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年代文合集】带着空间穿七零》-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严余珍冲着俞向安竖起大拇指,“把这个们字去掉,我可没有这么好的手艺,都是小安做的。”

        孙庆春先试了一下辣椒酱,他这一尝,后悔了,他以前到底是错过了什么?!

        这辣酱也太香了吧,辣味也恰到好处,夹一点点,他可以吃上三大碗饭!

        越吃越后悔,他以前为什么就不多待一下,看一看她们到底在吃什么,这样他就不会错过这些好东西了。

        现在他只能亡羊补牢,对着俞向安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这辣酱我很喜欢,能不能请你帮忙帮我也做一份,材料要什么?你说。”

        他看了一下,这辣酱里面的用料可不少,那一层淡淡的油就不说了,他还吃到了一点香菇,还吃到了一点点的肉味。

        他要请人帮忙肯定要自己出材料的,不然怎么好意思。

        俞向安爽快的答应了,“没问题,最好就是你在家里准备好材料,我去你家里一趟,中午过去,给你弄完我就回来。”

        “这样也行。”他想了想,感觉这样好像更方便一些。

        吃了辣酱之后,他也一一尝了其他两种,味道都不错,不过最合他心意的还是辣酱。

        回味无穷,胃口大开。

        他吃完了之后坐不住,不比她们两个中午的时候习惯在桌子上趴一下,他是不睡午觉的,平时时间花在来返的路上,现在不用了,他就闲不住,但是又不想在办公室里呆着打扰她们休息,就拿着单去了仓库。

        上午没有对完,现在接着清点好了。

        午休时间结束,严余珍和俞向安正在自己的位置上工作着,孙庆春拿着单回来了,“终于点完了。”

        还说起了他去仓库的事情,“我去到仓库的时候,陈义他和生产车间那边的正在入库,这也巧了,我就在旁边看着,这个月的瑕疵品,比上个月少了两瓶。”

        生产物品难免会有各种瑕疵品,他们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就很喜欢遇到瑕疵品,就比如上次许小娟他们过来去供销社买的那些布料,说是瑕疵品,但是影响其实不大,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是比起其他的正品,瑕疵品不要票,价格还便宜了很多,实惠的紧。

        但是这瑕疵品对于厂家来说就意味着他们用同样的成本上生产出了一样失败品,瑕疵率自然是越低越好。

        这如果是在别的时候挺正常的,但是在午休时间?

        他们会计跟仓库的人打交道的多,自然知道那边的陈义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以混日子出名的人,他平时干活都是能拖则拖,下班掐着点走的,上班也很容易迟到。

        这样的人,他在中午本该午休的时候努力工作?!

        这怎么听起来有些违和?

        俞向安和严余珍两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都觉得可能是有什么情况,这真的有些反常,总不能他突然就转了性子吧?

        严余珍喃喃自语:“我前两天找他要单,他说还没有整理好,让我过几天再跟他拿。”

        她们两个都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但是哪里不对劲,也说不上来,俞向安打算回头仔细看一看他给的数据单。

        最好不是他做了手脚。

        要是真的是他和生产车间的人勾结起来私吞厂里的公共财产的话,大家都有可能被牵连。

        俞向安当时这样想的时候,也只是想着万一,觉得可能性其实不大,这个时候人的道德心比较强,大家一起监督,不过她没有想到,偏偏事情就是她所想象的最坏的那个。

        俞向安自从上了心之后就多关注了几分,而且还跟人打听了陈义的具体情况。

        他在仓库已经做了8年了。

        资历深,很多时候别人说话都不怎么管用,干活也不怎么积极。

        而且他有贪人便宜的坏习性,俞向安跟另一位仓库人员说起这个的时候,对方正好就顺着抱怨了起来,“上次我带了两把花生,我放在桌面上出去上了个厕所,我一回来他就把花生都吃完了,只剩下壳在桌面上,气的我不行,我跟他说的时候他还说,以为我放在那里是要请大家吃的,我要请大家吃我不会说啊,我怎么就放自己桌面了呢?他这分明就是故意的,还有之前我家里办喜事,带了一些糖过来,他拿了两个人的份,他拿了两个人的分又不说,弄得我少给了一个人喜糖,尴尬的不行。”

