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也曾经历过风风雨雨,又怎会不知道九卿的眼神代表着什么?这一年,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他轻轻拍了拍九卿的头顶,叹起气来。
“卿儿,为师赠你一句话。”
九卿抬起头,江玉华的脸在日光的照射下,几乎发出莹润玉光。
“且行且珍惜。”
他说完将九卿从地上一把拉起,突然又笑了,“一眨眼,你也这么大了。我若是没记错,你也也十八了。人言常道,女大十八变,我的卿儿,如今也已经出落得十分美貌了。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才可以配得上你。”他随手摘了朵开得娇艳的秋海棠,簪在九卿的乌发上,“你瞧,花儿开的这样美,为师总不忍心让它这样逝去的。鲜花配美人,多漂亮。”
一番话,说的九卿脸上飞起了薄红。
江玉华极少夸人,更多的时候,他是严厉的,是残酷的。这十八年来,来自师父的夸奖屈指可数。每次,都是值得九卿用血汗去为止拼搏的。
他的意思,九卿明白。
花了这么多年,他完成师父所托,功成身退。
她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何必再做这不伦不类打扮,游走在男男女女之间。可这么想着,心里却忽然有几分失落。即便是江玉华的赞赏,也填不满心中的空荡。
两人走得不算快,途中九卿却一直在想。
江玉华是个行事深沉的男人,他很少与人推心置腹。九卿自幼被他抚养,只管传授技艺,却从未告诉他,为什么。更多的,是让九卿自行寻找答案。就好像这回,他让她下山为他搜寻着诸多宝贝,却从未向她介绍过功效。
九卿迟疑了数息,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
“师父,这玲珑玉,到底有什么作用?”她也曾经道听途说,可玲珑玉实在珍贵,也没几个人看见过它的模样。最后在众人口口相传中,几乎要成为圣品了。
江玉华脚步一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怎么?你也听到了什么传闻?不妨说来,让为师听听。许久未下山,已经不知道江湖是何等模样了。”
九卿一惊,突然有些后悔。
第四十八章
“你为何不说话?”江玉华瞥了她一眼, “为师的话已经没有用了么?”
九卿低下头, “我曾经听说, 将玲珑玉中的血玉髓导出, 可以治疗百病。就是不知这传言,是否属实。”
“属实如何?不属实又如何?”
“如果要取出玉髓, 是得将玉敲碎么?”九卿小心翼翼地看江玉华的脸色,可后者脸上的表情, 却颇显得微妙, “师父?”
江玉华看着她不答, 良久才悠悠的问,“卿儿, 这块玉, 你从哪儿弄来的?”
“啊?”
“你此次下山,能够将它带回来,实乃大功一件。你若是有什么要求, 尽管提出来。”江玉华话锋一转,“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听说过这玲珑玉的踪迹, 可见是被人珍藏起来的。到底是被谁家藏了起来呢?”
“大名府庆云县, 元府。”
短短几个字, 像是从喉间溢出来,说完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失态,连忙调整好脸上的表情,不敢泄露分毫。师父洞察力惊人,若是被他抓住破绽, 只怕非得将前因后果弄个明白不可。到时候又得被关在翠微山上,许久不得下山了
“元府?”
江玉华思考起来,“江湖中有姓元这号人吗?”
九卿摇头,“从未听过,他们家三辈从商,在大名府颇有名气,但是却并未和江湖有什么牵连。”
“三辈啊,距玲珑玉上次在江湖现身,似乎是在六十年前呢。”江玉华掐指算了算,“三辈的话,似乎也差不多。”
他越说,突然越对这个元府感兴趣了。
“来来来,路上好好给我说说这个元府的趣事。先给我说说六十年前,元府的当家人姓甚名谁?”
九卿只觉得喉头一哽,她只是想问问,这块玉到底还有没有完璧归赵的那日,谁料得到,话题的走向竟然如此的猝不及防?
“这个这个好像是叫元什么来着”她没事干记这么个老祖宗干什么,九卿自然是记忆模糊的,真要她去想那人,怎么想也想不起。
“现在家主名叫元定均,是名员外。上代似乎叫做元赫,上上代似乎叫元、元兆宜?师父,徒儿记不清了,当初听得不太认真。”这不能怪九卿,毕竟只是去偷个东西,谁没事干去记人家的祖宗叫什么。能把当前的情况调查清楚,已经是十分敬业的行为了。
或许在别人面前她能理直气壮的辩解,可在自己最敬佩的人面前,她不敢。只好把头压得低低的,仿佛刚出茅庐的小子,怯生生的。
“元,兆宜?赵宜?哪个宜?”江玉华看向九卿,后者连忙答道。
“君子宜之的宜。”
“啊,赵宜,似乎曾经哪里听过。”
九卿心中一惊,抬头看向江玉华,可后者已经走开,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她被勾的心痒难耐,心中不断猜测这所谓的赵宜到底是何方神圣,可她长居山中,又如何了解几十年前的江湖风云呢?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回到翠微山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日子一天天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山上飘起了雪花,已经入冬时分。
“山下大抵快要过年了。”江玉华掀开棉布厚帘,推着木质的轮椅,朝着九卿缓缓走来。
树梢上的叶子掉的光秃秃的,堆积了白雪。一说话,像被惊动了似的,扑簌簌的往下落。
九卿紧了紧衣领,好在边缘镶着圈狐毛,寒风不至于倒灌,也还算暖和。
“师娘今日可好?”
