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不适应这样,她不适应并肩作战。
可这种感觉又让她沉溺无法自拔。
说不准是不是这种感觉带来的魔力,开庭的那天,谢青戴上了陆诚送她的潘多拉手镯。
最初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她平常虽然不太用首饰,但手链手镯还是有一些的,放在一个小首饰匣里,时常看心情随便拣出来戴一戴。
还是在【创建和谐家园】门口过安检时,陆诚注意到了。
他睇着她的手腕笑侃:“开庭戴‘大麦’?早知道我去挑挑有没有锦鲤什么的,保佑你胜诉。”
谢青于是愣了一下,才注意到自己今天戴了这只。
走进【创建和谐家园】,二人很快找到了张觅雅,先确认了一下法庭的位置,而后张觅雅去了趟卫生间,陆诚去接了个电话。
谢青自己在门口等了会儿,倒先等来了钱智鹏。
钱智鹏会亲自来,她稍稍有一点意外。因为先前张觅雅感觉绮文不太重视这个案子,他们都以为今天只能见到代理律师。
没想到总编亲自到了。
两人短暂地对视了一下,谢青别开眼睛,没有和钱智鹏打招呼。
钱智鹏轻笑两声,隐有一点儿蔑意,但也没说什么。
不过多时,法官和陪审人员都来了,打开法庭的门,谢青和钱智鹏先坐了进去。
这个法庭面积不大,但依旧庄严肃穆。国徽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离开庭时间还有一会儿,书记员拿着保温杯出去接了趟水,审判长坐在正中央的位子上整理着手头的文件。
谢青和钱智鹏遥遥地无声对望,不多时,钱智鹏的律师到了。
两个人先礼貌地握手,而后,律师打量起了谢青。
律师的圈子也不大,圈内很多人都相互认识或者至少脸熟。比较厉害的律师又有名气,圈内不少人都会知道。
张觅雅的大名对这位律师而言就不陌生,拿到【创建和谐家园】状副本看到这三个字时,他就稍稍吸了口凉气。
过不多时,张觅雅进来了,从容自若地跟谢青闲聊:“哎,你们写连载的,有事出来是不是都请假断更?”
谢青笑说:“没有,我存稿比连载进度要多不少,不耽误。”
又过不久,陆诚也打完电话进来了。
刹那间,钱智鹏面色泛白:“……陆总?”
陆诚没有理会,旁若无人地坐到证人席。
很快,又一个人进来,低着头,同样坐到证人席。
谢青神情微滞,这是她在绮文时的那位编辑,白琼。
14:30,法庭大门关上,正式开庭。
开庭之初有一轮确认对方出庭资格的简单流程,接着便是提交证据的环节,
张觅雅补充提交了谢青整理好的聊天记录,还有录音笔,绮文一方也补充了一些聊天记录上去。
按照规定,所有证据都有副本,一份给法庭,一份给对方。
重要的证据放到开庭时再补充,是律师们的常用套路。因为对方不知道你手头还有什么证据就无法提前准备应对,容易措手不及。
对方的律师对张觅雅会来这手也不奇怪,皱了皱眉头,开始认真翻看聊天记录。
边看边小声问钱智鹏:“记录是真的么?”
钱智鹏也大致看了看,没有否认:“是。”
律师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法庭上播放起了刚刚提交的录音。
为了让大家都听清,录音是上传到电脑上再播放出的,外接小音箱的音质不错,每句话都很清晰。
“她不签,你想办法让她签啊!”
“新作者你没接触过?一个两个都对出书迫不及待。你找个编辑去说软话,就告诉她,现在出版业不景气,价格都是这样,合同都是这么签。她能怎么着?有几个新人会想到打听行价?然后——注意——重点——”
“合同里必须写明全版权【创建和谐家园】,并且 允许转卖。这样你倒手把版权卖了一分钱都不用给她。”
钱智鹏抑扬顿挫的话语尖锐刺耳,谢青冷淡地垂下眼帘。
被告席上的律师又小声问钱智鹏:“这个是真的么?”
钱智鹏有点慌神了:“是,你看我们……”
律师还算平静:“我想想。”
张觅雅不做理会,冷静地翻着对方作为补充证据的聊天记录,基本是合同谈成和签成后,谢青对编辑道谢和表示合作愉快的过程,看起来轻松友好。
张觅雅用胳膊碰碰谢青:“这个记录是真的么?”