        俞向安听的都沉默了,有这样的同事,真是辛苦。

        “他啊,不可能,中午还留下来工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

        俞向安:“……”

        她发现证据的时候有些戏剧性,她正好撞上了对方偷拿刚入库、未清点的产品。

        只能说她挑了个好时间,在大家本该午休的时候静悄悄过来。

        俞向安立刻报告给了严余珍,严余珍没二话,立刻去了生产车间。

        对方刚送过去,不可能不知道具体的数吧。

        就算有人做手脚,也不可能全部都参与了进来。

        最终这件事情是移交到了王副厂长那里,他核实了这件事,除了陈义之外,他在生产车间的那位朋友也参与了进来,一起偷集体的东西。

        不过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公开,他们是小偷小摸,要是公开的话,他们两个这一辈子就完了,王副厂长没有那么狠,只是让他们赔偿了一笔钱,然后辞退了他们。

        这样的人王副厂长是不想还继续留在厂里了,不管他们怎么后悔的说不会有下次,他都不信。

        小偷小摸加起来,这么多年也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对这样的处理结果俞向安没有异议,孙庆春就有些意外,王副厂长会直接辞退他们,他以为会让他们的级别一撸到底,然后调去其他边缘岗位,结果直接辞退了。

        也是,现在的工作一般不会有辞退,但是这种情况,辞退也是理所当然。

        孙庆春有几天闷闷不乐。

        一个工作就这么丢了,他为他们觉得可惜。

        这件事,说到底,是他起的头。

        俞向安也没有愧疚,这是他们犯的错,这已经是王副厂长网开一面的结果了。

        要是公开了,他们以后的生活那才叫难。

        同时他们两个辞职,留下来的岗位很快就有人顶了上来,他们的这两个岗位要求都不高,最终顶上来的一个是念过几年小学的,另外一个是小学毕业的。

        都跟干部有些亲戚关系。

        作为发现人,俞向安得到了王副厂长的嘉奖,正好俞向安收到了第二封报社的回信,她终于有第2篇文章上报了,第1次还能说是运气,第2次那就是实力了。

        所以王副厂长送了她一本笔记本,又送了她一支钢笔,希望她继续努力。

        一本笔记本不值多少钱,但是那支钢笔就不一样了,好几块钱。

        而且他有事没事就爱叫俞向安去帮忙,虽然她还是在会计室里,不过现在她做的事儿,有一半是他的助理做的,要是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王副厂长的助理呢。

        俞向安跟刘守义打听了,说了她的现况,刘守义明白了,“你是在担心啊,哈哈哈。”他并没有被抢了工作的烦恼,脸上还有喜色。

        他快要调去另一个岗位,升职了,他升职了,王副厂长的助理一职就空了,也就是说,俞向安就是王副厂长看好的下一位助理。

        这是妥妥的升职啊,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三品官,跟在领导身边,走出去,排面自然跟普通的员工不一样。

        交往的人,也会不一样,别的不说,以后能经常有机会出去,跟别的厂的人沟通,有往来,这些都是人脉。

        俞向安自然是乐意的,在改革开放高考之前,一个工人的身份可以让她免去很多麻烦,级别越高,对她以后越有利,她还想再开饭馆。

        之前她的小饭馆才开了多久,现在虽然已经换了一个时空,但是她的心愿依旧。

        而且她都有了这样千百年难得一遇的神奇经历,有着那么多的先知条件,俞向安现在要开的不仅仅是一间饭馆,她想要她的饭馆开遍整个华国,甚至像后世的老爷爷、金拱门一样,走向全世界。

      第三十二章

        刘守义升职还有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他帮忙带俞向安,帮她适应助理的工作。

        俞向安跟着他在外面跑, 逐渐认识了很多别的人。

        比如纸厂,比如收购站。

        收购站负责食品厂需要的大部分原材料。

        某些地方某种水果出名的话, 上面就会分派任务, 让他们种植多少的果树, 然后按照价格收购,收购来了,就会送到他们厂里生产成各种罐头。

        还有某些地方没有指定, 但是那边的地方适合种植某种水果, 送到收购站来的话他们也会收,因为他们这个厂子,这里的水果产量还可以。

        说到底, 果树大部分在山地上种植就可以了,不会占用肥沃的田地, 比如现在是柚子丰收的季节, 俞向安在副食品店看到了很多,还买了不少存在仓库里面保鲜, 可以保鲜挺久,等它过季了, 她还想吃这种水果,随时就能吃到。

