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接下来,刘生辉作何解释,室友都会认为她在掩饰。
“没有,没有。我手滑桔子掉了……对了,洗发水用光了,我去买洗发水。”刘生辉惊慌否认,找了个借口逃离了宿舍。
第21章
刘生辉走出宿舍,真的去了学校超市。
学生陆续返校,学校的小超市里挤满了学生,生意非常火爆。
有些人没来得把行李放回宿舍,手里还拖着箱子就来逛超市了,有点像带着行李箱出去扫货的旅行客。
刘生辉很不起眼的挤在中间,她注意避让人群走到日用品货架,犹豫了一会,从最底下一层捡起一瓶绿色的飘柔,排队去收银台付钱。
随着队伍的挪动,刘生辉渐渐挤到了门口,没曾想刚才林勉居然排在队伍前头,他的发型依旧清爽自然,面容还是放假时那般英俊,只是这个年过去,他没有长胖,面容反而瘦削了不少,眉宇间也多了些心事。
刘生辉认出了他,却只有一个反应,装作不认识,悄悄把洗发水丢到货架上,赶紧走。
可是林勉怎么会错过她。
刘生辉没走几步,忽然身后响起了林勉的声音:“刘生辉,等等。”
刘生辉脚步只停顿了一瞬,接着就是越走越快,慌不择路,只想快点离开。
很快,林勉追赶上来,捉住刘生辉的手腕,将她拉住:“上次的事是个误会,听我解释好不好?”
“我亲眼看见你……”刘生辉转过身来,话却顿住了,她发现四周有不少人围观就像看戏一样。
那天的事现在说出去,林勉就完了。
刘生辉有些心软,没有继续说下去,却在僵持中狠狠的甩开了林勉的手,后撤三步保持距离。
围观的人叽叽喳喳、议论纷纷,投来探究的目光。
刘生辉在意这些目光和议论,转身低头快走,往人少的地方走去。
林勉一直跟在刘生辉后面,想要解释又没有好机会,他俩之间的误会,必须在私底下解开。
刘生辉一直走,越走越快,回过头去看到林勉依然在身后。
前面是一片人工湖,面积相当大,地方也很偏僻,直抵学校院墙,可以说刘生辉是前头无路了。
刘生辉发现林勉还没离开,转过身来,决定正面面对他:“你到底要跟到什么时候?”
林勉一步上前跨过一丛荒草,走到刘生辉面前,态度诚恳:“那天的事,你真是误会了,我喝酒喝太多,把那个女人当成了你。”
“我喝醉过酒,怎么就没认错过人呢?其他人也没像你这样,你明明就是……唉!”那些话,刘生辉说不出口,叹了口气小脸撇向一边。
林勉顿时感到绝望:“我说的都是实话,你要怎样才信?我们住在一起那么多天,你不知道我的为人吗?”
刘生辉并不买账:“不好意思,我平时大门关着,不知道你背地里在干什么。”
林勉紧皱的眉头,透露出内心的崩溃:“你这不信那不信,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刘生辉赌气的嘟囔:“谁知道跳黄河洗不洗得清,反正你也不会跳……”
林勉盯着刘生辉看了两秒,似乎下了决心:“好,我跳。”
话语未落,林勉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湖水里,湖水瞬间从领口袖口裤脚灌入,掠夺他的体温,将他冻得近乎失去知觉。
“你怎么跳下去了?”刘生辉又急又气,不知该拿他怎么办才好。
“你看我洗清了没有。”林勉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不见了踪影。
冰冷刺骨的湖水看着就受不了,贸然下水简直是找死!
“你快点上来啊!”刘生辉顾不上水冷,也顾不上自己不会游泳,冲到湖里找人,双腿刚踏入湖里,瞬间冻得麻痹。
她简直不敢想象,林勉全身泡在这样的冷水中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是就在下一秒,林勉就像一条鱼一样从水底钻出,浮在她面前。
他没事!
刘生辉心脏狂跳,第一反应是惊喜,看到他满脸水珠、薄唇青紫的模样时,她不争气的心疼了。
“这下,你该相信我了吧。”林勉冻得不行,此时居然笑了。
刘生辉心软了,尽管没说信不信,抓住他的胳膊就往岸边拉:“快点上来,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
上岸之后,两人去了药店,买了预防感冒的药。
药店里,药剂师打量湿淋淋的两人,目光中透着惊讶和奇怪。
林勉没有顾忌药剂师的目光,凑到刘生辉耳边,笑着问:“现在你信了吗?”
刘生辉满脸通红,收起药丸:“我拉你上岸,不代表信你,就是不想看你跳湖而已……”
林勉跳下湖的时候,刘生辉确实动摇了。
她很难怀疑一个大冷天跳湖明志的人。
就算是骗,拿出跳湖这种态度,也算下了血本了。
之前的那些不愉快,可以勾销许多,可是提到爱,刘生辉真的是怕了。
刘生辉没有和他交谈太多,径直回到宿舍。
宿舍里的人都出去了,刘生辉暗自松了口气,她把湿透了的雪地靴脱掉挂在阳台的围栏上晾着,祈祷鞋子能早点干。
之后,她又把裤子换了,和换掉的被罩一起,抱到了二楼,扔进洗衣机里漂洗。
回来的时候,室友们也回来了。
刘淼正在阳台上收被子,她看到刘生辉那双湿透的鞋子,不由的吃了一惊:“你跑去买洗发水,掉水沟啦?”
