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种田文合集】超级空间小农妇》-第1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剩下的事儿就不用楚蓉操心了,做饭吃饭自有小陈氏打点,她如今最忧心的可是那百亩水稻长势如何。

        正是灌浆的时候,产量高不高,全看这一哆嗦了。

        是以,楚蓉刚回到山顶,随意吃了几口饭,便招呼黄书海套车,喊了两句见没人回应,她才一拍脑门,想起昨儿大娃子母子回来时,说水果没了,还有人要牛乳,今儿一大早黄书海亲自去了铺子。

        出了屋,叫了正挑水的大娃子套车,楚蓉也不耽搁,直接吩咐往地头那赶去。

      第358章 八石粮

        牛车一路过来,还没靠近地头就听见了那边几个汉子高呼的声音,连带夹杂着妇人们欢乐的笑声。

        楚蓉愣了愣,似是想到了什么,心头一喜,忙催着大娃子加速,等到了地头,还未等她下车,东林两口子就跑了过来,一连声的喊着大喜,灌浆啥的。

        这下听了实在消息,楚蓉也不着急了,嘴角含笑的下了马车,看着激动的夫妻俩,笑道,“既然大喜,那东林嫂子晚上给大家伙加几个好菜,待会儿去山上拿酒,不过不能喝多,地里还得赖大家照顾着呢。”

        “哎哎,我晓得,晓得。”东林家的连声应下,地里这边也有牛车,正好现在不忙,叫上两个媳妇子,让人套了车就往山上去了。

        黄东林黝黑的脸上止不住的激动,领着楚蓉到了地边后,再也忍不住道,“东家,穗子灌浆了,我们几个挨着垄的看过,没多少瘪粒儿,这要是都打出来,至少……至少得八石粮啊。”

        岭南府在大夏朝二十六个府里,算不得最大的,也排不上最繁华的,但要说这产粮,却是比其他州府要厉害的多。

        因着靠近夏河,整个岭南府的土地相对比较肥沃,天气适合粮食生长,再加上一年两季收获,每年上交的粮税几乎是别的州府三倍之余。

        粮税十五税一,不高不低,别的地方黄东林不清楚,但黄家村却是户户都能交上,留一点儿自家吃,再卖上一些,剩下的换成粗粮,也够一家子的嚼用。

        而他也听说过其他地方粮食产量不高,为了能换足够的粗粮,不得不用银钱补足税收。

        可即便是黄家村,最好的良田也只出过五石的粮食,就这还是风调雨顺,尽心照顾的结果。

        另外,就是县里的一户员外爷家,听说地里的粮食达到了六石,连县太爷都惊动了。

        越想越激动,等黄东林回过神来后,才发现楚蓉脸色有异,怔了一下后,忙道,“东家不高兴吗,八石粮可有近千斤呢,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丰收啊。”

        楚蓉怎么会不高兴,粮食高产,她的小金库又能重上一些,可随之而来的麻烦却也不少,万一有人惦记上了呢?

        “对了,东……东家,我有个事儿想和你商量。”黄东林黑脸一红,瞅了眼不远处几个朝他招手的兄弟们,说话的底气又足了足,“粮食下来了,能留些种子不,我,我们几个想买一些种自家地里。”

        “留种?”楚蓉一晃神,旋即笑着点头,“当然没问题,这样吧,你们几个照顾田地有功,到时候需要多少种子就来我家里拿。还有就是问问相好对劲儿的有没有想买种的,都能来买。”

        黄东林的一句留种可谓是让楚蓉找到了解决办法,她一个人的地高产,似乎有些特别,但要是周围几个村子的田地都高产的话,那可就跟她无关了,即便到时候知道了是自家种子的缘故,也能推到当初买种的身上,毕竟那时候黄书海拉回来的粮种可是正规渠道买来的。

        “成,成,肯定不少买的,咱这粮种可是高产呢,谁不稀罕。”黄东林是个实在人,见村里人都能买种,自然高兴。

        “这事儿你们自己看着弄就成,到时候把需要多少粮种给算出来,你们负责去家里拿,再分下去。”楚蓉心里琢磨了一番,她之所以要黄东林去家里拿种,是怕这种过一茬儿的稻子没从系统里拿出来的好,万一第二次种产量不高,不是坑了这些庄户人吗。

