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我的首辅大人》-第8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好,我们明年秋天时去摘了吃。”

        徐惠然把道袍拿掉,钻进了被窝:“睡吧。”她闭上了眼睛,前世在这的画面又在蹦跶。

        陆璟听着徐惠然的动静,不明白徐惠然为什么不告诉他想起了什么。

        新家安顿的很快。三天后,床打好了,雪也停了,正好可以上漆。

        北方干燥,不像南方,就算下过雪,天气也是干燥的。

        杜阿福把大漆往家具一抹。十五岁的福顺瞧着好玩,也要跟着学。

        罗妈已经有些熟,说着儿子:“你可别淘气,妨碍阿福做事了。”

        阿福没理罗妈,只是把刷子递给福顺:“看到我怎么刷了吗?你也来试试,刷床靠墙的一面。”

        福顺看了眼罗妈,高兴地刷了起来。

        蚕姐在边上笑:“福顺,好好刷,这可是五少爷和五奶奶睡得床。你要是学好了,以后家里再打家具就你来打了。”

        福顺点着头,刷得更认真小心,快要像绣花。

        罗妈看着也开心,木匠可是手艺活。日后也不怕没饭吃。看这家的男女主人,虽说年轻却是好人。可算是老天有眼,让他们母子遇到一户好人家。

        徐惠然坐在南面窗下的炕上,用纺车纺着线,抿着嘴笑了。前世在这里,没有外面的这些人,也没有两条狗,她脚边打呼噜的猫,那时的她觉得周围是一片黑暗、死气沉沉。现在天上可有着太阳呢,照得人都精神。

        陆璟在习字,看到徐惠然笑了,他心情也好了。瞧瞧笔下的沈体,也觉得好看。

        等到十二月的时候,新家算是全齐备。徐惠然又开始织布。

        陆璟在京里又遇到了几个旧友,宋颐就是其中一个。宋颐是南直隶新科解元,中了后就从旧都直接来京城。

        宋颐走进陆璟的书房,看着摆好的书架,堆满的书:“元玉兄,你这是已经确定要在京城安家了?”

        “难道道中兄不打算吗?”

      ¡¡¡¡´ºãDz»ÖУ¬×ÔȻҪÔÚ¾©³ÇÔÙ´ýÈýÄê¡£Èç¹û´ºãÇÖÐÁË£¬ÈôÊÇûÓнøÁ˺²ÁÖÔº£¬ÄÇ¿ÉÄÜÁô²¿»òÕß¾ÍÍâ·ÅÏØ¹Ù¡£

        前两种都会在京城。但是谁敢打保票一定是前两种呢,只有一种就是中了一甲。

        宋颐问那句话,自然是暗示一甲。

        听到陆璟这么说,宋颐低头笑了:“我前科乡试不去,就是想跟元玉兄错过,没想到春闱还是要碰到。”

        “道中兄,论文彩是在我之上,用不着如此。”陆璟想到了徐惠然说过宋颐会是明年殿试头名。而他前世不过是二甲,能做到首辅不是靠学问,是靠算计。

        陆璟的中指敲了敲桌子,徐惠然怎么能这么想他,说得他好像多坏。论黑心,他好像还不及徐惠然呢。

        宋颐不知道陆璟是想这个,只当陆璟在为明年春闱发愁:“元玉兄才华非我辈能望其项辈也。”

        陆璟笑了:“道中兄且莫这么说。”心里却长叹,明年自己会考得怎么样呢?

        随着京城里的举子多了,各种的聚会也多了,尤其是打听明年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都有谁,好事先准备这些。

        还有些,要在考前造些声势,让考官取不取时会有所顾忌。

        南直隶的有来邀陆璟,陆璟能推的则推了,专心在家陪着徐惠然。也不在书房看书、习字,就在二进的正屋里待着。

        罗妈瞧着就对蚕姐说:“五少爷可真是难得,那些有些臭钱的男人哪个不在外面花的。”

        蚕姐点着头:“那是那些有些臭钱的男人。五少爷没钱,有钱的是五奶奶。”

        罗妈的嘴张了张又闭上了。

        蚕姐看着走进来的阿福:“不信,你问阿福。”

        阿福看了眼蚕姐,从锅里拿了个馒头,抹了猪油再洒了糖吃。福顺也进来了。

        厨房里暖和,几个人都窝在这里取暖,吃东西。两条狗也常常跑进来要东西吃,晚上就在厨房里睡。

        趁着年前,徐惠然卖掉了些布。

        陆璟看了看:“你怎么不织‘羽布’,只织松江布。”

        “那个不织了。市面上假得太多,反倒不好卖,倒不如干脆松江布。说起来,在京城里,我也不知道靠什么赚钱。”徐惠然看着织出来的布。

        “问问王掌柜吧。他明年会来京城。”陆璟抱起了挠挠。

        王掌柜来,若是他中了进士,王掌柜自然会继续竭力巴结。若是他不中进士,那也就是泛泛之交了。

        陆璟有丝苦笑。

        明年,他是不是还是有用,就得见真章了。自然他可以一直考下去,只是越晚入仕途,首辅那个位置离他就越远。

        有时,才华不是决定一切的。

        徐惠然看着陆璟,三年前会试的考题她就不知道,明年的考题她更不会知道了。

        二月初九,陆璟进场了。跟乡试一样,天不亮就去了京城的贡院。二月的京城,冷风一阵阵的,在贡院外搜身时,还得宽衣解带,连裤子也得脱掉查验有没有夹带。

        陆璟捏着拳头,任由军士们在身上戳戳点点。

      第97章 去会试

        军士查验过,陆璟穿好衣服,细心地把上面的灰弹掉。这是徐惠然给他做得,怕他冷到,夹里用的丝棉,要比棉花暖和多了。

        陆璟跟着人往贡院大门走。

        顺天府的贡院要比旧都的贡院更气派,也更新,就连两旁的兵士穿得也要气派,手里的刀剑在火把照映下闪着森森寒光。

        陆璟抬头望向大门两旁立有“明经取士”、‘“为国求贤”两牌坊,威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各省来的几千举子争一百五十名左右的贡士,成在这三场,败也在这三场。

        最后取得是士?求得是贤?

