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成国公府小可怜》-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送走了辛璇,方氏看着他们小夫妻和和美美的便放了心,晚间用了饭后便留了柳姨娘一同说了话。

        柳姨娘从小被卖入方家便一直在伺候方氏,二人感情一向很好,便是她成了安国公妾室,方氏对她的情分依然没有变,如今那么多年了过去了,眼看着辛璇嫁了人,二人心里皆是万般感慨。方氏养辛璇那么多年,感情自然也是不必多说的。

        柳姨娘:“夫人仁慈,待妾身这般好,还费心给二姑娘找了门那么好的婚事,妾身真的……无以为报。” 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又怕破坏方氏的心情,立刻用丝帕擦掉。

        方氏:“好好的你哭什么!二丫头在我膝下那么久,对我也十分孝顺。我能做的都做了,之后如何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你如今也算熬出头了,就等着二丫头生个外孙,以后也可安享晚年了”

        “全是仰仗夫人的恩典我们母女才有今日,只是,三姑娘也十四了,该相看人家了,我们家三姑娘这品行样貌,也不知谁家少年郎才配得起!” 柳姨娘也很感慨,沅矜小时候长得可爱,软软萌萌的,府中也是辛熙外貌上最出挑,谁知沅矜脸上婴儿肥消失之后竟是个绝世佳人的样儿,

        辛熙样貌反倒是不及了,只那一副我见犹怜的病娇人样是谁都比不过的。但她一个庶女那样做派就罢了,沅矜身为府中嫡女,若是那般只怕会被人说小家子气。

        方氏也为自己女儿骄傲,如今带着沅矜出去交际,谁家长辈见了不夸一句好品貌,满京城里也找不到比自己女儿更好的姑娘了。

        沅矜满十四后来跟她试探过的人家也颇多,其中不乏方氏满意的,尤其是康王府也有意为二公子吴玥萧求娶,康王妃最近在外更是与方氏来往颇多,其意不言而喻。康王虽是异姓王,但传到如今才是三代,其在京城的地位也不可小觑,只是……

        方氏:“唉!你说到这我就愁得不行。”

        “夫人莫不是挑花了眼?这事可急不得,三姑娘一辈子的大事,得慢慢来。” 柳姨娘以为方氏在为女婿的人选发愁,开解道。

        方氏却有苦难言,“罢了,我瞧着天色也完了,你先回吧。”

        柳姨娘走后方氏沐浴更衣,靠着隐囊看书打发时间,可心中实在心烦意乱,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肖嬷嬷见她眉头紧锁,脸上全是愁苦难当,便开口劝道:“如今少爷成了家,姑娘又日日承欢膝下,孝顺懂事,家中更是无甚大事,夫人何故这般苦恼?仔细伤了身子,那倒不值当了。”

        方氏索幸放下手中书,“我在愁矜儿的婚事啊,不知该如何是好。”

        肖嬷嬷:“老奴还当什么事呢,我们姑娘还小,若是夫人没有满意的尽可慢慢相看,何必急于一时。”

        “嬷嬷看着矜儿长大的,自然了解她的性格,这丫头倔啊!一旦决定了的事谁说都没用,我也没想到她竟是打着将来不想成亲,要去游学的主意。虽没明说,但我从平日里的话里也听出来了,这叫我怎能不愁啊。”

        这可把肖嬷嬷吓了一跳,在她心里自家姑娘从来循规蹈矩,不曾做半点离经叛道之事,“这……姑娘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莫不是跟这那于先生读书久了,受了她的影响?”

        方氏:“或许吧,她对于先生多有仰慕,自从跟着于先生读书也着实学了许多,矜儿是我的女儿,我自然想着她能快乐,她想要的我不舍得不给,只是这次……我竟不知道怎样才是真的为她好了。”

        “姑娘还小呢,没定性,情窦未开,自然也不想着成亲。夫人切不可事事由着她的性子来,自古女子只有嫁得好才能一生顺遂。” 肖嬷嬷也是真心爱疼沅矜,恐她为了年少轻狂的想法白白误了年华,女子的年纪哪是经得起消磨的,错过了日后后悔都没用。

       

      作者有话要说:

        扑街小能手在线求收藏啦!!!{{{(>_<)}}}欢迎小可爱们来评论区玩耍哦!!!

