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女主空间文合集】带着空间快穿》-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沈凌觉得,如果她所料不差的话,只怕早则十天晚则半个月,那些义军就要下山来找他们要粮食了。

        自己大可以赶在他们下山之前,与他们硬碰硬一场,摸摸他们的底子。

        于是第二天清晨,两百名家丁正在进行早饭前的操练时,就见沈凌披着一件夹棉的斗篷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二十个匪人当即恭恭敬敬给她行礼,在他们的带动下,两百人一齐给沈凌行了一礼,“见过庄主。”

        沈凌说声起,等众人都站直以后,方才缓缓开口道:“我夜里忽得一梦,梦见梅山深处的那些义军们突然过来袭击别庄,将庄里的粮食尽数抢光。”她说完这话,抬头看了一眼众人,发现众人在她说到粮食被抢光后神色有了微微的变化,方才继续道,“好在梦里有个老神仙指点了我两句,还教了我一个护身之法。”她说着话,轻轻一弹右手食指,就有一簇火苗飞快的被弹了出去,瞬间就将操练场中的一块大石包裹住,然后几个呼吸的功夫,那块大石就化为了一堆灰烬。

        众人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大石不到几个呼吸的功夫就化为了灰烬,望向沈凌的目光写满了震惊与畏惧。

        沈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满意的看着众人的神情,微微笑道:“有如此神技,你们觉得我们还用怕那群义军吗?”

        “当然不怕。”匪人中的一个机灵鬼道,他们二十个人早已知道沈凌的本事,当沈凌露了这一手后,他们虽然吃惊但是因为早前有过一次经历,因此比那些家丁们少了一些惊异,很快就回过神,明白了沈凌的意思。

        被那个机灵鬼一提醒,剩下的匪人们马上回过神,“庄主能在梦里获得老神仙的指点获此神技,一定是天佑我别庄。”

        “对,天佑我别庄。”众人纷纷附和。

        沈凌淡淡笑了笑,提醒众人道:“不过这件事,你们自己知道即可,千万不要告诉旁人。你们都是我亲自选拨出来的亲信,若不然,我也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你们。”

        众人自然答应,愿意保守这个秘密。

        沈凌就笑了笑:“如此,我们就开始商议正事吧!我有心想要杀一杀那些义军的威风,你们可有什么好的点子?”

        最先开口的都是跟随沈凌去过汉中的那三十多人中的几人,他们在与盗匪的斗争中有了些许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ÄǸö¿´×ÅëïÌóÓëµÁ·ËÃÇ´ò¶·ÆðÀ´È´±È½ÏÓÂÃ͵ÄÑîÎå½ïµ¹ÊÇÌá³öÁËÒ»¸ö±È½ÏÓÐÓõĵã×Ó¡£

        “我爹去年冬天去山里打猎时,曾经见过几个义军,听他们说话的意思,似是住在一个特别大的山洞里。我觉得我们可以派出几个人前去打探一番,然后再商议如何攻打......”

        杨五斤的爹是附近有名的老猎人,时常到山里打些猎物。那些义军本身是穷苦出身,见到杨五斤的爹在山里打猎,也没有为难他,反而和他说了几句话。

        其他人都说这个提议比较好,只是派哪几个人打探好呢?

        大家的目光不由都落在了沈凌身上,沈凌想了想,觉得这个任务还是交给几个匪人比较好,她点出了以张武为首的五个随她去过汉中的匪人,命他们前去哨探一番,在不惊动义军的情况下,悄悄打探一番他们驻扎的地点以及周围布置。

        五个匪人当即领命而去。

        他们踏着刚刚冒出草芽的山地,一点点向着山林深处而去。有之前从匪的经验在,五人很快摸到了义军的驻扎处。

        沈凌之前的猜测是对的,义军的某个重要头领人物受了重伤,为了方便他和一些伤兵养伤,义军将落脚的地点选在了半山腰处的一个极大的山洞。

        那山洞的入口处被人用藤萝小心的遮掩了起来,若不是亲眼看到义军在那里出出进进,五人一时还发现不了山洞的入口处。

        不仅山洞的入口处被遮掩的很好,山脚下还不时有巡逻的义军经过,他们都是五人一队,虽然巡逻的时候纪律有些松散,但是每隔两刻钟就有一个小队经过,基本上这附近有什么动静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他们五人仗着有之前从匪的经验还可以避开他们的耳目,但是若是大部队前来,只怕就会被他们发现。一旦被他们发现有外敌想要侵入,这些义军就可以仗着地形的优势发起有利进攻。

