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只希望在考试前,自己写出来的柳体可以又快又整齐。

        给考官和上司看的文书,整齐、干净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为了炫技,那就本末倒置了。

        这是科举考试,而不是书法比赛。

        黎锦自问不是什么可以开创一派书法主流的天才,但练字是真的可以陶冶情操。

        他打算以后有多余的时间,就去好好的习字。

        天赋不够,勤奋来补。

        这么一来,黎锦一共又花出去六十五文。

        但他要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黎锦想,鸡蛋和蔬菜可以跟村里人买。

        少年最近身体已经在恢复期,饮食可以不用这么清淡了,他打算多买点五花做红烧肉。

        而且街口的肉包,少年好像很是喜欢,黎锦又买了俩带回去。

        ——少年啃肉包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一脸满足。

        老板娘看着他笔挺的背影,觉得熟悉又陌生。

        就说这身长袍明显感觉挺眼熟的啊,怎么就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呢?

        突然间,老板娘的女儿想起来了。

        “娘,就是那个特别喜欢在小酒馆里喝酒的那个人!不过他最近好像挺久没来了。”

        镇子上人多,大家没那么熟,谁也不知道谁的跟脚。

        故此,黎锦那点破事也没人知道。

        最多,就是经常做生意看到了,才会留意一下。

        这么一提醒,老板娘自个儿也想起来了。

        她说:“俩人长得倒挺像,但总感觉跟换了个人一样……”

      第19章

        认出来是一回事,但老板娘也不会对此过于深究。

        总归是不认识的人,何必在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才从只懂得胡闹一下子变得如此沉稳清贵。

        再说了,老板娘觉得还有种可能,就是自己认错人了。

        想到这里,她把所有的杂念摒弃在外,又大声吆喝起来:“卖包子咯,热腾腾的肉包子。”

        这会儿刚过午时,日头正晒,黎锦本可以找个茶馆歇歇脚再走。

        但他着实放心不下家里的夫郎和孩子,走热了就找个树荫歇坐一会儿,然后再次启程。

        这么走走停停,黎锦一共花了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

        他到家的时候,申时(下午四点)刚过,院角的柿子树下蝉鸣阵阵,厨房飘来米糊煮熟后的清香。

      ¡¡¡¡Àè½õ°Ñ±³Â¨·ÅÔÚÎÝéÜÏ£¬Õâ²Å¾õµÃ¼ç°ò½â·ÅÁ˳öÀ´¡£

        他还是高估了这个身体,昨儿拉了架子车,今儿再背背篓,真的感觉肩膀都要被绞的血肉模糊。

        少年站在厨房里,看着黎锦揉肩膀,清澈明朗的眼眸瞪圆,毫不掩饰自己的关怀。

        黎锦对他招招手:“过来。”

        少年今儿大概没少练习走路,已经可以不用扶着墙,平稳的走到他跟前。

        还不等少年反应过来,手上就被塞了一包温暖的东西。

        他垂眸一看,又是镇子主街上的肉包。

        皮儿薄馅儿多,肉汁鲜美,藕丁清脆,很是好吃。

        黎锦比少年要高半个头不止,他揉揉少年的脑袋,说:“进屋去吃,这里我来收拾。”

        少年却帮黎锦一起把米糊和羊奶煮在一起,然后才肯进屋。

      ¡¡¡¡°ü×ÓòéËõÔÚñßñÙÀ˯¾õµÄʱºò»¹´µ×ÅÅÝÅÝ£¬¿´Ñù×Ó×öÁ˸öÃÀÃΡ£

        少年一口一口的咬着肉包,看着黎锦把背篓里的竹叶纸和毛边纸拿出来,摆在床尾那放杂物的柜子上。

        竹叶纸和毛边纸都比较便宜,是寒门学子平日练字写策论必备的。

        秦慕文以前还是尚书公子的时候,虽然不受宠,但习字或者作画用的都是上好的宣纸。

        他想,阿锦这么好的一个人,他、他得多赚些钱,给阿锦买宣纸。

        黎锦不知道少年心里想的,他把所有东西摆好,说:“咱们家该找人打一个案几了。”

        到时候就放在窗边,白天练字还不废油灯。

        少年吃完一个包子,另一个留给黎锦。

        黎锦笑着说:“我吃过了,你乖乖把包子吃了,我去问问村里人打案几的事情。”

        顿了顿,他又说,“听话,明天给你炖红烧肉。”

