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徐美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怒气,闭上了眼睛,对着小宫女说道:“我柜子里藏着一瓶好酒,我们主仆一场,就赏给你,你也好上路吧!”
她的言语冷漠,没有一丝的情感,虽闭着眼睛,也能让人感受到那一丝阴狠之气。
小宫女跪在地上,突然就愣住了,因为她很清楚,柜子里的那酒,是有剧毒的。
她不敢置信的抬起了头,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徐美人,这个自己一心一意伺候了十年的徐美人。
苦笑着落下了最后一滴眼泪,然后朝着她磕了一下头道:“奴婢谢过娘娘恩典。”
然后起身,朝着里面的柜子走去。
另一个小宫女看着她的背影,眼睛里闪着泪光,可是却不敢上前多说一句,更是不敢求情。
只能任眼泪落下,狠心的低下了头。
徐美人看着小宫女乖乖的拿着酒去了自己的房间,方才算是泄了一口气,恶狠狠的看着一屋子的人说道:“都听好了,这酒,是她自己偷的!今日的事情,谁若是敢说出去半句,就等着一样的下场!”
一众奴才连忙跪下,都应声道:“奴才(奴婢)遵命!”
正文 第104章 皇后的把柄
未央宫,此刻景傲正坐在案前看着奏章,眉头因这前线所报来的消息一次次的锁的更紧,就在此时,赵三宝拱着身子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玉碗,跟一个勺子,碗里是刚刚煮好的莲子粥,放了冰块,很是清新。
在这盛夏里,唯有这莲子粥最是败火。这几日景傲为了边关的战事,也总是着急上火,要是没有这莲子粥,皇上可是非要上火伤了身子不可。
“皇上,这是刚煮好的莲子粥。”说着,赵三宝将莲子粥放在了桌案边上。
景傲还在看着奏章,闻言点了下头,但却没有挪动视线,更加没有伸手去拿那碗。
赵三宝看着,眉头微微一蹙,却是没有马上离开。
景傲却觉出了不对,顿了顿,放下了手里的奏章。
无奈的说道:“好了,朕喝就是了!”
这宫里要说最关心自己的,就是这从小一起长大的三宝了,每一次端来了熬好的粥跟汤,不看着自己吃完,是绝对不肯罢休的。
而这个宫里,也就是他,敢这么没大没小了!
景傲摇着头,笑着拿起了碗,用勺子舀了一口送进了嘴里,才刚刚嚼了下,那赵三宝便笑了。
他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一看到主子为了公事而不吃饭,就是满脸的愁容。但凡见着自己送来的饭他能吃上一口,整个心就放下了。
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他都能稳坐这总管大公公的缘故吧?他与皇上之间,也是有着很深厚的主仆情谊的。
看着皇上吃完了粥,赵三宝连忙收拾起了碗筷,可是收完了以后,却并未像往日一样默默的离开,而是站在一边,一副有些为难的样子。
景傲看着他还未走,便知一定是后宫里出了什么事情,马上便问道:“怎么?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赵三宝忙就福了福身子道:“回皇上,今日听奴才来报,说皇后娘娘那边派人去了徐美人那里,还是好一番的闹腾。”
好一番的闹腾?
这话不难理解,就是说她上官锦溪整治了徐美人。
当日御花园里皇后求助于她,可她却是什么也没有做,执意要置皇后于死地,摆明了就是不忠,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景傲听着,轻笑了一声道:“随她去吧!”
这后宫,本就是她在做主,不是吗?
说着,景傲又拿起了奏章,可是赵三宝却还是一动不动,似是有话要说。
“怎么?还有其他的事?”景傲拿着奏章,不解的问着。
赵三宝便连忙说道:“皇上,娘娘去徽仪宫那里闹腾,奴才这里能得到消息,恐怕这后宫里,没人不知道吧?”
赵三宝的意思是说,太后那边,恐怕也已经知道了。
景傲一顿,觉着的确是自己大意了,上次皇后的确是得罪了太后,若是这次的事情太后插手了,恐怕是非要治一治她的。
而且,徐美人那里有皇后什么样的把柄,他景傲可是清清楚楚。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只见他再次合上了奏章,做了标记,便将手里的奏章放到了桌案上,然后深吸了一口气道:“好了,朕也有些累了,出去透透气吧!”
