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七零,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明哲哥学校放假了?”这个时间并非休息日,怎么出现在家里。

      胖婶心里可是烦透了姜瑜,只要看到她,就想到那十几个鸡蛋,心里坠坠的疼。

      姜明哲倒是一个读过书的,自小也经常和姜瑜家里走动,小时候她没少跟着姜明哲去村子那条河里摸鱼玩耍,感情倒是不错。

      “我高中毕业了,现在在县城粮所上班,单位放了两天假。”姜明哲今年十八岁,只比姜烟小一岁,小的时候还说长大了要娶姜瑜当媳妇呢。

      如今长大了,也参加工作了,小时候的玩笑话自然也没人当真,而且两家是邻居,他也知道自家亲妈如今是看不上隔壁姜家了,毕竟家里没有撑门面的大人,自家亲妈是个什么性子他也一清二楚。

      莫说他只是把姜瑜当妹妹,就算真的有想法,冲着小时候的交情,也不能娶回来,不然婆媳关系就是个【创建和谐家园】烦,指不定家无宁日。

      胖婶此时的表情别提多骄傲了,毕竟儿子现在的工作可是铁饭碗,吃公粮的。

      而且她还得催着儿子早点找个城里儿媳妇,绝对不能让隔壁这两个小妖精缠上来。

      明眼瞧着胖婶那翻的只剩下眼白的白眼,姜瑜也不是个找虐的性子,简单说了两句,走到隔壁家门口,掏出钥匙开门进去。

      姜明哲无奈的看着胖婶,“妈,你至于嘛,以前姜翰叔在的时候,可没少照应咱们家。”

      “你叔是你叔,他们是他们,你不知道,上次……”胖婶叽叽呱呱的把那件事和儿子又重复了一遍,气的胸脯子不断的起伏,“那可是十几个鸡蛋,本来留着给你补脑子的。”

      “……妈!”姜明哲差点没让自己亲妈给整哭了,他脑子够用,而且鸡蛋也不能补脑子,说的好像他智商不在线似的。

      “行了,我不说了,反正我就是不待见隔壁那仨孩子,你以后少和他们家里来往,不然你就不是我儿子,也别认我这个妈。”

      他觉得和自己亲妈简直无法沟通,不知道他爸在家里,平时都和他妈聊什么。

      胖婶的态度姜瑜并不在意,反正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进门后,给家里的牲畜喂了水,准备趁着晚饭前的空挡睡会儿觉。

      却刚等他摊开被褥,一张脸从窗户外面探出来,吓得姜瑜差点没丢了魂儿。

      “进来也没个动静,吓人呐?”她拍着胸口冲姜秀秀喝了一嗓子。

      姜秀秀笑嘻嘻的进门来,然后麻利的脱鞋上炕,躺在姜瑜摊开的被褥上。

      “青青姐明天出嫁。”

      姜瑜这才反应过来,明天是国庆节,今年的中秋比国庆早一个礼拜。

      “我来喊你明天过去看热闹,顺便抢几块喜糖。”

      “好!”姜瑜没拒绝,她的确是想看看,反正是上午,也不耽误中午学习。

      国庆当天,村子里集体休息,在很多地方甚至还会组织各种活动来庆祝纪念。

      河西公社这天也很热闹,大清早吃早饭的空挡,姜秀秀就跑了过来。

      “人快来了,你们怎么才吃饭啊。”看着他们家饭桌上的菜,姜秀秀就着姜烟的手,吃了一筷子萝卜,“姜烟姐去看热闹不?”

      姜烟笑着点头,“去吧,杨青青的好日子,去凑个热闹。”

      “快点吃,人都走到半道了。”

      三人匆匆吃了早饭,收拾好饭桌,一块出了家门。

      农村结婚的规矩很多,当然也很热闹,不像城里那么的注重高贵的仪式感,一路上姜瑜听姜秀秀说起农村结婚的各种民俗,颇有些期待。

      来到杨家的时候,屋里屋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姜秀秀拉着姜瑜进了门,就看到杨青青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裳,静静的坐在铺着红色毛毯的炕头上,接受着村子里众人的道贺。

