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ÕâÄêÍ·£¬¾ÉʽÈ˼һ¹¹ÜÍ®ÔÆÕâÑùµÄ½ÐѾ÷ߣ¬ÐÂʽÈ˼Ҷ¼¹ÜÆÍÈ˽ÐÓ¶ÈË¡£
男人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一个月真能给出六个大洋的薪水?”
他这么问,是因为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帮人做工,每个月所得也不过四、五个大洋。
林灯好笑地说:“这位先生,你怕不是本地人吧?这里是姚家,我是姚家的少奶奶,怎么可能赖账?”
男人颇有几分得意地说:“我当然是本地人了,我还见过你婆婆姚太太呢!所以我才觉得奇怪,姚太太可是最讨厌识字的女人了,怎么可能会让自家的儿媳妇读书呢?她肯出这个钱?”
在他的印象当中,姚太太可是个十分抠门的女人。就算她住着大房子,丈夫、儿子都出息,可她出门买东西的时候还是要狠狠地砍价,瞧着和普通人家斤斤计较的老娘儿们也没什么不同。
至于林灯这个姚家少奶奶,男人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们在家的时候他就同妻子分析过了,听说姚少爷很不喜欢他的这个新婚妻子,成亲没几天就回了上海。
姚启安名气大,自然令人敬畏,可他一个普通人,和姚启安又不在一个城市,根本沾不上姚启安的光,所以他压根就不怕林灯。
他更在乎的,还是林灯会不会如约给出那么多工钱。
据他所知,姚太太可是拖欠过家里佣人的薪水的。
“我的学费由我自己来出,和我婆婆没有关系。”林灯淡淡地说:“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男人想了一下,林家不说家大业大,但起码还是有几分家底的,多少放心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继续拿乔道:“我们家可一直都是靠我养的,日子过得也挺好。要不要让我媳妇儿出来抛头露面,我还得好好地考虑一下。除非……”
“除非什么?”林灯忽然笑了,她倒想看看这男人还有什么要求。
“除非你能每个月多加两块钱的薪水!”
葛秀莲一听,便是倒吸一口凉气,拉拉丈夫的袖子低声道:“大江,你别闹了,一个月六个大洋已经很多了!”
“你懂什么!”李大江甩开他媳妇的手道:“我听说学校里的老师赚的可多了,那些小学教员,一个月拿八、九个大洋都是少的,多的能赚十几块呢!我要她八个大洋怎么了?”
林灯这回真笑了:“那你说说,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没?”
李大江还真说了:“我有三个孩子,俩闺女都大了,能自己在家做活,可儿子还小。我媳妇教你们认字的时候,得带着我儿子才行,不然我不放心。”
林灯摇摇头,失笑道:“说了这么多,搞得好像你媳妇儿明天就要来我这里上班了似的。我可还没决定录用她呢。”
李大江脸色一僵,随后梗着脖子说道:“杭州城里识字的女人总共才多少?你不找我媳妇,可就找不到条件这么好的了!”
葛秀莲听丈夫这么说,满脸焦急地说道:“少奶奶,您别听他瞎说,我,我没有那么多要求的,只要您能给我这份工作,我一定好好努力……”
“先别说那么多了,你把这篇文章给我读一读吧。”林灯说着,将她之前买的一本刊物递给了葛秀莲。
葛秀莲双手接过之后,便细声细语地读了起来。许是好久都没有看过书了,她中间有点磕磕绊绊的,好几个生僻字都不认识。不过总体上算是顺下来了,看来的确是读过几年书的。
李大江见了,神情越发得意起来。
谁知林灯却道:“不好意思,我不能聘你。”
“什么?!”葛秀莲还没说话呢,她的丈夫李大江先惊讶地瞪起了眼睛,“你不是不识字吗?我媳妇都识这么多字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在报纸上说得很清楚了,我要找的是中学毕业的,或者有同等文化水平的老师。你的妻子很优秀,不过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林灯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小学课程,这样才方便跳级。
如果她找的只是一般水平的老师,在外人看来,她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老师的水平了。
而葛秀莲虽然是高小毕业,但她已经毕业十几年,很多字都记不清了,并不够格做她的老师。
毕竟林灯不是个真正的文盲,让她跟一个文化水平比她低太多的老师学习,她会觉得浪费时间,甚至忍不住反过来帮她的老师都不一定。
更何况,葛秀莲还有李大江这么个难缠的丈夫,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
真要和这一家人扯上关系的话,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李大江见林灯似乎真不打算录用他的妻子,突然开始慌了。
他只读过两年书,在他看来,葛秀莲已经是很有文化的了,所以他刚才才会用傲慢的语气和林灯说话,以便“抬价”。
可现在,林灯竟然看不上他媳妇……
李大江急了:“你出这点钱要找更有文化的,可就只有找男人了!你,你好意思吗你!”
