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与北齐开战之前,宫中最受宠的不是皇后,亦不是容妃,而是谢家的女儿、谢宴戈的姑母谢灵芸与北齐的王女齐缨,二女惊才绝艳,并分宫中春秋二色。一桩宫廷斗争让圣上大怒,处死了谢灵芸与齐缨,却被早有干戈之心的北齐拿住话脚,以公主之死问责大周,出师南下。
当初燕云十六州沦陷,财帛城池填补了北齐的胃口,而一个比太子还要受宠的质子更是增添了北齐获胜的颜面。北齐至此已经满意,不再南下攻打。圣上已经满意,至少江山短期内再没有忧愁。皇后已经满意,愚钝的太子再没有一个灵秀的皇子与其争锋。容妃亦是如此,帝王的愧疚比爱来得长久。
但周衍,是弃子。
是这人人圆满里的唯一不圆满。
我轻声问他:「那你每次往摘星楼回看,看见的是什么?」
周衍看着我,倒是没有再笑,眼里黑沉沉的,有一瞬间我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可他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开口笑说:「我和你说过了,一重重的青山,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看不见。
我叹了一口气,这才记起来和周衍道谢,只是如何避免与皇后结亲,未免让人头疼。
我正伏身道谢,周衍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腕,把我拎直了。
「姜琇,在我这儿,你永远不需要道谢。」
我心一乱,正对上他的眼睛,白色的大袖与我碧色的袖子在风里相碰。
我听见他说:「恰好你退了亲,恰好我正妃位子虚待,又恰好我向来和皇后太子过不去,再得罪一次也无妨。恰好你要定亲,又恰好我母妃给我张罗要娶妻,你看,这么多地恰好在一块,我们是不是恰好?是不是?」
我的心乱得像被风吹过一样,他逼我看他的眼睛。
暮色好像即将落尽,我半会儿才找回自己的魂,胡乱说道:「天色晚了,我该归去了。」
我离开得匆忙,提着裙摆像逃一样。
我上车辇的时候被叫住。
我没想过「姜琇」这两个字能再给他念出来。
我顿了一下,转过身去,拢着袖展眉看着谢宴戈。
头两次见他没有细看,原来时隔一年多,他已经长得更高了。从前我还到勉强到他肩头,现下大约只有胸膛了。少年意气仍在,还多了分沙场磨砺的冷气。
他踏着暮光走过来,我只能,徒然地微笑。
他停在我面前,我下意识地往后退,我已经不能接受和他相距三尺之内。
谢宴戈将视线从我后退的足上收回,手搭在剑鞘上一哒一哒的,我猜想他生气了,向来只有他嫌弃别人的,没有别人嫌弃他的,他大概也难以忍受。
他看向我。
「姜琇,离周衍远一些。」
我听了兀自好笑。
「你见他面上温润,知晓他是什么样城府的人?在北齐四年,你又知晓他如何在北齐引得几位皇子厮杀内斗,自个儿又过得极其安适无恙的?」谢宴戈说着有点儿火气上来了:「世上好儿郎这么多,周衍你最不该近。」
这话听得好似他做了多大牺牲一般。我眼里酸,却还要笑。
我说:「纵然千般如此,可是,这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谢宴戈,我为草为萤,又与你何关?与你谢宴戈有什么关系?
他一下哑住了,脸上霜白一片。
我继续说:「天下的好儿郎这样多?」我唇生讽色,压低了声音:「太子的侧妃、无法承爵的国公庶子、家有妾室的柳家子,这样的人家与我姜府议亲。谢宴戈——真是,拜你所赐。天下的好儿郎与我大半没了关系。」
我将最不堪的模样翻出来,刺得自己鲜血淋漓。谢宴戈踉跄往后退两步,我听闻他纵战场上单枪匹马地横对千军也颜色不变、半步不退。
我自己痛得厉害,瞧见了他失意的模样却觉得畅快。他这样骄傲的人,平生未免没有这样下脸的时候。
谁家姑娘,咬牙切齿地去爱、去恨一个人。满脸的泪还在笑。
我怨你陪她人左右相欢,怨你偶然想起我有愧疚,更怨你因为这愧疚不得不来提点我。
可是,谁要你愧疚,谁要你可怜?
