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姜婓说的话,百分之九十五的内容摄影师都没有听懂,只是注意到姜婓说要加十五颗冰糖。
摄影师也是会下厨的人,不可置信的问道,“十五颗冰糖?你说的是五颗冰糖吧?”
姜婓对摄影师说道,“就是十五颗,这样才能充分地发生美拉德反应,做出来的红烧肉好吃又漂亮。”
摄影师心中还是十分怀疑,但是看到姜婓自信的表情,听到笃定的语气,摄影师不敢再问了。
毕竟他从来没有尝试过一盘红烧肉里放十五颗冰糖……可能那样真的会好吃?
.
A组中五名嘉宾做菜的过程十分顺利。
姜婓和汤嘉实两人掌勺,其他人打下手,很快就将餐桌摆满,然后请美食评分客上桌品尝,为每一道菜打分。
镜头拉近,给桌子上的每一道菜都来了一个特写。很明显,姜婓烧的红烧肉和蒜蓉生菜的摆盘都更加精致漂亮。菜肴放在大大的盘子里的中央位置,摆放得十分整齐,然后在盘子的其他位置用酱汁和蔬菜做了点缀。
第一位美食评分客上桌后,先为自己盛了一小碗海带豆腐汤,这道汤也是姜婓烧的。
A组的另外四名嘉宾都很紧张地盯着美食评分客,只有姜婓脸上神色淡然,她在曲雁的帮助下做的每一道菜在出锅前都尝过味道了,味道都没有问题。
“呃——这——”
出乎姜婓意料的是,第一位美食评分客将汤勺送入口中之后,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纷呈,嘴唇紧抿、两颊鼓起、眉毛紧皱,几秒钟后才将嘴里的汤吞咽下去,然后发出了几个意味不明的语气词。
显然不是品尝到美食后会产生的反应。
姜婓诧异地用心声询问曲雁,“怎么回事?我们刚刚尝过的啊?你觉得不好喝吗?”
姜婓自己刚才品尝的时候明明觉得味道很好。但是现在看到第一位美食评分客的表情,姜婓又不敢确定了,连忙询问和她共享五感的曲雁,曲雁刚刚也能感受到她的舌头上的味道。
曲雁也很诧异,“好喝的啊?这是不是节目组故意搞出来的效果啊?欲扬先抑什么的?”
第一位美食评分客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有些紧张地开口了,“那个……我完全没想到这道海带豆腐汤竟然是甜汤,挺有创意的!”
“不过我个人只能欣赏水果甜汤,海带豆腐甜汤有点欣赏不了……按我自己的口味打分,就打60分吧。”
包括姜婓在内的A组五名嘉宾,同时高声问道,“甜汤?”
四名嘉宾齐齐看向姜婓,“我们商量菜谱的时候,定下来的这道汤不是甜汤啊?”
姜婓则看向桌子上的汤碗,声音身旁四名嘉宾还要诧异,“这道汤是咸的啊!怎么会是甜汤呢?我尝过的啊!”
等不及让第二名美食评分客上桌,四名嘉宾纷纷拿起汤勺朝着桌子上的海带豆腐汤伸去。
梁苑:“呃……真的很甜……”
谭静之:“泡在甜汤里的带着咸味的海带……好难吃啊……”
汤嘉实:“我本来想为你打抱不平,但是现在觉得60分给的还是挺高的。”
夏南桐:“姜婓你把盐和糖弄混了吧!你加盐的时候是不是错加成糖了?”
“啊!等等!我想起来了,你加完一勺盐之后又加了四勺糖!”
“当时我问你为什么要加糖,你说加一点点糖可以提鲜、丰富口感!”
夏南桐当时心中闪过了一丝疑惑,奇怪四勺糖=一点点糖?
但是那时她刚刚被姜婓科普完“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蒜素”和“褐藻酸与碱性的纯碱反应生成水溶性的褐藻酸钠”……咱也不明白,咱也不敢问。
姜婓在身旁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汤,诧异地说道,“不、不甜啊?”
“也不能说完全不甜吧,就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你们不觉得这样汤味更鲜了吗?”
四位嘉宾 一位美食评分客:……
梁苑快人快语,“姜婓你舌头有问题吧!”
汤嘉实点头附和,“这明明是甜汤啊?不对,是咸甜味的。又咸又甜,还不如纯粹的甜汤。”
姜婓心中一凛,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她每次品尝自己在曲雁帮助下做好的菜肴,都是烧完菜之后顺便尝尝味道——都在在引曲雁上身的情况下品尝的!