        沈凌听完五人探得的信息后,心里就有了一个主意。既然义军驻扎的地点是在高处,那么自己可以用火攻把他们从洞里逼出来。

        她将这个想法与众人商议以后,经过众人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商议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

        是夜,梅山深处,义军所驻扎的山洞的山脚下,每隔几刻钟就有一个小队经过。大约是这段时间一直过得比较安稳,巡逻的人都很放松,加上又是夜里,几人一边说笑一边巡逻。

        等他们走后,山脚下突然多出了十几个人影,他们飞快的抱来了一捆捆的干柴,尽数堆在山洞的入口处下面,然后淋上菜油,方才用打火石点着。

        火刚升起的时候,适值一阵风刮过,风助火势,那火越来越大,冒出滚滚浓烟,一部分便被吹到了山洞里面。

        山洞里面的义军正睡得香甜,忽然不知听谁嚷了一声起火了,众人齐齐被惊醒,一看山洞入口处果然着起了大火,各个都惊慌不已。尤其是睡在最深处的女眷孩子,听说起了大火,甚至有隐隐哭声传来。

        正慌乱间,就见一个方脸男子从山洞的一个角落里站起来,沉声道:“慌什么,大家拿好自己的包袱行礼准备一会儿冲出去。”又吩咐众人将清水洒在被褥上,蒙着湿被冲出去。

        可惜,就算那男子指挥有定,当众人冒火冲出山洞,发现山下有埋伏时,队伍还是不可避免的乱了。

        两百个家丁和二十个匪人牢记沈凌的吩咐,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方阵,一下子就将一千来人的队伍打散,同时还嚷道,“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

        这个主意却是一个家丁提出来的,他觉得那些义军并不算作恶多端,又是农人出身,只要他们肯投降,未必不能饶他们一命。而且一旦有人投降,肯定能影响义军那边的士气,到时就可避免无谓的伤亡。

        沈凌觉得他话说的很对,她原本的意思只是想要驱除这些义军,并不想要将他们斩草除根,因此就听从了这个建议。

        果然,慌乱的众人听到投降可不杀后,有一部分胆小的义军就扔掉了手里的兵器,抱头蹲到了地上。

        但大多数人还是在顽强的抵抗,他们不清楚家丁们的底细,以为是官府的人,因此在那个方脸男人的组织下进行拼死抵抗。

        只是每当他们这边因为人数比较多要占据上方之时,就会有种种的意外发生。不是有人手脚被绊了一下,就是突然昏倒在地。最后义军这边越打越心惊,眼看己方这边站着的人越来越少,方脸男人再也忍不住大喝,“你们到底是何人,为何在此装神弄鬼?”

        话音刚落下,就见半空中忽然升起一道极为璀璨的光芒,就像是黑夜里静静开放的一朵火莲花,花上站着一个身着白色道袍的少女,那少女眉眼秀丽,气质高华,就像是九天玄女一般俯览着下面的众人。

        被她身上的威势所逼,众人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齐望向她,有人甚至口呼仙女。

        沈凌淡淡一笑:“尔等义军扰我别庄,幸得神仙托梦,使我身具神技,何来装神弄鬼一说?”

        她话音落下,只听家丁这边齐呼:“庄主威武,庄主威武。”

        方脸男子忍不住开口道:“庄主?你们不是官府的人?”

        沈凌道:“只要尔等速速离开此地或是归顺我等,我可饶你们一命。不然......”她轻轻举起右手,就见掌心之处多了无数簇火焰,跳跃着点点光芒。

        看到那些火焰,方脸男子心口一跳,本能的感觉到危险,他正在犹豫的时候,沈凌似是不耐的看了他一眼,方脸男子不敢再犹豫,忙道:“承蒙庄主不弃,在下愿意带领手下将士归顺庄主。”

        沈凌不由松了口气,只有她自己知道,体内的灵气因为维持现在的高度,已经所剩无几,若是这个方脸男子不答应,她也只能命两百名家丁拼死也要将这些人赶出梅山了。

        看来她的仙家手段还是成功唬住了这些人,让这些人迫不得已归顺到了她的门下,将来为她所驱使。

      第134章

        刘氏用木盘端着饭菜走进一间临时搭救的木棚中, 最靠里面的位置放着一张木板床, 床上躺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见刘氏进来,微微喘息着坐了起来。

        那书生不是别人, 正是与沈凌有过一面之缘的苏墨之,他自从去年秋天的时候投奔到义军这里,因为义军在梅山这边物资短缺,而他又不受重视, 因此在冬天的时候就得了风寒,拖了这么些天也没好。

        刘氏将两大碗用糙米和几种豆类熬制成的稠粥并两个粗面饼子摆在他面前,除此以外还有一碟清炒野菜和炒鸡蛋。

        苏墨之微微讶然, “今日怎么多了碗炒鸡蛋?”

