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从某种程度而言,姜遥是个豁达的人,但同时,她也是个计较的人,她对贺征本无情意,所以得知真相之后便不拖泥带水和离不纠缠,可是不计较不等于原谅,所以她绝不允许姜凝认祖归宗,所以,她从姜凝的世界里,抹去了贺征。
她带着姜凝回京城,贺家也在京城,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姜凝面前提起贺征。
当然,能做到这一步,还是因为她有个好父亲。
只可惜,上辈子她到底是被贺征钻了空子,她防备得太过,可这世间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姜凝被她关在笼中,一旦高墙被撕开一个口子,翅膀还没长硬,便已经想飞。
适得其反,说的大概便是这种情况吧。
京城姜凝其实并不陌生,陌生的是……这一次姜遥居然放她一人撞进去,似乎也不怕她会遇到什么人不怕别人会对她说什么。
夏嬷嬷还说,姜遥命她们将她送“回”贺家——姜凝无论如何都不信,她不信姜遥会做出这种事来,曾经对此事避之而不及的人突然变了性子,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不管出了什么事,如今的姜凝都愿与她一同面对,而不是糊里糊涂往贺家那个大坑里跳。
—
对于自己住了十余年的姜家别院,姜凝总是有别样的感情,她上辈子大多数时光都是在这别院中度过的,一草一木,都熟记于心。
比起京城那座御赐的府邸,这别院自然是少了许多气派,但是却也多了些精致。
姜遥是个雅致的人,从她侍弄的别院可见一斑,按理说像姜遥这样的情况,在一些所谓的“正派”看来,是很离经叛道的,她唯一一次屈从于礼教,大概就是当年嫁给贺征了吧。
不管她当年为什么嫁贺征,时人大多数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成亲了,那么便该认份,纵有千般不耐,忍忍便也过了,可姜遥偏不,她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在贺家过得不快,又得知了一些过往的真相,无论如何都不肯装聋作哑的认了命,非要将事情闹大闹得人尽皆知,宁愿独自带着女儿过活也不愿待在贺家。
当然,这些事姜凝本不该知道的,之所以知道,都是拜贺沁所赐。
贺沁为什么那么恨姜凝,便是因为姜遥当年将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她生姜凝的时候,贺沁的母亲已经显怀了,以姜遥的骄傲,这自然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情,她当然是受不了不愿再与贺征过下去的,可是在和离之前,仗着正室的名分,当然,也仗了些姜家的势,让贺征将贺沁的母亲阮氏纳为妾室。
贺征与阮氏当然不愿——明知道姜遥会与贺征和离,如果阮氏真成了妾那么以后便扶正无望了,以妾为妻,从来都是不修门楣的罪过,贺征要是真敢这样做,那么以后的仕途基本上也是无缘了。
虽然贺家本就是边缘人,本来贺征也没什么前程,尤其是在算计了姜遥之后,更是被众人唾弃,有些卫道士虽然嘴上说着支持他娶姜遥,但是一旦涉及仕途,便都一致觉得贺征难堪大任。
阮氏心怀别的念头不愿为妾,贺征也不愿意委屈了自己“青梅”,直接的结果便是让贺沁身份尴尬——即使一年后阮氏如愿嫁贺征,贺沁的身份却始终无【创建和谐家园】名,虽然众人都知道贺沁是贺征亲生的,可是从年龄上来算,贺沁不可能是贺征与阮氏的女儿,她明明是亲生的,但是却只能算是贺征与阮氏的“养女”,她若是追究下去,便是在向众人诏告阮氏未婚时便私通贺征——如是,那么阮氏那正房夫人的位置,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们能做的,便是吃下这哑巴亏,“委屈”贺沁由亲生女儿变成养女。