谢青点头:“嗯。”自然而然地有点紧张,“是不是挺麻烦的?”
“不至于。”张觅雅摇了下头。
录音播完,开始质证。
法官先问了原被告双方一些简单的问题,紧接着就把关注点转到了双方证人上。
陆诚作为原告证人首先被询问。
法官告知了权利义务,然后问他:“你和原告什么关系?”
陆诚:“合作方。”
法官:“和被告什么关系?”
陆诚:“也是合作方。”
法官接着问双方:“原被告有问题要问证人吗?”
谢青说没有,钱智鹏的代理律师说“有”,然后看着陆诚道:“你的证言里说录音地点是一家饭店,那在这段谈话过程中,你和我的委托人喝酒了吗?”
陆诚点头:“喝了。”
律师又问:“大概喝了多少,都是什么酒?”
陆诚说:“主要是啤酒,一桌人喝了有七八瓶。白酒和红酒各开了一瓶,还有一瓶被告带的威士忌,但都没喝完。”
律师:“四种酒,我的委托人都喝了吗?”
陆诚淡看着他,抱臂点头:“喝了。”
律师:“谈话过程中是基本已经喝完了,还是刚开始喝?”
陆诚神情微凝,猜到了他的辩护方向,仍只能如实回答:“基本已经喝完了。”
律师显而易见地笑了下,看向法官:“我问完了。”
谢青也猜到对方律师想说什么,压音问张觅雅:“酒后说的话是不是不算?”
张觅雅还在翻对方的补充证据,眼皮不抬:“别急。”
而后法官开始向陆诚提问,大多数问题比较普通,也有几个刁钻一点,比如:“你在对被告进行录音的时候,已经在和原告合作了?”
陆诚说:“是的。”
法官接着问:“你和原被告中哪一方合作比较早?”
“被告。”陆诚道,“我的公司几年前就与被告方有过合作项目,与原告的合作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
法官:“有相关证据吗?”
陆诚不假思索:“有合同。”
法官点点头,问原被告双方有没有要补充提问的,两方都说没有,就进入了向被告证人质证的环节。
也就是谢青在绮文的责编白琼。
张觅雅开口就问:“按照聊天记录,我的委托人在作品确认过稿及出版协议签订后,分别向你表达过感谢,对吗?”
白琼点头:“对。”
张觅雅:“她向你表达感谢的时候,知道这个不公道吗?”
白琼脱口:“不知道。”又猛地反应过来,慌忙补充,“这是市场的公道价格。”
张觅雅笑笑:“我问完了。”安然倚向靠背。
民事诉讼不同于刑事,刑事案的判决一定要认证物证非常严谨,环环相扣,最后一切依照法律条款进行判决。但在民事诉讼中,很多地方都有弹性,法官的主观倾向性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所以陆诚刚才即便知道那样的作答可能会对己方不利也只能如实回答。如果在感观上造成法官的不信任,后果可能更加糟糕。
张觅雅的问法很刁钻。即便对方律师可以对这样“套话”问出来的结果表示不认可,法官心里的天秤也可能因此动摇。
对方律师忿忿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接下来,从法官的问话可以听出,法官确实或多或少被张觅雅带走了思路。
他问白琼:“你和其他作者签订的出版,也都是这个价格吗?”
白琼看看钱智鹏,说是的。
法官又问:“有证据吗?”
白琼:“有合同。”
一系列问题问完,法官开始问双方对证人的真实性认不认可。
张觅雅代表原告方说对真实性认可,但对证明力不认可。
因为一家出版社有大量出版作品,从逻辑来说,他们即便提交了价格与原告相同的合同,也不代表其他合同都是这个价位,无法证明这是市场价。
同时补充表示:“我方证人的公司愿意提供合同来证明市场价位。”
被告代理律师当然不干,反驳说第三方的价格和我方委托人的价格无关,凭什么拿第三方来证明我方给的价格无关?
法官说还没到让你们互相提问的环节,你闭嘴。
张觅雅微笑说法官您说得对。
法官接着问被告方对原告证据的真实性是否认可。
被告方代理律师同样表示对真实性认可,对证明力不认可。
质疑证明力的理由和大家猜的都一样,说酒桌上存在喝高了吹牛的可能,无法证明这样口若悬河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相。
张觅雅质疑说他教给陆诚的话术和编辑跟原告谈出版时说的话能对的上,形成了完整证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