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凤凰女苏晓晓的美丽人生》-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晓晓生下来,让她大失所望,总觉得吃了亏,上了当,为个赔钱货损失工资,实在不划算。

        最让她不忿的是,在晓晓奶奶家坐月子时,受到了婆婆的轻视和慢待。

        得了一身的月子病,她奈何不了晓晓的奶奶,就把气都撒到了晓晓身上。

        每当她有个头疼脑热,关节腰腿疼什么的毛病发作时,就破口大骂晓晓。

        这个时候也是晓晓最难过的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晓晓成了全家最被嫌弃的人。

        小时候,她还不懂这个道理,小小的女孩,眼中闪动中天真的光。

        总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怯怯地讨好父母。

        小心翼翼地说话,做事,生怕一个不小心,又惹得一顿怒骂,暴揍。

        可随着年龄的增大,晓晓终于明白,她改变不了任何事。

        她遭受的一切待遇,受到的一切不公平都源于她是女孩,无论怎么做,父母对她的方式都不会改变。

        记忆中发生的一幕幕,晓晓早就已经心死了。

        记得晓晓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

        但父母却从不在意,也从不为了晓晓送老师礼物。

        晓晓她妈的口头禅一向是:“打铁全靠本身硬,你要学习不好,我送多少礼都没用。”

        所以晓晓成了班上唯一不送老师礼物的学生,相当不受待见。

        三年级时,晓晓学校改制,因为原定的每个班人数太多,要从原来的学生中抽一部分学生出来,组成一个新班。

        老师们动了心思,将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最麻烦的学生纷纷往这个班扔。

        按说晓晓的成绩根本不会落入这样的命运,可惜,在新班老师【创建和谐家园】后,学校采取了抽签的办法,决定去新班的学生人选。

        晓晓原来班上被抽中的是班长,和晓晓的名字一字之差。

        于是,从不送老师任何礼物的晓晓,成了顶替的对象,被发配到了新班。

        她却意外成为了新班里面的凤头,新的老师觉得小姑娘漂亮,成绩不错,口齿伶俐。

        尽管没有收过晓晓妈妈的任何好处,还是好好地培养了晓晓。

        晓晓也争气,帮老师拿到了校演讲比赛的第一名,让老师扬眉吐气了一把。

        可惜,晓晓在这个班的幸福日子却没有持续多久。

        她那个不稳定的妈妈,有一天抽风,喝了点小酒,认为老师作业布置得太少,在家校册上骂了老师。

        这下捅了马蜂窝,好强的老师觉得晓晓妈妈不知好歹,气愤之余,将气都撒到了晓晓身上。

        此后的三年,晓晓经历了童年最黑暗的时光。

        她被发配到最后一排,每次开班会就是老师批斗的对象。

        被同学孤立,被老师打压,性格变得孤僻的同时,却也坚强起来。

        三年,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绩从未掉下过前五,班主任老师带的语文更每次都拿第一。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晓晓已经有了小强的潜质。

        她从不多话,从不认输,靠实力,靠坚持为自己找回自尊。

        三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最好的初中。

        可这样的经历,却在晓晓心中流下了一个黑洞。

        9岁的孩子提前早熟了,她敏感地发现,在她受到伤害,受到打压时。

        她的父母除了袖手旁观,从未为她做过什么,争取过什么。

        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而她生活中所有的不开心的根源,居然是自己的父母。

        晓晓渐渐长大,她变了很多,勇敢,坚强,从不表露内心的想法。

        她甚至可以做到在初二时,她的母亲当着她的面和同事聊天。

        说道:“我就是讨厌女儿,女儿有什么用?赔钱货。”时。

        她目无表情,转身离去,那个时候,她的话已经不能再伤害她了。

        她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受到伤害,悄悄躲在被窝里哭泣。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她已经没有眼泪再浪费了。

        她变成了母亲口中的白眼狼,从不和她母亲啰嗦,难得说句话,也都是冷冷淡淡。

        伤害太多,母女之间早就有了深深的鸿沟,再难跨越。

        ------题外话------

        开新书了,本书励志系,某些情节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请勿人肉,敏懿一向认为,幸福无关出身,只关系自己的选择,有的人哪怕一手烂牌,也能靠努力活出美丽人生

      ¡¡¡¡¡î¡¢µÚ¶þÕ ÔÒÁ˼ÒÀïµÄÃÅ

        晓晓不说话,不代表她不明白,不清楚。15岁的花季少女,有了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成熟和敏感。

        她在门口徘徊很久,是因为两天前,她的母亲已经和她旁敲侧击过,让她放弃中考的机会,去读父亲单位的技校,成为和他父亲一样的铁路工人。

        据她母亲描述,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到的铁饭碗,女孩子要读这么多书干嘛?又费钱,又花时间,还不找份工作出来嫁人?

