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院那边修缮的房子耽误了些时间,中间因为接连下了小半个月的雨,再加上持续阴天,房屋里面干的慢,这才一直拖到现在。
前段时间其实就能搬了,这有碰上了丰收季节,只能再耽误几天。
好在至多一个礼拜的时间,麦收就能结束,到时候再集体搬过去,屋子也已经定下了,她和李云鹃以及苏音音,共住一间屋子,睡的是大通铺,其他四个男知青睡一间屋子。
唐宁虽说因为要和苏音音住一间屋子,心里有些不痛快,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姜瑜指着面前的一个大盆,“足够了,每人两碗还有的剩。”
“那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先回屋洗把脸,热的我发痒。”唐宁笑着抬脚回屋去了。
她从来不知道,割麦子居然这么痛苦,麦穗麦秆等粘到身上,特别的刺痒,即便是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也无法避免。
晚饭桌上,姜瑜说起了过几天要搬家的事情。
姜瑜听到唐宁要和女主住到一起,心里默默的为她点上一根蜡,不知道唐宁是否能避开女主的光环效应。
想着是否让唐宁就这么在家里住着,可到底是没有现在开口,她又不是一家之主,等睡前的时候和大姐说说看。
“三个人住一间屋?”姜烟并不意外这一点,而是知道唐宁和同期的几个知青闹掰了,这一下子住在一起,想想就知道唐宁心里应该是抵触的。
唐宁似乎了悟姜烟话中的意思,笑道:“是的,不过我会适应的。”
她不想搬走,主要是在从来到河西公社,就是住在姜家,并且和他们三人相处的一直都不错,感情肯定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知青所已经建好,没有继续赖在人家家里的道理。
姜烟叹口气,“其实你可以继续住在我家也没关系,你也看到了,我家屋子多人口少,起码在这里你还有自己独自的房间,搬到知青所的确挺不方便的。”
和关系不好的人睡一个炕头,姜烟想想就别扭。
唐宁则是很意外,她没想到姜烟会挽留她。
“姜烟姐,谢谢你。”她面露感激,“其实我也不想搬走,我继续住在这里,真的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这几个月不是相处的很好吗?”姜烟笑的温柔,“再说你也帮了家里不少忙,一直住着也没问题。”
唐宁垂眸,眼眶泛红。
她哪里有帮到他们什么,无非就是偶尔去县城里买东西的时候,会给他们家买点国营饭店的肉包或者是烧肉什么的,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她住在姜家,总不能真的就白住在这里,人家也不欠自己什么。
只是她感念姜烟的好。
“要是你继续住着,我会去和四叔说的。”姜烟道。
唐宁点头,“姜烟姐,我晚上回去会考虑一下的。”
并非刻意矫情,她其实真想留在这里,可也怕影响他们的生活,内心举棋不定。
------题外话------
这两天更新不稳定,有点私事要处理,恢复更新会在题外通知,明天大概会晚上更新,酱紫。
¡¡¡¡¡î¡¢µÚ075Õ£ºÖî¶à¿¼ÂÇ
次日早上,唐宁和姜烟结伴往田里走。
¡°½ªÑ̽㣬ÎÒÕæµÄÄܼÌÐø×¡ÔÚÄãÃǼÒÂ𣿡±ËýÐÄÀﻹÊÇÓÐЩìþìý¡£
姜烟含笑安慰她,“可以,我家地方大,又不是放不下你。”
“那我想继续在你家住着,谢谢姜烟姐。”唐宁真的很感谢她,之前因为要搬走,还是和其他俩人一块住,心里一时很低落。
李云鹃倒是没关系,关键是她和苏音音已经闹僵了,这个时候再住到一起,怎么想都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如今能继续住在姜家,她激动的难以自持。
并非觉得知青点不如姜家条件好,她也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人,若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住,即便是茅草屋她也乐意。
“那待会儿我去和大队长说一声。”
“谢谢姜烟姐。”
“不客气。”
来到公社仓库,姜长海正和两位长辈在旁边的大树下聊天。
姜烟冲唐宁点点头,抬脚走了过去。
“大妮,有事儿?”姜长海见到姜烟,笑呵呵的问道。
“四叔,我听说家里住的知青就要搬到知青所去了。”
“对,知青所都收拾好了,等收完麦子就能搬进去,这几天忙,也顾不上。”他心里一位姜烟是受不住家里那个女知青了,“那女知青在你家住的咋样?”
“挺好的,我家屋子多,她自己占一个小屋和灶台,和我们没有什么争吵。”姜烟道:“不如就让这人留在我家得了,您看行吗?”
姜长海倒是没想到,“知青所都建好了,还留在你家里,这影响不好啊。”
要住一块儿住,要走一块儿走,其他人都搬到知青所里,就你留在公社社员家里,不好看。
“不行?”姜烟觉得难办了。
“也不是不行,就是怕有人说闲话。”姜长海道。
“闲话我们不怕,再说唐宁同志在我家里住的这几个月,和我们相处的很好,还经常帮我家做点事情,四叔,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行吧,那就继续住着,你们不嫌烦我能说啥,以后要是闹意见,再让那女同志搬走,就怕到时候你会为难。”
“不会的,您看我是那种喜欢和别人闹意见的人嘛。”姜烟见事情解决,起身去仓库前排队等着领农具了。
树荫下一个吸着旱烟的老人眯着眼望着前面不远处的姜瑜,笑道:“大妮这孩子就是心眼儿好,其他家的听说知青要搬走,指不定多高兴呢。”
“这可说不准,要是知青同志手头宽松,住在社员家里也受欢迎。”
“那倒是。”虽说村民都能填饱肚子了,可家里的闲钱都不多,糖果水果之类的也不是谁都舍得买,一些知青偶尔去城里买点东西,就会给社员家里送点,这种会来事的谁不待见?
