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柱子听到孩子是‘哥儿’,也不怎么兴奋了,回答道:“是啊,趁着现在早,捡一会儿柴火,把车装满,带到镇子上去卖。”

        他现在车上那半捆是树墩子劈开后砍的整整齐齐的,这种柴火的价格高一点。

        大概有一石,也就是十斗,约为一百二十五斤。价格一共是二十文。

        另外半车李柱子打算装那种捡来的干树枝,这种便宜,一旦只要十二文不到。

        黎锦说:“我跟你一起上山,我前几日在书肆看到一本草药大全,打算去山上碰碰运气,采到草药可以卖给医馆。”

        李柱子也知道现在黎锦家里开锅都困难,一口答应:“行。”

        虽然他不觉得黎锦能采到药材,但也比黎锦在家里游手好闲好。

        因为有李柱子的引路,进山倒是比较安全。

        李柱子还给黎锦介绍:“咱们这山上有狼,但不是狼群,所以狼不敢进村子。

        不过,也得注意自己不能去山背后,那要是真的被咬了,都没人救。”

        黎锦说:“多谢柱子哥。”

        说话间,他看到几株黄芩,这种草药的根茎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如今正是草药开花结果的时候,也是采摘的最好时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黄芩的功效主要在根茎上面,黎锦拿出随身携带的铲子,先把周围的土松了松,然后用手劲儿巧妙地【创建和谐家园】。

        李柱子捡了几根柴,发现他这个大兄弟确实有两把刷子,至少这东西他不认识,而且,他也不会这么拔草药。

        李柱子是知道医馆每年专门派人来周围的村子里采摘草药的。

        但那都得专业手法,诺,就跟黎锦现在的一样。

        李柱子想,反正作为普通人,他们能认出草药就不错了,拔起来伤到哪儿,医馆都不回收。

        而且,草药如果太少,中间还夹杂着杂草,医馆也不要,毕竟这样得让大夫分好久,太耗心神。

        黎锦很惊讶地发现,这里的草药很多啊,虽然中间杂草多,但他都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来。

        把自己需要的草药给完整的【创建和谐家园】。

        甚至连升麻,辽五味这种草药,他都挑那些长得好的拔。

        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黎锦已经采了一堆,正好李柱子也捡好了柴火,两人飞快的下山。

        李柱子的媳妇儿起先听黎锦说要采草药,还有点不信。

        但看着黎锦手中整整齐齐分好的各种认不出来的草,她一时也觉得自己狗眼看人低了。

        李柱子说:“婆娘,给我兄弟拿个框,再拿几条棉线。”

        黎锦用棉线把草药分类绑好,再放到筐子里。

        跟李柱子媳妇儿告辞后,坐着李柱子的牛车,摇摇晃晃的朝镇子上赶去。

      第11章

        自从昨儿个黎锦露了一手,给李柱子治好了脚。

        黎锦在李柱子心中的地位骤然上升一个档次。

        假如说以前的黎锦在李柱子心中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么现在,黎锦的作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了。

        现在才七点刚过,路边已经有很多背着扁担或者竹筐的媳妇和老人。

        他们背着自家的鸡蛋或者绣的荷包,准备拿到镇子上换钱。

        至于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中年和青年男人,现在都忙着收自家地里的小麦。

        之前黎锦根据天气的炎热成度判断最近应该是六月,如今看到金黄的小麦,还有大家劳作的身影。

        黎锦更确定,这就是六月农忙。

        出了村子,沿着土路往上走不到五分钟,先是看到了昨天洗衣服的那条河。

        接下来路两边就是金灿灿的麦田。

        黎锦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田地都种了小麦,不过还是有所区别,有几块地的小麦涨势尤为喜人。

        每一颗小麦都颗粒饱满,长得也比旁边田地里的小麦高。

        但有的田地里就生了不少杂草,小麦吸收不到土地里的养分,长得就低。

        这就看种田人勤不勤劳了,经常来给地里除草,小麦当然长得好。

        再往前走一点,黎锦甚至看到了一块地里的杂草比小麦还长得猛。

        李柱子指着那块地,说:“……哎,你家的地要是再不好好种下去,今年的租子都交不起。”

        黎锦:“……”原来那就是他家分到的地啊。

        李柱子看着黎锦的脸色,说:“虽然说大家都是一个村子,村长只是象征性的收一袋面粉当租子。

        但你这地里,今年恐怕连一袋面粉都打不出来。

        我知道你是读书人,不下地,往年田地都是你娘打理,去年换成了你夫郎。

        结果去年九月你夫郎有了身子,他把麦草种下去,今年身子沉,没时间拔草,才长得这样子。”

        黎锦看着这块地,已经在思考要买什么菜籽回来种了。

        但李柱子看他不说话,以为这人迁怒于夫郎。

        李柱子赶紧说:“这件事可怪不得你夫郎,给小麦拔草那会儿他肚子都大了,弯不下腰去。

        你当时也没说要找人帮忙,这才荒废了田地。”

        黎锦把目光投放到李柱子身上,说:“我不会再欺负他。”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的黎锦说出来,李柱子肯定不当回事。

        村子里喜欢打媳妇儿的窝囊男人不都这样子么?