        自从义军来到别庄以后,伙食明显改善不少,但是炒鸡蛋却是从没有过的。

        刘氏道:“这是我拿偷偷藏起来的钱找厨房的熟人要了这么一道菜。你病了这么些天,也该补一补了。”

        刘氏到了别庄以后, 就和那些女眷被一个丫鬟出面考量了一番。那丫鬟正是先前在镇上找她浆洗过衣服的秋荷, 秋荷还认得刘氏,记得她从前干的活计, 便把她分到了浆洗房。浆洗房是辛苦一些,可是每个月能领到七百钱。

        七百钱看似不多,但是他们一家三口吃住都由别庄包管, 这样算下来,每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过上好几个月了。

        手头有余钱, 刘氏这才会想着将之前的积蓄偷偷拿出来一点给夫君补身子。正好她在义军里面有几个相熟的妇人,其中一个因为饭做的比较好便被分到了厨房。刘氏便拿出了几文钱,请她额外炒了这么一道菜。

        两人就着两道菜吃完了粥饭,刘氏便将碗筷放到了木盘上,去交给厨房那边。

        从厨房出来以后,刘氏顺脚拐到了学堂,她和苏墨之的儿子刚好今年满了五岁,已经被她送进了学堂。刘氏偷偷在外面看了几眼,发现儿子坐在最右边的位置上,正拿一支木制的笔在沙盘上认真的写着什么,便放下了心。

        傍晚的时候,学堂外响起了浑厚的钟声。

        伴随着钟声,几百个学生陆续走出,苏墨之的独子苏洛蹦蹦跳跳的走向自家的木棚屋。

        自从别庄收纳了这一千多个义军后,沈凌就抽调他们中的壮劳力沿着围墙外围建造房屋。这样一来,义军们便有了事做,没了时间再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一千多个义军除去他们的亲眷还有伤病,还剩下三四百个壮丁。沈凌命他们先在外围附近建造一些简易的房屋,暂时住下,然后再慢慢建造容纳人数更多的四合院。

        只不过建造四合院所需的时间太多,所以现在义军们都还是住在这种简易的木棚屋中。

        苏洛回到自家的木棚屋时,苏墨之的精神比前几天都好了一些,已经能够坐起来考校苏洛的功课。

        一刻钟后,刘氏也从浆洗房回来了。她带着儿子去了厨房,排队领了一家三口的晚饭。

        晚饭仍旧是每人一碗熬的浓稠的糙米豆粥,三个成【创建和谐家园】头大小的红薯,一碟牛肉干。

        那肉干是别庄后来吃剩下的牛肉所制,眼看夏天将至,厨房怕这些肉干被放坏,便拿出来当菜分给了众人。

        一碟牛肉干没有多少,刘氏舍不得吃,都夹给了夫君和儿子。

        苏洛咬了一口,香软酥嫩,和他之前吃到的肉干完全不一样。他忍不住直呼好吃。

        刘氏道:“听厨房的人说,冬天的时候,庄里不知从哪弄来了好多牛肉,因为一时吃不完才做成了肉干。我们要是早点到庄里就好了。”

        苏墨之轻咳一声:“娘子慎言,这话以后可不要在他们面前提起。”他所说的自然是那些义军。

        刘氏却不以为意,“夫君多虑了。如今外面好些人都在说若是早点遇到玄女就好了。去年冬天的时候,也就不用挤在那山洞里了。”

        自从沈凌施展仙家法术镇住义军一干人等,那些亲眼见识过沈凌施展法术的义军们私下里都唤她为玄女。虽然这个名称沾染了神道色彩,但有助于提高沈凌的威信。因此沈凌知道了此事以后,也就默认了他们的这个称呼。

        一家三口吃晚饭的时候,沈凌也在用饭。

        黄花梨桌上摆着六菜一汤,沈凌坐在主位,杨秉文和方脸男子一左一右坐在她旁边。这两人都是傍晚的时候找她商量事情的,被她留下来一起用晚饭。

        这两个人初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后者更是有些畏惧沈凌。但是沈凌为着以后大家能坐下来一起商议事情,便一再邀请他们。对底层的民众,沈凌愿意和他们保持一段距离,增强自己的威信。但是对这些地位比较高的管理阶层,沈凌就愿意和他们拉近一些距离,这样将来商议事情的时候,也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

