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黎锦进入院子后,秦慕文就焦急的等他进屋。

        但那脚步声渐进卧室后,又拐到了厨房,紧接着水声响起,秦慕文虽然着急,但也没有出声。

        等到黎锦进屋,秦慕文几乎迫不及待地握住他的手。

        在昏黄的油灯下,仔细的看着。

        昨儿端鸡蛋羹被烫出的水泡还在,今儿又增添了不少新伤。

        这些伤口秦慕文也曾有过,两年前,他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

        嫁给黎锦后,他被要求学着割麦子。

        那是他第一次割麦子,他的手上也伤痕累累,不只是被尖尖的麦芒划破的伤口,还有握着镰刀拼命使劲儿而磨出来的水泡。

        如今,秦慕文用自己带着薄茧的手,轻轻抚摸过黎锦手上的水泡和就算被冷水冲洗了还能看到红血丝的伤口。

        现在,黎锦的伤口跟当年秦慕文的伤口何其相像,但当年没人心疼秦慕文。

        只会要求他继续、快点、努力的干活。

        在一次次的划伤、流血、疼痛之后,现在秦慕文割麦子,手已经不会被麦芒划破了,曾经的伤口都慢慢凝成了茧子,保护着他自己。

        也无声的诉说着,这两年来他所经历的种种。

        但秦慕文对此毫无怨言,他已经习惯了。

        黎锦看着少年脸上的心疼,安慰道:“都是小伤口,一觉睡起来就好了。”

        他当年做医生,刚进医院实习那会儿手也偶尔会被锋利的手术刀划破。后来练得多了,才熟能生巧。

        做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黎锦又没有公主病,这些小伤他真的不放在眼里。

        秦慕文这两天话都很少,因为黎锦以前看不起他哥儿的身份。

        讨厌他。

        甚至不让他跟自己说话,仿佛跟哥儿说话会降低自己的格调一样。

        之前黎锦跟少年说话,他基本上都是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

        只有这个动作回答不了的,少年才会张开嘴轻声细语的说出来。

        这会儿,少年忘记了之前黎锦给自己订下的规矩,说:“小伤口也不能这么随意,更不能见水!”

        少年说着说着就停不下来,“明儿这些伤口肯定好不了,你先把地里的活儿放一放好不好,等我能下床,我们一起做。”

        黎锦抽回手,顺道刮了刮少年的鼻子,笑道:“我没这么娇贵,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汉的孩子,以前没做是我的不是,如今这些活儿我得学着做了。”

        少年只觉得鼻尖和黎锦接触后,酥酥麻麻,不知道这是坐月子期间的正常反应,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兴许是黎锦态度温和,俊朗的眉目间再无之前的暴戾,只剩下文人那股清贵。

        少年很快就把心里的话说出来:“阿锦,娘临走前说,让你守孝二十七个月后,参加科举……

        现在两年已过,如今正是六月,等到今年九月,守孝期就算结束。明年二月开春,正是童生试的时间。”

        少年习过字,读过书,家里曾经也有哥哥参加过科举。

        所以他对科举的流程还算熟悉,说起来也井井有条。

        黎锦:“…………?”

        这难道不是一个田间生活、赚钱养家的故事吗?还要加上科举副本??

        看着黎锦略带疑惑的神色,少年小声的问:“阿锦,难道你忘了?”

        黎锦没说话,他不习惯撒谎。

        他是真的还不知道有这么一码事。

        如今被少年一提醒,黎锦也想到自己跟村里人交谈的时候,他们称赞起自己来都是‘真不愧是读书人’‘读过圣贤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黎锦之前根本没当回事,毕竟这都是别人客套的话,他以前夸别人家孩子也会夸聪明伶俐学习好啊。

        黎锦面无表情的想,古代的民风已经淳朴到夸人都不往大了夸,特别实事求是的夸。

        村民们说他是读书人,所以他就该意识到自己去考科举……

        黎锦揉揉少年的脑袋:“前几天喝酒喝断片了,脑子混混沌沌的。”

        少年不疑有他,主动说:“阿锦是读书人,这些日子不若去温习功课,等我几天能下床了,我去割草。”

        ……原来绕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说割草的事情。

        少年怕黎锦不答应,把自己的手伸出来,那双明显比黎锦小了一圈的手,手心和指腹都是软软的茧子。

        “我的手不怕麦芒,割不破的。”

        黎锦把他的手塞回被窝:“手太小,镰刀你都握不全,建议驳回。”

        这下轮到少年愣住。

        他、他是握不全那在手柄处绑了一圈麻绳的镰刀,但他会割麦子割草啊!