        黄东林欢喜道谢,三十多岁的男人像个小伙子似的跑到那群帮工跟前儿报告好消息去了。

        听着那边隐隐传来的惊呼声,楚蓉忍不住弯起眉眼,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稻子,再有一个月,也差不多可以抢收了,到时候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上了牛车,招呼着李大娃回山上,楚蓉舒心的吐了口气,这几天可真够忙活的,一直山头葡萄园田地三头跑,要不是有黄书海照看铺子,她就真跟陀螺似的了。

        “东家,咱这地里的粮食真的能打八石?”李大娃赶着牛车,小脸儿上还挂着几分不可置信。

        楚蓉笑着点头,“只多不少,看来这种子是个好的。”

        李大娃连连点头,喜道,“肯定是老天爷知道东家是个大善人,才会保佑东家事事顺利的。”

      第359章 卖种三两事

        高产粮种的事情因着楚蓉的首肯,被几个一直在田里做活的长工说了出去,一传二二传四的,不到两天功夫就传遍了周围的四个村庄。和那些长工关系亲近的,得了保证自然相信,也决定晚稻买种子试试。

        不过还是不信者居多,尤其是另外三个村子,对于楚蓉了解的不多,虽然听到过有关黄家村发达了一位小娘子的事儿,可毕竟没见过,自然就当个乐子听了。

        要说相信这事儿的人,还是黄家村里居多,毕竟这消息时白天黑日照顾田地的黄东林说出来的,而且人家还是楚娘子家的长工,哪里会瞎说呢。

        实在不信的,还能去地头自己看,反正大家伙儿都是种地的,灌浆好坏能瞒得了谁啊。不过人们又怕都去看,万一惹了主人家不乐意,稻种不卖了咋办?要是假的还没事儿,万一是真的,到时候不得哭死啊。

        是以,众人商量过后,从几十户的庄稼汉里选出了三个作为代表,一族一个,都是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庄户,寻了个时间就去了楚蓉那百亩地头儿上。

        其实,昨个儿说出卖种子的话后,楚蓉就知道肯定会有人过来查看,是以在离开前,她也交代过黄东林,有人来就让他们看,不用藏着掖着。

        因此,等这三人说明来意后,黄东林主动带领着他们查看,一亩地一亩地的,你们想看哪看哪。

        探查完,三个老庄户沉默了,随后便是又笑又哭,惊得黄东林赶紧叫人,把三个老爷子扶到地头上。

        “老叔,您可别哭了,都快当爷爷了,丢人不。”黄东林笑的灿烂,自从算出产量来他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一向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竟然开起了玩笑。

        “呸,你个臭小子,老叔这是高兴啊,种了三十年的地了,就没见过灌浆这么满的,个顶个的饱啊,呜呜……当年要是有这粮种,哪能饿死半村子的人啊。”

        “唉,快别说当年了,那时候是战乱,就算有这粮种,谁又跟咱时间种啊。”

        没两句话,这三个老庄户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感慨当年了,几个长工对视一眼,默不作声的回去继续干活,他们大多二三十岁,这些陈年旧历的从小听到大,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不管如何,三人回到村子后,黄家村这边是确认了下来,既然真的有高产八石的粮种,自然不会放过。

        因为开荒请帮工的事儿,不少人家都跟楚蓉有了那么点子交情,这些人家自不必说,联名找到黄东林,说了买粮种的事儿。

        也有那么几户跟楚蓉有龌龊的,林二宝林三妮一家,虽说这两兄妹被逐出了村子,但那家子还是有人的啊,尤其是两人的老娘林婆子,恨楚蓉恨的牙痒痒,哪里会舔着脸上来买粮种。

        再有就是李老根家了,老两口是没脸过来买种,但赵枝和李大牛夫妻俩脸皮厚啊,得到消息后,想都不想直接找上了李大鹏,话里话外都是要点儿种子的事儿,决口不提买字。

        李大鹏重情,虽说被这夫妻俩逼得净身出户,可还是不想和他们闹得太僵,只是闷声不应。可他闷着,不代表孙娟看的下去,这小姑娘别看岁数不大,但死过一次后却是泼辣了不少。

        两人成亲后,她自然也从李大鹏嘴里听到过一些家里的事儿,等知道找自家男人的是那对儿无良夫妻后,二话不说拿着扫帚就冲到了山脚,劈头盖脸的一顿揍,才算解了李大鹏的围。

        还有几户都是小摩擦,要脸面自己没来买,却是偷摸的让左邻右舍帮忙多买了些,反正整个黄家村的晚稻几乎都用了楚蓉的新粮种,就连黄文海都亲自登门,除了买种,自然少不了跟黄山联络感情,只不过黄山似乎不太给面子,没等黄文海酝酿感情呢,就以上学为由跑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田里看的人也变成了别村的村民,差不多五天时间,买粮种的人迎来了一段高峰期,那几个长工所在的两个村子,还有原本就在楚蓉这做长工的妇人娘家,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三百户人家。