        两人在沈凌的挽留下,终于还是留了下来。

      ¡¡¡¡ËûÃÇÒ»×øÏÂÀ´ÒÔºó£¬ÉòÁè±ã·Ô¸ÀѾ÷ßÃÇÉÏ·¹¡£

        席间,杨秉文还比较讲究一些,而那方脸男子也就是义军的首领李贵却没有那么多顾忌,在饭桌上渐渐放松以后,就一边吃饭一边向沈凌征求意见。

        沈凌一边吃饭一边分神回答他的问题,她的意思是可以围着围墙多建一些四合院,将来在四合院的外围再建一层围墙,这样便可将四合院保护起来。而内围的别庄也多了一层防护。

        杨秉文听着他们的一问一答,终于忍不住插话道:“庄主,既然你要在外围建造四合院,为何不再建个学堂?”杨秉文来的目的是劝沈凌再招一个先生,学生越来越多,他已经有些兼顾不过来。如今听到两人谈论外围的四合院,他忍不住插了这么一句。

        沈凌点头道:“这个建议不错。可以多建几间学堂,这样学生就能分开来上课。只是要到哪里找先生呢?”

        杨秉文道:“这个倒是不难。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叫苏洛的学生似是已经开蒙,不管是认字还是背书,都比其他学生学得快。私下里问他,原来他的父亲就是私塾先生出身。庄主何不把他请来?”

        杨秉文这么一提醒,李贵随即想起来,“对了,我们义军里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去岁冬天的时候托人投奔到了我这里,我因为正在养伤便没见他。听说他后来得了风寒,也不知好了没有。”

        李贵提到风寒二字的时候,沈凌心里一动,忽然觉得请先生的同时也得请几个大夫回来。随着庄里的人数越来越多,起码要有两个大夫以上才行。

        沈凌便问李贵,义军里可有会医术的人才。不过她口上虽问了这么一句,但是却没抱太大希望,毕竟义军条件简陋,没有大夫和郎中随行也很正常。

        哪知李贵却道:“有。郭郎中的医术挺好的,我的伤就是他看好的,他那两个徒弟医术则一般般。”

        郭郎中是他们家乡有名的一个郎中,因为闹旱灾,便带着妻儿以及两个徒弟投奔了义军。

        李贵找到郭郎中的时候,他正在整理晾晒好的药材。之前因为义军住在山洞里,进出不便,郭郎中只有限的几次出去采了些药材。如今来了别庄,又恰逢草木萌生的春天,郭郎中带着两个徒弟天天上山采药,寻到了不少常用的药材。

        李贵将来的目的告诉给他,让他尽快治好苏墨之的伤寒。

        郭郎中答的很爽快,“他的伤寒之所以拖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之前缺少药材。如今我采了不少药材,只要按时喝药,完全能在半个月内痊愈。”

        不过也许是饭食比较好,精神状态佳,苏墨之吃了六七天药后,就觉得自己的风寒痊愈了。

        这天上午,刘氏和苏洛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木棚屋里又剩了他一人。他便披了件旧衣,慢慢走出了屋子。

        一出屋,便见不远处三四百个壮丁在李贵的带领下正在建造房屋,围墙附近已经建起二十多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每个院子北面都有两间正房,东西两个厢房,还有南面一个倒座可以盛放杂物。

        苏墨之在旁看了几眼,暗暗赞叹这个院子的布局设计的好,往旁边再走几步,就见到四合院的外围,两百名穿着清一色的夹衣正在二十个小头领的带领下练习枪术。他们衣着整齐,动作统一,比他见过的官兵和义军队伍纪律都要好上很多。

        再放眼望去,远处的田地上,佃户们正忙着除草灌溉,一片忙碌景象。

        苏墨之正望着远处的风景出神时,几个厨房里的帮工笑嘻嘻的走了过来。她们都是义军的家眷,到了别庄以后,因为有着做饭的手艺便被分到了厨房。

        她们之前被厨房的管事交代去田里采摘野菜,如今归来的时候,每人挎着的篮子里都装着满满的野菜。

        她们脸上都带着笑意,有那与刘氏关系好的,便与苏墨之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便往厨房的方向走去。别庄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她们这些人自然不好耽搁时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07: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