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心若月孤明:成为东宫童养媳之后》-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柳穆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皇上还能怎么说,难道说,朕就要让傅皇后和傅家的案子糊涂下去?

      何况朝臣慎重对待这事,并不是冲着傅家,而是为了丰家的江山,为了皇上,怎么能不收下这份「忠君爱国」呢!

      于是,皇上当朝下令重审傅家案。

      多年前傅家的案子是刑部审的,按理这次也该交刑部。

      如今刑部尚书是太后娘家族弟,可皇上连他都信不过,特令司马将军主理。

      成邺下朝回来说起此事时,脸上是压不住的冷笑。

      「他亲舅舅,亲儿子,亲弟弟,一个不信,只敢信任自己身边的人……皇祖父那样耀眼夺目的人打下的江山,被作践到处处糟烂,临临,这才是我们丰氏第二代。」

      我明白,太子之位被废,成邺最心痛的不是梁王的阴谋和胡嫔的妄为,而是皇上的漠然。

      他们是亲生父子,为何他没做错任何事却承受千夫所指的时候,皇上一句话都不肯说!

      我们搬来河间苑这么久,皇上可曾问过一声过得好不好?

      「以后会好的,你会比他做得好。」

      成邺看着我,目光坚定而澄明,「临临,如果是你,一定不希望我最后杀死丰司塵,对不对?你是不是不希望梁王的悲剧重演?」

      我愣了一下,不明白话题怎么转到了丰司塵身上。

      但想了想,我的确不想杀丰司塵。

      他是成邺的堂弟,我的表弟,他何尝不是被命运裹挟的不幸之人。

      「是啊,成邺。丰司塵,鱼叔礼,还有你我,甚至柳穆阳,傅琯琯,我们都是牺牲品。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留一条生路给丰司塵,弥补皇上当年犯下的错,也向所有人证明你是个比他强的帝王。」

      成邺眼底闪过一道暗芒,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似乎卸下了什么重担。

      我总觉得他想跟我说什么。

      「怎么了,成邺?」

      他将我搂入怀里,扣着我的头,让我可以听到他的心跳。

      「临临,我错了……」

      我正想问他哪儿错了,他的手轻轻按住我的嘴。

      「别问。」

      我点点头,习惯性地张开手臂,环抱着他的腰。

      「没事的,不管你做错什么,我都原谅你。」仗着脸埋在他胸口,我不顾矜持地小声说:「因为我是你的妻子,不论发生什么,我都要和你白头偕老。」

      成邺的心跳变得很快,他将我抱得更紧,手臂因用力而颤抖着。

      「好,我们这次要白头偕老。」

      55 苛求

      傅家当年被抄家灭族,最大的一项罪名就是「大不敬」。

      就是说,傅府的建筑陈设,乃至傅家上下的吃穿用度都有僭越,傅太傅两个儿子同朝为官,均官至二品,几个女儿嫁了封疆大吏,竟然一点也不避嫌,没有一个把儿子送到京城的。

      然后一通抄家,那些珍玩玉器、名贵药草、世所罕见的灵兽以及巨额的家产通通现行。

      再由刑部尚书亲审,审出来卖官鬻爵、私放印子钱、抢占农田等等的罪过。

      不过这些都不算最致命的,毕竟傅家是世家,在丰家人还在乡下当泥腿子给人放牛的时候,傅太傅就位至三公,傅家的所作所为,在世家中还真不是最过分的。

      何况傅家的狂躁更多是看皇上宠爱傅皇后甚,被刻意捧出来的。

      据说傅皇后在时,多次劝谏皇上不要太放纵她娘家,可皇上偏是不听。

      傅家很早就为大皇子请封太子,傅皇后以太子年幼,皇上又正值壮年为由挡了下来。

      傅皇后这皇后做得没有半点不好,连母亲那样刁钻的人都为她折服。小时候我和傅琯琯闹起来了,她念着傅皇后的情义,还让我主动赔礼道歉。

      更不用说朝野上下对傅皇后的评价了。

      所以傅家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真正钉死傅家的,还是傅太傅口中的先帝遗诏。

      而这件事,只要审,就一定会露出痕迹。

      照理说,即使皇上想收拾傅家,他也不该牵连傅皇后,可就是因为他太急于葬送傅家,到最后罪名太多,傅皇后死了也没躲过降位——这反而为我们创造了机会。

      明面上,重审傅家案,就是为了给傅皇后正名,确立十二皇子的身份。

      实际上,给傅皇后正名只是虚的,我们冲的是先帝遗诏。

      这次负责审理的人是司马将军,是皇上的人,但里面能安插多少人手,就是我们能做的了。

      河间苑里,鱼斯维这段日子都有些心不在焉。

      我不由得想,当他知道三公子才是先皇真正属意的继位皇子,大公子的皇位是偷来的骗来的抢来的,这种时候,他会怎么选呢?