        楚蓉得知后,全部应了下来,她没想过闷声发财,更何况还是发粮食这种财,按她的想法,整个大夏朝都种上这种粮食才好呢,这时代,有粮国力就强。毕竟她如今也算这个国家的一员,不管是为了小命着想还是为了安逸的生活,她都希望大夏朝强大起来。

      第360章 小吴山发水

        “东……东家,您快去守江家瞧瞧吧,守江媳妇晕过去了,守江急着跑过来叫你,跌了浑身的泥,正可门口转圈呢。”

        来顺媳妇匆匆跑进来,手上还沾着面粉,急切的指着门口说道。

        楚蓉一怔,旋即把账本给放回到柜子里,起身便往外走,“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不晓得,这两天她正忙着做床帐子呢,就没往山上来。”来顺媳妇摇了摇头,跟着楚蓉来到外边。

        前两天下雨,今儿才放了晴,路面虽然干了些,但还是有些小水坑呢,看到无头苍蝇般乱转圈的守江,就知道是摔了不少跟头,一身泥泥水水的没个干净地方。

        “别转了,我跟你过去瞧瞧。”

        “哎哎,东家,我媳妇她……”

        楚蓉无奈,知道这两口子感情深厚,边走边安慰道,“昨儿我还瞧见她来着,精神头不错,你也没担心,没啥大事儿。不过你先给我说说刚刚发生了啥,她就那么突然晕过去的?”

        听了楚蓉的话,守江仍旧止不住的心急。又听到了东家的询问,他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道,“她说要去找小林家的一起做活,可刚出去一盏茶的功夫,就白着脸回来了,我当时砍柴呢,没注意,等听到声音,她就躺在了院子里。”

        楚蓉蹙了蹙眉,“那她到底去了小林家没?”

        守江摇了摇头,“应该没吧,她去的时候拿了点心要给她家孩子的,回来时我瞧着那点心还在呢。”

        “嗯,这会子我先过去,你去把小林家的叫过来,再把李三爷找来,他那有药。”

        楚蓉还真对自己的医术没啥把握,便宜师傅刚认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的,除了那几本辨别草药还有医案的书,除了能把喜脉外别的啥都不会呀。

        守江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听了楚蓉的话,连忙跑着去叫人了。

        推门进院,楚蓉径直来到正房东屋,见到人已经醒过来,心下松了口气,可刚想说话,却瞬间蹙起了眉头,只见炕上的守江媳妇双目无神的盯着房梁,脸色灰白,唇无血色。

        楚蓉大惊,忙上前抓起手腕,两条脉搏,一条如盘走珠,却有些杂乱。

        “吴芬儿,你怀孕了知道吗,孩子在你肚子里不太好,你要再这样下去,他就没了。”楚蓉很是心急,更是疑惑,这日子越来越顺当,咋还受了大【创建和谐家园】呢?

        “孩子啊,盼了十年的孩子不要了吗?”楚蓉眉头紧皱,伸手探入守江媳妇的裙底,没见到手指染血,高提起的心终于落了一些,还好,还好,这孩子也就一月多,最是不稳的时候,好在没见红,不然可真保不住了。

        一声悲痛的哭声猛地响起,守江媳妇不知是不是听到了楚蓉的话,双手颤抖的护在小腹上,眼泪随着哭声落了下来。

        楚蓉彻底松了口气,哭出来也就没啥危险了。

        “咋哭了,这是咋了?”小林媳妇跑了进来,手上顶针都没摘,显然是急着过来的,不过一会儿守江也拽着李三爷进来了,老爷子被拽的东歪西倒,停下来后,先是气呼呼的瞪了守江一眼,这才开始诊脉。

        “哎?这是喜脉啊,你这小子可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啊,要当爹了。”老爷子捋了下胡子,笑呵呵说完后,又蹙了蹙眉道,“不过孩子怀相不好,得多加注意。”

