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沈凌提着大包小包到达钱府时,门房看见是她,忙接过她手中的东西,引着她到了待客的前厅。
还未到达前厅,沈凌就听到冯梅和她的丈夫钱进的笑声,期间还夹杂着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
沈凌还未认出那道声音的主人是谁,门房就往里面禀告道:“陆小姐来了。”沈凌离婚后,冯梅便让下人们口称沈凌小姐,这样别人也好知道她现在是单身。
门房的声音刚落下,冯梅就迎了出来,“萍妹,你来得正好。你姐夫新认识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吴公子,你也来见见。”
沈凌一听吴公子三个字,就知道来人是谁了。
果不其然,当她被冯梅牵着手进到前厅时,就见原来见过的那位青年正端坐在客首的位置,望见她进来,忙站起身笑道:“陆小姐,巧得很,我们又见面了。”
沈凌淡淡一笑,并没有说话,旁边的冯梅惊讶道:“你们认识?”
吴简浅笑道:“认识谈不上,不过有过一面之缘。”
钱进最是乖觉,看两人的神情态度,仿佛吴简似是有求于沈凌,而沈凌则有些爱答不理,忙招呼沈凌坐在吴简下首,又让下人们上茶端点心,在他的张罗下,屋里的气氛顿时好了许多。
就连沈凌这种认为吴简是存有目的才接近钱进的人,也不由稍微缓和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开始品尝起手边的点心来。
几人差不多聊了半个多时辰,厨房来报说酒席已经备好了。于是几人挪步到大花厅,钱进和冯梅坐了主位,吴简和沈凌则坐在对面。这样一来,两人挨得不免有些近。
当吴简找了话题与沈凌说时,沈凌不好总冷着一张脸,这样一问一答,不知不觉间两人就说了不少话。
饭后,钱进支开冯梅,自己也找了个借口走开,让两人自在大花厅喝着清茶说话。
吴简借机就将话题转到了对武学的见解上,沈凌毕竟是做过凌月宫宫主的人,又曾经挑战过诸多高手,随口一句话就令吴简觉得受益匪浅。沈凌谈到兴起,加上有人捧场,也忘了时间,一说就说了一个多时辰。等冯梅抽空进来时,她这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沈凌提出告辞时,吴简也起身道:“我也是时候该走了。陆小姐,不如一起走吧!”
沈凌点了点头,两人从钱府出来,一路又聊了许多,等吴简将沈凌送到她住的宅子时,就听吴简道:“陆小姐,方才听你说话,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只是我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你为什么不肯将我收到门下,是嫌弃我资质不好吗?”
沈凌与他聊了这么长时间,已经知道了他心中的执念,若是自己不说,只怕他将来还要找上门来,便撒了一个谎道:“那倒不是。不过我所修炼的内功是一位女子所创,只适合女子修炼,男子的话,因为没有过这种先例,所以我才不敢将你收到门下。”
吴简顿时恍然大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陆小姐也是为我好。我在此谢过你的好意。不过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遇到武艺比我好的人,就忍不住向人家请教一些问题。不知陆小姐可否答应和我做个朋友,也让我时时讨教。”
沈凌不由想扶额长叹,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歪缠的人,时时讨教,那她还要不要做生意了。她忍不住道:“交朋友可以,但是时时讨教就不必了。我不比你吴公子财大气粗,我还有一间铺子需要看顾。可能没那么多时间。”
许是她那天说的话比较直接,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吴简都没有过来找她。这让沈凌既松了口气,又觉得诧异。看对方的性格,不像是轻易放弃的主,难道真的就此知难而退了。
两个月以后,沈凌再没受到来自吴简方面的打扰,日子久了,她也慢慢将这件事和这个人忘了,一心一意管理自己的店铺。
直到一年以后,冯梅委婉的劝说她,让她考虑一下终身大事,沈凌才惊觉,自己好像只顾着事业这边,忘了陆萍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她还想要一个温暖的家以及生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说实话,想要找一个男人成家,以沈凌现在的财富,可以说只要她同意,多的是男人想将她娶回家。可是沈凌经历过这么多世界后,从她内心深处来说,还是愿意找一个自己看得上眼又喜欢自己的这么一个人。
虽然这样的人会让自己多投入一些感情,任务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些不舍,但也好过和对方没有感情的过一辈子。远的不说,就是前面那个世界里,她贵为国公府夫人又怎么样,守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过了那么长时间,若不是任务在身,她还真忍受不了。