其实姜凝不觉得贺沁有什么好委屈的,虽然名义上是养女,可是毕竟是自己女儿,难道贺征还亏待了她不成?甚至因为这“养女”的头衔,贺征尤为偏疼这个女儿,他一心想要弥补贺沁,甚至不惜于算计自己另外一个女儿——姜凝实在不明白,贺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即使是养女,也改变不了什么,她依然是贺征最疼爱的女儿,外人眼里她依然是贺家的长女,更何况她还拥有上辈子姜凝求而不得的父爱,姜凝想不通贺沁为什么那么恨自己。
当然,而今她也不会再深究贺沁的心思,曾经乞而不得的父女亲情,早在明白自己在贺征心中永远比不上贺沁的事实里灰飞烟灭,曾经的濡慕,而今只余满满的嫌弃。
她唾弃自己那个表里不一精于算计的所谓“生父”,更唾弃那个居然为了这么个卑鄙小人而伤透姜遥的自己。
就算不知道那些前尘往事,谁对她好她也该心中有数,而她居然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亲情”,置她与姜遥十数年的相依为命于不顾,只要想想,便觉得自己是被烂泥糊了心。
何况而今的她,早已经在贺沁那里得知了当初姜遥嫁贺征的真相。
不管贺沁多么不平,也不管她为了粉饰贺征的形象如何诋毁姜遥,从贺沁的口中,她们那所谓的“生父”,其实不过是个十足的龌龊小人罢了。
在姜凝看来,害得贺沁变成贺家“养女”的罪魁祸首是贺征是阮氏,贺征与阮氏当年既然情投意合,互相嫁娶便是,若当初他们一早成就了姻缘,便也没有这后来的许多事了。
可他们偏不,一个为了继承家业设计算计了姜遥,娶了姜遥又不肯安于现状要与阮氏暗通款曲,一个为了“成全”“情郎”陷害无辜,又在贺征婚后与他藕断丝连,最后事情不可收拾,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有过,反而怪姜遥不体谅。
可他们凭什么要姜遥体谅他们?
姜凝无缘得见姜遥少时风采,但姜家几个舅母口中,姜遥曾经那般受尽宠爱,说是掌上明珠也不为过,她曾受众人艳羡、争相结交,她本该有美好姻缘,却因一时疏忽被算计,一步一步,逼得她不得不嫁贺征。
而贺征得到了娶姜遥所带来了利益之后,还要怪姜遥阻了他仕途——他也不想想,如今的宣王殿下不管当年多不受先帝重视,毕竟也是先帝的骨血,贺征他一个无官无职的无名鼠辈,横刀夺了皇室姻缘——如此妄为之人,谁敢用他
然而,他从未觉得自己做错,他只会觉得,是娶了姜遥,才给他招致的祸事。
所以,便有了贺沁。
当然,这也还是算姜遥的错,姜遥嫁是嫁了,可又怎么可能对这样一个人有好脸色,所以都怪姜遥待他冷淡,所以他才会去寻阮氏寻求温存。
他们毁了姜遥一生,却怪姜遥坏了他们姻缘,因为嫉恨,所以有必要的时候,不惜毁掉姜凝的一生。
他浑然忘了,姜凝也是他的骨血。
或者他根本没忘,只是因为姜凝是姜遥的女儿,所以连存在都是罪过,若能为他最心爱的女儿挡一挡,那么利用一下哄骗一番倒也无妨。
姜凝只恨自己上辈子看不透,而看透这一切的代价实在太大,是她无法承受的。
好在,如今种种推翻重来,她总算还是有机会弥补一切。
一切都还来得及,待她回到姜家别院,她便好好与姜遥一起生活,再也不离开姜遥再不做任何会令姜遥伤心失望的事。
一切……都还来得及……的吧
第5章 005 人去
姜凝一回到别院便往她们母女住着的小院跑,全然不顾身后人不停地呼喊劝阻。
归心似箭莫过如是吧,这一路上若不是夏嬷嬷拦着,她又的确是因为之前那些药而身子无力的话,她恨不得自己驰马回姜家别院。
然而姜家别院里,没有姜遥的踪迹。
别说是人了,连有关姜遥的东西,都不见了。
姜凝找遍了别院的每一个角落,嬷嬷丫鬟提着裙摆跟在她身后,好不容易等她停下来,夏嬷嬷才追上她,气喘吁吁:“姑娘这到处都乱糟糟的,您这般乱跑,若是磕着碰着了,奴婢该怎么跟姑太太交代啊!”
