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女主空间文合集】带着空间快穿》-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路管事过来与沈凌提起此事时,有些担心那群窝在梅山的义军会来别庄这边抢夺即将成熟的粮食。

        沈凌蹙眉道:“这群义军到底是什么时候在梅山驻扎下的,又因为什么迟迟不走?”

        路管事回道:“他们这些人是前年春天的时候来的,我听说他们在攻打某个县城时吃了败仗,伤亡了不少人。如今他们避在梅山不出,想来是打算等那些伤重的人养好伤再说。”

        沈凌沉吟了一下,如果只是某些小喽啰受了重伤,大可留下他们在山里慢慢恢复,如此想来,一定是义军的某个重要人物受了不轻的伤,所以他们才会在此地停留这么长时间。

        可是即便是某个重要人物受了重伤,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也不可小觑。

        沈凌只转了一下念头,就将那个萌生的想法掐灭了。为今之计是抢收田地里的粮食,只要有粮食在,人马可以一点点的壮大起来。

        “吩咐下去,从明天起,庄里除了老弱病小,其他人都下地帮忙抢收粮食。”沈凌吩咐道,“另外,今年所有佃户一律减免一成租子。”

        减免租子的消息放出去以后,原本就抓紧时间抢收的佃户们干劲就更足了,加上庄子里还有专门的人给他们这些地里劳作的人送饭送水,大大节省了时间,抢收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只是佃户们抢收到一半时,在梅山驻扎的那些义军们出来了。

        别庄这边来了五十来个义军,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干起农活来不比那些佃户们差。虽然他们不曾对佃户们出手,但是因着他们的身份,佃户们自然不敢上前阻拦,只好默默加快手上的速度。

        沈凌已经预料到了这个事实,五十来个义军虽不可怕,但是引来更多的义军就不少收拾了。何况此事正好可以激发佃户们的反抗心,所以沈凌下令所有佃户为了自身安危不可与那些义军们起冲突,粮食能抢收就抢收,抢收不了就作罢。

        沈凌的话传到佃户们耳边时,佃户们不由生出了感激之心,与之相对的就是有些愤恨那些过来抢收粮食的义军。本来早前,义军与他们毫无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因着义军的出身,对他们很有几分好感。如今涉及到自家的口粮问题,义军们多收一份粮食,他们的口粮就会少一分。因此,佃户们虽不敢明着对那些义军们做些什么,但是暗地里却将他们骂了个够。

        秋收结束的时候,虽有沈凌免了佃户们一成的租子,但是因为义军的横插一杠,佃户们最后留下来的口粮还是比往年少了一些。正当佃户们愁眉苦脸之时,别庄这边贴出了一张告示,招收两百名家丁,只要符合年满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体强壮就都可以报名。通过的青壮劳力每人每月可领到三十斤粮食并一串钱。

        这个告示一贴出来,众人顿时沸腾了,这比当初修建堡垒的时候待遇还要高一些。

        于是前来报名参加的青壮劳力足有五百来人,多半人都在修建堡垒中出过力。

        路管事按照沈凌的吩咐从中挑选了二百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下,身体都比较健康。

        这二百人被招收上来以后,第二天就有一个匪气十足的人过来教授他们一些基本功,比如站木桩、蹲马步等。

        那匪气十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二十个匪人中最有武功天赋的一个,一把□□使得似模似样,被沈凌特地挑出来训练这二百个青壮。

        秋收过后有很长的农闲时间,沈凌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将二百个青壮培养成初具武力值的军人。

        所以他们除了要站木桩和蹲马步之外,还要进行负重跑步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沈凌在现代时,从电视剧上看到的,对于她这个非专业人士,也只能借鉴那些比较常规的培训方法。

        不过方法虽比较老套,但是效果却很好,一个月下来,沈凌站在角楼上看着底下站的整整齐齐的二百人,已经初具军人的锐气。

        只是好像少了什么。

        沈凌从角楼下来以后,就命人叫来了路管事,询问他别庄里有多少铁匠。

        路管事自从沈凌招收了二百个家丁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如今听到沈凌问铁匠,便知自己猜对了沈凌的意图。

        他老老实实作答道:“庄子里一共有两个铁匠,素常给佃户们打些农具,手艺马马虎虎。”

      ¡¡¡¡ÉòÁèÏëÁËÏëµÀ£º¡°ÎÒÏëÒª¸øÐÂÕÐÊյĶþ°Ù¸ö¼Ò¶¡Ã¿ÈËÅ䱸һ°Ñ´óµ¶£¬Ò»±ú¡õ¡õ£¬Äã¾õµÃÔõôÑù£¿¡±

      第130章

        庄子里的两个铁匠平素打打农具还行, 但若是刀具或是枪头, 就需要手艺好一些的铁匠了。

        路管事低头想了想:“手艺好的匠人只要出高价就可以寻来,但是铸铁要用到的铁矿石,少量还可以, 多了就难办了。”

        “为什么这么说?”

