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春棠纪事》-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难不成是有什么不便说与人知道的隐疾?

      第十九章 赏梅(三)

        ? 几位夫人尽管在心里暗自揣测,唯有曲老夫人微微点头,笑了一笑,“婚姻大事,也是急不得的,依我说,国舅爷只是还未遇上合心意的人罢了。”

        曲颐怅叹一声,无奈笑道:“其实他也有难处,谁让他领着金羽卫指挥使的差事呢。成日里为圣上探秘查案,又掌着杀伐决断的大权,动辄便要惩治官员...我是晓得的,那满朝文武的心里多半都是怕他的,平日里对他都是避之不及,即便家中有适龄婚配的女子,也不敢贸然与咱们府上攀亲。”

        曲老夫人却不以为然,轻哂一声,道:“金羽卫向来秉公执法,那满朝文武若都是行得正坐得端的,又何惧金羽卫?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有那起子做贼心虚的小人才会一见了金羽卫就自矮了半头呢。”

        方氏便笑道:“老夫人此言有理,只是哪能个个做官的人都像咱们家大伯似的,那般两袖清风呢。”

        曲颐颌首微笑道:“若满朝文武皆如大哥一般,那锐儿他二叔也就可落得清闲了。”

        曲老夫人因听见曲颐提起外孙丁锐,遂问道:“今日怎的不见锐儿和钰儿?”

        曲颐忙笑回:“因今日是婆婆的寿辰,锐儿和钰儿一早便随了二叔出城去镜月庵探望婆婆,不在家里,不然必唤他们来给母亲问安。”

        随国公夫妇因长子丁琰之死,悲痛万分,随国公自此称病,辞去朝中官职,只在家中静修,不理俗事。而随国公夫人则长年居于城外拨翠山的镜月庵中,吃斋礼佛,以佛语纶音消解心中丧子之痛。

        曲老夫人闻言,“哎哟”一声,忙道:“原来今日是国公夫人的寿辰,你为何不早说?我如今年纪大了,亲戚们家的事情,我都不大记得了——早该让老四媳妇预备一份寿礼送去才是。”

        “母亲不必着急,四弟妹昨日便已打发人将寿礼送去庵里了。”曲颐说着,不动声色地向一旁的方氏使了个眼色。

        方氏心领神会,笑道:“是呢,礼已经送去了,我也是想着和老夫人回一声儿,一时太忙,倒给忘了。”

        曲老夫人这才放下心来,指了方氏笑道:“还是你记性好,不然该让亲戚们笑话咱们家失了该有的礼数了。”

        方氏笑了笑,没再接话,只向曲颐投去满含感激的目光。

        曲老夫人嫁给曲老太爷为继妻之时,曲颐尚且年幼,是曲老夫人将其抚养长大,母女二人的感情向来深厚。只是到底不是亲生,曲颐年幼时在曲老夫人跟前尚可无拘无束,如今她却已是年近四十的中年妇人,又嫁入随国公府多年,对于曲老夫人这位继母的感情,也自从前的眷念依赖渐渐变成了如今的尊敬孝顺。

        而方氏作为曲老夫人唯一的亲儿媳,又是日夜都在跟前的人,婆媳之间的关系自是比继母女的关系更为亲近,可是眼下,明明是方氏自己在随国公夫人寿辰一事上疏漏,失了礼数,幸而曲颐生性宽厚,不仅不与她计较,还肯主动替她在曲老夫人面前遮掩,如若不然,她这个曲家的当家之人,今日难免就要被众人笑话了。

        方氏便在心中默默盘算,想着要如何还曲颐这一个人情才好。

        众人又说笑闲话一回,就有婢女来回曲颐的话。

        “夫人,那边花厅上已经布置好了,可以请老夫人并夫人们、小姐们去入座了。”

        原是已经到了用午饭的时候了。

        曲颐先自扶了曲老夫人,对众人笑道:“还是去后头的花厅上用午饭,新开的梅花儿都摆上了呢,咱们一边用饭,一边赏梅。”

        曲家的女眷里,除了陆嘉月,也都是来惯了随国公府的,熟门熟路,去花厅的路上还是有说有笑。

        不过到了此时,陆嘉月的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只管默默地跟在曲老夫人身后便是。

        花厅就在曲颐所居的院子的后头,大约是专用来招待女眷所用,装饰打点得花团锦簇。

        而花厅外面的庭院里,已经摆满了盛开的梅花。

        陆嘉月见了,不由再次惊奇。

        只见那梅花有红有绿,有大有小。红的原是植在两人合抱的巨缸里的红梅,枝干虬奇,花蕊簇簇盛开,嫣红如血。绿的却是植在花盆中的绿萼梅,花蕊纤巧,星星点点,甚是娇嫩可爱。

        曲老夫人看着那大小几十株梅花,很是高兴,笑呵呵地对曲颐道:“年年都是你这里的梅花开得早,这也罢了,难得那梅花儿的颜色也正,看着当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众人皆纷纷赞叹。

