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村子里不少的人停下手里的活计,仰着脖子往牛车上看。
有胆大的跑道牛车跟前,笑着打听,“老师傅,这是来谁家做工的啊,看样子是打算盖房呐?”
“呵呵,老乡,我们是文水县的,来给临时的东家盖房,不早了,您忙着,我们也得过去干活喽。”
说话的是赵工头儿,一个有着祖传手艺的泥瓦匠。
见到三辆牛车往村尾的方向赶去,那过来打听的村民抓了抓脑袋,实在想不到李氏家族有谁家要盖青砖瓦房。
“哎,打听到啥了,快说说。”
“就说了一句,还没啥用。我看都往村尾去了,应该是李家人要盖房子。”
“啥?不可能。我就是李家人,咱没听说呢,不行,我得去瞅瞅。”一个三十多岁的庄稼汉直起腰就往外跑,要真是李家人盖房,那可是长脸的大事儿。
除了他,还有不老少的人也跟着追了过去,庄户人就喜欢热闹,尤其是这盖房子,那可算是整个村的大事啊。
三辆牛车晃悠悠的赶到山脚下,停在了楚蓉家门前。
第117章 老觉得自己穷
“赵头儿,咱想必是来早了吧,主家还没起呢。”指着紧闭的院门,赶车的伙计回头朝赵工头说道。
“啥说啥,太阳都起了,赶紧给老子叫门去。”赵工头啪叽一脚踹在小伙计身上,等着牛眼吼道。
小伙计‘哎呦’一声,讨好的笑着求饶,一溜烟的跳下车跑去叫门。
手还没拍到门板上,就见到一个年轻男人扛着一捆柴走了过来。
“哎,主家来了!”小伙计登时跑上前,笑眯眯的朝黄书海行了个礼,“主家,我们赵头儿在那等着您呐,您过去商量一下,咱们该怎么动工。”
黄书海点点头,卸下肩上的柴捆子,朝赵工头走去。
“主家好,这辆车是主家要求带的青砖,按照市价走,搬运费用您看着给,十文八文的就成,就算我老赵舔着脸给兄弟们要的辛苦费了。”
赵工头脸上挂着笑,说起话来和和气气的,一点儿也看不出刚才还动脚踹人来的。
“可以。房子盖在西边,那是荒地,得先收拾一下。”黄书海从怀里掏出两锭银子,算是给了开荒的银子,材料费另算,工钱等完工的时候一起算。
赵工头笑眯眯的接过来,“那咱们就先开地,然后打地基,砌地龙。”
黄书海对这个也不太懂,想着自家小媳妇的忠告,淡然点头。摆出一副‘你随你,全听你的’的样子。
赵工头心里越发满意,做他们这一行的,最怕的就是主家在一边指手画脚,盖房子也是个技术活,外行人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可是深着呢。
要是听了主家的,房子盖得不结实,到头来还不是找他们麻烦。但是你要一句不听,没准这买卖就算是黄了。
如今碰上个啥都不管的主家,赵工头当然心里欢喜,摩拳擦掌的打算大干一番。
“等一下。”
赵工头刚坐上牛车,回头看向叫住他的黄书海,心道这主家不会又想插手了吧。
“动工的时候,在后院修一个好看点的菜园子。”自家小媳妇喜欢种菜,天天的除草捉虫,伺候的比自己都精心。
赵工头见鬼似的打量了黄书海一眼,点头僵笑道,“您放心,咱肯定修个最漂亮的。”
见赵工头招呼着手底下的人赶着牛车往西边去,黄书海这才发现周围有些不对,回身看去,只见不远处围了不少的村民,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这边。
黄书海眉头微皱,扭身扛起柴火就进了院门。
而回过神的村民,见着那些人当真把青砖卸在了楚蓉家院子的西侧后,都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有些人纷纷举起大拇指夸赞着黄书海,看看这男人多有本事,刚回来这么短时间,就要给家里盖青砖大瓦房了。
而有几个男人则是默默不语,眼中却露出羡慕的神色。他们可是听到过自家婆娘谈论黄书海的媳妇,是个有本事挣钱的,没准这房子就是人家挣来的钱,让黄书海那小子得了便宜。
几个男人吩咐感叹自己咋没娶到这么个媳妇啊,那样的话,谁还用苦哈哈的种地,早就享福去了。