        老爷子松了脉搏,摇了摇头道,“守江媳妇儿啊,你这是有啥想不开的呢,我可瞧见了你们东家在呢,有这好的东家,日子越来越红火,这下又有了娃子,你说说你,还郁结于胸了,老头子可得嘱咐你啊,可不许大悲大喜的,要不然……”

        原本还因为喜当爹激动不已的守江,听到这话后,瞬间扑到炕沿儿上,急声道,“娃他娘,到底咋的了你说出来啊,有东家在呢。”

        楚蓉有点儿待不住了,她总有种自己就是那镇宅之宝的感觉,似乎有她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儿。

        守江媳妇这下是彻底清醒了过来,看向楚蓉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亮色,可想到此时不知生死的爹娘和哥嫂,心里又止不住的害怕,哭道,“我早上出去,听到村里有人在说小吴山发水了,淹了田地和村子,我娘家就在小吴山啊!”

        黄守江怔楞住,似乎没反应过来自己媳妇儿的话。

      第361章 不想当圣母

        小吴山也属于文水县管辖,和黄家村的正巧隔着一个县城,在文水县西边。

        守江媳妇本名吴芬儿,正是小吴山的人,她娘家村子就叫小吴山,而嫁过来这十多年,因为婆婆磋磨拿捏,竟是一次都没回去过。

        似乎成为习惯一般,这一年即便日子顺当了,夫妻两个竟都没想起自己还有个娘家岳家的存在。

        这回还是守江媳妇无意中听到了有关小吴山的消息,才惊觉自己的不孝,是以大悲晕了过去。

        楚蓉在得知了前因后果时,颇为无语,或许有守江夫妻俩的错,那恶婆婆也有错,守江媳妇的娘家也有错,说到底,最大的错误还是这个时代的习俗问题。

        “东家,大勇陪着守江去了,我又让小林媳妇和水成媳妇两个陪着守江媳妇。”小陈氏叹了一声,无奈道,“这女人嫁人,遇到个好婆婆还行,像是守江媳妇的婆婆那样,可够受罪的,也是怪娘家没本事,不然哪里会十多年不来看闺女的。”

        楚蓉嘴角一抽,心想也就这时代才会出现这种事儿了,搁在现代婆婆还哪敢欺负儿媳妇啊,娘家分分钟能打上门来。

        不过小吴山发水的事儿却是让楚蓉记在了心里,吩咐了大娃子去县城打探消息后才知道整个文水县除了东边这几个村子意外都或多或少受了影响,尤其是庄稼,普遍欠收。

        今年岭南府雨水多,地势较低的几个县城都受到了影响,看样子粮食价格会有不小的浮动。

        这天,楚蓉也一起来了县城,把果树店的蔬菜水果补齐后,便让黄书海照看,自己则来到了成宗杂货铺。

        一直忙活着开荒建葡萄园的事儿,好长时间没见自家干娘,楚蓉心里还怪想的,正巧铺子里卖粮,看人顺便打听一下粮价。

        到了铺子,众人自是一番亲热,楚蓉又稀罕了一番小胖墩,这才问了米粮的事儿。

        “暂时还没听说涨价的事儿,如今新粮没下来呢,就连正经米铺卖的都是陈粮,我琢磨着,等新粮一下来啊,就该涨价了。”

        黄成瑞磕了磕烟袋,说完这话,额头的皱纹都深了几分。

        刘桂兰也唏嘘了一声,看向楚蓉道,“丫头,咱家铺子说到底还是个杂货铺,米粮顺带卖的,新粮下来,就咱一家不涨价,也没用不是。”

        “干娘,我可没这意思,这铺子里该怎么卖就咋卖,如果真涨太多,那咱就停了米粮不卖了。虽然不能昧着良心发这份儿财,但咱也不能高价买粮低价卖吧。”

        楚蓉自认为不是坏人,但也从未想当圣母,远了不说,就文水县受灾的村子就十几个,靠她种的那一百亩地,能管啥事儿。

        再说了,你便宜卖,可你知道是谁买去了,除非是跑到各个受灾的村子去卖粮,不过这事儿她可不敢做,万一惹了谁的眼呢。

        刘桂兰抬手虚点儿,摇头笑道,“我不是怕你这丫头心善吗,这下反倒是我的不对了。”

        这话说完,屋里几人都笑了出来。

        其实这些年每每有受灾的地方,朝廷都会很快介入,不管是开仓放粮,还是减少税收,都很少会出现因为受灾而饿殍遍野的情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2 1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