        一时开席,分坐两桌,照例是陆嘉月和曲家的几位小姐陪着曲老夫人同坐,孟氏等几位夫人并徐氏胡氏坐了一桌。

        方氏邀曲颐同坐,曲颐本不愿入席,预备只在曲老夫人身边服侍,可是见到有陆嘉月在曲老夫人身侧,照顾得妥贴周到,便也罢了。

        就着新开的梅花景儿,众人的这顿午饭也用得甚是有滋味。

        曲英见陆嘉月多半时候只是在照顾曲老夫人,便悄悄地替陆嘉月夹了不少菜,陆嘉月尝过了随国公府的厨子的手艺,才终于知道为何连向来不在吃食之事上留心的曲英,也会对随国公府的吃食念念不忘了。

        她原以为曲家小厨房的手艺已是不错,可是与随国公府相比起来,却是逊色得多了。

        用过了午饭,方氏便扶着曲老夫人去庭院里赏玩梅花,众人也都跟着凑热闹,只有孟氏和曲颐二人,留在花厅里喝茶闲叙。

        陆嘉月也凑了个趣,赏了一回梅花,觉得有些口渴,便回花厅里自倒了一盏热茶,慢慢喝着,身边孟氏和曲颐的话便也断断续续地传入她耳中。

        “我瞧着你像是清减了些...这眼看着又快到妹婿的忌日了,我晓得你心里伤感,但是为了锐儿和钰儿两个孩子,你也该多进些饮食,好好地保重自身才是。”

        “多谢大嫂子系挂,我的身体一向倒是无碍的,只是夫君的死,我总是无法释怀...好好儿的一个人,说战死边境就再也没回来,至今连尸骨都无处寻觅,教我如何能不伤心...”

        “哎,妹婿原是有胸怀抱负的人,好男儿为国出征,流血流汗,马革裹尸,虽得了个精忠为国的名声,最终苦的却还是枕边人呐...”

        这样的话,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陆嘉月的心里也不由跟着伤感起来。

        抬眼悄悄看向曲颐,果然曲颐已经红了眼圈儿,正拿锦帕掩着眼角,生怕被旁人发觉似的。

        难怪曲颐虽性情平和端静,眉目之间,却总隐含着一缕伤愁。想来孀居之人独自熬过无数漫漫长夜,个中的辛酸苦楚,只有自身方能体会。

        也着实是个可怜人啊。

        陆嘉月低声叹了叹。

      第二十章 争执

        ? 曲家众女眷在随国公府直待到天色近晚,方才辞了曲颐,打道回曲府。

        临行前曲老夫人还拉了曲颐的手,远远避开众人,絮絮地说了好一会儿的体己话。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曲老夫人才松开了曲颐的手,由方氏扶着,上了马车。

        回来曲府后,众人各自回房。

        小厨房里已经备好了晚饭,陆嘉月就在孟氏屋里,陪着孟氏随意用了些清粥小菜。

        才吃完饭,丫鬟们将桌子碗碟收拾下去,大老爷曲宏回来了。

        孟氏见曲宏脸色泛红,身带酒气,遂问:“在哪里喝的酒?”

        曲宏撩起身上的石青色云缎夹袍的下摆,在暖炕上坐了,春霞捧上滚热的酽茶和现拧的热手巾来,曲宏接过热茶啜了两口,又用热手巾擦了擦脸,这才笑道:“梁绍宽的父亲今日做七十大寿,正是在他府里吃的寿宴。”

        孟氏闻言,立刻站了起来,追问道:“谁家?——梁绍宽?佥都御史梁绍宽?!”

        孟氏这般急切意外的样子,让曲宏顿时心生不悦,面上笑意褪去,淡淡道:“正是,你如此惊慌做甚?难不成我去不得么?”

        孟氏见曲宏面色不虞,也觉得自己的反应似乎太过了些,便硬生生将一句到了嘴边的“自然是去不得”的话给咽回了肚子里,尽量和缓了语气,道:“还是与他少来往些罢,佟白礼和关铭若是倒了,指不定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他呢。”

        “梁绍宽尽忠职守,不负御史职责,”曲宏瞥了孟氏一眼,脸色愈发阴沉,“何来遭殃一说?”

        曲宏明知故问,孟氏也不由动了肝火,再开口声音已不由自主地高亢了几分。

        “佟白礼和关铭的身后是什么人,连我一个内宅妇人都晓得,你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两个可是那人的钱袋子,梁绍宽摘了人家的钱袋子,人家能轻易将他放过?现如今满朝文武只怕都避着梁绍宽呢,你倒好,尽上赶着去戳人家的眼珠子,回头秋后算帐,保不齐梁绍宽遭殃,咱们曲家也跟着倒霉...”

