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谁能想到,走投无路自卖为奴后,不仅儿子能读书,还顿顿都有荤腥吃,现在就连房子都是砖瓦房,这可是以前做梦都想过的日子啊。
“可不是吗,咱一家人运气好,碰到了心善的东家。得亏没听你大伯的话去庄子上,不然哪里有这日子过。”陈氏也唏嘘不已,心里满满的感激。
听到这话,小陈氏脸色一寒,气囊囊的道,“大伯脑子有病,那庄子里的老爷明显就是个急色的,当时瞅着翠儿和花儿的眼神就像要吃人一般,我都想把他眼珠子挖下来。”
陈氏脸色也带上了愤色,显然是儿媳妇的话让她想起了什么。
半晌,无奈的叹了口气,“各人有各命,那是他们选的,怪不得别人,咱只要好好的给东家干活,别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小陈氏闻言,脸色稍缓,眉宇间却是仍带着几分愁色,“娘,我晓得。”
“枝儿,你跟娘说实话,你是不是有啥想法?”陈氏脸色一冷,听着儿媳妇口气,就知道她有心事。
小陈氏哆嗦了一下,脸上满是愁苦,“娘,我不会对不起东家的,只不过小翠是我女儿,宝贝疙瘩养大的,再有两三年也该说亲了,如今入了奴籍,我……我心里难受。”
第147章 县城遇黄叶儿
这句话像是刀子一般扎进了陈氏的心里,她和张福这辈子就一个儿子,好不容易有了两个孙辈,还不得不为了活命【创建和谐家园】为奴,她又如何不难受。
陈氏抬手抹了把眼泪,喃喃道,“命啊,都是命。”
小陈氏面露苦色,心口扯得一阵一阵疼。
“婶子,大妹子,你们是主家娘子买来的?”突如其来的声音下了婆媳俩一跳,两人挨在一起瞪大了眼睛看向出现在身边的男人,眼中瞬间布满警惕。
那匠人似乎也发现了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忙笑呵呵的后退了两步,连忙解释道,“你们不用怕,我是来给主家盖房子的匠人,现在主家住的院子就是我们建的呢。”
听到这话,婆媳俩松了口气,小陈氏勉强的扯了个笑脸,“大哥说的没错,前边那两个是我公爹和当家的,来东家里两天了。”
“哦,哦。大妹子,我刚才在后边不小心听到你们的话了,按我说,你该去找主家娘子说说,别看她是个妇人,可那性子却是个爽朗的,心也善良,没准就解决了你的担忧呢。”
匠人夸赞起楚蓉来,眼里可是慢慢的敬佩,他可没忘记主家娘子一棍子就敲断了那泼皮的腿,还天天给他们熬凉茶,送菜送肉的,不是一般【创建和谐家园】妇人可比。
小陈氏眸子一亮,和自家婆婆对视一眼后,朝着匠人连声的道谢。
女儿如今十一岁,还有三四年可等,只要他们一家子好好干活,到时候跟东家求个恩典,也不是不成啊。
得了解决办法,小陈氏婆媳两个如何欢喜不说,倒是坐着毛驴车来到县城的楚蓉两夫妻遇到了个熟人。
黄文海的二闺女,他们俩的侄女,那个被二十两银子卖掉的黄叶儿。
楚蓉眨巴了几下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白【创建和谐家园】嫩,一掐都能出水的黄叶儿,很难想几个月前还是个干瘦的像颗小草的小丫头。
最让楚蓉惊奇的,是黄叶儿眼睛里的灵动,像是突然活过来一般,身上穿着干净的裙子,料子也是好的。
当初听到小丫头被卖时,楚蓉想过帮一把的,只是那时候她能力有限,过去的时候,小丫头已经被带走了,后来能力有了,人又找不见。
从原主的记忆里,楚蓉知道黄叶儿会偷偷的给俊儿兄妹俩吃的,那都是从她嘴里省出来。
“婶娘。”黄叶儿红着小脸儿,嘴角带笑的唤了一声。目光落到黄书海身上时,眼中带着几分疑惑。
跟在黄叶儿身边的妇人警惕的看向楚蓉和黄书海,一把揽住黄叶儿的肩膀往怀里带,“叶儿是我家的。”
楚蓉看了妇人一眼,没说话,只是笑着看向黄叶儿,“叶儿,这是你二叔,前不久刚回来的。”
听到楚蓉的话,黄书海这才恍然想起,他离家时,那个才刚会跑的小丫头长这么大了。
“二叔。”黄叶乖巧的叫了一声,眼里带上了几分好奇。
那妇人想拉着黄叶儿离开,被楚蓉拦了下来了,“这位夫人,我不是来带她走的,你们把孩子养的很好。”
