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君玲看着二丫走进院门,又带着孩子们往家走。
进到院里就喊:“娘,今天大丫捡了几个野鸡蛋,晚上割点韭菜一起炒着吃。”
齐氏听到君玲的声音,从灶屋里走出来,接过君玲兜里的野鸡道:“好,晚上就吃韭菜炒鸡蛋。累了吧?快洗把脸吃饭了,下午就歇歇,明天再去砍柴吧!”
“好的,娘!”
等君玲吃着香喷喷的野鸡蛋炒韭菜,心里美滋滋的想,现在已经吃到鸡蛋了,离吃肉还远吗?
¡¡¡¡¡î¡¢ÇïÊÕ
下午,顾君玲没去砍柴,在家整理后院的菜地,带着赵彩然和赵安平拔掉茄子准备再种点萝卜。母子三人分工,赵彩然把苗上的大小茄子全摘了,赵安平就拔秆,顾君玲则松土,母子三人很快就种完了。
种完萝卜之后,又把菜地的草拔掉。整理好菜地顾君玲就让孩子们出去玩会儿,这两天跟着自己砍柴有些累了,自己则进空间继续割麦穗,一直在空间忙活到吃晚食。
接下来都是白天砍柴,晚上进空间练体割麦穗,母子几人又砍了十多天柴火,加上地里的玉米秆之类的感觉够一整年烧了才摆手。
此时树上的枣子都红透了,站在树下都能闻到一股甜甜的味道。
赵彩然带着几个小的去摘枣子,顾君玲则帮着收玉米,红薯。新开的五亩荒地养了两年,今年全种上了玉米。但玉米的个头很小,只有成人的手掌三分之二长,比顾君玲空间里种的水果玉米短了一半多,玉米粒也很小,一亩地估计只能收三四百斤。
¡¡¡¡ÒòΪ¹Ë¾ýÁáÔÚ¿Õ¼äÀïÖÖ¹ýÓñÃ×£¬ËùÒÔêþÓñÃײ»Óøú×ÅÈËѧ×Ô¼º¾Í»á¡£°ÑÓñÃ×´ÓÓñÃ׸ÑÉÏêþÏÂÀ´ÈÓµ½±³Éϵı³óûÀһÈËÒ»ÐÐÍùǰêþ×Å×ß¡£µÈ±³óû×°Âú¾Í±³»Ø¼Ò£¬µ¹ÔÚÔºÀïɹ×ÅÓÖÈ¥µØÀïêþ¡£ÓñÃ׸ÑÁôµ½°ÑÁ¸Ê³ÊÕÍêÖ®ºóÔÙ¿³£¬ÔÙ±³»Ø¼Òιţ£¬Ã»ÑøÅ£µÄÈ˼Ҿ͵±²ñ»ðÉÕ¡£
顾君玲跟着赵二江和齐氏连着收了好几天的玉米,幸亏自己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坚持练体一个时辰,不然大着肚子如此高强度的劳动肯定要凉凉。
玉米虽然亩产不高,但架不住种得多,全部收回来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天公作美,这几天都没有下雨。
收完玉米就开始挖红薯,红薯只种了那一亩山地。赵二江在前面挖,君玲和齐氏就在后面往背篼里捡。三人两天就全挖回家,摊开晾在屋里,等红薯表面的水分晾干,就一层麦壳一层红薯的放在地窖里保存。这样保存红薯不容易坏,可以留着慢慢吃。也会选一些个头不大不小的单独保存,放到第二年做种。
等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完,又把地里玉米秆砍回家,就开始下雨,下了几场雨之后,天气就彻底凉爽下来。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晚都要穿褂子才行,不然会冷。
今年顾君玲打算再种一季蚕豆,到明年四月收了之后再种玉米,只要提前育苗,是不会影响第二季种玉米和红薯。蚕豆自家做酱用不完,还可以卖银钱。镇上有粮店在收,只是价贱。村里人觉得不是正经粮食,不能饱腹种的人少。也怕耽误第二年种玉米,地里冬季一般都是空着,所以想要说服赵二江种蚕豆有一定的难度。
这天,吃过早食,齐氏和赵二江在偏房里搓玉米,顾君玲就跟赵二江商量种蚕豆的事。
“爹,现在地里没什么活了,我想着把新开的五亩地都种上一季蚕豆。蚕豆到明年三月就能收,收完蚕豆再种玉米也来得急……”顾君玲试探着跟赵二江商量道,家里种地的事都是赵二江在安排。
“不行,那样玉米就会晚了。到时候玉米还没成熟就要下霜,会没有收成,没有粮食我们一家吃什么?”赵二江一脸激动的拒绝道,觉得自家大儿媳妇太儿戏。
“你这老头子,你先听玲娘讲完再反对也不迟。这么多年相处,玲娘是这么不稳重的人吗?”齐氏敲了一下自家老头子。
君玲“……..”