      我以为父亲会跟鱼斯维好好谈谈,讲讲道理,但是我回侯府见父亲时,他却说:「鱼斯维不重要,一旦查到傅太傅处,先帝密诏的消息就瞒不住了。」

      虽是这么说,我却感觉父亲是不想把鱼斯维牵连进来。

      或许是我的表情太明显,父亲给我沏了杯茶,表情淡然,像是把鱼斯维看得透透的。

      然后他破天荒地向我解释:「鱼斯维这人很讨厌,看谁弱了,受委屈了,就去同情,也不管人家到底需不需要他的同情。又把自己看得太低,先帝把他当儿子养,他却非要把自己当随从,所以当初梁王在南方打了胜仗势如破竹,满朝堂都高唱颂歌的时候,他为皇上不平,等到梁王被圈禁,他又去守着梁王。他以为他可以让一切都和和睦睦。」

      说到这里,父亲忍不住冷笑,「替梁王养儿子,亏他想得出来!」

      是啊,要是没有心软的鱼斯维,梁王哪里会多出那么多念想,后面一系列事情或许都不会发生。

      胡嫔不会被引诱下毒,皇子们也不会接连猝死。

      可如果是这样,成邺就做不了太子,我或许就会嫁给大皇子……

      大皇子和我同年,因为他和表妹傅琯琯玩得好,我一直不太喜欢他。

      如果我嫁的是他……这个念头光是想想,我都觉得难以接受。

      我嫁给成邺的时候,的确满心荒唐,倍感无奈,可回想起来,他和我竟是那么契合,好像本来该在一起。

      一切都那么讽刺。

      「父亲,你当年……为什么支持皇上?」

      父亲眼中的笑意慢慢消失,眼底似是结了厚厚的冰。

      他半晌没回答,我又说:「因为我听说,你也好,母亲也好,当年都与梁王更亲近。」

      梁王丰常宁,年少时踏马执剑,潇洒不羁,不止先帝和太后喜欢,各家子弟也都与他亲近。

      如今的皇上,当年的大皇子,是远不能同他比的。

      我至今都不大明白,父亲为何在最后关头支持皇上。

      那时候他还是手握重兵的侯爷,他为何不支持和他感情更深的梁王。

      「临渊,你觉得我做错了吗?」

      「我……」

      做错了吗?

      「临渊,你觉得谁更适合做皇帝?」

      父亲是在问我,梁王比皇上更适合做皇帝吗?

      我没有多想就回答:「梁王年少得意,却过于看重征伐,即使敌冦已经递了降书,他还是下令屠城,坑杀老弱妇孺万余人,本朝初年百废待兴,他却闹着开国库增加武备,征伐高车……他只会打仗,不适合做皇上。」

      父亲似乎也在回忆当年那个万夫莫当的梁王,「阿宁做皇帝……天下很快就会再次陷入战乱。」

      我抿着唇,感受到父亲话语中不可压抑的隐痛。

      他总是温和地笑着,把自己心底的悲伤都藏起来,谁也不给看。

      越是对待外人,他越是宽和,越是对待亲近的人,他越是苛求。

      而对待自己,他最是求全责备。

      所以他才每次提起梁王就掩饰不住的厌烦。

      为什么,为什么他不能争点气,让他放心辅佐自己最好的朋友做皇帝!

      他也不想选皇上,可他是泠水侯,他要为天下百姓考虑!

      「临渊,我给你取名临渊,就是要你知道,位高权重,不是让你挥霍的。越是高高在上,越要时刻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牵连的不是你一人一家,是千万百姓。你要担当起太子妃的责任,培养储君,以后也要做一个好皇后,辅佐帝王。」

      「我会的,父亲!」

      「只因为你是长女,所以就让你背负这么多,你会生我的气吗?」

      「不是的,我记得祖父、叔祖父和父亲的教诲,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从小我就努力学管家理事,规行矩步不允许自己出错,傅琯琯可以逛庙会开宴席,如约不想练字可以找母亲撒娇,可我从不。

      不是因为我想做太子妃,想做皇后,而是因为有些事太重了,不能父亲一个人担。

      父亲伸手,为我揽了揽耳边的碎发,声音变得低哑了些,「但是我觉得对不起你。」

      我垂眸看着地,鼻头有些酸。

      「回去告诉成邺,我要出京一趟,解决梁王在京城以外的人手,你们除了要守住河间苑外,也要时刻把握宫中动向,一有变动,不必等我,立刻行动。」

      「是。」

      「还有,梁王也有危险,保他性命。」

      「是。」

      父亲又想了想,「算了,你们出手保阿宁,皇上会警觉的,不管他了。」

      「不是的父亲,梁王有用,死人接不了先帝的遗诏,父亲放心,我不会让他出事!」

      我这话说得牵强,只要遗诏一出,梁王就该是正统,不论死活。

      可父亲也没否认,他何尝不是欠梁王许多。

      「给宫里你母亲和妹妹去封信,她们很担心你。」

      「嗯,父亲也要保重,等将来……」

      剩下的话,我们都没说完。

      我坚信,将来有大把的时间来回想今日这些事,所有的煎熬,都只是破茧前的阵痛。

      56 真相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5: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