        嫁人?晓晓心中冷笑,嫁给父亲一样的男人吗?晓晓不是傻瓜,她读的书,了解的知识,已经让只有中专毕业的母亲忽悠不了她了。

        她知道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就是通过读书考出去,离开这个让她厌恶不已的家。

        这是她的底线,也是她最在意的。他们骂她,打她,忽视她,她都可以忍,因为她很早就不在乎了。

        可要剥夺她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不会妥协,也不会屈从。

        她老早知道家里的条件,供她和哥哥上大学没有问题。

        经济上没有问题,他们唯一不让她读书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她是女儿,不值得为她花钱。

        这种事情落到很多女孩身上都会变成悲剧,女孩本来就应该柔弱,听话,父母养你一场不容易,自然父母说什么,听什么。

        放弃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让父母开心,是那个时候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

        可晓晓不是大多数女孩中的一员,她冷脸把妈妈的提议挡了过去,只有一句话,我要考高中,上大学。

        自那天后,父母再没有和晓晓说过话,晓晓在家变成了一个透明人。可晓晓并不在意,他们对她的冷淡已经影响不了她了,多年的情感漠视早就让她的心练得强大无比,她想要的,不会为任何人改变。

        终于,晓晓徘徊了十多分钟后,叹了口气,她始终要回家,就算他们的脸再难看,她也要面对。她轻轻推开门,像一道幽灵,漂了进去,尽量不想引起任何人注意。

        回来晚了,家里已经吃过饭了,没人为她留饭,晓晓不介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自己摸索着走进厨房,将齐肩的秀发挽了挽,敲了两个鸡蛋,给自己炒了碗蛋炒饭。

        她初三了,要给自己补充点营养,她洗了两片青菜炒进饭中,收拾好后准备朝自己的房间中走去。

        却迎面撞上从卧室出来的妈妈,妈妈看了她一眼,神情有些冷淡,点点头说:“回来了!”

        晓晓目无表情,连话都懒得说,略微点了下头,意思一下,就头也不会地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妈妈张玉兰大怒,她这是什么态度?这个女儿让她越来越厌恶,成天不说几句话,一直就是这么不冷不淡的,相比儿子,简直就是个另类。

        儿子每天倒是对自己嘘寒问暖,跟上跟下,又懂事又乖巧。唯独这个女儿,一直死僵僵的,她那个表情,好像全家都欠她的。

        又不少她吃,有不少她喝,她还要怎样?在农村,她这个年龄早就出去打工赚钱了。

        玉兰想到自己弟弟家的三个女儿,比她还小一点。现在去了广州打工,每个月给农村的弟弟赚钱养小儿子。

        就觉得很不平衡,最气愤的是,晓晓爸爸已经帮她找了这么好的铁饭碗,她还不肯去,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养到这种不争气的孩子。

        玉兰越想越气,她本就性格要强,在家里从来说一不二。现在看到刚刚长大的15岁女儿居然刚公然挑战她的权威,越发怒火中烧。

        脾气上来,决定牛不喝水强按头,晓晓爸爸今天已经把技校的报名表拿回来了,她今天不肯也要肯。

        怎么样也要让她报了,我就不信我这当妈的还拧不过一个15岁的小妞。

        她冷冷喊道:“回来!我和你爸有事和你说。”

      ¡¡¡¡ÏþÏþµÄ½Å²½¶ÙÁËһϣ¬ÐÄÀï¿©àâһϣ¬»¹ÊÇÄǸöÊÂÂð£¿

        她心中冷笑一声:果然,妈的性格没那么容易妥协,该来的还是要来。既然躲不过,就看她到底想怎样吧!

        她回过头,看了一眼玉兰,轻轻说道:“好!等我放一下书包。”

        她迅速进了自己的房间,放下书包。

        轻轻用手抚摸了一下已经用了两年,显得有些旧的书包。拿定主意,转身出去,到了客厅。

        客厅里,老苏有些尴尬,他一向不管事,只要每天有烟有酒,打打麻将,人生就完美了。

        坦白说,他不是不知道玉兰对晓晓偏心,可玉兰性格固执,脾气又不好。

        现在还是公务员,已经处处觉得他高攀了,他越发要小心翼翼,轻易不敢招惹她,弄得鸡犬不宁。他在这个家,其实没什么话语权。

        偏心就偏心吧!两个孩子哪能做到事事公平?

        况小海又是老苏家的长子嫡孙,优待一点也是应该的。

        今天玉兰打定主意要逼晓晓去读技校,让他在旁边帮腔。

        他也没有办法,晓晓读技校,也能帮家里省不少钱。她省下来的,正好大儿子以后也就多了。

        这样考虑下,他也只好硬起心肠,目无表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晓晓过来表态。

        晓晓走近客厅,扫了一眼正襟危坐地父母,没有说话,跑到沙发地另一头,坐了下来,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

        晓晓妈妈开腔了,难得语气平和一次,说道:“晓晓,爸爸妈妈前两天和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样了?

        妈妈可告诉你,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这次是你爸的单位内招,以后读出来包分配的,趁你爸现在还年轻,还能再干两年,等你出来顶替他的位子,以后就是铁饭碗了。

        你不要眼高手低,女孩子读什么高中?就算被你考上大学,找不到工作的一大堆。还不如你爸单位的铁饭碗强,你说是不是?”

        玉兰师范出来后,当过几年的老师,业务骨干,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她难得压下来次脾气,自以为苦口婆心地规劝晓晓。

        老苏学历初中毕业,没有老婆这么能说会道,只好在旁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玉兰说完住了口,看晓晓还没吭声,递了个眼色给老苏,老苏慌忙应和。

        说道:“晓晓!你妈说得没错,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你看!我这边已经把技校的报名表拿回来了,你要是没有问题,就把它填了。准备准备,体检后,过了年后就去那边报道了。”

        晓晓垂下眼,心中冷笑,这是要生米煮成熟饭的节奏了。可惜,自己还真不是能认熟饭的主。

        她抬起头,眼神坚定,看了看玉兰老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5: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