没想到自家婆婆这么威风,君玲都看呆了,反应过来就低下头当没看到。可能感觉到顾君玲的视线,赵二江有些尴尬,觉得在儿媳妇面前丢了面子,脸涨得红红的又舍不得骂自家老婆子。丢下“你决定就好”就出去了。
“娘,我想着到时候我们可以提前育苗,到时候就不会耽误收玉米,又能多收一季蚕豆。虽说蚕豆价贱,但还是能卖些银钱,到明年又不耽误种玉米。您看行吗?”
“行啊!不过今年我们可以少种点,等有经验了再多种。你爹也说得没错,你说的那个育苗,万一不成耽误了收成,明年的日子怎么过啊,你这肚里可还有小的呢!”
“娘,您说得对,还是您考虑得周到。那今年我们就先种一亩地看看再说,要是可行,明年再多种,行吗?”
齐氏一拍大腿道:“行啊!怎么不行!反正冬天地也是空着的,等你爹回来我来给他讲,放心!到是你这肚子我估摸着八成又是双胎,你还是多顾着你的肚子。”
“是啊!我感觉也不只一个,我都发愁得不行!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养大哦!”顾君玲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道。
“没事!还有我跟你嗲呢!有道是‘有苗不愁长’,不外乎大人少吃几口的事,再说你几个兄弟也会帮称你的。”
不知道齐氏是怎么跟赵二江沟通的。第二天吃完早食,赵二江就说“老婆子,今天上午你跟老大媳妇在家把蚕豆种选出来,下午好下种。二郎跟我去整地,几个小的在家搓玉米。”说完就带着赵安平下地整地去了。
顾君玲看了眼齐氏道:“娘,我去把蚕豆拿出来。”又叫道:“大丫!快来帮娘拿蚕豆出来!”
“娘,马上就来!”赵彩然的声音从后院传来,这小丫头,准是又去扫鸡圈了,真是个勤快招人疼的小丫头。
跟赵彩然把仓房里的蚕豆全拿了出来,也不多,大概三十多斤的样子。三人就坐在院子里选种子,把那些瘪的烂的选出来,留下饱满的。那些选出来的瘪的烂的也是不能丢的,要留着喂鸡的,做到坚决不浪费一颗粮食。
三人动作很快,不到中午就全选了出来,赵彩然又找了个箩筐出来装好。
又搓了几天玉米,这天天气不错。顾君玲把孩子们和自己、赵大虎的冬天的衣服翻出来。打算把赵大郎的棉衣拆了,加在几个孩子的棉衣里,几个孩子的棉衣都有些短了,顾君玲决定放放边再加些棉花重新缝好。说到这里就要感谢姥姥啊,要不是小时候跟着姥姥学过做衣服鞋子,这会儿就要露馅要凉凉。
拆开棉衣后,看到衣服里的棉花因洗太多而变得很板。就把里面的棉花全掏出来晒晒,还一边晒一边把棉花撕开揉得蓬松一些,这样穿起来更暖和。又把冬天的棉被翻出来,趁着天气好也一起晒晒。
顾君玲带着赵彩然连着做了三/天/衣服才做完。中途棉花不够,还把空间里的棉花被拆了一床,偷偷的加了一些在棉衣里。看着眼前厚厚的棉衣棉被,顾君玲开心的笑了,觉得自己真是太能干了,今年的冬天应该不会冷了。把给齐氏和赵二江做好的棉衣送到齐氏房里,就回自己房里翻出就褂子给肚里的孩子做小衣服。
“娘,山上的栗子该能捡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捡?”这天顾君玲喂好鸡,赵彩然对顾君玲问道。
“明天吧,我去问问你叔叔、婶婶要去不,人多安全一些。”说着就往外走去,先到赵二虎家。
慢慢的往赵二虎院子里去,赵二虎的院子格局和老屋差不多。只是比老屋少了两间厢房,不过看着倒是干净很多,可能是新建没几年的原因吧。在院门口就看见杨氏在院里缝衣服,小小的五丫在旁边玩耍。杨氏看到君玲进来,站起来问道:“大嫂,过来坐,来找我有事?”又转头对五丫道:“五丫,叫大伯娘。”
小小的五丫抬起小脑袋,歪着头怯怯地喊:“大伯娘。”
顾君玲走过去坐下,摸摸比自己小儿子还小两月的五丫的小脸,柔声说:“五丫真乖!”对着眼前这个,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欢喜得不行,就又把她搂在自己怀里。
“二弟妹,我明天准备带孩子们去大青山捡栗子,来问问你和二弟去不?”
“明天啊…..明天有空,那就一起去吧。”
“那我们说好了,你先忙着,我再去问问三弟四弟去不去。”说着就走出了赵二虎的院子。
“大嫂这就走了?不再坐会儿?”
“不了,我先去三弟家问问,有空了再来找你聊!”顾君玲挥挥手道。
接着顾君玲走到赵三虎的院里,看到三弟妹文氏正在喂鸡。赵三虎的院子跟赵二虎家一样,当初分家后三兄弟一起建的房子,格局大小都一样。
“三弟妹,喂鸡呢?你家养的鸡长得真精神。”君玲笑着道。
文氏回过头柔声道“是大嫂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我来问问三弟去上山捡栗子不?”
“大嫂,什么时间去?”
