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穿到六零致富发家》-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些人不信,有些人将信将疑,有些人相信了,嚎啕大哭:“生不出儿子不是我的错啊——”

        这一天,上庄村很“热闹”。

        第二天,有些家里媳妇没有生儿子的男人去干活都是带着黑眼圈的,个别的脸上还带着抓痕。

        彼此看到了,露出疲惫明了的微笑。

        王高成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回到上庄村的,他带着许四秋去医院做了检查,确认她怀孕了,这就做了锦旗,给方明月送来了。

        “妙手回春”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陈医生:“……”

        他羡慕了。

        他当初得到第一面锦旗的时候,他都多大了,现在小方医生才十多岁。

        王高来现在红光满面,一脸感激:“小方医生,太感谢你了!”

        “她身体有那些需要注意的,您能再跟我说一遍吗?”

        他现在已经把他岳母给请了过来照顾许四秋,许四秋现在连床都不下了。

        方明月:“这样不行,不能一直呆在床上不动,平时日常动作是没事的,只要注意点别提重物、摔跤……”

        王高成听的很认真。

        全神贯注,他都没发现自己大哥一家都来了。

        他这幅样子让江翘心里恐慌,二叔这样重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二婶会更加注意。

        越想江翘越觉得这一胎生下来不可避免,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看向王鹏飞,除了二叔这条路,还能有别的办法进食品厂吗?

        肯定有办法的,实在不行,就想别的办法跟那些人认识,只要和他们搭上线,没有这份工作也行。

        她要相信未来省首富的能力。

        想到这里,她松了一口气,再过几个月她就生了,上天保佑她一举夺男吧。

        王鹏飞不知道身旁江翘的想法,看着二叔这样子,心冷了。

        他在这里站了这么久,二叔都没发现他。

        他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此刻清晰的意识到,他不是二叔的儿子。

        他们是隔了一层的。

        只要二叔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就会被抛到脑后。

        他默默的捏紧了拳头,如果二叔的儿子不存在,那么一切都会回到正轨。

        ——

        解决了春耕之后,顾向恒把该做的事情做了之后,就开始让人修路了,那些小路先不谈,他们到县城的这段路得要修出来。

        因为以后他们养殖的规模上去了,要运送产品出去,比如说鸡蛋,要是路况不好的话,鸡蛋很容易碎裂。

        修路,当然不是那种十分整洁的水泥路,他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他们可以去河边捡碎石子铺路,还可以自己做一些土水泥。

        土水泥要用到煤球灰、石膏、生石灰。

        这些东西比成品水泥更容易买到。

        出来的成品自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村民看着这样的水泥:“大队长,我们自己可以用这样的水泥修房子修地面吗?”

        “大队长,这水泥很好啊,又便宜。”

        “大队长,我们队里要是有多的,我愿意出钱换一些。”

        “还有我!”

        顾向恒:“……”

        无意之间又开拓了一条新的创收之路。

      第38章 十五级

        徐青松是顾向恒的发小,回来以后他们因为一些事情遇上了,重新续起了交情,顾向恒不至于徇私,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他也希望徐青松日子能够过得越来越好。

        因为上庄村要发展养殖业,顾向恒问过了徐青松的意见之后就将他分派去养鸡。

        鸡和鸭现在各占半壁江山,鸡养在山里,鸭子养在水潭边。

        鸭蛋可以做咸鸭蛋,皮蛋等,保质期更长,种类不一样了,还能扩宽销路。

        至于说以后规模大了,销售不出去,那距离他们太过遥远,现在不用思考那么遥远的事。

        他们从省城回来的时候是带了一种蘑菇的包子回来的,然后就找了一个房子里搭了起来,新手过河试着蘑菇种植,这方面江景瑜接手了。

        她在种东西这方面还是比较擅长的,在现代还去参观过蘑菇房,现在也跟着一起去农业大学听课。

        在这方面,村里也没有更适合的人选了,江景瑜就担当了顾问的角色。

        在不用去上课的日子,她基本就泡在蘑菇房里了。

        在这时候,稿子那边,只要不断,让人摸不清她到底有多少“外快”就行,不用天天埋头画稿子。

        而且画稿子也要看灵感,一味的埋头苦画,大脑很容易机械化。

        至此,鸡、鸭、猪、蘑菇每一个部分有不同的人负责、管理。

        他们村的人多,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这是个缺点,但是在需要劳动的时候,这就是个优点。

        大队长本来就是主生产的,顾向恒去年半年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今年他提出的这些也是稳扎稳打,每次他在村干部开会的时候提起这些,就没有人唱反对的。

