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多谢夫人关心。” 吴月榆大方地谢过方氏,回头却见自家弟弟满脸沉迷,不可自拔的模样,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安国公府三姑娘俏生生地立在自家母亲身后,如瀑长发被玉簪轻轻挽起,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红。清风吹动她青碧色的衣角,她只望着远处的青瓦出神,端的是气质出尘,遗世独立。
连吴月榆身为女子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辛家三姑娘虽小小年纪,但长得确实花容月貌,动人心魄。
但见着吴玥萧这副没出息的样子,脸上实在挂不住,任由他这般明晃晃地盯着一个闺阁少女看,也于礼不合,当即暗自掐了自家弟弟胳膊一把。
吴玥萧被姐姐掐了一下,如梦初醒,不自在地把目光转向另一边,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已完全落在了少女身上。
辛熙此时眼里的泪珠摇摇欲坠,眼看着吴二公子注意力都在辛沅矜身上,她怎能不恨?姨娘说得不错,辛沅矜就是个害人的妖精!
沅矜猛地感觉到辛熙恶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虽然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冷冰冰地望了回去。
……
一行人回到了府中,杨氏立即叫人去请了安国公到寿康堂商量。
寿康堂中,杨氏把今天的签文和惠慈的解签如实告诉了安国公,一时间,两母子相顾无言。
“母亲的意思是,府中不日将有大难?”安国公沉重地道。
杨氏:“依方丈所言,怕会与三丫头有关,我看,为保万无一失,还是把三丫头送走吧。”
“母亲说得有道理,只是,三丫头是儿子唯一的嫡女,就此放弃不免可惜,再者说了,若真如方丈所言,那丫头是个有福的贵人命,那来日……”安国公说到这也有些犹豫,对于沅矜这个嫡女,他是从不亲近的,他关心的是安国公府的前程与自己的官运,但为了一个签文就把嫡女黔走未免有些冷血,他怕被人诟病。
杨氏当然明白安国公心里的担心,慢悠悠地回道:“三丫头前途如何暂且不知,端看她会为府里带来祸事,就留她不得。这你也不用操心,对外只说我身子不好,三丫头为表孝心亲自回老家祖宅为我念经祈福,光明正大的,我看外人会说什么。”
安国公见杨氏肯揽下这事,便放下了心:“还是母亲高明,只是……这事恐怕过不了方氏那关。”
“她一个做儿媳的,能说什么,还能拦着自己女儿尽孝不成?再者说了,又不是一直不接三丫头回来,让她出去避几年,到时再做打算。” 只是到那时,只怕沅矜也错过了最好说亲的年华,只能随意找户人家罢了。
杨氏心里也担心方氏不肯罢休,但她一个做婆婆的,岂能事事被儿媳拿捏,如今好容易有件事能令方氏元气大伤,她怎能放弃,又道:“我儿放心吧,至于嫡女一事也简单,把三丫头送走后,由我做主,就把四丫头记在方氏名下吧,熙儿那孩子董事,你平日里也是宠爱的,以后就对外说,熙儿是我国公府嫡女。”
安国公对于杨氏的说法赞同不已:“儿子自然是疼熙儿的,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别把方氏一下子逼急了,那倒得不偿失。”
杨氏满意地点点头:“我儿说的是,是该从长计议。”
此时的恒芳院内,方氏正摆出严厉的脸【创建和谐家园】问沅矜:“说说吧,今日是怎么回事?”
沅矜本就没打算瞒着方氏,自然把一切和盘托出,只是隐瞒了竹林一事。
“好啊你,胆子不小啊,竟敢伙同惠慈方丈诓骗我们,人家惠慈方丈乃出家之人,得道高僧,竟也由着你胡闹。”
沅矜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她其实也想不通惠慈一个出家人怎么如此配合,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
“母亲安心,女儿自然是把一切都安排妥当才敢行动,女儿也没想瞒着母亲,只想着等一切尘埃落地之后才如实告诉母亲,但没想到母亲如此明察秋毫,一眼就看破了女儿的伎俩。”
听着女儿面不改色地恭维自己,方氏的冷脸总算摆不下去了,“你这丫头,若不是我今日先有了那一遭,还真就被你哄骗过去了,你如今作何打算?寿康堂里如今不定怎么商量着把你迁出府去呢。”
这一点沅矜自然心里有数,但他们的打算正和了自己的意:“那我们不如就顺水推舟?”