姜凝苦涩一笑——姜遥还会在乎她会不会磕着碰着吗?怕是不会了吧。
姜遥莫名其妙突然决定将姜凝送走,而且送到的是她从来不愿意姜凝接触甚至听到的贺家,姜凝以为自己醒来之后一切都可以挽回,好不容易回到姜家别院,却发现姜遥已经人去楼空了。
她甚至不知道姜遥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遥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给她,就这样一走了之,这是姜凝完全无法理解的举动,她不由得开始担心——姜遥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这件事一定牵扯到了姜家,否则就算是托孤,姜遥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姜凝托付给贺家。
有什么事令姜家变得不安全而唯有贺家能置身事外呢?
姜凝唯一能想到的,便是京城以后将会发生的事了。
皇城易主,本就身处漩涡里的姜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全身而退,反倒是贺家那种本就是边缘人的人家,毫无利用的价值,最后安然保全了,上辈子听闻便是因为无人可用,所以最后连贺征这种无才无德之人,都被启用了。
姜凝心中柔软——她就知道,姜遥不可能抛弃她的,即使因为某些原因而做出了这样的牺牲,也一定是为了她好,为了保护她免受人间疾苦。
可是姜遥到底还是低估了贺家,她将姜凝送往贺家,也许便是想着不管怎么样姜凝都是贺征的女儿,就算姜遥与贺征十五年前发生了什么,贺征毕竟是姜凝的生父,不会对姜凝太残忍。
姜遥自己爱护女儿,又怎么可能会想到,虎毒不食子,可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些人,真的是连自己骨肉也舍得伤害的。
姜遥也许无论如何都不会明白,她想保护姜凝的举动,其实反而是把姜凝推进了狼窝。
她或许想保全姜凝,可姜凝若真是进了贺家,最后只怕是被利爪撕裂,尸骨无存。
姜凝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也不会回贺家的。
当然这些也只是猜测罢了,姜凝能往这边想,是因为她自己重活两世,可是姜遥呢,她未必真的就是这样想的,如果她们母女的想法不谋而合,那么姜遥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姜凝要知道的,只是姜遥到底知道了什么。
姜凝回神的时候,才发现姜家别院变了许多,她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荡然无存,整个别院有些近乎萧条的感觉。
虽然只有她们母女两个主人住在这别院中,但是姜家从不想委屈了她们,也怕她们孤身在外有什么不便,别院中丫鬟奴仆充足,从来没有半点怠慢。
即使远离京城,姜遥与姜凝在别院中的日子,从来都不会冷清。
然而这次回来,除了姜凝身边带着的人之外,别院里只留下了几个守门户的粗使嬷嬷,以往这些人都根本不会到姜凝跟前。
姜凝又想起,以前自己在姜家别院里,三个嬷嬷、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贴身跟着,可是这次姜凝将她送走,身边却只有一个夏嬷嬷还有两个小丫鬟,胧月和明月两个小丫鬟虽然姜凝倒也是记得,毕竟是最后跟姜凝一道去了贺家的人,可是真要算起来,这时候她们两人应该还没到她身边。
她们两人是上辈子姜遥不得已送姜凝到贺家时配备的一众丫鬟奴仆中最不起眼的两个,最后却成了姜凝贴身丫鬟,因为阮氏与贺沁在她耳边说姜遥的坏话,说姜遥是想要掌控姜凝所以才往她身边塞那么多人,说姜遥是不相信贺征所以才安排了那么多眼线——那时候身边的人的确防备着贺征,不让他们父女多接触,贺征“遗憾”且“失落”地在姜凝面前感慨了几次之后,姜凝便相信身边的人都有姜遥的帮凶,都是想要断绝他们父女天伦的坏人,便将身边常使唤的人都遣回了姜家,最后身边只留下了夏嬷嬷和胧月明月三人。