      第18章 第十八章

      此时的沅矜正在练字,明日先生要查验,自是不知道方氏和肖嬷嬷在为了她的终身大事而发愁。

        练字两年,她的字已初具风骨,不同于其他闺秀,沅矜写的是行书,那一笔一划的豪情壮阔,洒脱随性,无拘无束,正是她所向往的。

        一旁的朝露正在为她磨墨,“姑娘,今日奴婢趁着府中人多眼杂去了趟慧云寺,见着了惠慈方丈。奴婢按您教的跟他说了,他果然知道此事,您写的信他也看了,让奴婢转告您,他会准备妥当,您尽可放心前去。只是您让奴婢问的那人,方丈说他也无甚消息。”

        听了朝露的话,沅矜却感受不到任何喜悦。连惠慈方丈都没有他的消息,那他可还在姑苏?可还安好?沅矜只觉得一时间心乱如麻。‘咔哒’ 手里的上好象牙紫豪笔落在桌上,点点墨迹瞬间污了一张好字,沅矜却恍若未觉。

        当初二人相逢于竹林,白珏便给她出了个主意,惠慈方丈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于是沅矜推测,他们二人应当是熟识的,谁知……

        两年前沅矜想着自己年岁太小,没有根基,不方便行事,而这两年方氏本着锻炼女儿的心思把几家店铺交给了沅矜经营,钱财人脉方面现在自不必担心。杨氏身边有个沅矜的人,她会不经意地提醒杨氏一月后去慧云寺,杨氏前段时间染了风寒,近日放好,上了年纪的人大都敏感,何况杨氏,只消多在她身边提几句便可。

        到时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惠慈方丈便是那东风。

        ……

        五日后,姑苏城外,般若寺。

        “世子殿下,这是今日从慧云寺那来的飞鸽传书,想必是惠慈方丈有要事相商。”四清恭敬地递上信纸,两年时间,四清也变得愈发成熟老练,喜怒不行与色。

        白珏正在烛光下自己与自己对弈,用着特制的白玉棋盘棋子,依然穿着一身家常青衫,闻言一怔,不知为何,听到慧云寺他第一反应便是竹林里那个小丫头。

        “念吧!”他手中的棋子未停,薄唇轻启。

        “昨日有一安国公府的小侍女来寺中寻老衲,原是两年前施主嘱咐老衲关照的那位辛施主,要老衲从旁协助。说来惭愧,当日施主说只需等待辛施主自己来寻老衲帮忙便可,这些年老衲也并无过多关注安国公府的事,若计划可行,想必最迟一两月,辛施主便能前往姑苏。”四清读完,望向白珏,脑中终于记起了那个辛家姑娘。

        白珏听到沅矜后便不再落子,静心聆听,不知为何,虽只有一面之缘,但对能再见到当初那个小姑娘,心中溢满了难言的期待,“四清,给方丈回信,让他务必尽心而为,另外,给京城的飞云坊传信,给她安排暗卫,我要在姑苏见到安全无恙的辛家三姑娘。”

        四清暗自心惊,他伺候世子多年,从未见他为旁人如此操心过,也不知这三姑娘走了什么运。

        刚要退下去写信,就听白珏又道:“再叫飞云坊收集些她这两年的消息……不必太详尽,切记不要打扰到她。”高门贵女讲究清誉,不能事无巨细为人所知,白珏在心里想着,也是中了邪,自己何时操过这种心。

        四清的喜怒不形于色终于绷不住了,满脸疑惑的出了屋子,一时又想到这些年世子不近女色,活得堪比出家之人,这还是唯一一次对个女子那么伤心,虽说不是基于什么男女之情,但日后那辛三姑娘可是要来姑苏的,相处日子久了就难保了。

        一个月后。

        箪纹如水,恰似两年前的那个夏日。

        晨间请安时,杨氏趁着人齐全,便当众宣布道:“虽说夏日炎炎,但我前段时间生了场病,幸而菩萨保佑,这才有惊无险,容我多活几年。所以我想这过几日去慧云寺,亲自在佛前祷告,再为菩萨捐个金身,如此方可安心啊。”

        安国公:“母亲万万不可,就是因着才大病初愈,怎能经受得了如此颠簸辛劳。尽可由小辈们替您去也一样的,那是他们应该的。”安国公对杨氏的决定少有的不支持。

        他如今还想在兵部更上一层楼,杨氏年事已高,本就身体不算康健,他怎能冒这个风险,若杨氏在这个节骨眼出什么意外去世了,他必得守孝三年,倒时哪还有前途可言,况且也是真担心杨氏身体。

        辛熙:“是啊,祖母,熙儿愿去慧云寺,在佛祖跟前祈祷祖母身体安好,长岁无忧,祖母生病熙儿恨不得以身相替,只要祖母无事。”脸上带着孺慕之情,眼圈已经红了。

        安国公闻言满意地点点头,“熙儿孝心可嘉。”