“明天,我带着孩子们和二弟,二弟媳妇准备去大青山。”
“行!等孩子爹回来就跟他讲。”
“那行,你先忙着,我还要再去问问四弟去不。”
“那大嫂慢走啊!”
“好,好!”顾君玲再次挥挥手。
又走到赵四虎家,看见赵四虎大门关着,院里没人。就站在篱笆前喊:“四弟妹……四弟妹…..你在家不……”
隔了一会儿,从屋里传出“是谁啊?我在家。”
“四弟妹,我是你大嫂。”
接着就看见一个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长相秀丽的年轻妇人开门出来。
“大嫂啊,来找我有事?”
“我来问问你和四郎上山捡栗子不?”
“大嫂,什么时间?”
“明天。”
“大嫂,我就不去了,要在家带孩子,叫相公明天和你们去。”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
顾君玲回到家,赵彩然就过来问 “娘,怎么样?叔叔婶婶要去吗?”
“要去,你二叔二婶,三叔四叔都去。”小丫头还挺着急的,明天去大青山要是能遇到人参就好了,顾君玲暗道。天灵灵地灵灵,明天一定会心想事成。
¡¡¡¡¡î¡¢ÔÙ´ÎÉÏɽ
第二天一早,顾君玲带着赵彩然和赵安平;赵二虎夫妻带着大郎、三郎;赵三虎带着二丫跟赵四虎。一群人相互打过招呼后一起往大青山走去。
路上杨氏走在君玲旁边问:“大嫂,今年你们捡了多少斤枣子?”
“不多,都是几个孩子在捡,也就几十斤样子。”
“那也不少,比我们家捡得多。你家几个孩子真懂事。”
“嗯,几个孩子现在都特别懂事。尤其是大丫,现在家里家外都能搭把手。”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走到大青山下,由于大青山去的人少,再往上需要边走边砍棘刺和拦路的枝丫,赵二虎走在最前面开路。
众人走了一个时辰左右,看到一大片红透了的枣子树。这一大片枣树大概有好几十棵样子,离枣树不远处还有二十来棵栗子树,栗子树的栗子有的已经炸开掉在了地上。几人高兴不已,没想到还能摘到这么多枣子,枣子可比栗子价高。经过商量,决定先摘枣子,等摘完了枣子再摘栗子,这么多肯定要摘好多天了。
赵二虎、赵三虎、赵四虎爬上树往下打,顾君玲和杨氏则带着孩子们捡。等树上的人打完一棵树,打第二棵树时,顾君玲和杨氏才带着孩子们过去捡,不然会被掉落的枣子砸得满头包。
孩子们欢呼一声就冲到树下,比赛看谁捡得快。
杨氏一边捡一边对顾君玲道“大嫂,这里枣子看着要比小青山的好呢。”说完又捡了一个枣子在衣服擦了擦就放进嘴里道:“还比小青山的枣子甜呢!”
顾君玲看了看杨氏,看见树下的土有些黑,回道“可能是这里的土比小青山的土肥沃,枣子才能长得比小青山的好吧。”
“大嫂,我们把这一片全摘回去一家能分不少呢。”
“嗯,等摘完枣子,再把栗子也摘回去,我看那片栗子长得也不错。”
“是不错。大嫂,今年你们的枣子要全卖吗?”
“今年就不全卖了,我看这枣子实在不错,留一点自己吃。”
“那我也留一些自己吃,正好补补身子。”
中午,大家都没有回去。顾君玲拿出为了上山特意准备的杂粮饼子,发现带来的陶罐里的水剩得不多了,就对杨氏道:“二弟妹,我带来的水不多了,我到前面去打点水回来。”
杨氏见顾君玲要去打水,站起来拍拍自己身上粘上的落叶道:“大嫂,还是我陪你去吧,你大着肚子一个人去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顾君玲想了一下道“好吧,那就麻烦弟妹陪我跑一趟了。”
两人就往回家的方向走,来时看见过不远处有一个小水潭。两人走了有半刻钟左右,就到了水潭旁。顾君玲走了这么久,觉得有些渴了,就用陶罐打了一些水喝。感觉自己好些之后,才又打了一陶罐水带回去。
走在前面的顾君玲无意中瞟到一个背阴的小沟里,草丛中长着的几颗小红果一下就停住了。
“大嫂,你怎么不走了?你在看什么?”杨氏往前伸着头疑惑的问。
顾君玲伸出手指着小红果的方向激动的道“二弟妹,你看那是什么?”
自己如果没看错,那是人参啊!自己终于碰到了人参了啊!而且看样子还不止一棵,顾君玲激动得想大叫。
“哪里啊?”杨氏左看右看不知道自己大嫂说的是啥。
“那里,你看到那草丛里的小红果了么?”
“是那个啊!看到了,挺好看的,大嫂,你想要啊?我去帮你摘。”说着就往小沟里走去,杨氏虽不明白自己大嫂要那个小红果做什么,既然大嫂想要就帮她摘吧!
顾君玲见杨氏没认出来人参,道“我跟你一起下去吧!”
“大嫂,你等着,我很快就摘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