说着,他便站了起来。一边的赵三宝也是连忙后退着让路,跟在他的身后,忙就喊道:“皇上起驾!”
正文 第105章 好一番闹腾
凤仪宫,
苏锦溪坐在花园里,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着一边嬉笑的玉阳,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安逸。
老实说,这孩子不是她的,她本不用这么上心,可是谁让她用了这皇后的身子呢?就算是报答吧!报答这皇后让自己延续了她的声明,所以,得让这皇后的女儿一生平安富贵,才不枉这再为人一世。
她的眉眼微微弯起,手里拿的这本书是龙州大陆史志。
想来她穿越来也有些时日了,虽然不是那种全靠运气的傻白甜,可要是想在这里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了解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而这本书,则是清清楚楚的记录了这里的历史。
这龙州大陆原本是一个大国,名为云姜国,可是在两百年前因为一次边缘部落的入侵,被夺去了将近一半的土地,那部落还自命为天荫国,寓意天之庇佑的国家。而西南一直臣服于云姜国的叱南一族也是趁火打劫,不但自立叱南国,还一连夺去了云姜国十六座城池,成为了一个小有规模的国家。自此,云姜国便改为了南姜国,与其他两国共存到了今日。
而现在,国土最为广阔的是天荫国,继而是南姜国,然后便是叱南国。
由此可见,自己这个皇后,也不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国家的皇后,而以后能不能好命的度过一生,还要看自己的夫君够不够能耐。
想到这里,她不觉吐了一口气,心里莫名的堵了起来。
若是女子也能执政,她定然会努力,再让云姜国重现盛世!
只可惜了,在这个以男子为尊的年代,女人无论想要做什么,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只能去做男人背后的那个女人!想来也真是可悲,好歹也是来自21世纪的新知识女性,随说不上是国之栋梁,可也算是个优秀青年,事业小成。可在这里?顶着一个皇后的头衔,却特么什么都不是!连想做点什么,都得估计那个景傲,先去请示一下。
想着,苏锦溪不禁苦笑了起来。
正在此时,安陵低着头,迈着紧快的步伐走了过来,在皇后的跟前福了福身子道:“娘娘,大事不好了!”
“大事,能有什么大事。”苏锦溪漫不经心的说着,伸出了手,不急不缓的翻过了一页。
而安陵,这是一副急坏了的表情道:“娘娘,现在宫里头可都传遍了,说您有一只与娘家联系的信鸽在徐美人的手里,你今日为了拿回那信鸽,防止徐美人告发您,在她那里好一顿闹腾!”
好一顿闹腾?
苏锦溪的眼神突然顿住,然后微微笑了笑,便合上了书放在桌案上,起身仰头看了看天空道:“是啊!是好一顿闹腾。”
就像这天空里的云朵,一不小心,就纠缠在了一起。
安陵看着自家娘娘却是不解,可是皇后不说,她也不敢多问,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继续禀报了出来。
“娘娘,奴婢听说,这消息已经传去了月桂宫茹妃娘娘那里,而她,现在已经去了太后的宫里。”
苏锦溪淡然的瞄了眼安陵,缓缓的说道:“那看来,消息是先传到了月桂宫,才传到了这里吧?”
按说徐美人所住的徽仪宫离自己这凤仪宫最是近,可消息,却偏偏传到了更远的月桂宫那里,不是很巧合吗?