谢宴戈往回走,我在他身后,冷冷地吐声:「我唯有一愿,求君成全。」
他停住。夕阳的余晖到底散尽了,冷月如银般倾洒。
少年郎的影子在我满眼的泪里模糊,风里春寒刮人疼。
我说:「但愿不见。」
不见便不知晓,不知晓你在及笄时回来,不知晓你与他人情投意合,不知晓你与他人三拜天地。我纵然日后听见有人传谢家的郎君与其妻情投意合举案齐眉,我亦可笑骗自己,我未婚的夫婿已死在那年的战役里;他十九,死在了要回来娶我的梦里。至于后来,再也不提。
我前世欠你几何,到头来要我今生用泪用颜面来还。
但愿不见,你从此不出现在我眼前,我便当你我两清。
谢宴戈转过身来,银月高悬在他之上,他眼角沾三分戾红,斩人间无尽风流。
年少的将军挺直了脊背。
「我亦有一愿。」
「愿你所愿皆如愿。」
那日的月色是那么冷。
我淌了满脸的泪,弯起唇微笑。
那时鲜衣怒马年少,未免想到后来竟是不愿相见。
6
京中近来有两热闻。
一是近日来越发炙手可热、成了不少贵女梦中人的二皇子周衍,和刚退了亲的姜太傅家嫡长女姜琇定亲了。
二是朝堂上以谢家为首的主战派,因为是否继续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问题,与以皇后母家永昌侯为首的主和派,在朝堂上争执不止。
后者我隐隐约约有耳闻,实在是闹得厉害。燕云十六州不仅地处要塞,更代表了大周多年前被北齐打到地上的颜面,谢宴戈的两位叔父,皆是战死在了守城的战场上。
但与我没有关系了。
因为我要嫁人了。
母亲挑剔,却也对周衍挑不出毛病来。周衍人生得毓秀,心意也足,请的是木府全福夫人木老太太来说亲。下聘的时候手笔惊得母亲也变了颜色。
玉夫人调笑我说,这二皇子莫不是把容妃娘娘的库房都尽数搬来下聘了。
我面上发热。
等到又见到周衍的时候,相处便不如之前自然,更何况未成亲的男女本就应该避嫌。
故而在我一见周衍就准备绕路走的时候,周衍好长叹了一口气。
我顿住,听见他在后头叹道:「早知道姜小姐收了我的聘礼,转眼便不认人了,到头来竟是人财两空。」
我转头,怒羞相加。
「谁平白不认人了?」
却惶然撞进他满是笑意的狭长眼眸,我耳根蓦然发热。
「姜琇啊姜琇,你不是对本皇子有什么不轨之心吧,怎么这样羞?」
我半晌没支吾出话来。
周衍把手背在身后,俯身同我说:「我呢,闲散皇子,最是不缺时间。那便请姜小姐,多多指教。」
梨花轻轻地落,他眉眼含三分温柔缱绻。
我明明生着气,却也忍不住笑起来,大抵嫁给周衍,也不是什么坏事。
7
林花谢了春红,转眼已经是蝉鸣荷初的时候了。婚期定在来年初春。母亲本想多留我两年,周衍往母亲那坐了两遭便说服了她。
我的箜篌和琴都闲置了,母亲对我的女红上心,时常要过来瞧我绣的嫁衣模样。
宫中难得开宴,母亲带了我和姜珍去赴宫宴。孙幼宜婚期紧,初秋便要嫁到保定卫家去,便没有再来。陆双欢倒是来了,她也已经定亲,大抵多年等不到谢宴戈半点儿回音,也绝望了。
虽然是宫里的宴会,规矩多了一点,但是女人们凑一堆,小话总是说不完的。
从朝堂上离奇的事说到哪家的公子爷为花魁一掷千金,诸般皆有涉及。
我含着笑侧耳静听。
我这边正为姜珍满上一杯梅子酒,甜津津的。我突然听见。
「谢小将军怎么这样糊涂,犯下这样通天的大事?往日里看着一等恣意,到头来连累母亲生生地被气死,谢家数代人的光彩门楣,都给他一个人糟蹋了。」
我陡然一惊,姜珍小声提醒我:「长姐,已满溢出来了。」
我这才回神,收起玉壶。
我侧过身微笑问:「这又是怎么了?」
她们正说得热烈,转头略带诧异地看着我,看见是我,却也了然。
「姜小姐啊,你不知道?谢家那位太过得意,因为和何太史朝堂上总是不合,竟然把何太史家的姑娘糟蹋了,寻旨再一查,他居然和北齐暗通兵械以发横财,怪不得一力主战。现下谢家满门收押,而他却带着个青铃县主不知道往哪儿逃去了。真是作孽。」
因为先前诸般缘故,家中并不许传谢家的消息,我又待嫁闺中,许久不踏出门,竟是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朝堂上面竟然因为这燕云十六州的事情闹得这样厉害,谢家也躲不过去。是,纵然谢宴戈与我之间千般错,我却仍然知道他风光霁月、少年风流,有一腔势必要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志气。
柳家的姑娘似庆幸似、怜悯地瞧我一眼,缓缓开口:「姜琇你可算有福气,好在他早前便退了你婚。」
我瞧着这目光熟悉,想起来我被谢宴戈退婚之后她也这么怜悯地看我,说:「姜琇你也莫要太伤心,谢小将军毕竟年少风流。」
我扶了扶鬓边的钗子,平静地反问:「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她一哽,转回头继续讲话了。
我看见陆双欢一副要说话的样子,以为她是为谢宴戈打不平,谁知道她一出口就是:「早前我就知道他并非什么正人君子,死缠我不说,甚至屡次想非礼,我以往被一副皮囊所骗,如今终于识得他真面目了。枉我从前觉得他少年英雄。可怜何太史家的姑娘,红颜到底薄幸。」
竟然是如同被欺骗一般的愤懑。
我顿住。
眼往周围扫去,聚拢一块的小姐们个个捂着嘴满脸嫌恶,谁又能知晓数月前谢宴戈风光得意的时候,这一个个都是忙着给他丢绢花的呢?
世事轮转,当初不过一分喜欢,现在要用百倍谩骂来还。
姜珍握住了我的手腕,对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想了想,还是挣开了。
谢宴戈并非只是谢宴戈,更是一年前在战场上银枪浴血的谢小将军。我从前读了那么多书,没有一桩是教我,在真相叵测前,这样对待英雄的。
我的手拢在袖里,一分不乱,再抬起一点下巴,恰好是轻蔑的弧度。
我慢慢地开口:「陆双欢,好话都让你说尽了,谢宴戈百般缠你?倘若你真有一分自知之明与廉耻,便说不出这种白日荒梦。」
有小姐一下就笑出了声,陆双欢从前诸般缠着谢宴戈,贵女圈里谁人不知?谢宴戈烦陆双欢烦得要死,又谁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