“当然,她是我儿媳妇,是当闺女养的。”
妇人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那她儿子最大也就十三四岁。楚蓉响起村里人的话,这妇人的儿子是个傻子,才会买了叶儿。
楚蓉低头,见黄叶看向妇人的眼中带着孺慕,冲到嘴边的话又被她咽了回去。
跟着这家人,总比在黄家好。
楚蓉从荷包里摸出四个银锭子,用帕子包好后,上前拉起黄叶儿的手放到她的掌心,随后抬头,对上妇人错愕的目光,笑着说道,“大姐,这是我们当叔叔婶婶给孩子添的嫁妆,还请你好好对她。”
黄书海从驴车上拿下一个油纸包,沉默不语的递给妇人,那妇人下意识的接过,揽着黄叶儿的肩膀,怔楞的看着毛驴车渐渐走远。
半晌,妇人才回过神来,手上的重量让她不由的打开了油纸包,里面装了四封点心,外包装是罗记铺子的,妇人惊讶的张了张嘴,那里的点心可不便宜,一般的都要一两银子一封,即便她家有个小布庄在,都不会随便去罗记买糕点。
“叶儿,你还是有家人心疼的。”妇人封好油纸包,揉了揉小丫头的发顶,感叹道。
第148章 两道炖菜
点心被黄书海送了,两人只好绕道又去了一趟罗记铺子。
如果是自家吃的,倒也不用再买,只不过这四封点心是买来送给黄成瑞一家的,人家四口子人在山包上免费帮忙,总得表示一下,不能认了干亲就随意使唤人家。
趁着黄书海去点心铺子的空档,楚蓉靠着箩筐和自己的掩饰从农场里弄出来四个西瓜。农场昨天中午的时候就升到了五级,而这次升级后的农场,却是让楚蓉哭笑不得。
农作物生长时间没变,鸡窝多了一个,如今正处在孵化鸡崽子中,鸡蛋怕是会更多,好在买了山包,可以圈出一块养鸡,卖菜的同时也卖鸡蛋。
不过那多出来的一个猪圈却是让楚蓉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难道要在家里养头猪?似乎不太现实,养一头杀的时候变成两头或三头的,傻子都能看出来不对劲儿。
但是,这农场就是祖宗啊,你不养,它就死活不升级。昨晚上楚蓉就决定好了,等啥时候自己来县里,就买头小猪仔放农场,大不了养它一辈子不杀。
当然,到现在还让楚蓉纠结的,是农场木屋门口多出来的……狗窝?
想到这儿,楚蓉嘴角抽了抽,她也不敢确定那是不是狗窝,外表像,但窝里面却是摆着一个篮球大小的蛋,显示要一个月的孵化时间。
如果到时候真的蹦出来一条狗的话,楚蓉觉得从此她都不能直视狗子这种生物了,蛋生的狗,该长成啥样,她想象不出来。
“买了西瓜?”
毛驴的响鼻伴随着一道疑惑的声音,楚蓉回过神来,看了看坐下来的黄书海,又看了看腿边的西瓜,砰砰拍了两下,随意道,“碰到了推车卖西瓜的小贩。”
黄书海嗯了一声,扬鞭赶毛驴。
楚蓉松了口气,还好他没问什么,西瓜虽说四季都有,但秋天,在这小县城还是少见的,碰上算是运气。
要是他真张嘴说再去买俩的话,她还真变不出那个小贩。
回到黄家村,还有半个时辰可以做饭,陈氏婆媳去地里帮忙,两面花卷和馒头刘氏和孙氏两妯娌已经蒸好,就剩菜等着她来做。
楚蓉挽起袖子,看着厨房的食材,微微翘了下嘴角。既然时间有限,也不弄虚的,做两个大锅炖菜。
土豆,茄子,豆角,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铁锅乱炖,荤素搭配。楚蓉还记得她为了吃上地道的乱炖,寒假的时候特意跑了一趟东北。
另一道菜简单多了,大白菜炖豆腐,还有黄书海捉来的一斤虾子。不过经由楚蓉的手,锅里的虾子一斤变成了两斤。
晌午,黄书海挑着扁担,两个箩筐下边分别放着一个西瓜,两块【创建和谐家园】布裹着的花卷馒头,上边稳着两个大木盆,热气腾腾的,用油布盖着往山包走去。
路上下工种菜的村民碰到黄书海,打过招呼后,闻着从油布下散发出来的香味,恨不得掉头回去,哪怕不要工钱也吃上一顿。
见黄书海走远,几个凑在一起的村民狠狠的咽了咽口水,其中一个年岁小一些的,忍不住叹道,“三叔,你说那箩筐里是啥吃食,咋那么香呢,我闻到肉味了。”
“你小子,赶紧回去吃饭,再有半天儿活就干完了。”被叫三叔的男人笑骂着拍了下他的脑袋。
“哎呦,别打呀。我就觉得都是给他家干活,咱们的饭咋不管?”
