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M】穿成男配后,我天天吃瓜》-第10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郭松脸上瞬间松快下来,挂着笑,道:“走吧,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牛,能产出口碑这么好的奶。”

        说话间,几人便到了门口,这么一路走着郭松还不忘说着:“你家牛奶确实品质不错,要是可以的话,不然再多养几头?”

        说完,郭松又苦笑道:“按市场对你家牛奶这么好的反馈来看,至少得多养个三十头才勉强够清河市那边卖的。”

        林北亭笑笑,道:“不着急,冬日里牛价钱便宜,我准备冬天的时候再买。现在水奶价钱不便宜,冬天去买至少能省一成。”

        郭松纳闷了:“怎么平时也没见你这么扣的啊?”

        林北亭摇头笑道:“还不是手里没钱么!”

        郭松深深的看着林北亭,就差把“我不相信”四个大字刻在脸上了。

        林家的事儿现在吵的清河市稍微有点权财的人没人不晓得,范家免息借他们两百万呢!还说没钱,这骗谁呢!

        这边,范家硕照顾他哥哥早起绕着附近走了一圈锻炼身子,刚把他送进宅里休息,他跟范家哲那签了合同就闭眼无条件相信林家完全不同,范家硕还想看看林北亭他们是怎么发展的,他们家到底多久才能用上林家的物产。

        而这刚出门,就听见林北亭似乎在跟谁说他们家牛奶的事儿,范家硕耳朵一动,似乎想起来了,云莲县里到处都在传他们家的牛奶特别好喝。

        好喝什么的范家硕也不想,但他总觉得林家的牛奶没那么简单,就跟他们家的小公鸡似的,要是能对人体起到相对不错的补养作用,那给他哥哥喝了多好?

        只是听林北亭说的,好像他们家牛奶也不够卖的?

        范家硕低低骂了一句,见鬼了,这家东西怎么什么都不够卖?

        林北亭带着郭松去山里转了转,原本他是想把水牛牵到房子后面,既方便看管也方便照料,但随着水奶买的越来越多,地方便不够用了。

        林北亭只能让人在一处没办法种地的陡坡头上圈了一片地,下面只简单的铺了青砖,上面则是简单搭的一个篷子。

        只是这篷子夏天挡挡雨水还凑合能用,冬天这么冷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林北亭也没想到这水牛奶一推出,竟然这么热卖,人们的购买意愿比什么串串、葱油面强烈的多。

        后来才连着买了十几头,原本以为能慢慢一步一步的折腾,没想到范家人竟然这么大方、郭松想代理经销牛奶的意愿那么强烈,关于水牛这片,林北亭还没来得及开始收拾呢。

        郭松也确实是亲眼见着这边简陋的环境,他跟林北亭搭伙这么长时间,多少也了解林北亭的性子,他要是想认真去做某一件事,肯定是把前后配套相关的东西都做好,这牛棚连个挡风的墙都没有,这也确实是没法子了。

        郭松失望的下山,坐上车还跟林北亭埋怨:“你这鼓捣的速度确实有点慢啊。”

        林北亭笑着摇头:“这还算挺快的,你看看哪家是前一年开小吃店,后一年坐拥几百亩地当大地主的?”

        郭松“嘿嘿”一笑,认真开车。

        而范家硕,他眼见着林北亭他们上山,又坐在自家洋楼阳台瞧着他们下山,正准备过去找林北亭聊聊他们家牛奶的事儿呢,就见林北亭被那人开车接走了,见鬼的!

      ¡¡¡¡¡î¡¢µÚ 159 ÕÂ

        虽说林北亭跟郭松讲的那么简单, 可他心里确实是有些着急的, 毕竟林北亭自个儿是打心眼儿里觉得这样的赚钱速度太慢。

        但要是切实去想的话, 现在千禧年其实有很多可以顺应时代去做的大生意。

        比如说去投资一下麻花藤、再或者去某家将来最大的女性购物平台当产品规划经理, 仗着自个儿先知,林北亭绝对可以在风口浪尖指点他们走向最正确的道路, 使他们发展速度飞速提升。

        口水十年,然后拿着工资光荣退休, 岂不美哉?

