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七零,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贺勋把自行车推进来,上前前后都挂着不少的东西,一看就是来送年货的。

      姜瑜瞬间了悟,“贺大哥要回京城了?”

      “是啊,两年没回家过节了,今年提前回去,明天就走,今天把年货给你们送过来,天气冷了,很多肉类都能放的住,放到过年也坏不了。”贺勋听到姜川的声音,抬头看过去,就见那小家伙推开窗户,正手忙脚乱的穿棉袄,“今天就不在这里吃饭了,要早点回去准备准备。”

      姜烟出来,和妹妹一块帮忙把贺勋带来的东西拎到屋里,这次送来的年货,比起以往都要多得多,车坐上足足有两个大纸箱,且重量不轻,就连做惯了农活的姜烟都搬不动。

      “我来!”贺勋把两个大纸箱搬到屋里,“这也该回去了。”

      姜烟愣住,语带不舍,“这么快?”

      贺勋望着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梳成一条麻花辫背在身后,干干净净的,“明天早上五点半的火车票,我还要回去买些当地的特产,就不在这里待太久了,过完元宵节回来,会给你们带京城特产的。”

      他都这么说了,姜烟再舍不得也无法,只能给他倒了一杯热水,“喝杯热水再走吧,暖暖身子,不然一路回去该冻着了。”

      贺勋喜欢姜烟的体贴,捧着茶杯慢慢的喝着,顺便再和姜川说两句话,就看着姐妹俩在家里忙活开。

      “上面快要收年猪了吧?”他问道。

      “是啊!”提起这个,姜烟露出一抹欢快的笑容,“往常年都是腊月十五六来我们公社收年猪,今年也应该是那两天。”

      收了年猪,家里就能有一笔不错的进项,今年的猪大多都是姜瑜在家里喂的,平时姜川放学会挎着篮子去外面割猪草回来,因此长得很是膘肥体壮,一头猪怎么着也得二百四五十斤种,大概能收入个一百二十来块钱,对姜烟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家里的条件,养不起两头,不然她肯定得多抓几头小猪仔回来养着,以后弟妹读书的钱也就不愁没着落了。

      但是不行,现在家里的粮食只够他们三个人吃的,再多抓一头猪根本养不起。

      姜川被姜瑜给赶去洗脸了,她在贺勋旁边的小马扎上坐下,低声道:“贺大哥,这次回去你看看上面有什么政策,回来说给我听听呗?”

      贺勋忍着笑,低声回复道:“你想知道哪方面的?”

      “比如恢复高考以及个体经济的事情。”她目光沉着的看着贺勋,发现他听到自己的问题后,眼神里的笑容变得淡了些。

      “好,回来后我告诉你。”贺勋郑重的点点头。

      ------题外话------

      贺勋:我想转正,我想见光。

      ¡¡¡¡¡î¡¢µÚ032Õ£ºÁ¶ÖíÓÍ

      贺勋喝完一杯热水后就走了,姜烟依依不舍的在门外站了好久,一直到对方消失在远处的风雪中,才搓着手哈气进了屋。

      姜瑜这个时候正做着马扎,收拾归置贺勋带来的东西。

      “姐,过年我想给茅屋的几位老师送几样东西过去,行吗?”她问道。

      “怎么不行,你想送什么就送吧。”这一年,家里几乎都是妹妹做饭,厨房里的食材她可比自己熟悉,姜烟自然没意见。

      姜瑜肯定得征求姜烟的意见,就算是不问也知道她肯定会同意,可依旧要告诉她一声,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况且贺勋来送东西,原本就是看在姜烟的面子上,她和弟弟根本就是沾了大姐的光。

      这次送来的东西着实不少,就只是肉类就足足有一个纸箱,里面放着七八袋的肉,有一袋瘦肉,一袋五花肉,一袋肥肉,余下的几代都是猪脂,留着炸猪油的。

      农村一年里只能给每家分个七八斤的花生,还是带壳的,这就是你们家里一年的油,吃光了就没有了,因此很多人家都是省着用油,很多时候饭碗里都看不到半点油花,基本上都是在油罐里放一块用碎布缝制的油刷,每次家里做饭,就是用这个油刷在锅里刷一圈,根本看不出什么油,节省的人家这几斤花生米榨的油能吃一年,铺张点的不到一个月就能吃完。

      因此猪油可是个好东西,不说是农村,就算是城里也是供不应求,没点本事的人家根本就买不到,这也多亏了贺勋特殊的身份。

      “今天把猪油炼出来吧,现在天气冷,吃到入夏也没问题。”姜瑜把四袋猪脂取出来倒入瓷盆里,吃早饭后就炼油,锅底的油还能留着中午炒菜吃。

      至于说什么猪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姜瑜作为现代人自然清楚,她平常可是很注重养生的,可这年代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油给你吃,不吃这个你吃什么?长期不摄入油脂对身体也不见得多好。