        沅矜微微一笑,默不作声。

        杨氏心里熨帖极了,心想着这么多年也不算白疼了她,“熙儿的孝心祖母知道了,只是慧云寺我是一定要去的,礼佛需虔诚,哪能旁人代替,到时多带些人便行了,小辈们也都跟着去,也算游玩观景了。”

        安国公还想再劝,便听方氏道:“母亲心意已决,老爷不必再劝了,府中有殊儿媳妇管着,到时妾身便可一同前去,必会替老爷照顾好母亲,母亲大病初愈,出去走走说不定精神更好了,对身体也有益处。”

        杨氏和方氏做法那么多年还曾见过她站在自己这边,一时有些惊疑不定,怕她有什么阴谋,但又想着她儿子如今步步高升的紧要关头,必不会想自己出事,便也释然了。

        其实方氏本来就想着去寺庙里帮沅矜求求姻缘,如今只是顺水推舟罢了,再想不到自己一度给杨氏造成了恐慌。

        见一切已成定局,安国公也不再多言。

        沅矜笑得愈发真诚了,怕被旁人看出,忙低下头喝茶做掩饰,方氏感觉到了女儿的欣喜,只当作为了可以出去玩,也不做它想。

        去往慧云寺的官道上,沅矜看着似曾相识的景象,心都仿佛飞去了塞北,江南,去了任何一个自由的地方。

        杨氏:“惠慈方丈安好。”

        “阿弥陀佛!两年未见,施主身体依然康健,实乃福缘深厚之人啊。”惠慈往后看,见一穿着烟青色纱裙的少女在打量自己,她身旁赫然便是那日那个侍女,便知这就是安国公府三小姐了。

        “众位施主一路辛苦,便先去禅房用膳吧。”又吩咐小沙弥带他们一行人去了几处干净的禅房。

        京城皇家寺庙甚多,慧云寺地处城外,是以方氏这是第一次来,一路上观看这寺中景物,不停和沅矜交谈几句,倒也颇为得趣。倒是沅矜,因满怀心事,无暇顾及其他。

        方氏:“矜儿,矜儿?回神了,你在想些什么,母亲跟你说话呢。”

        “嗯?母亲说什么?”沅矜忙上前几步,挽着方氏胳膊。

        “我说啊,那棵古树想来年岁已久了,还这般生机勃勃,实属不易,想来这慧云寺确是佛法深厚,这次可得好好拜拜,你待会记得去求个姻缘签,让母亲听听【创建和谐家园】如何解签。”

        “这……女儿还小呢,母亲怎么急着要女儿嫁出去啊,女儿就想陪着母亲,哪都不去!”沅矜觉得颇为尴尬,毕竟这个身体才十四岁,在现代才是个初中生,只得朝着方氏撒娇,妄图蒙混过关。

        “你这孩子!自古哪有女子不嫁人的,母亲知道你的想法,可母亲也最多能纵容你几年而已,到时,该过的坎你还得自己过。”方氏也想通了,女儿现下不想,那就再给她几年,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不心疼呢。

        沅矜望着方氏,眼里已是点点泪花,正是因为知道方氏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所以沅矜才更感动于母亲的爱护,“母亲最疼矜儿了!谢谢母亲成全,那我们为何还要去就什么姻缘签?”

        方氏伸出食指,轻轻点了点沅矜额头,“谁家女儿正当花样年华却不说亲?母亲不得为你找个遮掩?我们就说是菩萨的意思,你要晚嫁,才可保以后姻缘美满,辛家阖家安康,到时就无人能对你横加指责了。”

        沅矜大吃一惊,本就明亮的双眼此时更是熠熠生辉,感慨于方氏的法子竟与自己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真好,这法子可谓是一劳永逸啊!父亲一向以家族为重,到时在女儿的婚事上必不会冒险。”

        方氏被她这机灵样儿逗得精神大好,这下午间休憩也可不必了,母女二人趁着众人不在,便去了偏殿求了姻缘签,又叫殿中的一个和尚给解了签,并告诫他,此时不可外扬,谁问都不可说。

        本来沅矜的计划也是万无一失,如今加了方氏这出更是锦上添花,更有说服力。

        少倾,杨氏等人用了饭休整完毕,聚于正殿参佛求签。杨氏求了个中签,上曰:“行人,日气难吞,忽有灾事勿近前,巢破林鸟无归处,可寻深处稳安身。”

        当即吓得身体一软,幸而在一旁伺候的辛熙即使搀扶住了。

        她本是牵挂于自己的寿数,缓过来后便急忙找到惠慈解签,“惠慈方丈,这……老身这签,是何意啊有何不妥,请方丈解惑。”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喜欢这篇文,记得收藏哦!!!o(* ̄▽ ̄*)o