“那就不关你的事了。”林灯在广告上说了,女先生优先。不过没有条件合适的话,男老师也可以接受。
李大江见林灯不慌不忙的样子,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冷汗:“那,那我们不要八个大洋了,七个……不,六个也行!”
林灯摇摇头道:“不必了。既然李先生有能力养家,又哪里差我这几个大洋?请回吧。”
想起李大江刚才说的,让葛秀莲带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来上课,林灯就想笑。
他把她这里当什么了?
他们的儿子还那么小,就是再乖巧的孩子,也不可能完全不哭不闹的吧。
葛秀莲要是真带着孩子来了,那是来给她们上课的,还是来拿着工资哄孩子的?
李大江见林灯态度强硬,心里已是后悔了,早知道就应该晚点再提要求,先把这份工作拿下再说。
他还在犹豫着该怎么说服林灯,没想到葛秀莲竟然直接哭了,甚至还膝盖一软,跪在了林灯面前:“少奶奶,求你行行好,就给我这份工作吧!家里三个孩子都要吃饭,大妞十岁了还没上学,我,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供孩子上学呀!”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掉落10个红包~
论女子教育
第十七章论女子教育
“你先起来吧。”对于葛秀莲的经历,林灯心里是同情的。
但她并不是个开善堂的,不能因为可怜别人,就把自己的生活也搅和得一团糟。
李大江先前还隐隐觉得让女人抛头露面地出来工作不好,但是现在听了葛秀莲的话,他心里突然十分希望林灯能给他媳妇这个工作了。
毕竟他虽然没想过让他家大丫头读书,但是他们家现在五口人的衣食住行全靠他一个人来供,他的压力确实不小,家里也没有一点余钱。有时候到了月底,他们还要找邻居借上几角钱,才能将这日子勉强地过下去。
可等过几年,他的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还是这样的话可怎么办?要是拿不出学费来,那他启不是耽误了他们老李家的独苗苗了吗?
他自己苦没关系,可他不想让儿子和自己一样,做一辈子的底层人了。
想到这里,李大江越发后悔起自己方才的傲慢来。
他倒也是个拉得下脸的,刚才还仗着林灯年纪轻、以为她是新媳妇脸皮薄,就在林灯面前拿了点腔调,这会儿见形势不对,他竟和他媳妇一样,扑通一声在林灯面前跪了下来:“少、少奶奶,您不会是因为我才不肯用我媳妇儿的吧?我,我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你可千万别和我计较。”
“没有的事儿。”林灯是不喜欢这个男人,但她不请葛秀莲,倒不全是因为他,“这样吧,我这广告才登出去没多久,还不知道会来多少人应聘,现在还不好定下来。你们留个地址,回去等消息吧。如果三天之后还没有等到通知,就不用再等了。”
ÌýÁÖµÆÕâô˵£¬·òÆÞ¶þÈ˲ÅÖÕÓÚÔÚÍ®ÔÆµÄ²ó·öÏÂÕ¾ÁËÆðÀ´¡£
林灯虽然没有一口答应他们,但也没有像刚才那样把话说得太死,起码给了他们一点希望。
万一之后林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那么葛秀莲还是有机会的。
只有林灯自己心里清楚,她八成是不会选择葛秀莲作为自己老师的了。她肯松口,不是因为她心软,而是她懒得多费口舌,想要尽快把人给打发走。
葛秀莲在彤云递来的本子上写下了自己的地址之后,夫妻俩这才肯离开林灯的院门。
彤云送完他们出去之后回来,就见林灯对着葛秀莲写下的那行字一脸无奈地说道:“彤云,你说这算是什么事儿啊?我不过是聘个先生而已,怎么他们都给我跪下了?”
“小姐您是不知道,现在外头找份工作有多难。”
刚才李大江扯什么小学教员一个月赚多少钱的时候,彤云就想说了。难道他以为小学老师的工作是好找的吗?