        路管事一五一十道:“这附近唯一一处铁矿还是前朝留下来的,因为在邱家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一直都被控制在邱家手中。从前还好一些,只要出高价就可以买到铁矿石。但是最近这段时间, 听说邱家私下里忙着招兵买马,因此这铁矿流出的铁矿石就少了许多。”

        自从前朝的开国皇帝下令停办官铁冶,让民间自由开采后, 本朝也延续旧例,铁矿主要由民间经营,所以铁矿既然由邱家经营,那么他家自然能限制买卖。

        沈凌注意到的可不是这些, 邱家也在忙着招兵买马, 看来邱家内部也有人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毕竟生逢乱世,这些大户人家都要早做打算。可是招兵买马, 往低了说这么做能保得一家老小平安,往高了说,难道邱家也有称雄之意?

        不过眼下却顾不得这些, 还是解决铁矿石的问题。

        沈凌沉吟了一番,既然这一带附近有前朝留下的铁矿,说不定这一带是铁矿石密集的地区, 再发现一处铁矿也很有可能。

        “邱家那里,能弄来多少铁矿石就算多少。另外,你再找些木匠,先做二百杆木枪再说。”沈凌将路管事打发下去,就去了匪人练武的地方。

        路管事虽然可靠,但是也远不及这些立了血誓的匪人让沈凌放心,所以她从中挑了五个手脚灵活的匪人,让他们带上铁砂石,将附近一带搜索一遍,看能否发现一处铁矿。

        不过沈凌也不会将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五个匪人身上,若他们迟迟找不到铁矿,那二百个家丁岂不是迟迟没有趁手的兵器。

        所以沈凌决定应该组建一支商队,去附近盛产铁矿的汉中走一趟。之所以选择汉中,不仅是因为它距离别庄相对来说比其他产铁的地方近一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中附近还有盐矿。

        将来沈凌若想依据别庄称雄一方,离不开盐铁这两样东西。铁还好说一些,尤其是盐,简直不可或缺。

        所以沈凌才会打算趁现在世道还不是太乱的时候,去一趟汉中,多拉一些盐铁回来。

        因为盐铁一事比较重要,沈凌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亲自率领商队出发,这样路上若遇到危险,她也能利用自己的修为帮助解决一下。

        至于随同一起她出发的管事,沈凌想了想,路管事还要留下来处理别庄的事务,大管家年纪又大了,所以沈凌想来想去,也只想到了阿生这么一个人选。

        庄子里的管理人才还是太少,沈凌觉得培养私军外,自己也应该招纳一些文人,起码可以协助自己处理一些事务。

        不过这些事,可以等她从汉中回来以后再做。

        商队的事情,沈凌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特地从二百个新招收的家丁里选了三十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加上五个粗通武艺的匪人,完全可以应付一般的盗匪。

        只是她没想到,当她提出要随着商队一起出发时,秋荷、大管家和路管事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都觉得沈凌一个弱质女子,随着商队去往汉中那么远的地方,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上一次从郡城赶往别庄这边还好说,是为了避祸,可是现在率领商队去汉中那么远的地方就是冒险了。

        沈凌费尽唇舌之力终于说服了这三人,但秋荷始终不放心,想要跟着一起去。沈凌没有同意,秋荷才是真正的弱质女流,若她跟着一起去,势必要拖累商队,再者,她也不需要侍女随时服侍。

        临走时,沈凌一再叮嘱大管家和路管事,让他们一定要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所有人都要避在围墙里不出。宁可折些粮食和银钱,也要保住别庄众人的安全。

        而在出发的前一天,路管事高价聘请的两个铁匠打出了三十五把大刀。这些大刀用到的铁矿石,有的是从邱家那里高价买来的,有的是庄子里东拼西凑出的一些烂铁,为此还将庄子里多余的一口铁锅砸烂,就为的凑齐三十五把大刀用的材料。

