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东宫娇娥唐细朱佑廷》-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025章

        尹氏陪着女儿睡, 她也有同样的担心,睡不着。见女儿也睡不着,尹氏索性坐了起来。

        “细儿,你若是实在睡不着, 我们母女便说说话吧。”

        唐细翻了个身, 拥着薄薄的被子也坐了起来。外间守夜伺候的秋意听到内室的动静,也忙穿鞋起身,凑在门间小声问:

        “夫人, 小姐,可要奴婢点蜡烛?”

        “点根蜡烛吧。”尹氏冲门外的秋意说了一句,见秋意披衣进来于床头案上点完蜡烛后就要走, 尹氏留了她, “你也坐下来, 咱们三个一起说说话。”

        “是,夫人。”秋意倒是没敢坐, 只立在床头伺候着。

        秋意是从小就被唐家买回去的,是在唐府伴着唐细一起长大。秋意是孤儿,最亲的人就是唐家人了, 尹氏母女几个也心善, 虽说秋意是奴婢,但待她极好。

        “坐下来吧,今儿这里没有主仆, 你也不必拘着规矩。”

        闻声, 秋意道了谢, 这才敢坐下。

        尹氏叮嘱秋意:“宫里不比宫外,宫里的人也不比陆家人好相处,你日后陪着小姐入了东宫,记得要事事谨慎小心,莫要做错事情让别人拿捏到。凡事要与小姐商量,不懂的,可以问项嬷嬷。她老人家是侯夫人身边的老人了,懂得多。”

        “是,奴婢一定牢记夫人的话。”就算夫人不交代,秋意也知道自己是要事事小心的。

        尹氏又道:“细儿虽为正妃,但东宫里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对太子的那些侍妾,你既要给她们些脸面,不能目中无人,但也不必太给脸面。有些人蹬鼻子上脸,没由得最后骑到细儿头上去。”

        “太子妃是东宫的女主人,下要管东宫内务,上面还要孝敬太后娘娘和诸位娘娘。你身为太子妃身边的一等宫婢,日后怕是要比从前多操几倍的心才行。”

        “宫里不比外头,做事说话要圆滑妥善些才行。这样既对你好,也是对你主子好。”

        不论尹氏说什么,秋意都认真听完,然后一一记在心里。

        知道母亲担心害怕,虽然唐细心中也有些畏惧,但为了母亲,她倒是不敢把那份担忧表露出来了。

        “娘,您不要再给秋意压力了。这些日子,她也是够紧张的了。”唐细笑着拉了拉秋意手,“你也不必怕,日后小心着些做事就行。我好歹是太子妃,还有太后娘娘疼我,只要我们不惹事,也不会怎样。”

        秋意点头,表示自己也知道了。

        唐细知道母亲担心她日后会吃亏,所以也不再提宫里的事,只捡了别的来说。

        “今天干娘和我说,干爹就这两日回来。还有大哥,也能赶回来。”

        陆府大房有三个儿子,但也就大爷娶了妻室。大奶奶给大爷生了个儿子,就是上回唐细第一次来陆府的时候,那个挤在诸位夫人中间的小男娃。

        大房的四爷六爷还都不到二十岁,又常常随着父亲陆大老爷驻守边疆,也没空回来议亲。所以,都还没有娶妻。

        大奶奶没随着大爷一道去边疆,所以,大爷这次回来不仅是因为家中唯一的小妹嫁人,其实也是想回来看看妻儿。

        尹氏果然被女儿的三言两语转移了注意力,沉沉叹息感慨说:“陆家阖府真的都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为了家国百姓,一家人都是聚少离多的。以前你爹爹忙于生意,一年有一半时间不在家,娘就觉得想得不行,觉得夫妻两隔实在辛苦。可现在瞧瞧人家,一年到头,合家欢聚的日子尽都没有。”

        陆家阖府的爷们都是有军职在身的武将,常年不在京城。就算回京述职的时候可以短暂相聚几日,但人也不可能聚得那么齐全。

        除非朝廷不打仗了。

        与人家一对比,尹氏又觉得女儿嫁进宫里实在不算什么。至少,她每个月都可以跟着陆大夫人一道入宫去看女儿。

        稍稍想通些后,尹氏没了心事,睡眠自然好了很多。

        陆家父子是两日后回的京,先去宫里见了皇上,傍晚时分回了府里。唐细知道父亲与兄长今儿回来,一早便候在了祖母侯夫人那里等着。

        “大老爷和大爷进老太太院子了。”一个丫鬟兴奋的从外面跑进来。

        老夫人更兴奋,忙扶着唐细手起身,踱着颤巍巍的脚步往外面去。才走到门口,陆大老爷父子就撩帘子进了屋子来。

        唐细抬眸去看,就看到了两个容貌五六分相似的男子立在门口。站在前面的男人,近半百之年,英武肃穆,高大魁梧。而立在他侧后面的年轻男子,而立之年,俊伟挺拓,较之父亲的庄严肃穆,他年轻的面庞上更多的则是意气风发、洒脱不羁。

