要见识到了。

      “手电筒就是手电筒,都长一个样,有啥好看的。”女售货员一双小眼睛上下扫视了她一遍,最后不屑的说道:“你不会是连手电筒是啥都不知道吧,真是的,没见识就老实在家带着,来这给我捣什么乱啊,我忙着呢,可没空跟你胡闹。”

      周思宁本来就不是啥好脾气的人,刚进来说一句话就让人不拿正眼瞅,她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是事到临头还是觉得体内的火气蹭蹭的往上蹿,马上就要到天灵盖了,不过她还是给暗暗压了下去,“这位同志,我是没见过手电筒,但是国家规定了说没见过手电筒就不让买了吗?我严重怀疑你的思想有问题……”

      “放屁,你的思想才有问题呢。”显然那个女售货员比周思宁的脾气还火爆,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炸庙了,这个时候各种斗争已经很严重,说人思想有问题可不是小事。

      “你看看,你还不承认。”周思宁很认真的在跟她理论,因为她要搜肠刮肚的在原主的记忆里想着这些话要怎么说,所以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慢,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掷地有声,“咱国家没解放之前,能买得起手电筒的都是啥人,你不知道吗?我一个刚刚翻身做主的农民,没见过手电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咋地在你这没见过手电筒就不能买了是吗?你也不去问问,外面有几个人用过手电筒,要是对待我们这些老百姓你都这态度,那你的手电筒要卖给谁?我跟你说,国家都说过,咱农民兄弟最光荣了,我看你这架势不对啊,你这不是跟兄弟姐妹的说话态度啊,反倒是像我跟你有仇一样。你这是打算搞……”

      “这位同志,这位女同志,你消消气,消消气,我这位同事年轻,说话不中听,你别介意啊。她没有别的意思,咱都是普通老百姓,你别看我们是工人,但是和咱农民兄弟绝对是一家。”一个男售货员在旁边听着话风不对,赶紧的抢过来截住了这位女同志下面的话。他觉得额头上的白毛汗都有一层了,好家伙,还好他动作快,要是让这女同志把话说完,那可不得了啊。

      他给旁边的女同事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进去躲一躲,就她那张鞋拔子脸,一拉老长,别说人家不爱看了,他看着心里都堵得慌。要不是都是一个部门的,她被扣上帽子,连累的自己也好不了,他才不多事管她呢。

      那女售货员也知道好赖,虽然心里还是不服气,但是知道这个时候她离开才是最好的,最后看了两人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扭身到后面去了。

      “这位女同志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家里出了点事,这几天气不顺,这不工作的时候就带出来了……”男售货员努力的给他同事说好话,找借口,想把这事遮过去。

      “她气不顺就能对顾客这种态度吗,国家都给咱老农民撑腰说让咱当家作主了,咋我在咱自己家还能被人不拿好眼瞅呢,她跟我不是一家人吧,不会是打入咱群众内部的……”周思宁一脸的不忿。

      “哎呦,哎呦,这位大姐,你嘴下留情啊,我带我同事给您赔不是了行不。”男售货员真想上去把这位女同志的嘴给捂上,这话是对谁都能说的吗,这话要是说出来,不管是不是,自己那女同事都得脱层皮。

      周思宁不知道,现在国家刚建国不长时间,很多反动势力在私下里蠢蠢欲动,总想着搞点破坏,所以这个时候国家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抓的非常严。

      所以说她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你叫谁大姐呢,你比我老不少知道吗?”周思宁被他一声大姐喊的很是不高兴,自己不到双十年华呢,对面的男人怎么也要三十了吧,咋好意思张的这个嘴呢。

      男售货员都要哭了,这个女同志能不能搞清楚重点啊,“我错了,我错了,这位女同志,我代表我的同事郑重的跟你道歉。”他顾不得旁边还有几个顾客,真的就当面给周思宁深深的鞠了一躬,“不过我得跟您说明,能站在我们这个岗位,给咱们人民群众服务的都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我们是经过了国家、单位、群众,层层把关层层考验才得到这个工作机会的,身份上和思想上绝对没有问题,这个请您放心。”

      “不过,刚刚我同事的态度确实不对,不管什么原因,把情绪带到工作中给您带来不便就是我们的错,这个我们必须承认。只是请您看在咱们都是一家人的份上就原谅她这一回吧,过后我肯定把这事跟上级领导反应,一定严肃认真的处理这件事情,您看怎么样?”男售货员现在一点都不敢小看这个小丫头了,张嘴就往人头上扣帽子,还是摘不掉的那种,搁谁谁不怕啊。

      “我到是没啥,我也不是来找事的,我就是来看看手电筒……”周思宁本来也没想要在这和人一挣长短,看旁边已经有人凑过来看热闹了,立马态度也软了。

      “好的,好的,没有问题,手电筒咱们供销社有,我马上给您拿。”男售货员看她松了口,立马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伸手到柜台下面,拿了一个手电筒出来,“您看看,咱们供销社就这一种,两块二毛五一个,您要是不喜欢,等下次我们去县里进货,我给您找找看有没有别样的。”

      他句句话表现出和农民群众是一家人的决心,供销社都咱们咱们的,可见刚刚是真的被吓到了。

      第三十四章你不卖啊

      周思宁伸手就把手电筒接了过来。

      她从来没见过这种手电筒,不过她在原主的记忆中是见过的,外表是银色的铁皮,一个长筒形状,带灯泡的那头稍粗,头上是玻璃面,手握着的中间部位有个向上推的按钮。

      周思宁知道那是手电筒的开关,往上一推,头上的电灯泡就会亮起来,往下扒拉,灯泡就灭掉。

      “现在没有电,灯泡是不亮的,这里面没有装电池,装着电池才会亮。”男售货员看她摆愣的样子,以为她没见过,不会用,赶紧的又从柜台下面拿出了两节一号电池,然后接过手电筒,把【创建和谐家园】拧开,看了看方向,把两节电池放了进去,“这样就能用了。这个东西在咱们这卖不动,所以我们都不提前装电池的,就怕电都跑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好了。”他说着,把开关往上一推,前面的灯泡就亮了起来。

      周思宁接过手试了试亮度,“两节电池能让手电筒持续照明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到是把售货员难住了,能用多长时间那谁说的准,这得看你怎么用了,“这个不好说,不过要是省着点使,一两个月都用不完的,这电池挺扛使的。”

      周思宁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也是个二八垦子,也就不难为他了。

      “我看看里面行吗?”她举着手电筒问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2: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