现在好多中学毕业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够资格去教小学呢。李大江完全就是欺负林灯是深闺女子,以为她见识少好骗,所以才会那么说的。
林灯摇摇头道:“不卑不亢这四个字,还真是和这个李大江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人啊,瞧着就糊涂,还以为自己很精明的样子,实在是难成气候。”
彤云附和道:“是啊,他一开始竟然还敢和小姐您那样说话,我还以为他疯了呢!说到最后我就明白了,原来他就是想多骗您几个钱,可笑!”彤云话锋一转,叹息道:“唉,就是可怜了他妻子,她看起来应该是个脾气好的,还读过书,怎么就嫁了个这样的男人呢!这辈子算是毁了。”
“也不见得。若是她能立得起来,和这个男人分开过的话,那还是有希望的。只是……”想到还有一位先生在等着,林灯没有说下去,“算了,不说他们了,你快去把另外那位先生请过来吧。”
林灯的小院不大,会客厅和客房就隔了几步路,彤云很快就领着那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先生走了进来。
林灯大方地说道:“先生,您请坐。”
“你就是林氏?”穿着长衫、戴着瓜皮帽的老先生上下打量了林灯一眼,突然叹了口气。
林灯一头雾水地点了点头:“我是,怎么了?”
这老先生倒是个直爽人:“实话同你说吧,老夫不是冲着你来的,而是冲着你的夫君姚先生来的。姚先生有大才啊!”
林灯短暂地懵了一下之后,突然笑了。
没想到姚启安还有这么大年纪的“粉丝”呢!
只可惜,这位老大爷似乎追星追错地方了。
“先生,感谢您的坦率,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妨同您直说吧。我夫君他前两日就回上海了,平日里他也不会回杭县。您要是想通过教我和他交往的话,那可能要让您失望了。”
老先生摆摆手道:“不是不是,我知道姚先生在上海做大学教员。我是专程来教你的!”
没等林灯开口,他便继续说道:“你没读过书,想来也没读过姚先生的《论女子教育》吧?这么和你说吧,我虽是生在大清,参加过科考的,可我思想开明,觉得姚先生说得很有道理。这女子啊,也是要读书的。”
林灯刚点了下头,想要附和上一句,就听他道:“只有读了书,知道了什么叫做‘温、良、恭、俭、让’,才能成为真正之女子,做好男人的贤内助。”
林灯一听这话,便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他妈都是什么“开明”思想?!
她都快不知道开明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哦,您这么说,我好像明白了。”回忆起这位先生刚见到自己时嫌弃的样子,感情这位郝先生是觉得她配不上姚启安,不是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呢!“您是不是想教我读一些什么《女诫》、《女训》之类的东西,还有什么‘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啊?”
郝先生道:“那些都是最基本的,数学你也得学,这样你才能帮姚先生记账、管家。还有历史、地理、社会等等学科的知识,你都要学会了,这样将来陪姚先生见客的时候,你才不会给姚先生丢脸。”
林灯再次无语得想笑了:“感情我学这么多东西,就是为了给姚启安充面子?”
她以为这位郝先生会顺势点头,谁知他却摇摇头道:“当然不是了。将来,你还会为姚先生生儿育女。想想看,你若是一点知识和文化都没有,又怎能担任好母亲的角色,为姚先生培育出优良的后代呢?”
林灯忍不住问:“那我就不能是为了我自己学的吗?”
郝先生理所当然似的说:“你怎么不明白呢,这就是为了你自己啊!你看你现在,什么都不懂,就是一个无知妇人。只有通过学习,你才能变成姚先生描述的那种‘最标准的女子’啊!”
郝先生名叫郝文华,原本是一边给人抄书维持生计,一边考科举的。不过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四书五经却还是研究得不够透彻。到光绪三十二年废除科举考试之前,他都只考中了一个童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
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之后,别的读书人都在哭,他倒好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
在那之后,郝文华便试着去找学校老师的工作。只可惜他虽样样通、却是样样松,都没有正经学校愿意要他,所以他只能继续给人抄书。
直到后来民国成立,文坛涌现出了许多以闻说、朱思危等人为代表的新秀。
郝文华读了许多姚启安的文章之后,对这个年轻人大加赞赏。这两年靠着姚启安的那套教育理论,还真叫他成功地收到了几个有钱人家的女学生。
从此之后,郝文华对姚启安便更加信服了。
刚好前不久他的一个女学生出嫁了,郝文华赋闲在家,看到报纸上姚先生的妻子要找先生,郝文华立马就来了。
开玩笑,像姚先生那样的青年才俊、教育大家,怎么能娶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呢!
可以说郝文华这回来不仅是要赚钱,还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