方氏只要一想到杨氏那巴不得自己女儿受苦的嘴脸就心里堵得慌,“他们休想,我们自愿和被他们逼迫是两码事,我倒要看看他们要耍什么手段。”
沅矜有些好笑地看着方氏一脸的护犊子:“母亲别气,这事他们充其量就是被女儿利用的工具,在这府中,谁敢欺辱女儿?”
道理方氏都懂,但还是免不了担心:“不行,这事得我们主动,要让他们来,不定出什么幺蛾子。”
沅矜冷冷一笑:“那是自然,母亲放心,女儿本就计划好了。”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二更哦,希望小天使们多多收藏!!!!欢迎来评论区玩哦o(* ̄▽ ̄*)o
第20章 第 20 章
翌日清晨
今日本不用去寿康堂请安,沅矜可以多睡些时候。无奈寿康堂的嬷嬷大早上就来说老太太叫去寿康堂用早膳,秦嬷嬷无奈只得叫醒睡得正酣的自家姑娘。
沅矜醒来时身体还是倦怠的,但脑子却异常清醒,听完秦嬷嬷的话,她明白自己的计划成功大半了,果然杨氏的反应如自己所料。
沅矜到的时候人来了大半,她心情好,特地穿了身新做的湘妃色云彩暗花云锦裙,寻了裴漪斓身旁的位置坐了,等好戏开场。
少倾,除了在军中的辛嵘,还有年纪尚小的孩子,人都来齐了,连平常不大见得到的三老爷都在。杨氏喝了杯浓茶清了清嗓子,才道:“大家都来了,那我就不兜圈子了。昨日我带着小辈们前去慧云寺,求的签却不大好。依方丈所言,怕是三丫头的缘故,不宜她的姻缘之事。若大房的事便罢了,这事关我们国公府的运势,是以今日把你们都叫来,大家商量看看。”
先说话的是二老爷,他从小最得杨氏宠爱,性子也最顽劣,老了仍旧任性妄为,“我还当是什么,一个签文而已,母亲也太大惊小怪了。” 他刚从新纳的小妾床上过来,自然不耐烦。
安国公最见不得的就是二老爷这副样子,当即就教训道:“老二,你这是什么态度。”碍于晚辈都在场,也没说得太过分,二老爷在长兄的眼神下尴尬的闭嘴不言。
方氏轻抚着女儿的手:“ 母亲,昨日方丈还道,矜儿是贵人命,此乃我们国公府幸事呢,签文也只是道姻缘会对府中有碍,于矜儿又有何相干。 ” 方氏作为一个母亲,自然不会允许自己女儿当着自己面被人欺负。
“ 你也别急,三丫头是我们国公府嫡女,谁还能害了她。”杨氏口中说着安慰的话,像极了为孙女考虑的祖母。
三房有自知之明,也不想多管闲事,今日叫他们来本就是走个过场,自不会说什么。
余下众人,辛熙心里巴不得沅矜被送得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可哪有她一个小辈说话的份,只得烦躁地绞着手中丝帕。
这时,沅矜忽然起身走到中间,慢慢地朝杨氏行了个礼,方道:“祖母,昨日方丈解签时孙女也在场。为了国公府运势,孙女愿自请离府。”
这本是杨氏的打算,但被沅矜自己提出了来,性质却不同了,显得她深明大义,为了家族牺牲颇多,因此杨氏脸色不大好,却还勉强维持风度:“你一个小孩家家的,怎能让你一人出府?没的外人说我这个做祖母的心狠。”
方氏故作伤心地道:“傻孩子,你祖母父亲怎会为了家族置你于不顾。”这话噎得杨氏和安国公不知作何表情。
沅矜:“母亲放心,不知祖母可还记得女儿在外祖家的教书先生?先生乃已故于太傅之孙女,过段时日要回祖籍居住。孙女既不便留在府中,就想继续跟着先生读书。孙女自来仰慕先生学识人品,还望祖母成全。”
于疏祖籍姑苏,此番也的确要回去,沅矜早想到这个时代女子在外行走多有不便,早已同于疏商议过,于疏自来看重她这个学生,轻易就答应了。
杨氏不妨沅矜还要这一遭 ,脸色黑沉地道:“你一闺阁女子,怎能在外行走,也不怕污了我国公府的名声。”
方氏:“儿媳觉得如此甚好,于先生学识渊博,品格端方,矜儿跟着她,必定受益匪浅。”
安国公不悦地开口道:“你一妇道人家懂什么,这成什么体统。”
方氏嗤笑一声:“那老爷说说要把我们矜儿如何?”
