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接着有三列身穿各自院标志学服,腰悬轻剑的持杖礼仪队,并排走到台前,一一施礼。
论剑的群舞,三院是统一舞蹈,以整齐划一度来决胜负。
乐声起,三队同时开始群舞。
有了对比,就可以看出三个书院不同之处。真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芳华女院来自江南水乡,学生也是一派娇小玲珑模样。若川书院是长安来的,女子生得高挑大气。望京在卫朝中心,桃源书院的学生也是温婉柔约,兼有二者之气。
随着击鼓声的响起,群剑舞就算结束了,中间会休息半刻钟。
接下来就是单人剑舞了,对剑最后比。
随着一道悠扬的琴音,薛姮以一块月白雪纱包裹着全身,宛若一位襟飞带扬的仙女,借着红绸当威压从天而降,落在鼓上。鼓面勾画描绘着大朵大朵的粉桃,竟像是盛开在她脚下一般。
“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1]”
少女梳着望仙九月髻,鬓边簪两朵粉花,手持桃枝,且舞且唱,美娆无比。
但剑舞,舞的是剑,她这样唱的再好听又有什么用?
一时间众人也不知道她究竟要做什么。
“桃花乱落如红雨......”
随着话音落,薛姮突然扔了桃枝,从薄纱下抽出一柄轻剑,那剑身错落有致的缠着桃花。
同时随手扯开那层轻薄似仙的白纱,只见她里面是一身藕色窄袖六十六褶翻云裙,每个褶子缝里都藏着一条粉珠宝石链,尾端缀有银铃,走动间,粉光潋滟,银【创建和谐家园】声。
此时上空竟不断落下桃花,一朵一朵飘然落下。
琴声也随之渐渐激烈,不复刚才缠绵之意,旋律激扬大气起来。
到了这时,观众席上的人,才隐约察觉到有些不对。
薛姮入拍起舞,像一只翩翩粉蝶,裙裾飘飞,一双如烟的琉璃水眸在面巾后灼灼闪现,波光潋滟。
她的身姿舞动的越来越快,右手执剑,动作飘逸,随着空中不断飘落的花瓣,整个人犹如花中仙子,俏丽高贵。
风起,恰巧吹落了薛姮脸上那层面纱。
露出薛姮娇美的容颜,少女却没有丝毫慌乱,脸上挂着清甜迷人的浅笑。脚步轻转,裙褶里银铃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剑招依然是稳稳的。
高台宽广,少女持剑鼓上舞,可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缓若游云,疾若闪电,又柔美又潇洒。
随着剑动,剑身上一片片粉色花瓣飘落。
花美、人美、舞更美。
男子席上,那些少年已经忍不住报以了掌声,眼里皆是不加掩饰的惊艳。
薛川穹和陆晏虽然一直站在一处看着台上的薛姮,却是两种心态。薛川穹不通舞艺,只觉得自家妹妹跳的甚是好看,但你要让他说出到底好在哪处,却是说不出来的。
而陆晏出身皇家,自幼接触一干风雅之事,鉴赏能力一流。他自是能看出薛姮应当是临时学的舞,一开始动作略有僵硬,但奇特的出场方式已然弥补她在舞蹈基础上的欠缺。
而之后舞剑时的一招一式兼具凌厉和柔美之态,当得起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我的老天爷...这也太漂亮了...仙女下凡不过如此。”有人下意识叹道。
孙澄作为一个琴师,第一反应就是那曲子谱的是真好,想着怕又是那小丫头不知道从哪学来的“民间小曲”。
前奏缠绵欢快如春天桃花朵朵开,后面又激扬暗藏杀伐之意,这等变奏混音的古怪想法,也就只有薛姮那个鬼灵精能想出来了。
想来那弹琴之人,就是素有琴仙之名的慕容韵。
除了她,怕也是没有人能把这两首完全不同的曲子演绎的无缝转接,如此和谐,还丝毫不失曲意。
至于薛姮鼓上一舞,孙澄更是惊其脱俗,直觉恍若神仙玉女。不由暗道:这小姑娘真是少见的钟灵毓秀之人,琴灵,舞亦透着一股灵气。
陆晏心里也是一声惊叹:月娥,月娥,的确月中仙娥也不过如此。
薛川穹听到众人夸赞,不由自豪出声:“我妹妹当然好看!”