        万事齐备以后,沈凌就率领商队出发了。

        为了速去速回,也为了证明自己不会拖众人的后腿,沈凌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和众人一样骑马上路。

        本来那新招收的三十个家丁在得知自家庄主也要跟着一起去时,心里都不免犯嘀咕,但是眼见沈凌利落的上马扬起缰绳出发后,心里的想法就都咽了回去。

        虽然沈凌之前也曾命匪人们教过这些家丁骑马,但是这些家丁们以前作为佃户,几乎连马都没有摸过,所以除了少数几人无师自通外,多半人都骑的小心翼翼,生怕从马背上摔下来。

        这种情况,直到他们骑了两三天以后才好一些,商队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大抵是他们去的时候马快车空,因此一路上鲜少有劫道的,就是有,也被五个匪人带着三十个家丁击退了。那五个匪人有从匪的经验,知道哪些路途有匪患,哪些路途平安无事。有他们保驾护航,商队一行顺利走到了汉中。

        沈凌到汉中以后,先将随身携带的银票尽数换成了金锭,当初从郡城出发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她不好出门去钱庄兑换,如今有了机会,沈凌将所有的银票都换成了金锭。毕竟一旦战祸将起,什么银票都是一张废纸,人们最相信的还是真金白银。

        沈凌将所有银票换成金锭后,就让阿生去打听汉中最大的铁矿控制在哪家手中。至于盐矿,这样重要的东西,自然不是私人可以拥有的,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阿生出去打听了一下,便给沈凌带回了不少信息。

        目前汉中附近最大的一处铁矿掌握在当地豪强张家手中,而当代家主张谷听人说不知上进沉迷酒色,光是妾侍就有十几房。其中最为得宠的是第七房小妾,已经为张谷生了两个儿子,把主母都比了下去。

        所以如今想要从张家买矿石的商人,都从这第七房小妾入手,而这七姨娘正好有一个娘家兄弟名叫马泉,处事圆滑,能说会道,因此那些商人都转而过来找他从中周旋。

        阿生已经将那马泉的为人和喜好都打听了一遍,只要请他在汉中最大的酒楼吃一顿饭,再许以重金,他就会帮忙。

        而盐矿那边,掌管盐矿产销的盐提举却是块难啃的骨头,他与当地的赵家互相勾结,盐引尽数流到了赵家手中,几乎垄断了汉中的盐业。寻常商户就是出再高的价格也得不到一张盐引,因此竟让赵家在盐业一家独大。

        “那赵家是怎么让盐提举将盐引尽数给他的?”沈凌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阿生道:“据说是赵家将一个嫡女许给了盐提举做续弦。那嫡女进门以后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一下子就将前面那个生了两个女儿的原配比下去了。”

        沈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才吩咐阿生道:“你再替我打听一下,那赵家和盐提举家的一些近况,任何小事都不要放过。再有,铁矿那边,我自会找人与那马泉接洽,你只需打听那两家的近况即可。”

        阿生虽然比较能干,但到底年轻,只怕会被马泉那等精明强干的人看轻,所以沈凌打算命一个匪人去与马泉周旋。那马泉既然为人精明,一定能看出那匪人的出身,心里便会顾忌几分,自然不敢糊弄他们。

        事情也的确如沈凌预料的那样,沈凌派出的这个匪人是五人中匪气最重的一个,名唤张武,他按照沈凌的意思,特地打扮一番,就登上了马泉的家门。

        虽然张武打扮成商人模样,但是言谈举止一看就知是盗匪出身。那马泉自从姐姐得宠后,平日里接触过不少人,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人都见过,张武也并不是第一个来找他的盗匪。

        因此他稍微客气一番,就接受了张武的邀请,去了汉中最大的酒楼。

        席间,张武开门见山要他帮忙弄上几千来斤铁矿石,并许给他五百两好处。

        几千斤铁矿石算是一个大客户了,马泉微一沉吟就答应了。至于张武要这些铁矿石做什么,他却是不会问的,在他想来左不过是铸造一些兵器用来劫道罢了。

        张武通过马泉弄到几千斤铁矿石以后,阿生这边也给沈凌带回来了一个有用的消息。

        盐提举的老母亲最近得了重病,正在四处贴告示悬赏民间的名医来给老夫人看病。

        沈凌听了这个消息,心里就有了主意。她在前面的世界里,有时候为了打发时间,便会研习医术。更是在前面那个世界里,专门与皇宫里的太医们请教过一些问题,水平比之前大大提高不少。

