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虽无领养孩子的打算,但却想捐助善堂一笔银子。”齐昭见他话不多说,就开始赶人,直白道明自己的来意。
“不需要!”唐清和已转身回走。
“为何?善堂孩子们明明过的艰苦。”齐昭追了上前,又解释道:“我无在平越做买卖的打算,也不是想挣好名声,只是不想苦了孩子们。”
唐清和已然重新坐到了惠夷槽后,石臼研磨着发出声音“咔擦咔擦”的声音,他低着头看也不看齐昭,嘲讽着:“外地来的,你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快回吧,在下没空搭理你们这些假菩萨。”
等了半响,也不见人走,唐清和直接将不要的药材渣子朝齐昭脚边丢去,“怎么齐夫人还想赖这儿不成?”
“我瞧着唐大夫的腿像是新伤,别是不会说话被打的吧?”见这人不分青红皂白,齐昭也不客气的回他。
“激将法你也不是第一个用的。”唐清和满不在乎的继续嘲讽着。
齐昭张了张嘴,终究还是忍了下来,来时也料到过事情不会太顺利,今日是没法再谈下去了,这个唐清和脾气又臭又硬,轻易是不会相信人的,只好回去再想别的办法了。
老者将二人送至门口,歉疚朝齐昭开口:“夫人莫怪,少爷他也是被人骗怕了才会这么说您的。”
“此前也有不少外地商人想捐助善堂,可就在少爷满心欢喜等消息时,那些人都没了后文,少爷的心也就慢慢凉了下来,再不肯相信任何人了。”老者说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唐爷爷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唐大夫一人撑起这么大的善堂多年,足以证明他秉性是何等良善,普济堂的难处,我多说也听说过,我亦还会再登门的。”齐昭向老者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道别后离了普济堂。
“夫人,那堂主说什么了。”走下台阶后,贯珠问道。
“没什么,只是不相信我们罢了,左右我别的不多,倒是有足够的时间和他耗。”
齐昭带着贯珠往回走,她们从普济堂出来已是下午了。
两人都还未用午膳,在回去的路上,随便找了间馆子吃过午饭后,准备慢慢走回去,当消食了。
贯珠在后头结账,里头太闷热,齐昭刚走出店门在外面等她,就只见眼前一阵风刮过似的,人被瞬间拉进了转角墙边。
还未呼出声来,就被捂着了嘴,闻见来人身上熟悉极浅的杜衡香时,抬眼看去正是赵观南。
27. 第 27 章 别说话,张嘴
赵观南对上她的眼, 松开了手,气恼道:“你为何要来西南?”
“我为何不能来西南?”齐昭看向他,不懂他为什么看见自己在西南这么生气。
赵观南一噎, 她这是怪自己多管闲事吗?
想起自己出京时徐世钦的境遇,他气急败坏道:“你们都和离了,徐世钦不过是被拘禁在府中, 也值得你千里迢迢跑了西南给他翻案吗?”
齐昭一怔, 眼眸闪动,原来他被拘禁了吗?
须臾后她垂下了头,仿佛突然失了力气,低低问赵观南,“那他是无辜的吗?”
怎么会无辜,至今还不断有人因当年的事死去,他徐世钦又怎么会无辜呢?
赵观南本想说他落到如今的地步是罪有应得, 可又怕惹恼了眼前人,只得斟酌着回:“案子还在审理中。”
齐昭突然苦笑着出了声, “你方才说我来西南是为了给他翻案?”
她虽笑着可眼底都是凉意, 看着赵观南莫名问了一句:“你知道当年西南死了多少人吗?”
不等他回答自己, 齐昭又自言自语道:“不是当年奏报朝廷的六万人,而是十万人啊, 你说这个案子我该怎么给他翻?”
“你说什么?死了十万!”赵观南压低了声,将信将疑。
当年西南上报朝廷的是死了六万灾民,如果真是瞒报, 那这几年又是如何完美的隐瞒下来的,毕竟这四万人每年光是人丁税就是一大笔开支,州府又如何瞒的下来。
“你是怎么知道的?今日又为何要去普济堂?”