而灵媒与鬼魂共享七情五感,并不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曲雁在她身体中的时候,她的五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曲雁的影响……
姜婓想起自己超度方童诗睿的时候,每天吃的各种饭菜各种小吃,其实都不是她自己的口味,而是方童诗睿偏爱的口味。
姜婓用心声缓缓询问曲雁,“曲教授,你是不是……嗜甜?”
曲雁回答道,“对啊,我是S市人嘛,从小到大吃的菜里都一定要放糖的,所以比一般人对糖的耐受度更强一点。我和朋友一起吃蛋糕,朋友觉得蛋糕甜的受不了,我还觉得不够甜。和朋友一起喝奶茶,朋友觉得奶茶三分甜刚刚好,我觉得十分甜才叫奶茶……”
然后姜婓和曲雁同时沉默了。
姜婓:……大意了。她明明知道曲雁是土生土长的S市人,除了出国留学的几年,读书和工作都在S市。
姜婓对曲雁说道,“你从我身体里出去一下。”
曲雁心虚地答应,“好的。”
将曲雁引出自己的身体后,姜婓又重新尝了一口海带豆腐汤——!!!好甜啊!她打死卖糖的了吗???
.
《一起下厨吧》拍一期剪一起播一期。
第一期播出之后,原本拿着学霸担当人设的姜婓,成为了第一期的……搞笑担当。
节目组最终剪辑出来的版本十分精彩。
前一刻,姜婓一本正经地科普如何产生褐藻酸钠使海带更软,浑身散发出科学的光辉与强大的自信。
后一刻,夏南桐看到姜婓加了四勺糖,脸上的表情十分疑惑,但是厨房小白加化学小白的夏南桐在浑身发光的姜婓面前,一个字也不敢多问。
最终的结果,让观众们全都笑到肚子疼。
甜甜的蒜蓉生菜,得到了65分的分数。
甜死人的红烧肉,得到了70分的分数和美食评分客的评价,“这道菜可以改名叫蜜汁五花肉。”
摄影师听到姜婓自信满满地传授控制美拉德反应的秘诀时,对“十五颗冰糖”的质疑声,也被剪进了节目中。
ͬʱ»Ø·ÅÁËһϽªóÉÕ²ËʱµÄϸ½Ú¡ª¡ªÊ®Îå¿Å´óÁ£µÄ¡õ¡õÌÇ£¬ÄǾÍÊǰë´ü°¡£¡
姜婓向锅里放□□糖的时候,小鲜肉梁苑恰巧朝着这边看了过来。节目中,梁苑瞪大眼睛的瞬间被慢放,然而最终梁苑还是没敢说什么——姜婓浑身的自信淡然、动作的行云流水,实在是太有大厨范儿了。
三位厨房小白嘉宾在姜婓面前,不敢多说、不敢多问,下意识地就觉得姜婓做的一定是对的。
明明姜婓的年纪在五名嘉宾里是最小的,资历更是最浅的,和当红明星相比,姜婓这个吃播播主的名气也不够看。
只能说气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
何况姜婓上综艺的时候,还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气场,而是她和曲教授两个人的气场叠加在一起。曲教授每天面对学生,姜婓每天面对鬼魂,两人都是施发号令的一方,久而久之气场自然不同。
姜婓做菜时强大的气场自然引人注目,但是和听到打分后的一脸懵逼剪辑在一起,就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们全都笑疯了。
“哈哈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帅不过三秒嘛!”
“A组的其他嘉宾:我们全都被姜婓骗了……”
“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发展,反差太大了!姜婓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反差萌太萌啦!原本以为是我等凡人高不可攀的学霸,没想到学霸吃糖的甜度我等凡人也高不可攀?”
“看到大家都在说姜婓太搞笑了,刚看到开头的我一头问号,完全想不通姜婓这样做菜时都要一本正经科普的大学霸怎么会搞笑?然后把进度条直接拉到最后,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大家注意到节目里A组嘉宾一起吃饭的镜头了吗?姜婓拿了一个烤面包片,上面先涂了一层果酱,然后又在果酱上洒了厚厚一层白砂糖,吃的时候那一脸的享受劲儿……嘶,我看着就觉得甜到牙疼。”
“姜婓做菜时行云流水的动作好漂亮啊!做出来的菜也和人一样漂亮!色香味三样里最起码占了两样了,至于欠缺的那一样,建议A组派一名成员专门站在姜婓旁边,摁住姜婓放糖的手哈哈哈哈哈!”