        唐细没敢多看,匆匆打量了下,就垂了眼睛。

        等那边父子二人给老夫人行了礼后,老夫人拉唐细到他们父子面前,介绍说:“这是细儿,是咱们侯府的大姑娘。”又对唐细道,“这是你父亲和大哥,快给他们请个安。”

        得了老夫人的话,唐细这才福礼问安。

        陆家父子早知道得了个女儿,还是太后娘娘亲指的。这回一路上回来,心中也十分期待。尤其是陆大老爷,他真是做梦都想要个闺女。可惜他年岁大了,夫人也岁数大了,不再适合有孕。

        “快快起来,无需多礼。”战场上凶神恶煞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令敌人丧胆的大将军,谁也想不到,有一日,他说话竟能这么温柔。

        也不怪陆大老爷,他觉得眼前的姑娘娇娇柔柔的,像水做的一样,他怕声音重了,会吓着她,这才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Â½´óÀÏÒ¯ÓëÆ½ÈÕÀïÐÎÏóµÄ·´²î£¬Í½ÈǵÃÀÏ·òÈËÀֵÿª»³¡£ÀÏ·òÈËһЦ£¬·òÈËÃǺÍÂúÎÝËźòµÄѾͷæÖæÖÃÇ£¬½Ô¶¼Ð¦ÁË¡£

        弄得陆大老远倒是尴尬,笑也不是,严肃也不是,只能木着脸立在那里。

        知道自己男人的脾性,大夫人来圆场说:“老爷早二十年前都说要做女儿奴,可惜了,他没那个机会。如今有机会了,可不得激动一些,你们可不许笑话。”又请老太太的话,“水榭那边的席面布置好了,不若叫他们父子先去沐浴更衣,我们先去水榭那边坐着。”

        如今是五月下旬,外面早一片春暖花开。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席后,唐细被老夫人打发回去了。

        “大婚在即,这些日子你也累着了,回去后好好休息。今儿你父亲兄长回来,一会儿回去,再与他们见一面。”然后喊了大夫人来,让她们母女先走。

        回了大房那边,大夫人又带着女儿去见了丈夫和长子。

        傍晚的时候陆大老爷失了态,这会好了些。稍稍摆起点架子严肃起来,但对唐细说话的态度,还是十分耐心温柔的。

        父女不比母女,男女有别,没那么多话说。所以,只坐了会儿,唐细就被大夫人带走了。

        母女俩走后,父子俩私下里说了几句话,陆大老爷便让儿子早些回去陪

        妻儿。

        到了成亲那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唐细院里就来来去去开始忙碌起来。至于唐细,昨儿晚上被两位母亲和姐姐妹妹陪着,一夜没睡。

        大夫人虽然是头回嫁闺女,但好歹自己就是女人,嫁过人,所以,办起事情来也是十分利落干脆。

        新娘子能吃什么,忌讳吃什么,她自然都知道。

        见已入卯时,陆大夫人说:“一会儿要开始上妆,上了妆后,就不能吃东西。我让厨房去煮了两个鸡蛋,一会儿你吃了,今儿你就辛苦一些。”

        “我知道了,娘。”唐细应着。

        唐细虽然不是头回做新娘子,但上回的那次一切从简,没这么大的阵仗。太子乃储君,太子娶妃的仪仗,也不会比皇帝娶皇后的仪仗差多少。所以,唐细今儿一天都注定是万众瞩目般的存在。

        这几日,唐细早把母亲陆大夫人告诉她的流程一一烂熟于心。每个细节,每个步骤,她都牢牢记在了心里。只是真正到了这一天,她还是有些心虚,怕出错,怕丢了太子脸面,丢了陆家脸面。

        陆家要连着摆三天流水席,今儿也要大宴宾客。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阖府就已经热闹开了。

        仆人们都各司其职,虽忙,却不乱。按着时辰,一应都进展得十分顺利。

        尹氏母女几个帮不上忙,就只坐在一边陪着。全福妈妈给唐细上了妆,到了吉时,唐细要走了,得去陆府大堂跪别父母。

        因女儿是从陆家出嫁,如今的身份也是陆府大姑娘。所以,这个父母自然不会是唐兆成夫妻。

        尹氏背地里偷偷抹泪,心酸得很。

        但转过身子来,在女儿面前的时候,她又换了笑脸。

        “快去给你父母辞别,莫要耽误了好时辰。宫里太子殿下与诸位贵人们还等着你,你、你自己保重。”

        “娘。”唐细眼眶酸涩,眼泪在眼眶打转,她却在极力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喊了尹氏一声后,唐细抱住了母亲。

        一旁唐欣唐悦姐妹对视一望,都心事重重。

        唐悦悄悄跟大姐说:“娘哭了,二姐也哭了,我刚刚看到了。”

        唐欣却严肃,板着脸训:“小孩子不懂事,少说话。”

        唐悦虽小,但也能感觉到今儿气氛不对劲,被长姐训了后,就缩了缩脖子不说话了。

        给父母敬了茶,又行了跪礼。之后,唐细便由长兄陆彦背着去侯府大门口。陆彦背着她,亲自送她上了十六人抬的喜轿。

        “多谢大哥。”唐细隔着红盖头和陆彦道谢。

        陆彦长身玉立,挺拔伟岸,闻声笑道:“大妹妹,宫里路不好走,兄长望你定要珍重。”又怕她胆子小,会被自己吓着,又说,“但有太子殿下护着你,你也不必过于担忧。”