“滚,你可不能丧良心,要不是人家招工,你以为种个菜就挣四十文钱?”
边上的几个汉子都笑呵呵的打趣那青年,直说的青年脸色涨红,羞愧不已。
黄书海把饭菜送到,交给了陈氏婆媳两个后转身离开。
“天爷哦,这……这咋放这些肉呢?”东家也太不会过日子了。陈氏掀开油布后,见着那一盆子乱炖,里边肉块比配菜都多,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匠人们也一个个围过来,见到盆里的菜后,忍不住欢呼出声。
“哈哈,又能吃到主家娘子做的菜了,料真足,跟之前一样。”
“那肯定啊,主家心好。”
匠人们笑容满面,急吼吼的拿碗装菜,开始埋头苦吃。
张家人见状,都惊讶的不知道说什么,这俩菜就是他们村里后生娶媳妇,都拿不出来,可现在,看这些匠人们的反应,似乎一直都是这样啊。
四口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默不作声的端起菜吃饭,当菜入口的瞬间,四人心里都升起了奔头儿,跟着这样的东家,日子有的过啊。
第149章 戚婆子横死
山包顶一共建了八间瓦房,每一个都是三十平的单间,还有两间靠小溪一侧的,厨房和杂物间,用来放农具。
靠近鱼塘的地方也建了一间小房子,而从山顶一直到山脚留出来的两米宽的小路,也让赵工头他们铺上了青砖。
因为房子结构简单,开工五天就全部建成,又花费了两天时间来铺路。匠人们离开时,殷勤的跑去问楚蓉还有没有活儿干,要是有他们就不走了,弄得楚蓉哭笑不得,还是赵工头一人一脚给踹到一边,才帮楚蓉解了围。
这天,早饭过后,楚蓉刚收了农场了的蔬菜和鸡蛋,就听到了三声急促的钟响。
楚蓉愣了一下,不过瞬间就从床上跳了下来,想起来急促三响代表着村里有老人去世了。
出了屋,正巧看到黄书海从外面回来,楚蓉山前问道:“谁家老人走了?”
“鸿正婶子。”
话刚说出,就听见村子里爆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嘶嚎声,声音哀泣,隐隐透着愤怒与绝望。
楚蓉蹙眉,下意识的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能分辨出嘶嚎的人再说些什么,却听不清,但却能听出是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先换套衣服,去把礼金送了。”黄书海放下水桶说道。
“我们也要过去?”楚蓉诧异回头,想了想,脸上露出古怪神色,问道,“你说的鸿正婶子,不会就是和老虔……和你娘关系特别好的老姐妹儿吧?”
楚蓉好不容易才把老虔婆三个字吞回去一个,就见黄书海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这下楚蓉是真的惊到了,原主的记忆里对这个尖酸刻薄的婆子印象很深刻,和黄老婆子好的就如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一般,臭味相投,没少合起火来欺辱原主。
可是那婆子年岁好像不大,也就刚过五十,而且要是她们记错的话,前几天还碰到过那婆子,黑瘦黑瘦的,却精神烁烁,一点没有要死的样子。
楚蓉跟着进了屋,挑了一套素色的衣裙换上,虽然对那婆子没好感,但俗话讲人死如灯灭,她还没小心眼到跟一个死人较真。
夫妻俩换好衣服,也寻了黄纸包了十个铜板当礼金。不是楚蓉小气,而是村里就是这个习俗。
“你放了几个铜板?”黄书海系好腰带,见楚蓉正把黄纸包放进怀里,出声问道。
楚蓉茫然回头,“十个啊,难道不对?”她记得就是十个,黄老头儿去世的时候,她见过礼金。
黄书海探手,伸进楚蓉怀里把黄纸包拿出来,打开,拿出来一个,再次包好,又放回到楚蓉怀里。
“鸿正婶子是横死,只能包九个。”
弄好后,黄书海把拿出来的铜板放到桌上,淡声解释道。
楚蓉闻言一愣,没去计较黄书海的动作,而是疑惑问道,“横死?”
“嗯,从木梯上掉下来摔死的,走吧。”黄书海点了点头,看起来不想多说,主动拉起楚蓉的手往外走。
一路往村里走,碰到了不少往那边赶的村里人,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即便有三族的人居住,但遇到红白喜事,基本全村人都会参加。
刚走到门口,就见刘桂兰婆媳三个和李寡妇站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院门口挂着幡子,楚蓉往里一看,见不少人影在走动,而且族长族老还有里正也都在,正围坐在一张桌子上说着什么,脸色看上去很是凝重,还夹杂着不少的怒气。
“楚妹子,过来,过来,礼金给书海,让他去送。”李寡妇眼尖,瞅到站在不远处的楚蓉,忙招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