        于是第二天,沈凌就装扮成了一个老者,揭去了贴在城里的一张告示。顿时就有守在附近的几个家丁,客客气气的把她请到了盐提举贾大化的府上。

        沈凌装扮成的老者看上去仙风道骨,再加上修仙者本身出众的气质,很容易取得人的信服。

        因此她很顺利的就到了老夫人的卧室。

      第131章

        沈凌之前已经从老夫人的贴身丫鬟里了解了一些情况, 所以看到老夫人昏睡不醒的样子, 心里就有了一个猜测。

        等丫鬟给老夫人的手上搭了帕子,沈凌号了脉,便确定了心里的猜测。老夫人得的是后世的脑出血, 这种病极容易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病,症状有头痛、呕吐、昏迷、嗜睡等。

        沈凌把完脉后,盐提举正好从外面回来。他已经听大管家说府里来了一个名医,如今见到气质出众的沈凌, 不由带着几分期冀看过来,“敢问老先生,家母这病......”

        沈凌轻轻道:“不是什么大病, 扎两针就好了。”她说着话,从怀里掏出两根银针,找准方位便扎了下去。

        脑出血本身就是血管硬化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沈凌扎针的时候, 针上附带了一丝微弱的灵气, 在她的控制之下,这丝灵气将血管内的杂质一点点的清除掉, 然后便开始修复那些破裂的血管。

        虽然沈凌现在的修为不过练气期一层,在修仙界只算得上刚刚入门。但是她修炼出来的灵气却是蕴含天地精华而生,纯粹无比。即使只有那么微微一丝, 也抵得上百年人参千年灵芝的药力。

        经她那么一梳导,老夫人那些堵塞的血管便被一一打通,血液就开始重新流动起来。而在剩余的灵气修复之下, 那些破裂的血管也开始愈合慢慢恢复如初。

      ¡¡¡¡°ëìÄÏãºó£¬ÉòÁèÊÕ»ØÊÖµÄͬʱ£¬ÀÏ·òÈËÒ²Õö¿ªÁËÑÛ¾¦¡£

        “大化,你这是怎么了?”老夫人睁开眼,就见儿子坐在床边,泪眼婆娑一脸激动的看着她,不禁开口问道。

        贾大化擦了把眼泪,“娘,您忘了。您不知为何突然倒地不起,把儿子都吓坏了。”他说着,把沈凌指给老夫人,“多亏了这位老先生妙手回春,要不然儿子真不敢想。”

        经儿子这么一提醒,老夫人才回想起来,她之前因为孙子的事和儿媳拌了几句嘴,回到房里越想越生气,然后就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如今儿子一说,老夫人就感激的看了沈凌一眼,“老神医,真是多亏你了。”

        沈凌淡淡笑了笑:“老朽可不敢居功,是老夫人吉人自有天相。不过老夫人这病,根子还是在饮食上。以后需得少油少盐少肉,多出去走走,方能活得长长久久。”

        老夫人讪讪笑了笑:“我这人年轻的时候受过苦,老了就想着吃点好的。因此不免就吃的油水多了些。”

        贾大化不由道:“老神医,我母亲这病真是出在饮食上,不是因为跟人吵架生气吗?”

        沈凌道:“这病只要情绪激动或是劳累便会犯,所以跟人吵架生气只是诱因,即便没有这次跟人吵架,将来也会犯病。”

        贾大化就点了点头,之前老母亲昏迷以后,他以为是妻子跟母亲吵架所致,因此夫妻俩大吵一架,贾大化险些还动了手。如今听了沈凌这话,他不由得有些后悔。

        老夫人只看了儿子一眼,就明白他的心思了。她与儿媳拌嘴不过是为的一件小事,如今又经历了一场生死,更将其看的淡了。只是碍着沈凌在场,不好多说,因此只问沈凌以后怎么保养,怎么吃饭。

        沈凌将后世的一些养生法说了一些,劝老夫人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粗粮。

        最后,沈凌轻咳一声道:“老夫人虽然醒了,但是身体还有些痰湿血瘀之症。等老朽开个方子,将来按照方子吃上半个月,便会痊愈。”

        贾大化忙请沈凌开方,沈凌等丫鬟拿来文房四宝以后,微微沉吟了一下,提笔写了一个方子。

        贾大化接过看了一遍,赞道:“高明得很。”又道,“只是不知我母亲这病以后还会犯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4 1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