“大妮倒不是图小恩小惠的人。”姜长海对姜烟还算是了解,毕竟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
作为姜持老爷子的孙子孙女,姜翰夫妇死后,上面领导有意安排人接走照顾他们,毕竟是英雄之后,可姜烟拒绝了。
明知道被安排后日子肯定比现在过得好,可想到那时候恐怕没有多少话语权,还得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她就没答应,可每年上头都会给她家送不少的东西。
即便姜烟姐弟三人什么都不做,公社也得养着,可那姑娘自小就被长辈教育的好,从来不会占人便宜。
唐宁领到农具,出来后走到姜瑜面前,轻声问道:“姜烟姐,行吗?”
姜烟点头,“可以,四叔也答应了。”
“太好了。”唐宁冲她道谢,然后小跑到姜长海那边,“姜大队长,谢谢您。”
之后冲他深深的鞠了一躬。
“要谢我就好好的参加劳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个好青年。”姜长海因为唐宁的做法感到欣慰满意。
“是,您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让领导失望的。”唐宁认真回答,“那姜队长,我去参加劳动了。”
姜长海对这次来的三个女同志其实挺满意的,干活都不是那种偷懒的,对待劳动也很认真,这就足够了。
麦地里,唐宁弯腰正在挥舞着镰刀割麦子,虽说现在是早上的八点钟,可也已经是汗流浃背。
在以前她从不会想到自己能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儿,她很小的时候背诵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却也不如现在的感受深刻。
“唐宁,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李云鹃直起腰,手掌在后腰上不断的按压揉捏,“在老乡家里住了快四个月,这两天收拾起来,发现行礼太多了,我平时也没怎么买。”
唐宁原本想瞒着的,可也知道即便瞒着他们,等搬家的那天也会露馅。
“我不去知青所了,还是准备继续住在姜烟姐家里,到时候每月给姜烟姐一些粮票算房租。”唐宁如是说道。
虽说姜烟没提这件事,可唐宁不能装作不知道,她手里别的没有,就是粮票多。
继续住在姜家,那么肯定不能和之前一样,每月给姜家一些粮票算租金,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云鹃愣了一下,然后凑到唐宁面前,“你怎么不去?咱们住在一块多好啊,晚上睡一张大炕,还有说话的。”
“我和苏同志相处的不是很愉快,住在一起难免尴尬,再加上姜烟姐说我可以继续住下去,这样挺好的。”
李云鹃心里嘀咕,当然好了,知青所再好,还能比得上姜烟家里的青砖大瓦房?真能继续住着,傻子才乐意搬呢。
不过想想唐宁和苏音音之间发生的事情,也有了计算。
她现在和俩人相处的都很好,可她们俩却互相不说话,见面完全就是当做不认识,住在一起恐怕不会自在了。
再一想也挺好的,知青所里她和苏音音可以占据一张大炕。
关键苏音音和其余四个男知青的关系好,李云鹃稀罕赵坤龙,自然想要住在一起,毕竟知青所都是紧挨着的,虽说不是一个门,可也是邻居,近水楼台嘛。
如此想来,唐宁不管住到哪里,对她都没有影响,她也就不愿意多说了。
以前可能觉得和唐宁一起,比和苏音音一起要好。
可现在不同,唐宁和同期的四位男知青关系很冷淡,对她没有任何帮助。
还是和苏音音在一起有希望!
------题外话------
明天的更新,早饭时候能看到,之后照旧恢复零点。
¡¡¡¡¡î¡¢µÚ076Õ£º¿àÈÕ×Ó°¾³öÀ´ÁË
繁忙的麦收结束,其他六位知青都纷纷办理社员家中,一块去了知青所。
唐宁之前倒是想去帮忙,去了李云鹃那边却看到对方已经不在了,对方说李云鹃在头天晚上就搬到了知青所,是几位男知青一块帮忙的。
她倒也不失望,在和苏音音闹僵后,就已经想到了这种结局。
姜瑜倒是日子过得轻松愉快,每日里除了去读书就是在家里研究吃的,至于女主如何,她根本不关心。
对于唐宁倒是很看好,这次她不和苏音音住在一起,明年年底的那件事应该不会发生。
日子如流水,恍然间一年已过。
又是一年的麦收,不过在麦收之前,公社里却有大事发生。
河西公社为相应国家政策,这次麦收之后,会根据各家各户的人口分土地,公社制度即将取消。
人口地是一人一亩二分,家里人口多的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人口少的那也没办法。
听到这个消息,甚至还有人开始鼓足了劲儿的造人,只要孩子在村里落下户口,就能分到地。
一时间这个消息引得人心浮动,很多家里那些女娃娃也似乎吃香了。
姜瑜今年已经十六岁了,长得更加亭亭玉立,这一年时间,身高也长了不少,目前已经一米六五,和姜烟差不多高了。
不过村子里依旧没有男孩子对姜瑜表示有想法,反倒是经过一年时间,苏音音犹如女王一般,凌驾于公社众多男青年纸上,得到万众吹捧。
姜瑜不在乎这个,她对这个年纪的恋爱也没兴趣,值得高兴的是,苏音音这一年来,没有主动招惹过她,间接的招惹也没有,每次看到她,几乎都要绕道走。
中午,姜烟和唐宁一块从外面回来,两人都惹得脸蛋发红,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