林云麒惊讶道:“薛川穹,那小娘子是你妹妹?”
薛川穹道:“是我三妹妹。”
“什么?”
“天呐,你妹妹莫不是桃仙转世吧?”
一时之间,众世家子弟都围着薛川穹打探着薛姮的事。
陆晏轻笑未语,只觉正值青春爱风流,这些少年知好·色,则慕少艾,也属正常。
不过他更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志在四方,垂辉映千秋 [2],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也[3]。
皇戚席这里也被薛姮吸引了目光。
陆佩记忆力不错,上次入学宴的帖子他妹妹也收到了,是以认出了鼓上的那个少女。他道:“那不是武国公薛公爷的嫡女么?似乎是个三小姐......叫薛姮?”
“我自认风流,日里见过的美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成想八百俗粉竟难比那台上桃仙一舞,这薛姮柳腰花态,娉婷袅娜,看来剑舞这一项桂冠非桃源书院莫属了。”
这人言语轻佻风流,使人一听便知,这是位赏花弄月,蜂蝶随香的郎君领袖,浪子班头。
“陆熹慎言,武国公到底也是天子亲臣。”
这一位却是冷冷淡淡,面带肃色。
“谈论个美人罢了,哥哥也这般严重,好没意思。”陆熹落了兴致,收了折扇道。
陆蕴自薛姮落在鼓上时,就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此刻闻陆熹言,突然意味深长的一笑:“陆熹说的不错,美人罢了。”
不知道为何,陆蕴这话一出,坐在陆蕴身后的陆静却是眉头一皱。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觉得陆蕴今天一反常态。
众人心中各自思量,随着琴声节奏加快,台上的一舞却已经终了。
最后的双人论剑开始了。
负责抽签的是桃源书院的蔡夫子,他今日应该是特地打扮过的,发髻梳的一丝不苟,一身宝蓝长衫,衣襟处绣了代表桃源女院的桃花。
蔡忠拿着签桶,走到了台上,按次序让六人抽签。
芳华女院柳娉儿,对阵,若川书院王琪。
芳华女院白蒹葭,对阵,桃源书院方妙涵。
若川书院李雯月,对阵,桃源书院甘灵玉。
对剑不像剑舞那般,需要夫子赛后共同商议评级,对剑胜负一目了然,当场就能出结果。
第一场王琪、方妙涵、李雯月胜。
接下来方妙涵超常发挥一挑二,力挫李雯月和柳娉儿,夺得论剑一甲。
没过多久,那其余两项的结果也出来了。负责评审的夫子便站出来宣布结果。
开场群舞,由芳华女院拔得头筹,芳华女院来自江南,本就是歌舞之乡,是以这结果也算意料之中。
独剑舞,桃源书院薛姮鼓上一舞宛若桃仙,惊艳众人,直接艳压其余二人夺得桂冠。那变奏混音的琴曲,奇妙的出场方式,薛姮这个第一当之无愧。
作者有话要说:
1.薛姮开场唱的:罗屏绣幕围香风......出自李贺 《将进酒·琉璃钟》
2.志在四方,垂辉映千秋。原句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译注】我的志向是著书立说,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文,让它的光辉映照千秋万代—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一
3.最好上下文共同理解为好。
原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译文: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