夏嬷嬷是自己不肯走,她年纪又大,搬出姜家来,阮氏贺征奈何不了她,姜凝便留下了她,不过后来也受挑拨疏远了夏嬷嬷。
夏嬷嬷再有资历,在贺府独立无支,纵然有心帮姜凝,却也无力做什么,何况姜凝这个她名义上的主子正被猪油蒙了心,根本不管她的处境。
最后夏嬷嬷被阮氏寻了错处,姜凝就算念着旧情想保下她,却也已经被阮氏拿捏住,无力回天了。
胧月和明月两个丫鬟处境比夏嬷嬷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她们最后留在姜凝身边,是因为姜凝对这两人生疏得很,而贺家不敢做得太彻底,所以就留了两个不成气候的小丫鬟在姜凝身边,当作是给姜家最后的“面子”罢了。
就算贺征不济,毕竟是姜凝生父,姜凝想要认祖归宗姜家也不好阻拦,姜家的确因为姜凝到底留下了“自己人”所以按捺住,只是他们又怎么知道,就算这两个不显眼的小丫鬟靠得住——她们的确尽心尽力陪姜凝到了最后——可是姜凝根本靠不住。
他们一时的隐忍退让,因为姜凝的疏远,姜凝与姜家便隔了天堑,姜家再也无法得知姜凝的消息。
后来姜凝也再也没有得到姜家的帮助,也许那时候姜家便对自己死了心吧,当然,更多的原因也许是姜家那时候自身难保,有心无力。
这一切都是姜凝自作自受,她也怪不了任何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上辈子她亲眼看到夏嬷嬷与胧月明月死去,这辈子一睁眼,居然还是她们三个陪着她,姜凝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缘分。
姜凝已经记不起自己身边前拥后护是什么情形,而今想来,的确是恍若隔世。
幸好……自己这辈子不会带着她们仨进贺府。
夏嬷嬷小心地上前来:“姑娘,我们还要在俞州别院待多久?”
“先等母亲回来再说吧。”姜凝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姜遥不在别院,那她究竟去了哪里?她遣散了奴仆,到底是何缘由,姜凝无从得知。
夏嬷嬷神情小心:“那姑娘,奴婢着人去寻其他住处,暂且先住着等吧。”
姜凝不解:“这是我与母亲自小的住处,自然是住这里的,别的地?我们还能去哪里?”
夏嬷嬷无奈只能坦诚道:“只是这别院已经易主,每几日便要有新主人入住了,我们在此处,毕竟不合适,何况奴婢也怕外人冲撞了姑娘。”
姜凝呆住:“怎么回事?”
顿了顿,又问:“夏嬷嬷你一早便知道,对吗?”
夏嬷嬷摇头:“奴婢是今日才知道的。”
见姜凝不信,夏嬷嬷又道:“先前姑太太命奴婢护送姑娘,那时候姑太太并没有将产业变卖的意思,奴婢也是刚问过留下来的人,奴婢与姑娘一走,姑太太便找了中人,没几日便寻了买家。”
姜凝倒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快——姜家别院被姜遥侍弄得很好,俞州城里,有的是喜爱这别院的人,以前是因为姜家的缘故无人敢问,如今既然姜遥自己要出手,自然有应者。
她只是没料到,姜遥居然真的舍得,这毕竟是她们母女生活了十数年的地方,她居然说卖便卖了。
那么,一定是如之前所想的那样,一定是出了大事了,这事情牵连甚广,连俞州也受了波及。
姜凝将那几个仆从唤过来:“你们可知道母亲之后去了何处?”既然等不到姜遥,那她自己去寻她吧。
一个仆妇摇了摇头:“奴婢等不知。”
姜凝低头:“别院中那么多人,出行自然是醒目得很,怎么会没有目的地呢?”
那仆妇又道:“其他人被姑太太遣回京城,但是姑太太自己并没有在那一行人中,轻车简从,奴婢等人也不知道姑太太欲往何处。”
姜凝呆住:“京城……”
如果那些人目的地也是京城的话,那么也算同道,可惜回来时他们两拨人居然没有遇到。
唯一的可能,是姜凝出发后没多久,他们也出发了,恰好姜凝被大雨困住那些日子里,他们不顾艰难,已经先走一步了。
夏嬷嬷询问道:“姑娘,可想好了要在俞州等姑太太?奴婢也好立即着人去寻。”
“不必了,”姜凝摇头:“我们收拾收拾,回京城吧。”
夏嬷嬷看了姜凝一眼,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