        大家就算有一些私心,但是在这一方面大家都是一样的,希望上庄村越来越好。

        对于徐青松来说,他很明显的发现了自从他这位发小从部队里面转业回来之后,村里发生的各种变化。

        以前的老队长不是做得不好,他处事公正,不偏不倚,大家都念着他的好,但是跟现任大队长比起来的话,他就缺了点锐意进取。

        或许是因为发小足够的年轻吧,跟大家担心的不一样,发小并不会因为太年轻就没办法处理好村里的各项事物,他适应的很好,而且还带领着大家一起进步。

        他来的第一年只有短短半年时间。

        刚上位的时候徐青松还替他担心过副大队长会不会给他使绊子,让他没了威信。

        结果他直接把会计这只蛀虫给抓到了,也断了副大队长的一条臂膀,让副大队长知道他是不好惹的,他又带着大家上山打猎,给大家开了荤腥。

        一步一步的刷新着大家对他的认知。

        等到了年底,看着分到手的钱,本来还对他这么会折腾,颇有微词的人也不吭声了,他们不怕干活,不怕辛苦,不怕累,就怕填不饱肚子。

        现在就连之前的刺头副大队长都服气了。

        可以说,这位发小短短时间内已经把上下都疏通了。

        他跟上任大队长一样,处事公正,铁面无私,却又不失人情味。

        那些村里的困难户没少被他关照。

        有这么一位大队长,是他们上庄村的幸事。

        他现在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养鸡,因为他这份工作,他爸妈闲暇的时候有事没事就爱溜达过去养鸡场,数一数他们村的鸡现在有多少只,又有多少可以生蛋。

        短时间内数量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他们乐此不彼。

        有这种爱好的不只有他爸妈,还有很多人。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担心养那么多家禽,喂不起它们吃喝,后来很多人不知道这蚯蚓他们到底是怎么弄的,但是知道有很多,供应得上这些家禽,而且吃的它们长得又快又壮。

        现在他们的母鸡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下蛋了,一天他可以捡好几十只、上百只鸡蛋,一开始很兴奋,现在他已经麻木了。

        每过五天就把生下来的鸡蛋鸭蛋一起送到收购站卖掉。

        这收到的钱就会进入集体的账,一部分用于集体的支出,一部分存起来,到年底的时候分给大家。

        这养鸡也是有门道的,比如母鸡会留着用来下蛋,那么公鸡当然就是养肥了杀了吃肉了。

        这些公鸡长到了一定的月份,就会有人给它们“动刀子”,阉过了之后,它们能够长得更加高壮。

        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在兽医站的技术员来帮他们的时候,大队长选了几个人在旁边偷学,但是最后学会了的只有一个江鱼。

        以前他们村里是很少有人养公鸡的,大家都爱能够生蛋的母鸡,有个别的公鸡留着那也是专门留来配种,所以他们这里一直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现在这方面的人才得到了补充。

        总感觉他们村的人才越来越多了。

        想到大队长夫妻两个去了一趟省城,回来之后他们的村里的项目比之前更丰富,比如就专门有一间房子,是什么蘑菇养殖地,那地方一般人也是不给进去的,大队长选了几个人,专门打理那边的事儿。

        也不允许他们往别的地方乱说,说是还在试验阶段。

        现在据说也快有成果了。

        到那时候他们卖给收购站的就多了一种蘑菇,这蘑菇不用下雨的时候上山去辛苦采摘,直接就能割了去卖,而且听说有点像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想想就很美。

        如果什么时候稻子也能这样就好了。

        徐青松发散着思维,挨个的检查了山里的这些鸡,确认数目对了,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跟其他在这里留守的人说了声,这才关上门,防止这些鸡跑出来,回家去。

        在回去的路上,他看到了刚好也回去的赵三石。

        他们情况类似,不过对方所在的是养鸭场。

        看到了,彼此打了个招呼。

        鸭子的数量目前没有鸡的数量这么多,想必到后面也会追上来的。

        他们这里养鸭子还挺方便的,有水有食物。

        它们的食谱也差不多。

        赵三石乐呵呵的:“今天上午鸭蛋就捡了六十个,下午估计还有六十。”

        徐青松嘿嘿:“我们这边鸡蛋上午有八十了。”

      ¡¡¡¡ÕÔÈýʯßñÐ꣺¡°ºÃ¶àµ°°¡¡£¡±

        捡蛋的时候,真的是考验大家的意志力,如果不是彼此互相监督,赵三石可以保证,肯定有人偷偷顺回家去。

        徐青松:“看多了就好了,我听说你家喜事将近?”

        赵三石摆摆手,“没那么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3: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