        陆璟走得慢,不急不缓。未来长着呢,他没必要这个时候急。到了他的号房,站住等着。

        对面的举子,因为冻、也因为紧张在不停蹦跶,嘴里念着:“真冷呀,怎么这么冷。”

        “不许出声!”军士吼了一声。

        那位举子不敢再跳,缩成了一团,两只手缩在袖子里拼命搓。

        陆璟垂着头,他的手也冷,照着乡试时候的样,把给的蜡烛拿出来先烤手了。

        过来发卷子的军士看了眼陆璟,没说话。

        陆璟把卷子打开看,也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慢慢磨着墨,徐惠然在做什么呢?

        徐惠然没有送陆璟去贡院,让阿福和福顺送去的。陆璟走了后,她没上床,只是在炕上倚着靠枕躺下。月亮慢慢隐去,太阳出来点牙。

        天亮了起来。说是贡院考棚会提供早、午、晚三餐,防着考生夹带作弊。徐惠然拿脚碰了碰脚边的挠挠:“他前世说过,顺天府的饭食到底不如旧都的可口。”

        陆璟看着面前军士送来的早饭,烧饼冷了,硬了,咬起来累。给的小米粥也冷的,还有那点酱菜看起来又黑又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陆璟筷子夹起尝一下,咸得可以算是直接把盐罐往嘴里倒。

        算了,马马虎虎把小米粥空口吃了,答完出去吧。

        午饭送来,是碗面,又冷,上面看不出什么浇头来,或者算没有。陆璟没有吃,直接把卷恭敬交给了受卷官。

        受卷官接得时候,问了句:“不再想想?要再考可得三年后了。”

        “谢大人提醒,学生已经答好。”陆璟一作揖。

        受卷官鼻子里“哼”了声,把卷子收了。既然已经提醒,那由考生自己决定吧。转手交给了弥封官去糊卷。

        陆璟出了贡院。

        阿福和福顺还在边上的茶馆里坐着,没想到陆璟这么快就出来了。

        还是陆璟找了过来:“赶紧回家。”

        “五少爷,这么快就出来了?”福顺笑嘻嘻地边跑边去给陆璟雇车。

        回到了家,徐惠然也问句:“怎么这么就回来了。”

        陆璟坐上了炕:“家里有什么吃得,先来点吧。”

        徐惠然让蚕姐赶紧去厨房做些热菜热饭来。先从炕边的小柜子里拿出个白瓷罐来:“先吃点点心。”又给陆璟倒上了茶。

        陆璟喝了口茶,缓了缓:“不出来不成了。里面又冷又冻,给得饭还是冷的,咬都咬不动。”

        徐惠然低着头笑。

        陆璟从白瓷罐里拿起一块定胜糕来:“你笑什么?”

        徐惠然抬起了头:“前世,你也说过贡院给的饭不好吃。”眼睛暗淡下去。

        陆璟轻轻地“哦”了声:“我跟你说这个,你怎么说的?笑话我了吗?”

        “没。我……”徐惠然的神情恍惚了下,“那时家里雇着个人,可她叫什么……我想不起来了。我记得她的脸,想不起她的名。其实,她一直跟着我们。蚕姐不在了,我跟你到这里,就是她在服侍我。但是,我就是记不起她。”

        陆璟握住了徐惠然的手:“一个老妈子,没必要这么在意的。”

        “我后来身边也就是这些人呀,天天见面的,怎么能这么就忘了。”徐惠然苦笑着,看到蚕姐端着饭菜进来便不说。

        蚕姐把托盘放在炕桌沿:“幸好五奶奶让在地窖里多存了些菜,就是现在外面都卖才从地里摘得菜,京城一点也不像我们那,一年四季能吃新鲜的。”

        徐惠然把菜和饭从托盘里拿出来:“这里冷,当然跟我们那不一样了。”

        “蚕姐,你要是去趟贡院,你会觉得地窖里的那些白菜、萝卜、青菜简直就是世间最难得之物。”

        徐惠然和蚕姐全低着头笑了起来。

        陆璟看着徐惠然,他只要她高兴、轻松就好。

        “有人交了?”高谷问。

        陈询也好奇。

        翰林院侍读学士高谷、侍讲陈询做会试主考、副考官。

        边上的锦衣卫说:“是。”

        高谷问了句:“那开始看卷,早阅完了,早定出了名次,你我也可以回家了。此人交卷这么早,说不定是个奇才呢。”

        陈询笑了:“高学士既然这么说,不如高学士先看。”

        “那可行,要看是哪个房的。”高谷看着陈询。

        “是陈侍讲名下号房的。”

        “那还是陈侍讲来看吧。”高谷笑了起来。

        陈询拿过卷子,看了起来。一看,心里暗暗惊叹。

        高谷在一边看着陈询,喝着茶。今科有喜公公的干儿子,特意动了手脚放到了自己这里。按着喜公公的意思,会元得给这个干儿子喜永泰。

        “陈学士,此卷有什么特别之处,要如此惊讶呢?不如我们一起看看。”高谷只当此卷之人提早交卷,就是指望引起考官注意,然后满篇故作惊人之语,实则怪诞不经一读。

        “啊,高学士,你来看看,各位考官也看看。”陈询让守在边上的锦衣卫把卷子递了过去,“这人的文章跟高学士的范文倒颇有些相和之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