        喝醉了狂揍媳妇儿,醒来后又跪在媳妇儿面前哭着道歉保证自己再也不犯错。

        这类男人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自己没本事,耕田耕不动,洗衣做饭更是不屑于做。

        娶了个媳妇儿就等于娶了个保姆,不掏钱的那种,整天不仅要伺候男人一家人,还得生孩子,没事做就得缝缝补补卖点钱补贴家用。

        当然,这缝缝补补的钱大多都被男人拿出去买酒喝了。

        喝醉之后又开始打媳妇儿。

        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以前的黎锦就属于这类人。

        故此,李柱子对他说类似‘我以后不打我夫郎’这句话就左耳进右耳出。

        但这次,李柱子觉得不一样了。

        虽然黎锦的表情没有以往保证的那么诚恳,甚至连保证的话都说的轻飘飘。

        一句简简单单的‘我不会再欺负他’。

        可就是用这种平静的语气说出来,才让李柱子感觉,黎锦这次是认真的。

        黎锦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李柱子一些农作物的习性和价格。

        李柱子也不疑有他,毕竟黎锦这人虽然是个男人,可他真的能做到十指不沾阳春水。

        把自己不当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汉,反而被一家人宠的像不知世事的深闺小姐。

        黎锦自然不知道李柱子心里怎么想,他只想快速的了解这个世界,改善家里的情况。

        “农忙结束后,村里人就会种一些这个季节的蔬菜,比如,油菜、韭菜、葱等等。

        但是这一般都只是自己家吃,只有村长家的菜才会拿去镇子上卖。”

        黎锦想,古代基本上都是几个大户凑在一起聚成一个村。

        村长权力很大,可以分配田地、宣布全村今年种什么,甚至可以垄断给镇上蔬菜的供应。

        不过黎锦也没想着把自家种的菜卖出去。

        他们家从来只有三口人,小孩儿现在还不能吃菜。但他需要蔬菜的种类多,这么一块地,要是种好了,家里就不愁吃饭了。

        “柱子哥,菜籽价格大概多少?”

        李柱子说:“这看你要多少,你家田地现在只有两亩,一般一亩地种一包菜籽,四文钱。

        不过这个价钱也在变,不同的菜籽肯定不同的钱。”

        黎锦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又问了其他东西的价格,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李柱子的怀疑,黎锦问的都是农作物。

        反正原主不曾务农,对这些肯定不清楚。李柱子也没多想。

        等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八点刚过了。

        李柱子要去把那砍好的柴火送给镇上一大户人家,就在刚入镇子的时候给黎锦指了指医馆的方向。

        “那医馆的名字我不认识,但咱村里人都去那医馆看病,大夫和掌柜都是好人,从不给咱胡乱开药。”

        原来镇子上有三个医馆,李柱子指的那边比较偏僻,不在主街上,这才价格便宜。

        黎锦谢过之后,就跟李柱子分开了。

        黎锦说:“柱子哥,我卖了草药就回去,咱们就不一道了。”

        李柱子应了:“行,我一会儿还得用牛车去运点其他东西,你先回去。”

        两人分道扬镳后,黎锦也没去其他两个医馆,端正的朝着李柱子指的方向走去。

        李柱子的话总归是经验,比他两眼一抹黑的瞎找要快得多。

        再说了,能开在正街上的医馆,背后肯定有势力,也肯定不缺他这一点药材。

        去李柱子说的那个偏僻一点医馆,说不定才能把药材卖出去。

        《杏林堂》的学徒正在枣红漆木的柜子后背《四物汤》,早上医馆的病人少,他才能得闲认一会儿字,学点东西。

        等到巳时四刻(十点),病人就会逐渐多起来,他就得去后院煎药,得一直看着火候,没时间认字了。

        此学徒名叫周贵,看名字,家里人希望他以后成为贵人。

        周贵听到门外传来渐进的脚步声,心想,这是哪家人生了病,一大早就来了。

        抬眸看去,只看到一张俊美无比的面容,那人虽穿着粗布衣服,头发也是随便用缎带绑了一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