      “青青姐,你今儿真漂亮。”姜秀秀作为公社大队长的闺女,在村子里很是吃得开,和之前的姜瑜一样,走到哪里别人都要让着。

      “谢谢秀秀!”杨青青的情绪看上去很紧张,可脸上的笑容也是真的,没有半分勉强,很显然她对未来的丈夫是满意的。

      姜瑜看着对方,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盘起来,头上还带着塑料的红色绢花,脸上抹着胭脂,嘴唇也涂抹着淡淡的唇脂,颜色并不深。

      她长得挺好看的,肤色即便是偏黄,一眼看上去也是个干练的女孩子。

      就算是在原着里,她也是个好姑娘,不过是女主人生路上一个随手帮助过的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因此姜瑜是希望她婚姻能幸福的。

      其实在原着中期,整个河西公社的人,都对姜瑜厌恶至极,甚至不少人也在背地里落井下石,以至于姜瑜四面楚歌,直接在村子里混不下去。

      可如今什么都没发生,她也不会去做什么,即便是苏音音来到他们村子,那又如何,她这个最大的女配只要不去掺和,随便苏音音做什么,反正在自己身上,对方玩不转,也没什么好怕的。

      ------题外话------

      快过年了,给家里小孩网购的零食大礼包,一包十斤,我买了五包,五十斤的重量,弄回家里差点没累成狗。不过说真的,量超大,应该很过瘾。

      ¡¡¡¡¡î¡¢µÚ028Õ£ºÑ§Ï°ÓкÎÓÃ

      约九点左右,外面就有一个婆娘兴奋的跑进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着:“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咯。”

      瞬间,杨家大院就沸腾起来,尤其是孩子们,此时更是被家长给叮嘱着去堵门,这年头可不兴给孩子们红包里面装钱,毕竟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是富裕人家也几乎不会这么做,至少在他们这边是没有给堵门的孩子们发红包的,都是用糖块代替。

      从家门口一直到接到新娘子一共有三道门,农村孩子多,因此结婚的时候你得准备不少的糖才可以,不然会很尴尬。

      好在杨青青的新婚丈夫是供销社的小领导,结婚需要喜糖,单位里的领导也不会吝啬的,总能走点员工通道给写便利。

      “不给喜糖不让进门。”一时间,想着等拿到糖果的孩子,什么都顾不上了,齐刷刷的冲到大门口去堵着。

      只是很可惜,随着一把糖从墙头上被抛进来,堵着门的孩子们什么都顾不上了,扭身回头疯抢扔进来的喜糖,新郎官也顺利的跨进了大门。

      这次来陪着新郎官结亲的,是对方的堂兄弟,来了有三四个,护着新郎官跨过三道门,可算是看到了新娘。

      姜瑜被姜秀秀拉着站在院子里,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情况,只见媒人在里面念念有词,都是一些吉祥话儿,且农村的习俗看着也很有趣,这婚礼在她看来,也是原汁原味了。

      这个年代接新娘大部分都是牛车,条件好点的是租用村子里的拖拉机,再好点的直接骑着自行车过来。

      今天对方来接人,直接就是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十几辆,惹得村里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地里羡慕眼红。

      他们很多当年结婚,干脆就是从自己村子里走到婆家的,别说自行车了,连牛车都没有。

      这一比较,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

      不过在姜瑜看来,可谓大开眼界,她无法想象结婚居然是用自行车的,而且来接亲的流程和穿戴都很土味。

      想到自己结婚,最早也要十年后,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私家车已经开始出现了,华夏经济发展迅猛,她或许能避免这种自行车接亲的羞窘。

      在这个年代,能被自行车给接到新家,对新娘子来说是最美的婚礼了。

      可姜瑜到底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她实在是很难全心接受。

      众人经过一番的热闹,杨青青就被她的新婚丈夫给抱出了家门,放到了最前面的那辆自行车后座上。

      后座很体贴的铺着一张软垫,车把手上也挂着红色的布条。

      杨青青的父母要跟着过去喝喜酒,也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众人在一番喧闹的道贺声中,看着接亲的队伍离去。

      “咱们回去吧。”姜秀秀招呼正在和一个小男孩聊天的姜川,挽着她的胳膊往家里走。

      姜瑜对这桩婚事其实很看好,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娶一个家有残疾父亲的女人做妻子,说不定以后就会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既然对方依旧坚定的娶了杨青青,那就是真的很喜欢她。

      先不说以后供销社的处境如何,至少在这几年内是能过上舒坦日子的。

      “你觉得青青姐对象咋样?”