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句出《孟子〈万章句上〉》
第18章 牡丹宴
三学论剑后,薛姮和方妙涵一舞一武,可谓名声大噪。尤其薛姮本就入学时因着琴艺出过名,那鼓上一舞,更让之被戏称为桃仙,一时间风头直逼慕容韵。
而方妙涵一挑二,虽说不及薛姮惊艳绝伦,但也得了个小辣椒,淑女剑之名。
众人皆道桃源书院出了三佳人:琴有慕容韵、舞看薛桃仙、淑女剑妙涵。
桃源书院的墙头这几日都被爬烂了,书院加了三倍的夫子来回巡逻,依然抵不住少年无处安放的热情。那些周边学子正值年少慕艾的年纪,任凭夫子打骂喝止亦笑吟吟的挂在墙上,可是苦了巡逻的夫子们。
薛川穹虽不在书院,但风言风语的也知道一些。他虽自豪自己有个好妹妹,但到底也不喜欢那些小子打自己妹妹的主意。
为了避着那些不怀好意的少年,每日往军营去的倒是更勤快了。
一晃到了四月下旬,恰逢薛老夫人寿诞,薛老夫人今年四十有八,不到整数便只是小寿。
四月二十五这天,武国公府借着薛老夫人小寿办了个牡丹宴。
虽说大卫朝男女大防不严,但到底女儿家名声贵重,小门小户的便也罢了,京中贵女们却是要端着的。
亲事没定下来之前,所有行事只能隐晦进行。真正相看也是如此这般借着由头,暗地里进行的,就算不成事,亦不损双方任何一点脸面儿。
是以薛老夫人这个牡丹宴办的是非常巧妙。
参宴那天,望京稍微有点头脸,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这是老太君借着牡丹宴之名给薛妧相看亲家。一个个嘱咐各自儿子好好表现,成不成的放开一边不谈,首先不能落了家风,叫人笑话。
寿宴是在墨莲堂办的。墨莲堂位于国公府东边,环境宽阔,推开窗子就能看到一池清莲,十分雅静。
国公府的婢子们穿着统一的黛蓝暗花襦裙,个个面带喜色,忙碌不失条理的迎着来来往往客人们。
贺寿赴宴的夫人和小姐们现下一起齐聚墨莲堂,皆锦衣罗衫,裙踞飘扬,好一番精心打扮。
拜寿时,女眷们避至偏厅暂歇,男人们则先进正堂给老太太拜寿,有要事商谈的便和国公爷去书房,没有的就留下各自女眷和公子自行离开。
因而今日宴上主要都是这些女眷,男客也以少年为主。
薛姮跟在薛妧身边,在偏厅锦榻上坐了约摸一刻钟,待男人们都退出墨莲堂后,也一起上前给老祖母拜寿。
姐妹两人自然也是精心打扮的,薛姮一身雾粉撒花烟罗衫,梳了流苏髻,鬓上是玲珑粉玉簪,项间一块水晶吊坠。
薛妧身穿碧霞流水广袖齐腰裙,绾了云近香髻,头上是一整套翡翠玉嵌琉璃头面,带了一串翡翠兰花佩。
依礼在蒲团上拜完寿后,两人都乖巧的站在老夫人两侧,双手交叠压住裙摆,微低着头。
这个时候只有嫡系才能站着老夫人身旁,庶出是没有资格的,只能继续等在偏厅。
薛老夫人今日身穿一件朱紫寿纹锦缎袍服,额间勒着珠玉穿缀嵌红宝石的红绒面抹额,鬓发如银,精神奕奕,端端正正坐在上首,身后是一副苏绣万寿图。
一个身穿牡丹纹织金丝绸罩裙,容貌和气的妇人笑道:“老太太真是好福气,我一直都知道妧姐儿蕙质兰心,落落大方。没成想姮姐儿长得也这么娇艳,听说一舞若仙下凡。”
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道:“江夫人,那就那么夸张?不过是外面玩笑罢了。”
众人也跟着起哄,说:“是呢,是呢,还是老太太会调理人,嫡出闺女一个赛一个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