        要是不想当打工仔,那就辛苦些, 自个儿当老板,做的差不多了反手一卖,抱着一大笔钱真正过上财务自由的日子……

        林北亭摇摇头,望着窗外飞驰过去的风景,他原本觉得自己在城市里长大会忍受不了这样落后的小县城, 可竟然不知不觉也过去了一年, 还没有一点儿的不适应。

        反而,这里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让他感觉很舒服,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自己的实业,让林北亭感觉很充实,也很满足。

        窗外的风景由一座座连绵的山变成平坦的路——马上就要到市里了。

        其实清河市这边的地理环境不错, 北边有山, 南边平原,而云莲县就坐落在山脉和平原中间,县城旁边更是一条宽阔的大河, 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这也难怪后来云莲县单纯指望房地产业就能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开始是云莲县的教育远近闻名,后来清河市各地有钱有权的家庭会想办法把孩子送来这边读书,云莲县一高假期时间少,这些家庭就只能在县城里买房子,既是方便孩子洗漱,也方便父母虽是去看望学生。

        后来,零三年的时候,房地产业一路腾飞,便有某一大开发商来这边盖房子,小小县城里的人们到底见识短了些,那些大开发商的房子规划更合理,社区环境也更加优美。

        打那天开始,云莲县的房价一路飞升,当时女主童欣欣家就是通过卖手机的攒下的钱买了一套城郊的老破小,偏偏正好赶上被【创建和谐家园】,分了两套房,卖掉一套作为她最大的启动资金,从此童欣欣便开始了各处屯房发财之旅。

        “到了。”郭松停车,见林北亭仍是对着窗外发呆,便喊了一声。

        “啊!”林北亭回神,从剧情主线里走出来,望了望外面,是三中校园门口。

        “这就是三中了,旁边那个关着门的面馆就是我看中的房子,破旧是破旧了些,但把墙皮铲了重新来装就可以,只是费些时间……”

        林北亭最后一次出神的想:童欣欣他们家现在还没有按着主线开店卖手机,那他们能攒到钱买房子么?

        等到郭松全部把大致情况说完,林北亭没什么意见的让他自己去做,表明他到时候只负责送货就是了。

        郭松见林北亭这么没心思的,开车送他去清职的路上便有些不安,忍不住道:“其实我觉得现在老老实实做食品就挺好,开网吧的投入太大了,而且对人脉关系要求特别高……”

        林北亭愣了一下,跟着便忍不住笑起来。

        这边,郭松见林北亭脸上没什么难看表情,便继续心里忐忑的道:“我也翻了开放这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曲线,包括国民的和咱们这儿地方的,甚至各类细分的表也翻过,我发现科技类的东西价格其实是在一路下降的,而食品行业却是一路上涨。”

        这下,林北亭更意外了,他干脆不说话,就静静的听郭松后面还能说什么。

        这倒是少有的见着他这么绕圈子说话。

        见林北亭一脸饶有兴趣的样子,郭松便继续说:“我家有个远方表亲在京城,他们家在九零年代是非常不错的家庭了,当时是他们小区为数不多的买电脑的,我们去京城的时候借住他们家我还亲眼见过,记得他那电脑特别笨重,当时他们买的至少有三万块吧。”

        “去年夏天我高考结束跑去京城旅游,再次借住他们家,发现他们那一栋楼不少住户家里都买了电脑,而且样式更纤薄,款式更先进,也才只要几千块钱。而我那表哥,他已经在这几年时间里换了两次电脑,每次都比前一款更先进,但价钱却未必一路高走。”

        这也确实是目前台式机的发展趋势,而且以后会更加便宜,甚至于现在随便一台一两万的笔记本电脑,在未来几年里也会迅速讲价,走入寻常百姓家。

        见林北亭点头,郭松又道:“我大胆预测一下,或许要不了十年,每家每户都会装电脑扯网线,到时候网吧的生意肯定萧条。”