      “挺不错的。”姜瑜回答。

      “是吧,我妈也觉得对方挺好,而且我偷听五婶和我妈说过,青青姐对象给了他们家六十六块钱的彩礼呢,这笔钱青青姐不打算带走,留给了杨叔刘婶,那人还说青青姐只要过门,家里的钱都给她管着。”姜秀秀的语气里都是羡慕。

      姜瑜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为现代职业女性,她的观念并不适合这个年代,因此很多的话她不会对姜秀秀说。

      以免被看做异类。

      却说杨青青这边,被接到县城里的一个院子里,连番的折腾,喝完喜酒送走客人,天色也已经暗下来了。

      家里的晚饭是她婆婆做的,不过是将中午的饭菜回锅热了热,有不少的肉,谁也不会嫌弃。

      她的新婚丈夫叫梁平,长得一般,不帅可也不丑,个子瘦瘦高高的,带着一副眼镜,给她一种很有知识的感觉。

      最开始她的确是不想嫁给梁平,毕竟她心里有喜欢的人。

      可之后她在村中五婶子的陪同下,来到梁家吃了顿饭,看到梁平的父母,心里的排斥瞬间淡化了很多。

      梁平的父母很和善,而梁平的儿子也特别的懂事,甚至看到自己还有点胆小,长得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很可爱,她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紧,当然这时候她并没有把这个小娃娃堪称自己的继子。

      她喜欢的人也在县城里,只是那人的父母性格有点不太好相处,好几次她看到那对夫妻扯着嗓门吵架。

      人,其实很怕比较,若没有接触到梁家,她大概还是会坚持等着那个人去她家里提亲。

      “青青,既然来到咱们家,就别把自己当外人,以后这里也是你的家,有什么不懂得尽管问妈。”梁妈妈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加上青青这孩子朴实勤劳,接触过几次,再加上她的一些听闻,心里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

      梁青青羞涩的点点头,然后察觉到坐在两位老人中间的小娃娃正悄悄地看着她,想到以后这孩子也要喊自己为妈妈,她心里颇有些忐忑。

      梁妈妈见状,低头冲小孙子笑道:“浩浩,这是你的新妈妈,奶奶告诉过你是吧?”

      “……嗯。”小家伙垂下头。

      “妈,他现在还小,可能没办法让他一下子喊出来,不管喊我妈还是姨,我都会对他好的。”杨青青赶忙说道。

      “好,妈听你的。”梁妈妈听到儿媳妇这么说,心里更加的满意,这儿媳果然没有娶错。

      姜瑜这边,高中的课程已经复习完了,课本上的知识对她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

      虽说脱离学校多年,有些理论和公式你会模糊,可只要再复习几遍,很快就能捡起来。

      现在她已经开始复习大学的课程,没有大学课本,这些都是几位老爷子自己备课然后再教给她。

      姜瑜如同一块海绵,以极快的速度吸收着几位老人脑海里的知识,这学习速度,让几位学识渊博的老人家都觉得紧迫起来,同时也深深地为姜瑜惋惜。

      若是个和平年代,她必然会有一番很大的作为。

      可如今,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只能自娱自乐了。

      ¡¡¡¡¡î¡¢µÚ029Õ£º±»¼Ò±©µÄº¢×Ó

      姜瑜不知道几位老师的想法,照例风雨不误的每天去听一个小时的课程。

      就算是知道,也不能告诉他们恢复高考的事情,没处解释。

      两日后杨青青回门,姜瑜家没有去喝喜酒,可姜烟还是准备了六个鸡蛋,让姜川给送了过去,乡里乡亲的总不能装作不知道。

      只是从姜烟口中得知,杨青青结婚后的日子似乎挺好的,据说公婆对她也很和气,姜瑜就不再关注对方。

      秋去冬来,河西公社接连下了好几场雪,将村庄包裹的一片雪白,而公社里在入冬的时候就彻底闲下来了,不再上工。

      家里做饭的任务被姜烟揽了去,她则是每日去茅屋那边跟着几位老人读书,通常是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再加上姜川学校里也放假,每日里也会背着自己的小书包,跟二姐过去学习。

      天色渐暗,姐弟俩从茅屋那边出来,冒着风雪往家里走。

      姜川攥着二姐的手,踩着脚下还未化又添新雪的路面,感觉寒风不断的往身体里面钻,冻得他不断发抖。

      “二姐,你看前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1: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