赵观南追问之余,也紧张地挨近了她, 更加担心她真是来西南给徐世钦翻案的了。
街边路过的行人,时不时向二人投来不怀好意的目光,以为是二人是在偷偷私会。
齐昭退了一步,贯珠呼喊她的声音传来,她来不及多向他解释,只丢下一句“小世子在城中多待几日自会明白。”的话说完就出去找贯珠了。
赵观南来平越府也有几日了,城中百姓对当年之事都讳莫如深,闭口不言。
他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可他从未往这方面想过,一直认为是前不久府衙遭袭,烧死了那几个贪官污吏,这风口上府衙不许百姓谈论当年之事。
闹市中齐昭和贯珠的说话声渐行渐远,赵观南没多犹豫又跟了上去。
她贸然出现在西南,他必须得弄清楚她是来做什么的,想起刚才自己问她徐世钦的事,她似乎对于徐世钦被拘禁的事一无所知。
一路跟随,直到齐昭进了巷中民宅后,赵观南又在她的住处四周巡视了一圈,见无人盯梢才稍稍放心些。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从院中走了出来,赵观南见贯珠竟说着西南方言在门口同她道别。
从俩人对话得知妇人是她们雇来厨娘,妇人走时又交代说药已在炉子上喂好了时,赵观南骤然想起刚才见她时,她面容似有些苍白,她竟又病了吗?
想着自己刚才还对她语气那般不好的质问于她,离她那么近竟然都没看出来她病了,赵观南暗恼了的骂了自己一句。
那妇人走后,院门重新关上,阻挡了外人的窥探。
院内,齐昭坐在树下纳凉,目光向门口瞥了一眼,又移向天际的摇摇欲坠的的残阳。
就那样看着它一步一步消失在远方,等待着暮色降临,心中也做了一个决定。
这天夜里,她早早就歇下了,还吩咐贯珠也早点睡,之后就把门栓上了,安安静静的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中,等着那个该出现的人。
夏夜燥热,蝉声长鸣。
浩瀚深幽的空中只有零零散散的几颗星子,静悄悄的巷中,戌时刚过,更声响起,竹梆子发出清脆的“咚”声,在夜里尤为清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更夫宏亮报时声,掩盖了屋顶瓦片发出细碎的响动,待巡夜人走出巷道,赵观南飞身入院中,小心拉开轩窗潜进房中。
还未等他适应房中的黑暗,突然昏黄的烛光铺满了整间屋子。
“小世子,你果然还是来了。”齐昭衣裳整齐的坐在桌旁的椅子上,看着终于来了的人。
赵观南徐徐转身,“姐姐,今日故意告诉我那句话,不就是等着我来问你吗?”
“是。”
齐昭笑了笑,指了指边上的椅子,示意他坐过来,又给他倒了杯茶水。
她白日苍白的面颊,在烛火的映照下更添了一分朦胧,此刻笑得温柔又动人,可是一想到她做这一切的唯一理由,赵观南就觉得心被针扎似的疼。
“你知不知道西南现在的情况有多复杂!你为什么要牵扯进来?”
“为了那些没有得到安息的冤魂,这个理由够吗?”
齐昭起身把那僵在原地不肯动的人,扯着他袖子将人按坐在桌侧的椅子上,从听她口说出那句与徐世钦无关的话后,赵观南就有些恍惚。
“小世子你为查案而来,而我是为自己而来,但我们的目的都是一个,所以,”齐昭坐在他对面,看着他郑重说道:“我们可以合作。”
“不行!”赵观南激动起身,那群人如今已是丧心病狂,朝廷官员都敢杀害,他绝不能答应让她落入危险之中。
“可是探查此事,我的身份显然比你要合适的多。”
赵观南身份显贵,平越府一众官员若是见到定能认出,如今城中没有半点穆北侯府世子来平越的消息,想来他也是知道这一点,怕打草惊蛇才一直暗中调查的。
“还是说,小世子瞧不上我一介女流之辈?”
“我没有!”赵观南急急否认,慌忙辩解道:“我只是怕你有危险。”
寂静的房中,他的眼神太过诚挚,火苗映照在他的黑眸中同样变得灼人了起来,齐昭与他对视不过一瞬就偏移了开来,“小世子若是不允,我大可自己查。”
“姐姐,你非要逼我吗?”
听见他为难低落的嗓音,齐昭也有些不忍,她知道他此时远赴西南定是带着朝廷之命来查清当年一案的真相,自己这般贸然的要介入进去,的确是过与无理取闹了,更何况自己还是涉案官员的前妻。
就在齐昭犹豫着要不放弃与他合作,自己单枪匹马冒险就冒险些独自调查时,赵观南又突然答应了下来。
“我答应你,但你一切都得听从我的安排。”
最终还是担心她,赵观南不得不应下,如果她一定要查,起码自己看着她会安全些。
“好的,我保证不会泄露出去半分的。”怕他担心,齐昭又多解释了一句。
赵观南看了她一眼,不想说话,沉寂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问道:“你今日和我说当年西南灾情死的不是六万而是十万人,你是从哪里得知的?”