        林北亭扭过去看他,认真道:“我确实最近连着合伙开了两家网吧,而且在未来两年之内会开的更多,但也就这么两年,最近几年都是网吧生意的红利期,我不可能错过的。”

        跟着,林北亭又斩钉截铁的道:“那也仅仅是不错过而已,至于再多的我也不会投入太过,以后还是想把更多的专注力放在实业上面,就像是所说的那样,好好做餐饮,不说收入跑赢GDP,但实现稳定增长肯定是可以的。”

        林北亭这么把话说明白了,郭松才算是放下心来,他笑道:“我还真怕你看网吧生意来钱快,就一个劲儿的去开网吧呢。”

        林北亭笑笑,只摇头不说话。

        郭松今儿个似乎是完全打开了话匣子,道:“其实祁荣他也没打算长远做网吧生意的,他预计是网吧生意还能做二十年,到时候他三四十岁就收手,抱着开网吧赚来的钱娶媳妇养娃娃。”

        林北亭终于开口:“老婆孩子热炕头么,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郭松咧嘴,歪着头看向林北亭:“那得年轻时下劲儿的赚钱,才能早早的过上退休养老的潇洒日子。”

        话音刚落,清职大门便出现眼前,郭松开车进门,在教学楼下面挺好汽车,林北亭下车身段干脆,还扬了扬衬衫衣领,斗志昂扬的道:“走!赚钱去!”

        “现在农机车可不便宜,也就你这样的能把花钱说成赚钱。”郭松无奈笑着,也跟着下车。

        清职机械学院真的跟祁泰说的那样,他们一直都在研究适合清河市山区地形的农机车,林北亭来过两次,教授学生都对他面熟,一路无障碍的走到车间。

        教授吓一跳,还以为是林北亭买的农机车不耐用,来找他做售后了,却听林北亭说是用的不错想再购入两台,神情一下子就放松了。

        林北亭见状笑道:“难不成我买的第一代真有那么差劲吗?”

        做实验的老学究相对来说还是实诚的,点头道:“我们第一代研发出来的确实粗制滥造,相比现在新一代的农机车可能稳定性上要差上很多。”

        林北亭想起家里那两台农机车运行的时候,忍不住笑道:“那么抖,难怪稳定性要差些。”

        教授面带羞赧,道:“就你反应的问题,我们已经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老代的是没办法升级了,但是新款肯定要好得多。”

        见这教授实诚劲儿,林北亭莫名的就想起了上次来他们家里给老机器装减震垫的那位。

        老教授跟林北亭又聊了几句,从他嘴里得知林北亭竟然又承包了五百多亩的山地,准备全部转为梯田耕种,惊的好半晌没合拢嘴巴。

        可不是么,上次买农机车的时候他们家才多少地来着?一百多亩?老教授记不清了,但这才多久过去啊,这年轻人竟然又承包了这么多的地!

        “青出于蓝胜于蓝啊。”老教授摇头感慨。

        林北亭嘻嘻笑着,道:“我这是站在前辈们的高度上,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机遇啦。”

        老教授仍是坚持道:“是你自己优秀,我们的作用微薄的很。”

        见老教授这么较真儿,林北亭也不跟他继续抬,反而说起农机车的事情。

        说起这个,老教授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我们在原来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大的升级,你现在看的是第三代,爬坡能力更优秀,六十度的陡坡都能毫无压力的开上去,并且载重能超过五吨!

