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鼠标挪到右上角“肆言今天道歉了吗”旁的齿轮图标上,点下下拉菜单上的“退出”。
从第一次找代笔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时间。
这大半年里他都活得非常拧巴。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他热爱这行。他因此不高兴谢青最初在他的大纲里加剧情,似乎这样做了,就可以向自己证明他还在对文章负责,就可以向自己证明他的情怀还未死。
这一回,他终于释然。
他的情怀,真的还未死。
.
谢青没有再对肆言的事情追根问底。在很多这样看似跟自己有关,实际却又关系不大的事上,她都不喜欢庸人自扰地瞎浪费情绪。
第二天她就签好了合同,打了个车,亲手送去诚书文化。
陆诚把合同交给法务,说要请她吃饭,她摇摇头:“不了,谢谢陆总。我继续住在工作室不太合适,约了中介今天下午看房,吃饭有空再说吧,改天我请您。”
一如既往的冷淡又客气。
陆诚习惯了,笑笑,没坚持。
只问:“去哪儿看房?我送你。”
“不用。”谢青衔笑,“天通苑和回龙观,地铁都很方便,我直接过去就行。”
天通苑和回龙观,被调侃为北漂注定逃不过的两个地方,就是因为房价相对便宜交通又方便。
但交通再方便,离朝外也有点远。
陆诚略作沉吟:“我带你去看个房吧。”
谢青一愣:“什么?”
陆诚解释说:“朋友在附近有套房。他这两年出国读书,觉得一直空着白白毁房,又懒得跟房客打交道,就让我去住。”说着一声笑:“我哪有空去住……只能每星期让小时工去打扫一次,麻烦得很。”
谢青不免心动。她之后大概要时常往诚书文化跑一趟,住得近要方便很多。
便问陆诚:“房租多少钱?”
如果陆诚说朋友关系免费住,她一定会拒绝的。
占人便宜,不管是不是对方主动提,她都没办法心安理得。
好在他没那样说,告诉她:“先去看看,你觉得能住的话我再问他。”
谢青点了头,陆诚便直接带她出了门。地方相当近,就在诚书文化所在的写字楼旁边,一幢商住两用性质的楼里。
打开房门,谢青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套房何止是“能住”?
面积不算太大的loft,划分得很科学: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卧室和卫生间。
画风简约大方,装修的质量很好,家具家电也齐全。连在北方并非必备品的烘干机都有,甚至厨具都是现成的。
看来租金不会便宜。
谢青直截了当:“还是……算了吧,我就一个人住,房租这块我……”
“这楼商住两用的,租金一般比普通居民区便宜。”陆诚边闷头划拉着手机边说。余光见她走近,迅速把正查回龙观租金的app关了。
抬头看向她,气定神闲:“他正好回我了,说一个月四千,你保证不毁房就行,退租的时候打扫干净。”
一个月四千,精装修。比回龙观略贵一点,比天通苑便宜一点。
但凡脑子没问题都会心动。
谢青点头:“行,押金怎么付?”
陆诚笑:“每个月按时交房租就行,押金不用了,你都跟我签约了,又不会跑。”
谢青:“……”
也对。
陆诚又说:“你可以去公司写稿,空着的办公室很多,回头收拾一间给你。”
说着打开门,礼貌地请她先出去。
谢青边往外走边说:“不麻烦了,我在家写稿就行。”
然而陆诚在背后笑道:“是怕你犯拖延症。再说万一卡了文,直接在公司跟编辑面谈也方便。”
谢青:“……”
也行。
锁好门,两个人往电梯走,陆诚继续道:“早上就不用你打卡了,晚上六点下班,交稿走人。回家如果再写稿,不作数。”
“?”谢青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神情复杂地抬头看他,“陆总怕我再过劳一回?”
