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年代文合集】带着空间穿七零》-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俞青山送了一个热水壶,在冬天的时候就能喝上热水了,以前他也买了一个给爸妈用,但是现在时间久了,那个热水壶有些不保温了,他就在买了一个当做贺礼,反正到时候肯定不是新人才能用,一大家子都能享受到,一般来说要送成双成对的,不过一个热水壶单个价值高,供销社里要十几块,还要票,这种送一个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不过一个不好看也不好听,他就另外再送了一块灰色的布料,足够做件衣服的,这也就是亲叔叔了,这手笔,杨慧丽看到的时候都啧舌。

        俞向海送了一对红色的毛巾,这种毛巾不便宜,一对毛巾两块多,可以用很久。

        而且叶七佳之前已经送过一块红盖头。

        这也是叶七佳利用在供销社里拿下的瑕疵品,她当时要了两对,一对自己用,另外一对就放着,现在拿出来送礼很体面,实际上花费的钱也不多。

        俞向安没有结婚,按理来说不用送,不过她要是想送,那也是她的一份心意。

        俞向安就送了一包糖。

        果然是一门贵亲,第二天新娘子也知道了,在心里啧舌,这二叔一家子加起来花了得多少钱啊?

        她收的彩礼才三十块。

        但其实真花的钱不多,那个水壶也是瑕疵品只要钱不用票。

        叶七佳跟她的同事说了,家里现在要送礼,她的同事就把这次的机会让给她了。

        不得不说有个在供销社上班的人就是便利,不知道能节省多少钱和票。

        他们回去张茶花准备了大包小包,不过要走夜路,俞青山只带了一点,张茶花在他们每次回来都会准备不少东西让他们带回去,这次也没办法,只能想着下次再多准备一些。

        城里不比乡下什么都要买。

        这里带一些回去就能节省一点钱,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日积月累下来也能节省下一笔不少的数目了。

        在路上赵巧娘松了一口气,昨天虽然忙得团团转,今天要顶着露水起来就着月光走山路回公社,再辗转回城,不过她婆婆没有骂她,这一关就算过了。

        俞向安看着月光下有些恐怖的山林:“……”

        怪不得俞青山和俞向海会带上防身的东西出发,这看上去实在有点恐怖。

        要是突然从里面蹦出什么野生动物,一点也不奇怪。

        开心是开心,有一个包裹是她的,说是她同事要的,实际上这些都会进到她的口袋,以后她的食谱要能更丰富一些了。

        不过这种经历……真的挺考验人的承受能力的。

        俞青山自然发现了俞向安的紧张,笑了笑:“你别担心,这条路我熟,闭着眼睛走都不会走错,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去到公社也不远。”

        他们要走去公社,然后蹭车回县城。

        对方这么早就要出车,他们只能配合,总不能耽误人家的事。

        今天月光很亮,一路上都没被石子绊倒过,在公社厂里等了小半个小时,成功蹭上了车。

        在后车厢里,叶七佳怀里抱着呼呼大睡的俞明杰,想到了自己的婚礼。

        她当初嫁过来,俞家是出了一台自行车,她嫁过来的时候没有带着自行车,不过陪嫁了一台缝纫机,价值差不多。

        她没有带自行车回来,是因为自行车她爸用的上,而他们都在附近是用不上的。

        再加上除了这个之外,俞家还提供了房子,让她管家。

        怪不得她妈总是说她嫁到了个好人家。

        偶尔俞家这边的亲戚需要她帮忙,她也没什么,比如这次买水壶那钱都是公公出的,他们小两口就出了那个毛巾的钱。

        这办喜事,多少年才一次?

        叶七佳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俞向海同样有些唏嘘,转眼,他堂弟也娶媳妇了,现在回想起来,他娶媳妇的时候还像是在昨天。

        他觉得他媳妇很好,不是没有人在他耳边说些有的没的,他从来不放在心上。

        虽然是因为自己媳妇弟弟年纪太小了还要好些年,不过她丈母娘的身体也不至于差到完全不能上班,而且要是真的到那个地步,要是不愿意给女儿的话,转手卖出去,那可能得不少钱,这个工作,虽然是要贴补娘家,但是对比一下两个小舅子的年纪,其实也不会太长,等以后这个工作还不是给他们的孩子。

        而且她贴补娘家在婚前就说好了,他当时就觉得没问题,现在不觉得有问题,夫妻两个互相体谅,日子自然过得和和美美。

        他们说闲话,就是嫉妒他们小日子过的好呢,希望堂弟和他媳妇也能过上相知相得的好日子。

        另一头,也早早起来的杨慧丽把屋里屋外都收拾好,刚坐下,就想起来小安说的事情,去找她两个哥哥,他们也要准备回去了。

        听到杨慧丽说了这事儿,她两个哥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而且他们还收到了俞向安给杨慧丽的钱,算一下,这价格可比他们卖去收购站划算,他们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她要多少?”

        要是要的量大的话,他们家不够,跟别人一说很快就能凑齐,他们那边种的粮食少,山货在他们的饮食中占了不少的比例。

        他们有不少人都很愿意把这些换成钱,然后再买正经的粮食填饱肚子的。

        于是俞向安就有了一个稳定又可靠的山货供货处。

        俞满昌结婚了,俞青山就惦记起了自己二儿子,他可比满昌要大啊,今年都二十二岁了,他的终身大事怎么样了?