        这款是在基础款上再升级,可以用来收割、播种、插秧、施肥等等,甚至还能通过条件齿距铲除垄外的杂草。但这款功能性更细,只能用于已经事先处理好的平整松软的土地耕作。

        这一款是我们后来又研究的,这款功能更偏向于粗旷的理地,比如过小麦、玉米收割完了,它可以快速粗暴的铲出并筛选大块的植株根部,对了,还可以用作开荒,把土地上的杂草产出并筛掉细小的土壤,把大块的杂物整理出来。”

        林北亭一听,这两台机器简直就是给瞌睡的他送枕头啊,新承包的那片地得用后者迅速的铲平并筛除杂物,清理土地,处理完了再用前者精耕细作的播种除草和上肥。

        老教授站在后一款前面,指着又道:“其实这个型号的机器我们已经卖出去两台了,都是山区的农户买回去租用的,这台机器也能简单的进行一些收割小麦,收割玉米杆等工作,而且相比于前一款更加省油,价钱还便宜。”

        这时,教授旁边的学生也跟道:“买回去的两家都租出去了,据说今年秋里收成的时候,亏得有这机器,要不然秋雨一下,多少户人家的粮食就遭殃。现在还有一家人过来瞧了好几次想买这台机器呢。”

        林北亭似乎是有点明白了,估计是先做的那台精耕细作机子不好卖,后来教授们才研究出个便宜的结实耐操版,卖给这边的人们。

        毕竟这边经济相对来说更加落后,只要能便宜点,把最基础的功能达到,农户们已经很知足了。

        不过林北亭山上土地面积更大,而且他也不打算用“纯手工的匠人精神”,一点点的种地,毕竟能用上现代化社会的成果,为什么偏要墨守成规呢。

        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仍在叫嚣着拿“纯手工”打造作为营销噱头的,迅速在人们视野中蹿红的,大多其实是生产数量不高,没办法做出完整完善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线路的。

        最后,林北亭在这边订了六台机器,其中两台结实耐操版,四台精耕细作版。

        当然,机器本名并不叫这个,不过林北亭实在是懒得去记那些乱七八糟的英文字母和【创建和谐家园】数字了。

      ¡¡¡¡¡î¡¢µÚ 160 ÕÂ

        鉴于林北亭买了他们第一代机子当了小白鼠, 教授还亲自出面帮他要了九折的优惠, 六台机子下来一共是十九万, 林北亭直接当场付清。

        虽是付了全款,林北亭还没办法直接全部拉回家, 因为卖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清职这边各个型号也就只有三台的库存, 其中一台作为展示,一台虽是拆解了继续做研究,另外一台才是崭新的等待售出的。

        最终, 清职那边找了两辆大车,送林北亭回家, 另外又送两台待售的崭新机子, 至于剩下的四台, 得等他们抓紧时间赶工去做了。

        新款的两台农机车比起第一代来说都大了一圈,但相对来说也并没有在这边普遍地形不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当两台崭新的农机车卸下,林家大院门口迅速被围了整一个圈儿。

        不是村子里八卦的长舌妇,是隔壁大院里年轻的学生们。

        “呀!又换新装备了啊!小老板你真是太牛逼了!”

        “我记得咱们现在用的农机车,是小老板才买了不到一年的吧?”

        林北亭见林爱国那一脸愁苦的模样,就忍不住笑,道:“这是新款的, 我看质量都不错,功能也齐全,至少能用上个十年。”

        一听十年,再想想家里那么大一片地要用呢, 林爱国瞬间眉头就松散了。

        杨昌对着这两台机子爱不释手,甚至还讨了林北亭的许可,攀上去坐在驾驶室上,手稀罕的握着方向盘,又一会儿东摸摸西蹭蹭,但动作都轻的很,生怕一不小心把车子碰坏了似的。

        杨昌负责开原来那辆农机车,他作为一个男生本来就对车子更感兴趣,这会儿简直跟着了魔似的。

        学生们当中,原本是杨昌跟另外一个学生开车子,现在买回六台农机车,林北亭便动了心思,想再培养两个学生来开车。

        问了一圈,竟然好几个举手的,林北亭便挑选了两个平日里做事情最稳重的,让杨昌跟他们一起交流,并且快速学会开这个大家伙。

        一听这些,学生们又闹起来:“小老板你是买了多少台啊,还找这么多人负责开车的?”

        林北亭笑道:“六台。”

        话音刚落,林爱国脸就黑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16: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