陆诚淡泊地扭过头和她解释。
过了两秒,勾唇微笑:“对。”
谢青一个哆嗦。
但还是讨价还价了一下:“晚上九点吧……也不是每晚九点,就是最迟九点走。”她诚恳道,“晚上更有灵感,六点太早了。”
陆诚想一想,答应了。
反正从朝外到国贸的这一大片都很忙碌,几乎每家公司都会加班,诚书文化也不例外。
九点的时候一定还有不少人没走,不存在什么独自留在楼里的安全问题。
之后的大半天,谢青自然很忙。
她在灵墨工作室的东西不多,但还是要搬一趟,两地又离得远,一不小心就过去了三四个小时。
在住处安顿好,又去收拾办公室。本来她还想再折回灵墨请大家吃顿饭来着,最后不得不发微信道歉,说过两天再吃。
好在大家都很理解。
一切都收拾妥当,谢青瘫在了沙发上。
这间办公室环境挺好,是个单人间。办公桌很宽敞,还有很大的书架和一个小小的沙发区。
据说这里之前是一个项目组高管在用,后来这位高管被猎头挖走,项目又正好结束,其他人并入别的部门,办公室就这样空了下来。
门被敲响,谢青从沙发上爬起来去开门,看到陆诚。
还抱着一箱椰汁。
他弯腰将椰汁放到地上,谢青一脸复杂:“陆总怎么这么爱送人椰汁……公司和椰树也有合作吗?”
“嗯?”陆诚直起身笑出来,“没有,专门给你买的。”
谢青懵然:“为什么?”
陆诚挑眉:“比白糖水好喝,比可乐健康。”
在那么一瞬间里,谢青短暂地大脑放空了一下。
他先前买给她的那两箱椰汁,她还钱之后就开始喝了,因为比白糖水好喝。
但她完全没想到,他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给她买的。
她曾经因为他猜到她喝白糖水是因为省钱,很不高兴地用“见微知著,不如去当【创建和谐家园】”来嘲讽他,但其实那时他已经买过椰汁,已经在照顾她了。
他当时却没解释什么。
.
之后的几天,谢青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写出了一份几百字的新文梗概交给陆诚安排给她的编辑。
但编辑一时顾不上,因为整个诚书文化现在都在忙作者年会的事情。
诚书文化的作者年会通常在每年一月,赶在春节之前举办。和各大网站的作者会一样,诚书文化的年会也备受业界关注,不仅受邀作者会从五湖四海赶来参会,各个合作方也都十分热情。
所以编辑没空,谢青也不好催,就自得其乐地先构思起了细节设定。
然而让她很意外的是,1月15号,陆诚把邀请函送到了她屋里。
谢青通过淡紫色的封面认出这是专门给旗下作者的邀请函,至少愣了五秒:“我也要去?”
陆诚一脸理所当然:“你当然要去。”
“……可我以什么身份去?”她问。
和她有关的推广想法,陆诚跟她说过。他不逼她起新的笔名,但玉篱这个名字现阶段也确实不便重新启用。
所以关于她的一切相关宣传,会暂时署名为“诚书文化的神秘人”。
谢青第一次听说这个名称的时候神情复杂,一是因为听起来过于中二,二是觉得:“这和起一个新笔名有什么区别呢?”
“很有区别。”陆诚解释得很轻松,“没有人会误认为这是一个笔名。这个称呼每出现一次,都会让读者更加好奇皮下到底是什么人。”
当然,这必须搭配过硬的作品质量。
一个作品不行的人故弄玄虚,读者是不会买账的。
陆诚对谢青的作品有信心。
谢青对陆诚的思路服气,但眼下陆诚要她去年会,她实在不太懂:“既然是‘神秘人’,怎么去年会上露脸?”
露脸了还有什么可神秘的。
陆诚双手支在她桌前,笑得心平气和:“年会上当然不会公开说你是神秘人,你以你的真名参会就是了,邀请函和座位牌上写的也都是‘谢青’。”
“可其他作者都是用笔名对吧。”谢青摊手,“所有人都有笔名,只有一个人没有。同时,诚书文化有一个‘神秘人’?”
这难道不是等于自曝?
“……”陆诚吁气,略显无奈,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是的,大家都会因此怀疑你是‘神秘人’,但没有人能有完全的把握,这样正好。”
谢青怔然:“什么?”
陆诚笑而不言,两秒后,她自己明白了。
她现在还没有作品出来,“神秘人”的名号也尚未正式提出。在这场年会上,应该没有人会太关注她。
但在这之后,“神秘人”很快就会出现。参与过年会的人,或多或少会想到,年会上似乎只有那么一个“作者”,笔名不明,好像也没有什么作品。
——那么试想一下,网文圈之内,读者在好奇这个人,作者们能模模糊糊地说“我好像知道她是谁”,却无人能给出十分确信的答案,会造成怎样的效果?
好奇心是很有趣的东西。
在互联网上,惊天大瓜也可以在结果落定后迅速消退热度,可悬而未决的事情在适当的推波助澜下,热度可以持续很久。
网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套路化的甜文爽文,读者看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