      第19章 第 19 章

      “施主不必急,且听老衲慢慢道来。” 惠慈方丈不紧不慢地抚着胡子道:“此签虽是中签,但还有回转之力,端看施主所求的是什么。”

        “若是求自身呢?”杨氏不安地握紧手里的鸠杖。

        惠慈:“施主大可安心,此签于自身无碍,大吉。只是于家宅恐有不利。”

        杨氏放下的心又再度提起:“有何不利,还望方丈知无不言。”

        “施主放心,先凶后吉,必能逢凶化吉,只是……贵府可有属兔的女眷?”惠慈淡定地转着佛珠。

        方氏忙道:“方丈,小女正是属兔,可有不妥?”

        “阿弥陀佛,姻缘不合,恰是属兔女子,近几年都不可有婚嫁之事,否则,家宅不安,诸事不顺。”

        方氏心里略有疑惑,分明方才在偏殿求的姻缘签是上上签,怎会如此?但此签文倒是恰好帮了自己和女儿,是以只得暂时按下心里的疑问不提。

        杨氏对沅矜投去不悦的目光,早就看出这个孙女不是个好的,没想到竟然还会使家宅不安,“方丈,那老身这孙女可是命里犯冲?是不是该迁出府里避一避。”

        一旁的辛熙强忍住自己的狂喜,她早就受够了这几年被沅矜压着的生活,没想到今日来上个香还能有意外之喜,真是佛祖保佑。

        方氏听到杨氏毫不在意地处置自己女儿,气得脸都红了,当即就要与杨氏争辩。还好沅矜即使拉住了她的袖子,小声安抚她。

        “倒也不必如此,此女命中注定大富大贵,福缘深厚,只要过了这一遭,日后必有大造化。” 惠慈想着自己是要帮沅矜,又不是害她,自然不可把她弄成个灾星,不过这一席话可都是真话,绝无半句虚言,单观沅矜面相,此女贵不可言。

        辛熙闻言 ,不由暗喜,虽没能一棒子打死沅矜,却也毁了她的姻缘。杨姨娘前日说,康王妃有意为二公子求娶辛沅矜,辛熙忆起一次聚会上不小心见到的吴公子,脸上浮现一抹粉红,辛沅矜不能嫁,但自己能,康王握有实权,父亲一直想要巴结。只要去求求父亲,父亲一定会帮自己的。

        杨氏略一思索,心里就有了决断。虽说惠慈方丈说沅矜将来有大造化,但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现下她会给家里带来灾祸确是毋庸置疑的。

        沅矜心不在焉地望着地上的蚂蚁,感受到方氏怀疑的目光,朝她心虚地笑笑。

        忽然远处浩浩荡荡走来一群人辛熙也没想到,会在慧云寺见到康王二公子,忙叫侍女看看自己今日的打扮可得体。

        吴玥萧今日是奉了母亲的命陪长姐来上香的,吴月榆嫁入裕王府已一年多,可肚子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京城中寺庙都求遍了,却毫无收获,听手帕交说慧云寺求子极其灵验,今日特地来上香。

        “辛老太君安好,国公夫人安好,您老身体可还康泰 ”吴月榆也没想到那么巧,几日前才听母亲说起要为弟弟求娶辛家三姑娘,今日就遇到了,可见是有缘分。

        杨氏:“身子骨好着呢,我可有段时间没见过你祖母了,她身子可好?”

        “祖母年纪大了,偏前几日贪嘴多吃了几个果子,生了场小病,现下倒是无碍了。”吴月榆道。

        杨氏听了,唏嘘不已,“那就好,年纪大了可不是得好生将养着。”

        “老太君说的是呢,哟!我瞧着这是您府上几位千金吧,没想到出落得这般水灵了。”吴月榆其实是想看看母亲说的辛三姑娘。

        杨氏自然一一介绍了沅矜等人。

        沅矜不知是不是自己敏感,总感觉杨氏说完自己后,那裕王府大奶奶便一直在暗暗打量自己,一旁的方氏自然知道个中缘由,不由感叹,看来女儿与康王府是无缘了,当下转移注意力道:“多久没瞧着你出来行走了,可是府中诸事繁忙?你年纪轻轻的,可要好好保养身体。”

        “多谢夫人关心。” 吴月榆大方地谢过方氏,回头却见自家弟弟满脸沉迷,不可自拔的模样,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安国公府三姑娘俏生生地立在自家母亲身后,如瀑长发被玉簪轻轻挽起,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红。清风吹动她青碧色的衣角,她只望着远处的青瓦出神,端的是气质出尘,遗世独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7: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