        坐在一旁的陆嘉月,不由得心头一跳。

        在她的记忆里,姨母孟氏从来都是端庄平和,沉稳自持,从不曾有过这般慌急失态的时候。

        看来这一次孟氏是真的动了大气。

        两位长辈起了争执,陆嘉月自觉作为晚辈在场,实在于礼不合。可若是视而不见,悄悄地溜了出去,似乎也不大妥当。

        陆嘉月甚觉尴尬,只能尽量的把身体向椅子里缩着,眼睛垂下去看着自己的脚尖儿,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个透明玻璃人才好。

        其实曲宏与孟氏夫妻多年,一直恩爱和睦,甚少有红脸的时候。此时曲宏也是因为有些酒意,行事言语才比往日冲动了些。

        曲宏抬眼看向孟氏。

        孟氏正一手抚按在自己的心口上,一手紧紧握住炕桌的一角,整个人将身子扭了过去,只留给他一个倔强的侧影。

        曲宏看着这侧影,心中念头百转千回,先是恼怒,再是无奈,最后只余下了感慨。

        这是自己的发妻呵!

        为自己生儿育女,操持家事的发妻,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也从清秀少女变成了如今的中年妇人,是什么时候,她的眼角出现了数道细纹,满头乌发里多了几缕银丝。

        曲宏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

        罢了,她也不过是想为曲家图个安稳平安罢了,又何错之有?

        曲宏站起来,唤了陆嘉月一声,陆嘉月忙答应了,也站了起来。

        “我先去歇了,你好好陪着你姨母坐会儿吧。”

        曲宏说完,自往西次间的卧房去了。

        陆嘉月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孟氏,只能握着她的手,安静地陪她坐着。

        孟氏神色怔滞,纹丝未动地坐了许久,直到内院的二门上清清楚楚地传来了值夜的婆子们打更的声音。

        孟氏这才似被惊醒了一般,回过神来。

        已经二更天了。

        陆嘉月实在不忍见孟氏这般伤心,依偎在她怀中,轻声道:“姨母,您若是有什么话,还是好好儿地和姨父慢慢说,姨父他不会不听您的话的...”

        “小丫头,你还小,什么都不懂哩,”孟氏笑了笑,眼睛里却尽是无奈,“你姨父这个人啊,看似通情达理,其实骨子里不知有多倔呢——罢啦,我一早便晓得他做不到明哲保身,就像他做不到与人同流合污一般...就由得他去罢。”

        这样的话,前世的陆嘉月肯定听着糊涂,可是如今的她,早已将一切看得通透。

        孟氏是深宅妇人,妇人生平所求,无外乎夫君体贴,子女孝顺,过一世平安喜乐的安稳日子。

        可是佥都御史梁绍宽那样刚正直介的人,在官场之中,恰如一把利剑,插在满朝文武的心头。

        如今的官场是容不下梁绍宽这种官员的,曲宏与他相交,自然也会为官场所不容。

        眼看着安稳太平的生活,很可能会因自己夫君的选择,甚至只是一个看似寻常的举动便被打破,孟氏又怎能坐视不理?

        陆嘉月心中戚然,不由想起曲家前世的悲惨结局。

      ¡¡¡¡Ò²ÐíÕýÊÇÒòΪÊÜÁËÙݶ¼ÓùÊ·ÁºÉÜ¿íµÄÇ£ÀÛËùÖ£¿

        只怪自己当时没有留意梁家的事情,否则眼下也能推敲一二。

        孟氏将陆嘉月轻轻搂在怀里,抚摸着她的肩膀,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去吧,天儿也不早了,快回去歇了吧——我也累了。”

        *

        因为担心孟氏,陆嘉月一夜不曾好睡,第二天还特意早起去陪着孟氏用了早饭,又见孟氏要往上房去给曲老夫人问安,便也陪着一道去了。

        来到上房,曲老夫人正在用早饭,四夫人方氏在一旁伺候着。

        曲老夫人喝了半碗山药小米粥,吃了几个素三鲜馅的小饺,搁了筷碗,丫鬟们便捧了温水来服侍漱口。

        曲老夫人忽然指了粥和小饺,对方氏道:“老四昨儿晚上在外头喝了酒?那早上该吃些清淡的,你打发人去小厨房瞧瞧,若是还有,给他也送些去。”

        方氏吩咐身后的大丫鬟宝钿去了,又转身笑着回曲老夫人的话,“是,不过也没喝多少,”口中说着,一双眼睛却溜向一旁的孟氏,“原是和大伯一起在外面吃的寿宴,有大伯在,老爷他也不敢多喝。”

        “哦?这倒是巧了,昨儿又有哪个亲戚做寿?可送了礼去?”曲老夫人想起昨日是随国公夫人的寿辰,自然也忘不掉送寿礼的事。

        方氏笑道:“倒不是亲戚,是官场上的同僚...至于寿礼嘛,老爷大约是忘了。”

        曲老夫人不由皱眉:“喝了人家的酒,连礼都不曾送,看人家笑话——是哪一位同僚?”

      第二十一章 风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0: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