        恰好,过两天收到了俞向晏的来信,俞青山看了,心情复杂的长叹了一口气。

        老二从初中就对人家上心了,他开窍得早,性子犟,轻易不会改变主意,本来他是不乐意继续往上念的,他跟老大一样念不下书,但是为了跟自己的意中人多相处一段时间,硬是念上了高中,后来因为对方家里出了变故,爸爸下放,妈改嫁,还要下乡去当知青,他求着他,他就去走了些关系,给他和他的女同学安排到同一个地方下乡,就是为了能够就近照顾。

        现在也下乡两年了,俗话说得好,烈女怕缠郎,他儿子做到这地步,终于打动了女方,也士顺理成章,就是这实在让他这个当爸爸的心情复杂。

        以前是他们家高攀不上,现在这情况,没什么好好说,但是有什么,或许她就会牵连到他。

        但是他是不会回头的,现在他们都要成家了。

        这是他自己选的路,他这当爸的还能怎么样,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管怎么着,也得给他们准备东西,这可是人生大事,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

        俞向晏下乡的地方距离他们这里不是太远,虽然是隔壁省,不过从他们县城的火车站坐五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转两趟车,就能到。

        这比老四下乡的地方要远半天。

        当初如果不是没办法,他更想让他们下乡道老家的红星生产大队里去,有爷爷大伯他们照顾,完全不用担心。

        只可惜他认识的人太少了,没办法操作。

        现在只能寄一些东西过去,要去那边至少要两天假,要是火车晚点,就需要三天,但是现在的情况,晚点是很常见的。

        他们这个月已经不能请假了。

        俞青山开始盘算起家底来。

        刚刚给俞满昌送礼出了一笔钱,家里还有八十块,他打算预支点工钱,凑够一百给他。

        本来家底不止这个的,他级别高,一个月就能拿四十多,还会有额外的奖金津贴,但是因着爸的病,家底都耗进去了,这八十块,还是刚攒下来的。

        幸好之前多少还存了一些东西。

        老大结婚的时候家里出了房子自行车,另外还有三十块的彩礼,老二结婚房子是没有了,自行车也没有,自然钱这方面要补偿一些。

        没道理老大老二结婚差那么多。

        知道俞向晏要成家了,俞向海和俞向安也决定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俞向海的路子不宽广,不过叶七佳在供销社上班,能够拿到不少的好东西,他们就准备了足够做两身新衣服的布。

        这是个大手笔了。

        二十多块钱就这么砸下去了。

        俞向安准备的是吃的,自制黄豆酱、自制水果罐头,用水果罐头的瓶子洗干净,消好毒之后再放进去的,这样自制的水果罐头味道不差,保质期没那么长,不过也足够了。

        还准备了一些比较贴心的小玩意,比如说女孩子用的红色发夹发绳,还有雪花膏等等,另外送了一对红色大花枕套。

        再加上秦家的、老家爷爷大伯的,这个包裹看上去贴别壮观。

        俞向晏是算着时间的,差不多了就去邮局问问,跟他计算的日子差了一天,就领到了他的包裹,满满当当的。

        这邮费都不是一笔小钱。

        看着他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大队里其他人看到都上来道喜了。

        大家都知道了,他们两个要成家了,为此他们特意在知青点外面选了一块地,申请建房子,现在房子已经建好了,就等着主人住进去了。

        他们对俞向晏这个知青还是觉得不错的,这个知青踏实,模样也长得周正,还有着一手做菜的本事,自他来了之后,露了一手,他们这附近,哪家要办什么大事儿都要请他去掌勺。

        虽然没有几个会给钱,但是会给东西,饭菜那是肯定有的,另外有的送米送面,有的送鸡蛋,哪一回都空不了手。

        另外他做人又大方,会来事儿,帮忙写信什么的、看信之类的,不少人就爱找他,村里没有几个人对这个外来户有敌意的。

        之前他也说过他写了信回家告知父母,所以现在看到他这个包裹的就猜到【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了。

        “来,我来帮你!”

        “叔,不用,我能行。”

        “这什么东西啊?你看了没有?”

        “还没拆,我也不知道。”

        他在知青点的好友曲岭山听到消息跑了过来帮忙,一起把包裹拿去了新房,到了新房,还有人想跟进来看,被曲岭山拦住了。

        好不容易关上门,曲岭山累得不行。

        他们未必是有坏心,但是就喜欢看热闹。

        也不懂什么叫保持距离。

        有的时候就很累。

        俞向晏解开大大的包裹,先去拿信,厚厚的一叠。

        这信挺厚,最上面是他爸写的,后面有他大哥、大伯他们写的。

        都是让他好好对待人家姑娘,踏实过日子的话,还有就是遇到什么困难及时写信回去。

        他先把一双鞋垫拿了出来。

        信封里有一半的钱,另一半就藏在这鞋垫里。

        爸爸给了他一百块,爷爷给了他五块钱,外公给了他十块。

        这是一笔巨款。

        有了这笔钱,他能把这家收拾的再妥当一些。

        现在这房子就只有一间,包括卧室、客厅、厨房,洗澡的地方只是简单地围了起来。

        之前只是手头拮据,没办法,现在有了这些钱,他就能把房子收拾的好一些了。

        虽然建泥砖房花销不大,但是木材、人工饭钱也是一笔支出。

        现在干脆再起两间半吧,一间给温毅真那小子,一间给他们以后的孩子,那半间用来做厨房洗澡间。

        曲岭山看着这一大堆,啧啧,“你家里对你可以啊,下乡这么久还能给你这么多东西。”

        俞向晏得意的笑了笑,“那是。”

        曲岭山翻了个白眼,“我家里也不差,你得意个啥!”

        他家里比他家可宽裕多了,如果他要是写信回去说他要结婚……估计他爸妈不仅不会寄东西过来,可能还会千里迢迢过来打断他的腿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6: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