轮椅上坐着一位【创建和谐家园】,头发虽然带了银丝,可看着却依然十分温婉。她闭着眼睛的样子,仿佛熟睡,而非昏迷了十载。
她身披狐裘,整个人被裹的严实。空中的飘雪落在她的脸上,被江玉华随手拂开。
“不错。”
他望着女子的表情,几乎让人心醉,那种温柔流淌出来,好像要将冰雪消融。
这样的师父,是不多见的。
师娘,即便是集齐天下至宝,也无法让你睁开双眼吗?师父等了你十多年了。
九卿颇感辛酸,人间三大悲不过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喜欢的人近在眼前,却偏偏求而不得,多么痛苦。
多么痛苦
她几乎感同身受,在叶初的身边蹲了下来,静静地看着沉睡的美人。
叶初被江玉华保护的很好,十年过去了,却丝毫没有老去。时间,在这两人身上都仿佛停滞。
“年关将近,山下不知道该如何热闹,委屈你留在山上陪我们两个了。”江玉华淡淡地说道。
“不,怎会!”九卿忙反驳,“师父,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江玉华好笑地看着她,“我有你师娘就够了,哪需要你永远陪着我。你有你的命定之人,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做什么。”
说话间,他轻轻地摩挲着叶初的脸颊,“我知道你心有所属,今年过年,你就下山去找他吧。”
他没看九卿,可九卿却是一愣。
她心有所属?为何师父这样说?她并没有心仪之人。师父这是要赶她走吗?
想到这里,眼睛就是涩,他知道师父当初养她,就不是出于什么善心,可相处十多年,彼此早就成了无法分割的存在。若是被师父刚下翠微山,就宛如浮萍无根,无所归依了。
她突然很心慌,扯住江玉华的袖子像儿时那样晃了晃,哀声道,“师父,你别赶我走。我会好好照顾师娘,直到她醒来的”声音越来越小,带出了几声微弱的哽咽,而后脑袋就落下了一只手掌。
“傻孩子,你想什么呢。”江玉华斥道,“我只是想跟你师娘过个好年,不想你妨碍我二人罢了。再则,你以为你能瞒得过我?你师父我可是过来人,心中有没有牵挂,我还能看不出来?”
他指着九卿的心口处又道,“你真该照照镜子,看看你的表情。你说,如果不是心有所属,为何待在山中数月,却整日望着下山之路。你以前,总是爱缠着为师的。你好好想想,已经多久没有跟在为师身后了。”
九卿说不出话来。
“你已经长大了,这回放你下山,你不应该高兴吗?”
九卿愣住,她高兴吗?她应该高兴吗?
“下山以后,就换回女装吧。你是个姑娘家,总着男装,哪还有人家要你。”江玉华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为师在你的桌上放了样礼物,你拿好后,直接下山去吧。”
说完他推起了叶初的轮椅,身影在雪地里越行越远,而后就进屋了。
“女装”
九卿喃喃着,低头看了看她身上的打扮,心情五味俱全。
她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身上的落雪,转身朝着自己的屋子走去。掀开帘子,果真如江玉华所说,桌上有一个小小的木盒,看起来略有些粗糙。
江玉华闲来无事,总喜欢随手雕些小物件。木盒看着简陋,可花纹却颇为细致,上面是一朵双生并蒂莲,开的正灿烂。
她拿起盒子,下面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五个字。
且行且珍惜。
是之前师父说的话。
九卿缓缓打开了木盒,里头静静躺着一块美玉。
玉质莹润,完美无瑕。
美人脸上的红痕终于褪尽了。
九卿忽然叹起气来,只觉得手上的东西烫手的紧。
第四十九章
山下和山上果真是两个世界, 翠微山上白雪皑皑, 清冷至极。可山下年关将至, 街上人来人往, 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你听说了吗?那件大事儿啊!”
“什么呀!别卖关子了。”
“我听人说啊, 那家的疯小姐,当街【创建和谐家园】啦!”
“不会吧, 不是说她从来不出门的吗?!”
“好像是她家那个倒插门的女婿跑咯——”
街上人来人往, 茶馆棚子某张大桌上, 坐着两个粗布衣裳的黑脸汉子。其中一人面带短须,每说一句, 就摸一下胡子。见同伴十分惊诧好奇, 终于露出满意的微笑。
他往他那阔口大瓷碗里倒了一碗茶水,一饮而尽,用袖子擦了擦嘴角, 压低声音故作古怪道,“我也是听我在她家干差的表弟说的, 消息绝对可靠!”
“也难怪要跑, 虽然是家财万贯, 但是每天伺候这么个疯女人,也实在太为难人了。”另一人拍着手掌突然吆喝了声,竟然十分同情那人。
“就是就是,听说跑了以后,那元府疯小姐就性情大变, 竟然堂而皇之上街抓人。稍有不如意”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就打就踢,元府势大,谁敢还手啊。”
“还有没有王法了!”
“王法?当今世道,有钱就是王法,老弟啊,最苦的还是咱们这些老实人哪。”
两人说着说着,忽然又感慨这世道不公,话题一下扯远,不多时就付账离开。
等俩人走远,从那茶馆里走出来一女子,头戴斗笠,身着白底红裳,体态纤瘦,步履轻盈。她走的并不如何快,可不多时,就消失在闹市之中。
过了许久,红衣女子又从巷子另一头走出,趁着无人注意,她纵身一跃,直接跳上了面前大宅屋顶,然后她就不动了,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街道。往来的人很多,可却没有她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