“掉水塘了,你信吗?”刘生辉爬到床上,疲惫的躺了下来。
刘淼抱着被子进了屋:“开玩笑,水塘多远啊,在学校后面呢,都是杂草和树,没事谁去那啊。”
不信就好,不信就好……
刘生辉松了口气,躺在床上,盯着近在咫尺的天花板,满脑子都是今天下午与林勉在一起的一幕幕。
这个男人真是有毒,总是让她不能忘怀。
刘生辉在床上翻了个身,摸出手机开始上网,对林勉,她恨不起来,也不敢去爱,就这样用平淡的生活分散注意力,然后把他忘掉吧。
开学第一天,刘生辉忙得厉害,她和几个选择辅修的同学,跑去行政楼交钱办手续,辅修班马上就要开课,大家都很激动兴奋。
刘生辉匆匆解决晚餐,回到宿舍下载课表,辅修课程都挤在晚上和周六,休息时间一下子少了大半,学习任务陡然加重。
有些人看到满满当当的课表,已经在宿舍里哀嚎后悔,哀嚎后悔的声音隔着几间屋子都能听到。
刘生辉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再难再苦能比得上高考?
刘生辉告诉自己当年高考能考进上海的一本,现在的辅修就一定能学好。
教材还没发,她带上厚厚的笔记本去听课,她打算把老师讲的所有重点全都记下来,辅修是她的选择,学费大部分由她自己赚来,刘生辉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
刘生辉背着书包赶到了教室,教室里已经有人陆续坐下,还没开课,大多数在叽叽喳喳的说话。
刘生辉找了一会,没看到图书档案管理的同学,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拿出笔记本和墨水笔,摆在眼前,等待着时钟指向七点。
等待的过程中,刘生辉渐渐发现了教室里的不对劲,有些人说的话,明显不是汉话,听上去是一种奇怪的外语,听起来不像是欧美人的语言,倒像是东南亚人平时说的话。
这些人里头莫非有外国人?
刘生辉越发的觉得眼前的新同学,真有一些东南亚长相,她想要过去一看究竟,可是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七点,响亮的开课【创建和谐家园】响起。
白发苍苍的戚老师夹着课本走上了讲台,第一件事是点名,他拿着一张打印好的花名册按个点名。
第一天上课,大家上课的积极性很高,能赶过来的都来上课了。
名字一个个读下来,各个院系的学生们高声喊到,可是读到后半段,情况就变得有些奇怪,教授喊的名字听上去是中国名字,可是那些东南亚长相的人却十分迷茫,有些人经一旁的朋友提醒才知道叫的是自己的名字。
“怎么回事?”
“他们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
教授面对底下的议论,目光平静的环视一周:“刚才点名的这些学生是印尼华人,大家欢迎他们。”
原来是国际友人,辅修国际贸易,居然有国际友人做同学……
大家很开心,也很兴奋,纷纷鼓掌欢迎。
很多华人从小长在国外,说英语和当地语言,汉语会的不多,有些人简单的交流都很困难,今天的老师上课说话的语速比较快,还夹杂着一些口音。
许多印尼华人如听天书,抓耳挠腮,脸憋得通红。
辅修课程已经是难度减低,这些华人正正经经跑去经济学院上课,怕是会更吃力更难过。
刘生辉渐渐理解了,学校为什么把留学生塞到辅修班了。
课上到一半,一个长相颇为帅气的男同学,急匆匆的赶到了教室,他在门口用蹩脚的汉语向老师道歉:“我迟到了,抱歉。”
“你是张宁吗?”教授对照着眼前的印尼华人,看向名单上唯一未到的名字。
张宁点点头,在全班惊诧的目光中,快速找了个空位坐下,正巧与刘生辉只隔了一个座位。
教授在台上平静的讲课,鉴于大家还没买教材,教授把一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在黑板上用略带行书的字体,清晰简明的列清楚。
中国学生都能看懂,印尼华人纷纷崩溃,他们几乎不识字。
刘生辉明显的感觉到,旁边的男生吃力的看着黑板,紧抿着唇,似乎快要受不了了。
“我的笔记借你。”
“谢谢。”张宁用英语道谢,把笔记抄到本子上。
刘生辉瞥了一眼,字体相当难看,还有不少写错了。
中国人多,竞争压力大,从小教育抓得紧,恨不得十八般武艺都学一遍,华人到了国外环境宽松,学习比较随性,许多华人父母连中文都不教子女学了。
教室里很安静,刘生辉聚精会神的听讲,忽然身旁砰的一声,张宁坐的椅子坏了,他整个人向地面砸去,慌乱中他扯住了书包。
书包拉链没拉,里面的东西噼里啪啦掉落一地,其中有一个本子极为显眼,上面书写着鲜红的“病历”二字。
刘生辉弯下腰帮张宁收拾东西,一阵风吹来,病历哗啦啦的翻动。
刘生辉从潦草的字迹,分辨出类似于“脊椎”“病变”等字样,她不由的吃了一惊,看向眼前行动痛苦的张宁:“你没事吧?”
张宁看到了刘生辉的友善和关心,咬咬牙,摇了摇头:“还没确诊,不知道会有多严重,医生说的话,我听不太懂。”
“我可以帮你。”刘生辉觉得他生病、语言不通,挺不容易,主动提出帮助。
张宁感激的看向刘生辉,点了点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