不得不说,古往今来,总是不缺那种‘娶个媳妇,少奋斗三十年’的男人。
“刚听到外面有动静,匠人们过来了?”楚蓉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碗凉茶递给黄书海,笑着问道。
“嗯,让他们去荒地那边了。”黄书海接过,一口喝下去,身上顿时凉爽无比。
“还是你想的道,买下了咱边上的两亩荒地。”楚蓉笑眯眯的夸赞着。
原本她还想发愁房子拆了去哪住,还有着大半年也添了不少的东西,搬家都不现实。
可等她把这事儿说出来后,黄书海很是诧异的瞥了她一眼,然后把他去里正家说盖房,顺便买了宅子边上的两亩荒地的事儿说了出来。
楚蓉听过后,瞬间觉得自己犯蠢了,被前世的寸土寸金给浸染的,她都不敢想买地的事儿。
黄书海嘴角抽了抽,抿唇不语,只是心里越发觉得怪异。
自家的媳妇不仅天天睡觉前盯着一处发呆,还似乎缺少基本的常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老觉得自己穷。
“我熬了一锅凉茶,待会儿你给匠人送过去。”想到厨房里还煮着的凉茶,楚蓉忙不迭说了句,转身回到厨房。
黄书海喉咙耸动,看了眼手里的空碗,也跟着进了厨房。这些年他也喝过不少的好茶,可不知怎的,就是觉得这凉茶最合口味。
第118章 吃起来解恨
十几个男人干起活来,速度非常的快,还有着赵工头的安排,砍树挖树根,拔草,一上午的时间,两亩荒地全被收拾了出来。
整栋房子算上围墙占地也就一亩多点,不过黄书海给了二两银子,这才让一帮人有了干劲儿,要知道刨出去赵工头的抽成,每人可是能分到七八十文呢。
眼瞅着快到晌午,赵工头吆喝着大家伙加把劲儿,把宅子的外线给画出来,这样下午干起活来也方便。
楚蓉正坐在木凳子上烧火,她打算煮一锅木耳鸡蛋肉丝汤给那些匠人送过去。
木耳鸡蛋农场里很多,是没成本的东西,楚蓉一口气打了十几个鸡蛋,木耳也切了一小盆,肉丝就有点儿少了,上次去县城忘了买,村里屠户家的也没赶上,只好用腊肉凑合着放点。
等汤煮好,楚蓉叫上黄书海,挑着两个木桶就来到了西边荒地临时搭的棚子外。
“主家怎么过来了?”赵工头见黄书海挑着扁担,边上还跟着个笑吟吟的年轻妇人,忙从棚子里走出来,疑惑问道。
“您就是赵叔吧,我在家煮了汤,正好配着干粮吃。”楚蓉笑着上前,客套两句后,招呼的匠人们过来盛汤。
木桶盖打开,浓郁的香气瞬间钻进所有人的鼻子,让过来盛汤的匠人们纷纷好奇的往桶里看。
“是木耳鸡蛋汤,放了些肉末,各位多喝几碗。”
刚才说话的时候,楚蓉就看到匠人们带的大多都是杂粮饼子,这东西不容易变质,也方便实惠,唯一缺点就是太干了。
看来她的汤送的正合适啊。
赵工头吸了吸鼻子,眼睛笑的快要眯成一条线,看向楚蓉和黄书海的目光也真诚了不少,主家给脸,他们做活的当然得表示表示。
当下,赵工头拍着胸脯保证,半个月内一定让主家住上新房子。
这边热火朝天的盖房,而黄家那边听到消息后,却是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黄老婆子更是摔了饭碗,坐在院子里大骂。
黄文海也阴沉着脸,觉得自己被骗了,当初二弟口中欠了几百两银子的话一定是假的,没准是从外面挣了几百两,不想让他这个大哥沾光,才演了那出戏。
“当家的,咱可不能就这么看着呀,你听听村里人说的,二弟可是要盖大宅子。”黄王氏捏着手指,一脸焦急的模样。
随意可以欺负的软包子突然硬气起来了,反过来把她和婆婆欺负个够呛。
然后终于把吃白食的三个赶出家门了,人家闷声发大财,顿顿有肉吃不说,还送了她家小崽子去读书。
原本还有个死了男人的话可以刺她,谁成想二弟突然回来了。现在人家要盖青砖大瓦房,比他们这宅子还要大的多。
这让黄王氏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该是这样的,他们大房才应该高高在上,活得滋润的,哪能被个小【创建和谐家园】给压过去?