        少年听到红烧肉,居然直接就吞了一口口水,在只有夏蝉做背景音的情况下,听的尤为清晰。

        黎锦这回没笑,只是轻轻的掐了掐少年的脸。

        村里老一辈有几个人都会些木匠手艺,但最近农忙不得闲,都在收麦子。

        只有一家人是因为家里儿子多,劳动力充足。

        做长辈的平日里就比较清闲,平时最爱抽着旱烟,看李大牛下棋。

        黎锦也是之前跟李大牛下棋的时候,知晓的这位老大爷。

        他前去拜访的时候,老大爷正坐在院子里,嘴上叼着烟,一手拿着锉刀,一手拿着一块象棋模子。

        他昏黄的眼睛眯起来,仔细的雕着。

        黎锦站在原地,等他放下象棋,这才敲了敲门。

        老大爷说:“黎家那读书的小子,快进来,老早就看见你了。

        要不是这雕刻不能打断,我就直接叫你进来了。”

        黎锦拱了拱手:“村里人都知道大河叔一刀雕的功夫很好,正巧我这事情也不急,就等您雕完再进来。”

        老大爷名叫李大河,早年去镇子上的木匠铺当过学徒。

        “你小子这棋下的好,人比棋还好。”这可以称得上相当高的赞誉了。

        李大河说,“村子里之前那个传言果然不可信。对了,找我什么事?”

        黎锦这才把来意说出来。

        “家里缺一个案几,大概五尺长、三尺宽,高度两尺半。不知大河叔,最近有时间吗?”

        案几,是读书人用来写字、画画的地方,有高有矮。

        五尺长,大概就是一米六左右;三尺约摸就是一米;两尺半则为零点八米。

        黎锦本来不打算做的这么宽,但这个时代的案几基本上都很宽。

        因为古代人用毛笔写字,宣纸大部分是四尺,也就是一百三十八厘米长,六十九厘米宽。

        案几做的宽一点才能平铺在上面。

      ¡¡¡¡µ«ÕâÑùµÄ»°£¬¼ÒÀï±¾À´¾Í²»´óµÄÎÔÊÒ»áÏÔµØÓú·¢±ÆØÆ¡£

        黎锦想,现在练字最主要,毕竟距离考童生试只剩下八个月不到的时间了。

        屋子里活动范围小暂时可以忍一下。

        等到村里人农忙结束,他倒是可以雇几个人帮他在厨房对面,也就是推开门后略显空旷的院子里建一间书房。

        李大河说:“行啊,我这里有些木料,都是抛光过的,过两天打好给你送过去。”

        黎锦赶紧道谢,又问了价钱的事情。

        李大河摆摆手:“都是一个村子的,我就给你实话实说了。那木料是之前给镇子上一个生意人做门剩下来的。

        一面抛光,一面本来是要做雕刻的,结果第一遍没雕好,那生意人索性换了一块木板。

        那木料摆我这里也没用,就算白饶给你。

        剩下的,你给我八十文就行。”

        黎锦先付了一半定金,兜里的钱又出去了四十文。

        他出门的时候,不禁感慨,读书真的是件很费钱的事。

        给先生两百文束脩费,买了三十七文的腊肉,毛边纸、竹叶纸、字帖、兔毛笔和墨块一共两百五十五文,这边打造一个案几又是八十文。

        满打满算,他赚的六百四十文,只剩下六十八文。

        今日还买了三文钱的包子,不计剩下没交的四十文定金,黎锦兜里只剩下六十五文了。

        黎锦忙完这些,回到家的时候,在卧室外,隐隐听到屋里有人疼的抽气的声音。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推门而入。

        ——入目是少年中衣散乱,抱着孩子在胸前,一脸惊慌失措的看着他。

        黎锦站在原地没动,假装自己很镇定。

        其实魂早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少年脸上飞快的浮现出两坨羞红,想把孩子抱开,自己拉拢衣服,但孩子一离开他就哭。

        最后只能破罐子破摔,任由自己这副模样被黎锦看了个遍。

        黎锦轻咳一声,偏过脑袋去。

        “我在外面听到你的声音,以为你不舒服……”

        少年已经不知道作何反应,动作僵硬,也不知道自己回答了黎锦什么。

        黎锦看这里没自己需要帮忙的地方,转身出了屋子,打水冲澡,顺道还洗了头发。

        等少年喂好孩子出来,黎锦已经把带着谷壳的面活着水和鸡蛋搅拌均匀。

        他还切了些葱花,混着盐巴撒在里面,再次搅拌。

        灶膛里的火烧起来,锅底刷一层油,舀一勺面糊均匀的浇在锅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