“我看就把三丫头送回祖宅吧,对外就说是回去替我祈福,免人非议,以后回来也算是有个好名声。”杨氏适时开口道。
“妹妹年纪尚小,怎能独自去祖宅居住,何况子不语怪力乱神,孙儿认为此事不妥。”辛元殊不顾杨氏的长辈身份反驳道,沅矜自小被娇惯着长大,若自己不能护她周全安稳,岂不是枉为人兄长。
方氏深深吸了一口气,怕自己忍不住对杨氏破口大骂:“儿媳认为不妥,矜儿还小,儿媳怎忍心把她送回祖宅,身边无一亲人照顾,再者说了,这京城之中,谁不是人精,矜儿突然被长辈送回祖宅,谁会信母亲的说法,到时候指不定怎么编排矜儿,还有什么名声可言,母亲也是好狠的心啊!”说着,低声哭泣起来。
杨氏还待拿孝顺长辈压沅矜,却听沅矜道:“按理说孙女替祖母祈福本是应尽的孝心,只是孙女一人回去也是孤单,祖母不是说了吗,一家子的姐妹不分彼此,那不如就让四妹妹陪孙女回去吧,四妹妹对祖母的孝顺平日里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应该不会不愿意吧?” 沅矜朝辛熙的方向看去,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辛熙没想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偏她不能拒绝,拒绝了就是不孝,那她这么多年在杨氏身边的辛苦侍奉不是白费了,辛熙暗恨沅矜阴险狠毒,但还是不得不站起来道:“三姐姐,祖母也是为了你好,你就不要再忤逆祖母了,为了家族,熙儿愿意同你回去为祖母祈福。” 那弱不禁风的体态,未语泪先流,惹人怜爱。
辛熙说完,心里直打鼓,她也不肯定杨氏会不会舍弃她。
“熙儿你胡说什么,女子的好年华就这些年,你可不能犯傻……”杨氏突然止声,因为辛熙的话一时情急,竟当众说了出来。
辛熙知道自己逃过一劫,面上不显,实则细汗早已湿了内衬。
“好一个祖孙情深啊,感情我一正经国公夫人所出的嫡女,竟还比不过妾生女在母亲心里的地位,她辛熙怕误了年华,难道我矜儿就不怕吗?好好好!宠妾灭妻,这就是你们辛家的规矩纲常,我倒要去宫里问问皇后娘娘,天下可有这般道理。”方氏此时是完全掩饰不住自己的怒气了,面色发寒,气得浑身颤抖。
沅矜早就知道自己在他们心里的地位,谈不上什么伤心,只是担心方氏气坏了身体,忙过去替她顺气,边小声安慰。
“夫人,夫人莫生气,母亲她说错话了,哪就那么严重了,皇后娘娘日理万机,怎能拿这等小事去烦她。”安国公一听方氏把事情捅到宫里,便急了。
众人也纷纷劝和,毕竟这事闹大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方氏冷笑一声:“横竖是你们要把矜儿送出府,我们做长辈的本就理亏。我看就依着矜儿的意思,让她跟着于先生读书,对外就说矜儿突患疾病,送回祖宅修养,到时殊儿亲自去祖宅一趟,外人不会怀疑。”
“怎可……”
安国公话还没完,元殊道:“母亲说的对,此法甚好,消了祖母父亲的后顾之忧,也全了妹妹的向学之心。”
“我看就这样吧,两全其美,还得去上朝呢,就这么散了吧。”二老爷早就听得不耐烦,此事干脆直接赞同了,反正他也不在意沅矜这个平时不怎么亲近的侄女如何。
二夫人见自家老爷当了出头鸟,恐他被杨氏迁怒,便开解道:“说得是呢,于先生名声远扬,必不会错的,母亲就放宽心吧。”
杨氏哪是关心这个,但眼下局势已由不得自家,横竖自己目的也达成了,想着日后辛熙还要哄着方氏过继到她名下,得留点转圜的余地,便妥协了:“那便这样吧,都散了。”
辛熙不甘心,好容易有一次把沅矜踩在脚底的机会,她怎能放弃,还要说话,却被杨氏身边的嬷嬷眼疾手快地止住了,如今好容易了如今的局面,可不能叫她给毁了。
沅矜带着点胜利的复杂踏出寿康堂,本以为是自己的战争,没想到自己却根本没出什么力气就赢了,这就是躺赢吧,没办法,母亲哥哥的战斗力太强了。
虽说事情就这样说定了,但于疏一个月后才走,是以准备的时间还算充分,方氏却开始心慌了,自己女儿第一次离家,怎能不慌?一会院中就吩咐仆人去采买东西,弄得沅矜哭笑不得。
却说那日在慧云寺见了沅矜后,沅矜的曼妙仙姿一直停留在吴玥萧脑海,挥之不去。美人他见多了,他的那些姬妾中,或清纯无辜的,或妖艳媚惑的,却没有一个像沅矜那般,美得那样独特,无可代替。