        唐细郑重说:“请大哥放心,细儿会的。”

        陆彦抬眸望了眼喜轿后面一眼望不到头的仪仗,又抬头望了望天,见差不多到了时辰,便抬了抬右手。候在喜轿旁边的喜婆见状,高声喊着:“吉时已到,新娘子起轿。”

        话音才落,便一阵锣鼓喧天。

        唐细能感觉到轿子被人抬了起来,她悄悄抬手拉开盖在头上的喜帕的一角,偷偷望向窗外。仪仗离开陆府,往皇宫的方向去,而此刻陆府门口,前来道贺吃喜酒的勋贵【创建和谐家园】们一群接一群,百姓们也挤在陆府搭在外头的凉棚里坐等吃席,十分热闹。

        太子早候在宫门外,见新娘仪仗过来了,他一袭大红蟒袍,朝新娘仪仗迎了过去。太子妃仪仗只能送到宫门口,入不了宫门,所以,唐细只能于宫门口下轿。

      第026章

        太子朱服金冠, 精神抖擞,立在一众宫人中间,犹若鹤立鸡群。走到喜轿前,太子抬手撩开轿前的纱帘, 将手伸到了太子妃面前。

        唐细头上虽然罩着喜帕, 但隐约还是能看到立在面前身着喜服的拓挺男人的。目光落在他伸过来的那双素白的大手上,她没有犹豫,直接将自己的手递了过去。很快, 就感觉到一股温热的力量传来,她被男人牵着下了轿。

        那股子温热从她手一直传到心,她小步跟在他身后, 隔着红丝绸喜帕望着这个决定她后半辈子的男人。一时间, 心中又酸又涩又甜, 五味杂陈。

        太子妃仪仗入不了宫,所以, 唐细只能带着嫁妆和陪嫁奴仆跟随太子进宫。入了宫门,太子妃随太子一道乘坐八人抬的肩舆入光华殿叩拜帝后。

        从宫门口到光华殿,有一段距离。坐在肩舆上, 太子太子妃二人离得近, 倒是能说些悄悄话。

        太子始终紧紧握住太子妃手,似是知道她害怕紧张一样,没舍得松开。

        “按惯例, 先去光华殿行礼受封, 再去东宫。之后, 你便好好休息。”温柔说罢,他轻轻揉了她手面两下,又拍了拍,似是暗示她不要紧张。

        唐细忙回他的话说:“妾身知道的,在家的时候,陆家母亲亲自交代过。”

        她答得温柔小意,再装坚定,可温言细语的几句话,也把她此刻的胆怯暴露了出来。太子知道她胆子不大,所以倒是陪着她说了许久。

        “光华殿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你也不必说多少话。到时候,孤说什么,你跟着孤就行。”

        明白他这是对自己好的行为,唐细非常谦卑的向他致谢。

        太子又随意的与她话了家常,比如问她这些日子在陆家备嫁忙不忙,今天早上什么时辰起床的,今儿陆府热闹不热闹……等等。太子问得随意,就像平时两个人说话一样,唐细进入了他特意营造的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觉得其实今天和平常也没什么二样,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肩舆在光华殿殿前停下,太子牵着太子妃徒步上阶梯,入殿门。此刻殿内,帝后与太后都在,还有一众皇室宗亲和几个内阁、礼部的官员。

        太子太子妃朝帝后行跪拜大礼后,帝后授太子妃金册金宝。再有小太监当着众皇室宗亲的面读出由礼部拟定、内阁审批、最终由皇上金章玉玺盖了戳的册封太子妃的册封圣旨。

        圣旨读完,唐细这个太子妃,就真正的是名正言顺了。

        一应程序走下来,皇上笑着招呼宗亲众臣们道:“今天是太子的大喜,宫里摆了酒宴,既然礼已经成了,都退了吧。”

        皇上对这门亲事不是很满意,总有些被太子太后祖孙威胁的屈辱感,所以,脸上笑容也有些僵硬。不是太热情,但至少面子上过得去。而皇后那边,索性连面子都不给,脸上无丝毫笑容。

        虽说没有当众让唐细这个儿媳妇出丑下不来台,但她摆着脸色,任人都看得出,皇后是瞧不上这个太子妃的。

        倒是太后,十分欢喜的祝福新人:“皇祖母祝你们二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日后定要和和美美的,幸福美满。”

        太子太子妃齐声:“多谢皇祖母。”

        诸位皇子中,如今也就大皇子魏王殿下娶了妃子。所以,太后单独把魏王妃喊了出来,叮嘱她:“太子妃今儿头天入咱们天家的门,想来还有些不习惯。你身为长嫂,今儿可得一直陪在她身边。”

        魏王妃笑着应下:“请皇祖母放心,孙儿知道的。”

        魏王是李贵妃的儿子,所以魏王夫妻即便知道皇后不喜太子妃,也不会太介意。至少,太后老人家是喜欢太子妃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1: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