      如今刚刚能让你填平肚子的年月,还给你挑三拣四的机会?丧心病狂。

      退回去十年,观音土都得抢着吃,吃了是死,不吃也是死,左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

      冬日里天气冷,在公社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公社学校就停课了。

      不停没办法,学校里没有几个人,心疼孩子的爹妈爷奶,哪里舍得让自家娃去学校里受冻,大冬天的自家宝贝儿子孙子就应该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睡懒觉才行。

      也因为这样,姜长海干脆和学校打了声招呼,停课吧。

      当然这不妨碍姜瑜姐弟读书,他们照例每日里去茅屋跟着学习。

      “小川,待会儿你去茅屋和几位爷爷说声,姐下午再去,上午在家里炼油,你再顺便给几位爷爷送去几封点心,还有一盒大白兔。”这次贺勋送来了六盒大白兔奶糖,都是铁盒子装的,封面画着风靡全球的那只兔子,这种奶糖在国内赫赫有名,还作为礼物被国家领导送给国外的元首等,是众人追捧的国宾礼品。

      姜川往嘴里塞了一口玉米饼子,点了点头。

      “那大白兔,再给周婆婆送一盒。”姜烟道。

      姜瑜点点头,“知道了。”

      周婆婆是村里的一个寡妇,她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两个儿子多年前参军,先后死在战场上,女儿嫁去了南边,从出嫁后就没有回来探望过,连书信都没有,是死是活也无人知晓。

      可周婆婆对姜川有恩,前年夏天姜川和小伙伴去河里摸鱼,差点溺水,被在河边洗衣服的周婆婆给捞上来,不然这小家伙就没命了。

      那是个一眼看上去很刻薄的老人,可心肠绝对和长相不符,说到底不过是个可怜的孤独老人罢了。

      “等快过年的时候再送吧,到时候再给周婆婆一碗猪油,一碗白肉。”这年头,瘦肉不如白肉受欢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很多人更愿意选择白肉,毕竟油性大,吃起来过瘾。

      即便在这里生活了大半年的姜瑜,对白肉始终喜欢不起来,还是喜欢吃瘦肉。

      她想着不如煎炸个猪肉饼吃?

      “嗯,你看着吧。”姜烟放心的点点头。

      早饭后,姜川就背着书包去了茅屋那边,姜瑜上午去不了,可他得过去。

      把猪脂板取出来洗干净,大铁锅洗刷了好几遍,烧干锅后,将猪脂板切块放进去,锅灶内的火不能太旺,不然会烧焦影响猪油的色泽和口感,这个姜瑜现在已经完全懂得控制火候了。

      姜烟则是把贺勋送来的鸡鸭鱼肉等,分别都包装好,然后放到了庭院角落处的一个草棚下面,这里是他们家放柴草的地方,如今是凛冬,这些食材放在外面,不消一两个小时就能冻得很结实,就是天然的冰箱。

      吃的东西,过年就不给茅屋那边送了,年夜饭姜瑜的意思是在家里做好,然后给送过去,不然生食给几位老人真的是糟蹋。

      自从来到河西公社,五位老人的亲属一次都没有来探望过,就算是家里子孙孝顺,可老人也不希望凭白给家里人惹麻烦,他们是劳改犯,不是知青来支援建设的,平时到还好,每逢年节时,心里都思念着家里,就这么一年一年的熬着。

      锅里的板油一点点的融化,姜瑜用勺子慢慢的搅动着,等会儿锅里就只剩下油渣,用油渣来包饺子,那味道绝对好吃,今年家里吃过两回了,都是贺勋送来的板油做的。

      这些油渣不准备吃,出锅后会放到外面冷冻起来,等过年的时候,用大白菜和油渣混合在一起包饺子吃。

      取来一个大瓷盆,在盆里放了几勺白糖和一些花椒,这两样东西可以保证让猪肉存放的时间久一些,而且还不会变味,且猪油的色泽更好看。

      “好了?”姜烟喂完家里的鸡鸭进来,看到盆里清凌凌的猪油,唇角的笑容压不住。

      “姐,这油渣放到外面冻起来,留着年三十包饺子吃吧。”

      “我也这么想的。”

      待猪油放凉后,姜瑜在上面盖了一块干净的布,然后放到角落的方桌上,随时吃随时挖。

      油渣也盛放到空盆里,罩了一块布,被姜烟端到了草棚里面。

      ¡¡¡¡¡î¡¢µÚ033Õ£ºÇóÈ˲»Èç×Ô¾È

      进入腊月里,日子会过得飞快。

      每日里忙碌着过年的东西,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腊月十六,村子外面驶进来好几辆大卡车,然后姜长海的声音就在公社大喇叭里响了起来——