        现在她的农场里存了不少水果, 其实她觉得, 以后她靠仓库的保鲜能力换季卖水果,都是一条财路。

        就跟她的苹果一样,苹果是她最先采摘的, 到现在拿出来依旧还算新鲜,这保鲜能力让她都吃惊了。

        俞向安跟着刘守义去收购站认人的时候,对方还硬是送了他们一人两个大柚子,说是刚从下面收回来的,新鲜,让他们帮忙尝一下,今年够不够甜。

        对于许多就靠果树挣一年的金钱的生产队来说,食品厂和收购站都是不能得罪需要讨好的人,收购站的人是收购的第一线,食品厂是最终接受水果的大头。

        如果没有食品厂在这顶着,收购站负责这一方面的人也不会有现如今的权利。

        像柚子这种耐储存的水果还好说,荔枝是不能长时间保存的,几天时间就会变味。

        今年柚子丰收了,也不值多少钱,他就拿了一些出来做顺手人情。

        当然他们要送,也不是见人都送的,如果是之前的俞向安单独来他们就不会送,但是现在她是和刘守义一起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除了这些有往来的地方之外,还有隔壁的几个厂子也有了往来。

        要说起白石县的厂哪个最让人竖起大拇指,自然就是药厂了,不过他们跟药厂的人也就是见面点个头的程度,跟药厂实在是没有什么业务。

        药厂是他们白石县最大的工厂,也是他们白石县的支柱,他们生产的跌打药油在这附近几个省都是有名的。

        要说起哪个厂的员工最财大气粗,也非药厂莫属。

        就好比房子吧,他们药厂修建房子分配给员工的次数是最高的。

        在药厂,工作到了一定年头,分房子的比其他厂的工人高很多。

        说起药厂来,刘守义的话语中也有些羡慕,“前一阵不是中秋节吗?你知道他们分了什么吗?我有个亲戚在药厂上班,他们级别最低的都分了一斤月饼、一斤糖、一箱水果,还有足够做一件上衣的布料,要是级别高的,那就不得了,听说还有分保温瓶的,你说说,他们有多财大气粗。”一个保温瓶保底十几块。

        俞向安听的频频点头,“不愧是白石县的老大哥,这福利真没的说,我们厂是比不上药厂,不过往下比,我们厂也不错了。”衣食住行他们占了食这一字。

        刘守义点头赞同,“确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们身为食品厂的员工,购买他们的产品有着天然的便利。

        刘守义和她打交道的多了,也认可了她,刘守义带着她去了一个交流会,这是一个固定圈子组起来的小交流会。

        比如他们两个是来自食品厂的,高益眉是布料厂的,曾敏佳是来自鞋厂的,王世雄是来自肉联厂的……

        他们各取所需。

        也不说买卖二字,只说交换手上多余的物资。

        彼此都有默契,俞向安感觉到了惊喜,这种圈子来再多她也不嫌弃。

        第一次来,俞向安没有买太多,只买了一只猪蹄,打算来个黄豆焖猪脚。

        这都是按照比正常的市价高一些的价来的,给票,也给钱,如果不给票的话价格就要再高一些。

        俞向安给的痛快。

        说真,比起半夜起来去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她宁愿多花一点钱在这里买。

        高益眉有意跟俞向安交好,刘守义介绍之后,主动凑过来,态度热情,“我是布料厂陈厂长的助理,刚上任不到半年,不过很多事我都熟了,妹子你要是想买布料,可以找我,我帮你参详参详。”

        俞向安也保持了恰当的热情,“那就多谢高姐了,你别看我现在看着身上衣服没补丁,我就这两身新发的厂服这样,要是有条件的话,谁不想穿的舒服一点。”

        俞向安也想和她打好交道,布料厂啊,她现在穿的衣服很多都还是打补丁的,她的农场里面不是没有布料,但是她缺少拿出来用的理由,她现在穿的衣服,除了厂里发的厂服,其他的只有她贴身的衣服换了新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