虽然《一起下厨吧》第一期的发展就和导演组、同组嘉宾以及姜婓自己的设想完全不同,但是姜婓的脸和名字,就这样伴随着腹部肌肉笑到酸疼的感觉,被观众们牢牢记住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第322章 第 32 章
因为姜婓在第一期《一起下厨吧》中的表现和当初承诺的“家常菜中的一流水平”完全不同, 经纪人陆翎在拍摄结束之后带着姜婓向导演道歉。
导演不但没有生气, 反而高兴得很,“这有什么好道歉的,节目效果多好啊, 观众们肯定反响热烈。”
导演笑呵呵地说道, “当初请姜婓的时候, 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果然如导演所说, 第一期播出之后,姜婓成为了笑点担当。无论是弹幕中还是看完节目后发的微博和朋友圈中, 提到频率最高的名字都是姜婓。
在大片大片的“哈哈哈哈哈”和“笑到肚子疼”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这个小网红什么背景啊?怎么这么多她的镜头?镜头比比人气最高的梁苑、最近正红的汤嘉实和资历最老演技最好的谭静之都要多……节目组收了姜婓多少钱?”
“打开这个综艺当然是来看弟弟的!怎么进度条拉来拉去,都是这个小网红在眼前晃,真的烦死了!”
“姜婓做菜确实不错,但是节目组心中能不能有点数啊, 我们看这个综艺又不是真的来看做菜,我们要看的是‘喜欢的明星和偶像做菜’!否则还请明星干嘛?干脆每队安排五个大厨好了!”
“得了吧,姜婓那也叫做菜好?做出来的菜卖相再好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甜到齁死人, 最后的打分一道比一道低。就是因为姜婓,A队现在的平均分比B队和C队明显要低,最后要是A队输了,全都是姜婓的锅。”
“姜婓心里根本对自己一点数都没有, 看她在镜头下的表现就知道她觉得自己厉害得不得了, 一点都不知道何为谦让, 让她掌勺竟然就真的这样掌勺了。梁苑弟弟虽然以前不会做菜,但是上节目之前也突击了半个月好吧,如果姜婓谦让一下,让梁苑掌勺,最后做出来的菜肯定比姜婓甜到齁死人的得分高多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姜婓肯定是拿台本了吗?清冷学霸 嗜甜如命,明显是在营造反差萌人设啊!”
“肯定拿台本了 1,从小到大身边无数学霸的我想说,学霸真的不是她那样的,她这明显是装过头了,装成教导主任或者大学教授了。”
“从姜婓的吃播粉丝那里了解了一下姜婓的个人信息,确实是学霸没错,Z大大二学生,但!是!她是金融专业的!化学仅仅是第二专业!也就是说她从大二才开始学化学这个第二专业,目前应该只上过一点基础课程,根本涉及不到她在节目中科普的那些化学反应!所以可以确定是拿台本演出了。”
“化学专业的研究生站出来说话,我们化学真的不学姜婓科普的那些反应,反正我读到研究生了也没有接触过……”
“散了散了,拿台本无疑了,虽然这不是姜婓一个人的错,但是对这种卖人设的小网红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
Æð³õ£¬Â½ôá¿´µ½ÕâЩ¶Ô½ªóµÄ¡õ¡õ£¬µ«ÊDz¢Ã»Óе±»ØÊ¡£
只要有热度,就必然有争议,姜婓又不是人民币,当然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喜欢她。而且姜婓在第一期中的镜头最多,超过了三位明星,陆翎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很多粉丝不满意。
然而很快陆翎就发现不对劲,这些负面的声音在一片“哈哈哈哈姜婓太好笑了”之中从占比1%,飞快地上升到占比5%、10%,让人越来越无法忽视。
这样的趋势无疑是不正常的,没有道理第二天看综艺的观众中讨厌姜婓的人比第一天看综艺的观众中更多,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
显然是有水军下场了。
陆翎立刻向公司汇报,星熠经纪公司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立刻就确定有水军正在黑姜婓,分辨出哪些是带节奏的水军。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更令人头疼。
第一,究竟是谁在黑姜婓?
第二,姜婓这边应该如何应对?
陆翎立刻帮姜婓从经纪公司申请了一笔几十万的反黑经费,准备请水军来夸姜婓,把现在的负面言论全都压下去。
姜婓制止了陆翎,“不要这样,黑人容易反黑难,几十万块钱砸下去,也未必有什么效果。”
“明明现在觉得我可爱、搞笑、反差萌的言论,能够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觉得我讨厌的言论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明显这百分之二十的言论更惹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