      “全体公社村民注意啦,全体公社村民注意啦,今天是咱们公社收年猪的日子,大家伙都在家里都把家里的猪感到公社场地来,都不要着急的根下饺子似的,谁家的猪都能收上来……”

      姜长海一直重复了好几遍才消停。

      姜瑜则是听到这段广播,在家里乐的捧腹大笑。

      这位四叔还真的是有趣,说的话对姜瑜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消遣。

      再说这种事情哪里需要着急,那些村民恨不得把猪肉留在自家吃,毕竟精心伺候了一整年,也养出感情来了,再说这年头谁不想吃猪肉啊,国家不收正好,他们自家杀来吃个过瘾。

      如今要出窝了,不少家里的孩子已经裂开嗓子干嚎起来,拦在猪圈前面,说什么都不让爹妈把大肥猪给带走。

      姜家这边,姜烟进去用一根绳子套在猪脖子上,然后和姜川一块赶着家里的大肥猪出了家门。

      姜瑜也没拉下,落了锁,跟在他们后面,想着过去看看热闹。

      刚出家门,就看到胳膊姜六叔家里两口子也出来了。

      “六叔!”三个人和隔壁打招呼。

      姜海波笑呵呵的点头,瞧着姜烟手里牵着的大肥猪笑道:“你家这猪喂的够膀实的呀,瞧着比六叔家里的膘多。”

      “今年都是小川放学去割猪草,他的功劳大。”姜烟笑着回应。

      姜川抬手扯了扯猪耳朵,脸上的小表情很是骄傲,“明年我还去割猪草喂猪。”

      “对,就得这么干才行,家里你是唯一的男子汉,就得多干活儿。”姜海波夸赞道。

      “知道了六叔。”

      胖婶跟在后面,悄悄地冲着姜家两姐妹翻了一个白眼儿,心里暗骂一句狐媚子,一声不吭的走在姜海波旁边。

      其实这事儿,只靠姜海波一个人足够,可今天过去有钱拿,她是去拿钱的,家里的钱都是她管着,因为姜海波是家里的老六,上面还有三个嫂子,在农村父母一般都是长子侍奉,其他的儿子每年给点粮食给俩钱就行,每年也就是十块八块的,胖婶嫁进来的日子可是过得很舒坦,不然哪里能养的出这么一身膘。

      别看胖婶这人不咋地,可干家务活却不含糊,这年头娶媳妇,就是得找个会干家务活的,不然谁娶?

      一路上,不少的村民都赶着家里的大肥猪出来了,有不少人后面还跟着哭唧唧的孩子,这一幕幕看的姜瑜心情别提多美了。

      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难得能遇到一点有趣的事儿消遣,今日就算一桩。

      一路可遇到的村民说说笑笑来到公社场地,姜瑜没有上前去,和跑过来的姜秀秀在背风处聊天。

      村里也有的人家是养两头猪的,那是没分家的,且家里劳动力多的,能有余粮喂猪。

      “正月我三哥要把对象带回来,我哥已经托人去准备三大件了。”姜秀秀说起姜国光的婚事很开心,毕竟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孩子,自小就被三个哥哥给宠着,和兄长的感情一直都很好,“腊月初的时候,我们全家去县城里三哥新房里看了看,收拾的真好看。”

      “你过了年也十六了。”姜瑜道。

      “是啊,我妈说不着急让我嫁人,过了二十再说,我也不想早点结婚,在家里日子过得这么舒坦,多享受一天是一天。”

      这想法姜瑜倒是喜欢。

      而就在此时,姜瑜眼角余光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在人群外围,田小花牵着她弟弟的手,跟在她父亲和奶奶身后。

      看到这一幕,姜瑜惊讶的同时也觉得有点意外。

      这小丫头应该是记住那天晚上她说过的话了,这才多长时间,就和弟弟关系相处的这么好,能笼络住这个弟弟,田小花在家里的地位必然会水涨船高,虽说可能会在弟弟手里受点委屈,可总比被长辈棍棒加身来的好。

      ÕæÊÇÈæ×ӿɽ̰¡£¡

      姜秀秀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笑道:“你还不知道吧?田小花以前在家里几乎是一天三顿的挨打,隔着老远都能听到田老婆子的大嗓门,现在换人打了,是上面的那三个孙女。”

      “哦!”姜瑜含笑点头。

      她倒是不同情田小花的三个姐姐,但凡是她们能帮帮这个最小的妹妹,小姑娘身上也不至于没有一块好肉。

      她之前在村子里看到过田小花的三个姐姐,比那小丫头过得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8: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