正文 第106章 这是一个圈套
建章宫里,太后正在礼佛,才刚刚念完了经,将手里的木鱼放下,身边的女官就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太后娘娘,茹妃娘娘求见,说是有急事要禀。”女官小心翼翼的福着身子不敢起来,低着头,生怕打扰了太后礼佛而被责骂。
可外面来求见的那个偏是太后娘娘的宝贝儿,也是得罪不得,她才会壮着胆子进来。
好在,这边太后已经完事,眼睛微微眯着,瞄了一眼这个女官。
她知道,茹妃这些年来最是本分,若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她不会这么的着急,以至于失了分寸。
只见太后慢慢的伸出了胳膊,一边的女官连忙就哈着腰走了过去,扶起了太后,出了佛堂,朝着前殿走去。
茹妃带着两个宫女,脸上的急切很是明了,直到太后来了,才换上了一脸的欢喜,连忙就迎了上去,撇开了一边的女官,伸手接过了太后的胳膊,扶着她老人家进了前殿。
“太后,臣妾有要紧的事情禀告,是关于……凤仪宫的。”
茹妃小声的说着,在说道凤仪宫这三个字的时候还特意顿了下,以说明这事态的紧要。
太后轻轻的嗯了一下,眼睛撇了下身边的公公,左右跟着的宫女全都奉命退下,只剩下了太后贴身女官,还有那管事的公公。
只见太后在主位上坐下,挥了挥手示意茹妃也坐。
可是茹妃却是十分的安奈不住,一下就跪在了太后边上,将手放在她的膝盖上说道:“太后,臣妾刚刚接到了消息,说在徐美人那里有一只皇后与娘家人密信来往的信鸽,今天早上,兴许是怕徐美人告发,她派了自己的贴身宫女,去徐美人那里可是好一番的闹腾才要回了信鸽!”
太后年老却是不糊涂,听罢了此话,就马上问道:“这消息从哪里得来的?”
茹妃顿了顿,似是才恍然想到了此处,眉头微蹙了一下,低头说道:“是臣妾的宫女从一些小宫女那里听说的,说是皇后为了拿回信鸽,在徐美人那里闹腾的可是天翻地覆的!还责罚了徐美人呢!”
茹妃此时已经对这个可以置皇后于死地的消息深信不疑,只是太后,却远比她要想的多。
这徐美人本就是皇后的人,何以闹到如此地步?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是在联手演戏,给一个他们想要除掉的人看?
想到这里,太后不忍的看了眼茹妃。
若是没有了自己,这孩子,恐怕是一定要吃亏的。
“你可有想过,徽仪宫离凤仪宫那么近,要是皇后做完了事情,肯定是来得及【创建和谐家园】息的,怎么就会传到你这月桂宫里来呢?”
太后本意是一语惊醒这孩子,却不想,茹妃却是个死劲儿子,话都说的这么明白,她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圈套。
“太后,那上官锦溪肯定是有跟娘家联系的信鸽,不然上次,秦妃明明可以置他于死地,她却硬是给翻盘了?”茹妃说着,不禁想起了那若梅的事情:“臣妾记得,她告诉若梅,说她宫外的家人全都死了,若不是与宫外有密信来往,她一个深居宫中的女人,又怎么会知道那宫外的事情?”
正文 第107章 叫徐美人过来
太后听着,不觉眼前晃了一下。
再看着面前还跪着的茹妃,眼中却是犹豫。
罢了,还是自己老了,所以想事情也是不如过去一般果断,不如年轻的孩子们,虽然看着鲁莽,但也不全是如此。
因为刚刚茹妃的话不就是一句提醒吗?
这孩子,的确是想的更细。
只是不能这么贸贸然就去了,必须要让事情更加的清晰才行。
有时候过分的谨慎是犹豫,可是不谨慎也是万万不行的。
她抬眼看去一边的公公,眉头锁着,低沉说道:“去,把徐美人给叫来。”
这公公是建章宫的总管太监左卫,在太后的身边算是资格最老,被人成为左公公,以前伺候太后的那些贴身的宫女们都打发嫁了人,所以现在太后的身边,唯一可以无所顾忌的去信任的,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似乎是绝对的默契还有了解,只太后这一句话,他便知道这事情应该怎么办了。
把徐美人叫来,而并非传唤,那就是说,这事情不能明着来,得暗地里叫。
说罢,这左公公对着太后一福身子,行了礼,告退就出去了。
而这个茹妃,也被太后施恩,坐在了一侧。
这茹妃本就是太后兄长家的女儿,有此关系,也是特别的亲厚,所以也总是能够在太后的面前随意一些,而且不会受了责罚。
因为在太后看来,她就是自家的人,不管她做了什么,都是可以被容忍的。
“哀家知道你心里有恨,可是若你还是这般的放不下,她日必然是会害了你的。”特别是,今日的上官锦溪,也变得聪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