        秦慕文性格到底生来就乖巧,虽然还想坚持一下自己的意见,但黎锦都拒绝他了,这会儿也乖乖的听话,把手缩在被窝里。

        黎锦被他乖巧的样子取悦到。

      ¡¡¡¡¿´×Ű«¼¸Éϼ¸ºõû¶¯µÄâÂÌǺÍÃÛÌÇ£¬Ö»ÓÐÄÇС°üµÄÃÛ½¤ÉÙÁËÁ½¿Å¡£

        黎锦想,或许并不是少年不喜欢吃,只是他觉得这东西比较贵,自己不舍得吃。

      ¡¡¡¡Àè½õÈ¥³ø·¿×öÁËÒ»¸öäçÐĺɰüµ°£¬ÌÀÀï·ÅÁËÒ»¿ÅâÂÌÇ£¬Î¶µÀÉÔ´øÒ»µãÌð棬ÕýÊÇÉÙÄêϲ»¶µÄ¡£

        至于他自己,黎锦发现案板底下的另一个筐里装的是土豆,直接放在柴火边上烤,还时不时给土豆翻个面。

        就用土豆当主食。

        如今他已经把健身提上日程了,猪肉和猪蹄他是不打算吃,但猪蹄可以给少年炖汤,猪肉还可以做红烧肉,这都是给少年吃的。

        他自己健身的话,能接受的肉食就是牛肉、鱼肉、鸡胸肉等。猪肉脂肪含量高,增肌的人不能多吃。

        只可惜牛肉买起来不容易,现在也只能靠水煮蛋和鸡胸肉来补充蛋白质。

        黎锦把米糊和糖水蛋给少年端进屋。

        孩子饭量小,多的米糊就留给少年吃。

        黎锦自己则回厨房啃土豆,还有一颗白水煮蛋。

        李柱子这会儿才把牛车赶回家,听到媳妇儿说黎锦今天去地里割草了,想也没想,直接就找到黎锦家了。

        他现在才觉得自己这个沾不上亲的后生真正活得像个人样了。

        李柱子在门口喊了几声,黎锦去给他开门。

        李柱子也知道黎锦家里的情况,只有一间主屋,里面肯定是黎锦夫郎在歇息。他一个外男不好进入。

        于是他也不嫌弃,跟着黎锦去了厨房。

        一进去,李柱子惊呆了,看着那被啃了半个的土豆,说话都结巴了。

        “你、你就吃这个?”

        之前赋税高,田里产量不多的时候,家家户户也吃土豆度日。

        但如今陛下仁慈,降低田税,村里的【创建和谐家园】汉已经好久不拿土豆当主食了。

        黎锦神色泰然,丝毫没有被人发现的落魄和难堪。

        他说:“暂时只能这么吃。”

        等下一波药材卖了钱,他就可以去订一些牛羊肉,健身七分靠练三分靠吃,他当然得两头抓。

        但这话听在李柱子耳朵里,就成了‘家里穷,我只吃得起这个’。

        李柱子指着一边的猪肉和猪蹄,说:“这不是有肉吗?米面没了去我家拿。”

        黎锦分了一半的五花肉给李柱子,说:“柱子哥一直很照顾我,这就当我给你的谢礼。

        至于米面,我也不能白拿,我今天卖药材赚钱了,不能再接受柱子哥的接济,自然得明算账。”

        李柱子忙摆手说不要,他在村里算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了,自己有牛车,砍柴一天都能赚三十多文呢。

        更别说媳妇儿经常做一些针线活赚钱,一家子生活还算安康。

        黎锦说:“我以前是个浑人,做了不少错事,都多谢柱子哥一直帮忙,这个谢礼,您一定要收。

        虽然很薄,但以后总有厚礼的。”

        李柱子只能收下,至于黎锦说的厚礼,他真的一点都没惦记。

        反正邻里间不就是这么相互帮助的么?他收了黎锦的猪肉,明儿帮黎锦割草就是了。

        随后的几天,李柱子看到黎锦早饭永远不离土豆,要不是黎锦还会吃俩水煮蛋,李柱子就真的要拽着黎锦去他家吃饭了。

        又不是穷的吃不起米面,哪有人这么虐待自己的?

        但就算黎锦的食谱里有鸡蛋,李柱子还是不住的感慨。

        “黎锦现在可算是会疼人了,家里的好东西都给了孩子和夫郎,他就天天啃土豆!”

        黎锦:“???”

      第16章

        因为黎锦会做人,收了好处知道礼尚往来,李柱子得了空非要帮着黎锦一起去地里割草。

        原本黎锦计划割四天的草,两天就割完了。

        李柱子还说:“咱们村不养猪,那东西臭,咱们村又在河上游,养了猪会被下游的村子嫌弃。

        但是下滩村就很多养猪的,这些麦草正好可以用来喂猪。

        你如果闲了就去下滩村问一下,他们收麦草的话,这两亩地的草就卖了吧。”

        黎锦这才知道,村子有按照姓氏划分,比如隔壁村子‘吴’是大姓,那就叫吴家村。

        也还有按照地域划分的,比如下游养猪的村子,河水流下去形成了一滩滩水池,就叫下滩村。

        而他所在的这个村子,混姓,不按照姓氏命名。

        本来根据地域分,应该叫上河村。

        但是二十年前村子里考出去了一个举人,那人名叫李放,字鸿雁。村长做主改了村子名字叫‘鸿雁村’。

        十里八乡就他们村子出了个金凤凰,这是他们一整个村子的荣誉。

        黎锦觉得李柱子说的很有道理,就算是上山采药可以赚钱,但家里依然亏空许多,这些麦草能卖掉也是好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