既然说好了要一起调查,齐昭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消息来源告诉了他。
“普济堂中不仅收济了许多孩子,还有十来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家,此前我去探望时,有一个已经神志不清的老人在院中一直念叨一句话。”
“什么话?”赵观南问。
“说:狗官丧天良,害死我儿孙还要吸他们的血,四万冤魂不得安息,死十万报六万。”
“当时普济堂中的石大娘听见她说这话后,十分慌张的把人拉进了房中,过后出来对我说,老人家因丧子丧孙遭受打击,说的疯话让我不要当真。”齐昭回忆着把话完整的给他又复述了一遍。
赵观南【创建和谐家园】着,长长的黑睫一连闪动了好几下。
正要开口问仅凭一个神志不清的老人言语,如何能断定真假,齐昭知道他的疑惑,“我当时也如你一般,并未放在心上,毕竟老人已是痴傻,而且她说的没头没尾的,即便石大娘当时表情不对,我就是怀疑也不敢确定。”
“那···还有别的线索?”赵观南看着她问。
“是,否则我也不会轻易这样推断,我刚来平越府不久就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便让贯珠雇了个仆妇帮忙,她夫家姓杨,我便唤她杨嫂子,前日一早前街敲敲打打过了一群送葬之人,当时我因被吵醒那日起的早些,出房门时恰巧见刚从外面回来的杨嫂子在抹泪,当时她满面伤情,我就问她为······为何哭泣?”
齐昭说着嗓子有些干痒,她掩嘴轻咳了声,赵观南把桌上的茶水递给她,关怀道:“先喝口水,慢些说。”
“多谢。”齐昭接过他递来的茶杯,喝了半杯茶水缓解些嗓子不适后,又接着讲。
“原来那日出殡的人之前同杨嫂子的丈夫之前是一起做事的,而二人都是殓尸人,杨嫂子当日也去送了那人一程,思及死去的丈夫才难忍悲痛,她说做殓尸人沾染的阴气太重,会损阳寿,所以殓尸人最后都不得善终,当年与他丈夫一起做事的人这几年几乎都死绝了,而那日出殡的人是最后一个。”
“他们是不是当年都参与过灾民尸体的收殓?”赵观南明白了她的意思。
“是。”齐昭点头,“而且那些人最后都是死于非命,杨嫂子丈夫是与人打架斗殴至死,而前日出殡那人说是从山崖失足摔死的,而之前的有被火烧死的,也有在家落入井中溺亡的。”
若是一两人意外还说得过去,可齐昭后来让贯珠打听得来死的几十人都是死于各种意外,而且都是近两年陆续死的。
收殓尸体的人自是最清楚当年真正死多少灾民的人,如今接连死了,不正是欲盖弥彰,难怪事已至此,幕后之人还要冒险杀了那些知道内情的官员。
赵观南想起在停尸房见到那几名死了的官吏,虽口鼻之处有黑烟,确是死于火烧。
但都尸体完整,面目可辨,身体连被烧焦之处都没有,显然是被浓烟给活活呛死的,凶手想灭口但又怕死者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身份,引出更大的麻烦,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小世子。”见他久不说话,齐昭轻唤了他一声。
赵观南抬头看向她,低应了一声,“嗯。”
“后日,是新任知府祝天立的寿辰,届时平越城中一干大小官员想来都会过府赴宴,府衙那日守备定也会松懈些。”
“你是说···”赵观南听她提起府衙,倏地明白了过来,“户科籍册!”
的确,府衙的户科定有当年灾民死亡名册,一为存档申报,二则是辖地人口清算,赋税盘查所依。
既然已生怀疑,不妨直接去一探究竟。
后日的确是潜进去的好时机,趁着众人赴宴,他也有足够的时间,拿定主意,赵观南立即道:“后日我去一趟府衙,你在家中等我消息即可。”
说完,才觉“家中”二字都带着丝缱绻的意味,细思之好像立即拉近了他们的关系,赵观南心底陡生出莫名的欢喜。
“好,那你小心行事,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