当初康王妃说要为他娶安国公府嫡出三姑娘时,他心中并不情愿,他原以为,能被康王妃认可的贵女,该是个端庄刻板的无盐女,没成想这三姑娘是这样得心的好样貌,顿时为自己的拒绝后悔不已,回府那日就马不停蹄地去找了康王妃,却被告知王妃回娘家了,只得苦苦等到如今,心中焦作不已,深恐慢了一步美人就跑了。
康王妃是深知他脾性的,自己儿子爱好美人,若想日后后院安宁,自然不能随了他的意,娶个红颜祸水,只会勾得爷们沉迷美色,不思进取,到时自己儿子才是真毁了。
而沅矜这个儿媳人选正和了康王妃的意,容貌娇艳,难得的是人品端方,举止有礼,进退有度,待人又大方得体,最重要的是,沅矜乃安国公嫡出之女,身份上也配的上她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喜欢这篇文,记得收藏哦!!!!欢迎小天使们多多评论o(* ̄▽ ̄*)o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康王妃刚回府,就听侍女说二少爷有事找自己,换了家常衣服就连忙叫人去唤儿子来。
当听到自己儿子说同意去安国公府提亲时,康王妃居然没有一丝惊讶的感觉,她本就打算让儿子私下里见见那三姑娘,看他这副样子,应该是见过了。
“哦?你不是不愿意吗?还和我闹,你放心,如今我也不打算逼你了,那辛家三姑娘也不会强求你娶了。”
吴玥萧从小就是个不省心的,长大了更是越发不像话,如今有了个教训儿子的机会,康王妃自然不会轻易如他愿。
“母妃!儿子错了,母妃深明大义,自然不会与儿子一般计较,儿子如今才明白,还是母妃对儿子好,辛姑娘儿子是万分满意的。” 吴玥萧心甘情愿地对康王妃服软,又乖觉地行了个大礼。
倒把康王妃唬了一跳,这还是自己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子吗这次看来是真伤心了,也罢,康王妃长叹一声:“ 你是决心要娶妻了?成亲之后我和你父王可不会再放任胡闹了。”
“母妃且放心,儿子定当先成家,后立业,保管日后好好孝顺您。” 吴玥萧说得斩钉截铁,他想着先把母亲哄好了才能得偿所愿,先答应下来又如何。
“话可是你说的,我且等着呢,只是依我看你那屋里的莺莺燕燕也该趁早打法了,那安国公府再怎么说也是公侯之家,岂能轻易把嫡女许配人?到时必会细细打听,你若真想如愿,便听我的。”康王妃总算找着机会清理儿子院子了,那些没有规矩的姬妾早该打发了,碍于儿子面子他才忍下。
吴玥萧听到这,有些犹豫,他的那些姬妾都是往日里宠爱过的,一时有些舍不得,但一想到沅矜的容颜,顿时觉得值了,总归要先娶回来,女子以夫为天,到时如何还不是看自己,因此他答应得毫无负担:“ 儿子愿意,只是秋霜,雨鸢伺候儿子尽心尽力,儿子实在舍不得,母妃……”
康王妃:“行了行了,留下吧,她们平日还算规矩,屋里有一两个伺候的人也算正常,那说好了,我改日亲自去探探安国公夫人的意思,事情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吴玥萧欣喜若狂,压根没想过成不了:“谢过母妃,还是母妃疼儿子。”
“你去吧,闹得我头疼。”
康王妃见着自己儿子轻快地脚步,不禁摇头失笑。
……
紫锦院内,辛熙对着烛火静默不语,一时是吴月萧俊逸的脸,一时又是他那日对着沅矜发痴的样子,不由心中愁绪万千。
“还在想白日的事?你祖母是对的,还好拦住了你,否则还不知辛沅矜要怎么害你。”一旁的杨姨娘道。
“娘,我不是想这个,那日我们在慧云寺见着了康王二府公子,只是……他盯着辛沅矜看个不停,眼里根本没有我!” 辛熙脸上带着羞恼的红晕。
杨姨娘气得丢了手里的丝帕,女儿心悦吴玥萧,她自然是知道的,在她看来,自己女儿家世才貌哪里都好,自然不是痴心妄想,“ 辛沅矜那个小【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处处与我们作对!熙儿你别担心,她一月后就会出府,没有两三年且回不来,再者说了,当日那签文说了,她姻缘于府里有碍,你的婚事定会在她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