“哼,大宅子?盖了也得给娘住,生他养他的,到头来敢不孝顺,咱就去找族长。”黄文海怒气冲冲的吼了一通,扔下饭碗扭头就往外走,竟是气的连饭都吃不进去。
黄王氏眼珠子转了转,觉得自家男人说的话很是在理,就让他们去盖,到时候带上婆婆,不怕他们不让出来。
仿佛自己已经住进了大宅子里的黄王氏登时嫌弃的瞅了眼饭桌上的咸菜和玉米饼子,但那手上的动作却是一刻不停的往嘴里塞吃的,就连黄文海的那份都被她吃进了肚子里。
此时,不知道自家还没盖起来的房子已经被惦记上的楚蓉,嘴里嚼着块鸡肉,享受的眯着眼,像是吃着人间美味一般。
黄书海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眉梢微微挑起,诧异的看向楚蓉,这菜不是熟悉的味道,而且也不像之前好吃。
两人中间的黄俊儿默不作声的低头扒饭,瞅着那盘子鸡肉,神色莫名复杂。
“俊儿,快吃鸡肉,这可是瑾儿亲自送过来的。”楚蓉见儿子不懂筷,以为是他手短够不到,忙给他夹了好几块,“不过瑾儿那丫头,送完又跑回去了。”
“这鸡肉不如你做的好吃。”再吃了两块后,黄书海终于忍不住发飙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楚蓉闻言,登时大笑出声,这突然一下子,把黄书海都震懵了,茫然不知所谓。
“鸡肉做的味道是普通,但是这只鸡不普通啊。”楚蓉嘚瑟的挑了挑眉,咧嘴道,“这鸡呀,吃起来解恨。”
第119章 扛了一头猪大爷
黄书海听得一头雾水,但楚蓉却是不在说话,而是乐滋滋的吃着饭,尤其是那碗鸡肉,被她自己消灭了大半。
饭后,楚蓉背着箩筐晃悠着往地里去,黄书海却是逮住了要出门的儿子,问过之后,才知晓了自家闺女的‘英雄’事迹。
那只鸡就是黄老婆子养的,也不知是不是随了主人,见天的跑道刘桂兰家的后院鸡窝外吃食,不过好在每次都会留下个鸡蛋。
而今天,黄瑾儿和黄贵成家的四个孩子在后院玩儿的时候,碰巧看到了窝着下蛋的鸡。
别人不认识,但黄瑾儿认识啊,一瞬间想起当初楚蓉对她说的话,兴奋的招呼着另外四个,还真就把这鸡给逮到了,两个男娃子扑上去,一下子把鸡压在了身体下,就这么的闷死了。
黄书海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让他自己去玩。
他自己则是拿上从猎户那买来的弓箭,灌了些井水,就出了门,往山里走去。
地里,楚蓉把剩余不多的蔬菜一股脑的全摘了下来,这些天由黄书海去卖菜,一次就是满满的两大箩筐,地里这些也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楚蓉打算晚上匠人们散工后,给他们带走。
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是个意思不是。
而且现在已经七月底,等到了八月又要开始准备种植秋季蔬菜,播种,育苗都需要时间,她可得快点儿。
这次种植,楚蓉可是提前就在企鹅农场了种了不少的土豆,等着三亩地收拾出来,就用系统里出品的做种,单种上一亩。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楚蓉总算是把蔬菜给清光了,就等明天叫着黄书海吧秧子扒了,翻地种新的。
“娘!快回家呀,爹扛了一头猪大爷回来,黑黢黢的,好吓人。”黄瑾儿的声音从栅栏外传来,说这吓人,可楚蓉却是听出了那童稚声音里的兴奋劲儿。
不过楚蓉也是挺吃惊的,这离晌午饭过去没仨小时,就弄了头野猪回来?
起身背上箩筐往外走,出了栅栏门就见到两个小宝贝站在外面,脸蛋红红的,看起来兴奋无比。
往家走,隔着十几米就见到几个匠人围在自家院门口,还时不时传出惊呼声。
楚蓉也加快了脚步,那可是野猪啊,肉质劲道鲜美,比家养的可是好吃不少呢,作为一个吃货,光想着嘴里都要流口水了。
几个匠人听到身后脚步声,回头见是主家娘子和孩子回来了,忙让开们,笑着问了好。
楚蓉一一回应,进了院子就看到男人只穿了个没袖的褂子,正在给猪开膛破肚。
看着一块块被割下来的野猪肉,楚蓉已经在脑子里想了无数种吃法。
卸下箩筐,楚蓉挽起袖子上前帮忙,“这野猪是咱家后面山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