可是想找自己看着顺眼,各方面条件又差不多的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她还离过婚,家世还不怎么样。但是让她降低条件,沈凌又怕那些人是为了她的财富,而不是真心喜欢她。
这样到沈凌二十岁的时候,她还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偏巧,她现在租的这间铺子快要到期,房主看她生意比较好,将租价往高处抬了一些。沈凌觉得租金太高,讲了半天也没讲下价来,她索性没有续租,准备离开这里到北京去。
一来,那里的气候比南方要适宜居住;二来,她也想见识一下民国时期的北京。
离开前,沈凌问三个绣娘和两个伙计想不想跟她到北京去,绣娘和伙计都是本地人,一听要去北京那么远的地方,有一半人便打了退堂鼓,最后肯跟沈凌走的只有两个绣娘。
沈凌怕她们到北京以后想家,干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回去,索性出资把他们这两户人家都带到了北京,反正将来开店也少不了要请人手,而这两家的男人又都比较老实,几个孩子大了,也能帮她做一些杂活。横竖吃不了亏。
沈凌出发走了二十多天后,这天钱府来了一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简。听闻沈凌已经北上去了北京,他顿时流露出一股失落。
沈凌那天说了那番话不久,他就收到了家里的电报,上面说他祖父病危,所以他匆忙回了武夷山老家。祖父过世以后,因为要帮着父亲料理后世,又要守孝,所以他才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才过来找沈凌。
哪知沈凌却去了北京。吴简想到来之前找一个瞎子批卦,那瞎子说他多半会失望而归,岂料竟被他说中。再想想祖父死后,父亲要他接过家里的一部分产业,只怕日后很难有时间研习武艺了。再要内功心法,也没什么时间练了。想到此处,吴简便断了这个念头,过不多时,便回了老家。
作者有话要说: 吴简不是男主,他是男配。
第75章
沈凌非常喜欢这时候北京的春天, 几乎天天都是晴天, 还有北京的四合院,院子非常大,里面摆放着养荷花的大缸, 种着石榴、芭蕉,墙角下还栽着葡萄树,葡萄树下放着石桌石椅。这一切都非常符合她心中对住宅的期盼,所以到达北京以后, 她就花一千块大洋购得了这样一个四合院。
跟着她来的两户人家住在前面的院子里,沈凌一个人住在后面的三间上房,走廊外的院子里不仅种着芭蕉、葡萄树, 还有一架紫藤花,紫藤花对过是一座太湖石搭就的小假山,假山周围堆放着好多盆花,有牡丹、芍药、玫瑰、石榴、夹竹桃等。
这个时候正是春季, 院子里的花卉正在争相吐蕊, 沈凌从上房里出来,就闻到一股混合的花香。
她看着像绒球一样一串串垂下来的紫藤花, 不由觉得这倒是一幅现成的图案,如果绣在旗袍上,一定很好看。她正在对着紫藤花发呆, 就见其中一个绣娘的孩子叫阿生的,从前面的院子里跑过来,对着沈凌说道, “小姐,我妈让我来问您要一些银线。”
沈凌买下四合院的同时,也相中了一处店铺。她这次并没有选择租铺子,而是花高价将铺子买了下来,省得将来还要跟房主打交道。
铺子买下来以后,还得按照英式风格再装修一遍,趁着这段空档,她就让两个绣娘在家里抓紧时间做一批旗袍和西式洋装出来。
北京这边的风气到底要比她所待的城市要好一些,大街上穿洋装的人不在少数,这一回沈凌觉得自己可以大展手脚了。空间里还存放着不少她当初购得的各种名牌服装,稍微修改一下借鉴一下,就是非常不错的款式。
沈凌回房开箱子拿了银线交给阿生,换了身衣裳就出门坐洋车去绸缎铺采买布料和定做纽扣。
距离沈凌住处最近的一家绸缎铺里,里面生意正好,约有十来个伙计在那里招呼主顾。
沈凌进得店来,那些伙计见她是个生面孔,不由朝她打量了一打量,见她穿着新式的洋装,打扮得很阔气,似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就有一个伙计上前问她要什么布料。
沈凌便说自己要做春装,让伙计给她介绍一些合适的布料。
伙计问道:“是要洋料子还是要中国料子?”
沈凌道:“两样都要一些。”
伙计就搬过来两匹洋料子,一匹是天鹅绒,一匹是驼绒。沈凌来京之前还未见过这样的洋料子,正在细看,就听外面脚步声响,有人走了进来。那人似是这铺子里的熟客,几个伙计忙忙上去簇拥着来人上了二楼。
沈凌抬头看时,只看见一个穿着细丝驼绒洋装的女子背影,便问身边的伙计,“刚刚来的那人是谁?”
伙计轻声道:“那是总领事家的小姐,人称何三小姐,是我们这的熟客。”
沈凌道:“我看她身上穿的洋装料子不错,应该也是在这买的吧!”
伙计道:“可不是。这位何三小姐出手阔绰,每年光是买衣料的钱就有几千块之多。”
沈凌接下来又挑了几色料子,总共包起来,仍旧坐了洋车回到四合院。
今天那位何三小姐身上穿的洋装,沈凌虽只看到了个背影,但也受到了启发,当下自己设计了一个款式,就用那驼绒做了两身洋装,将来好摆到店里。
过后几天,沈凌天天上街到鞋店、绸缎铺、百货公司闲逛,如果遇见时新的绣鞋和洋装旗袍,她就将样式默默记在心里,回去以后便照着那个样式稍微修改一下做出样品来。
有天她逛鞋店的时候,看到了一双价值两百多块大元的绣花鞋,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蝴蝶,各点缀着两颗指头大小的珠子。
沈凌记得这样的珠子,空间里还有不少,回去就翻检出来,比照着那个样式,稍微改动了一下,做了七八双不同尺寸的绣花鞋。
这样准备了两个多月,沈凌的云裳阁终于开张了。
店铺的面积和之前的铺子差不多大小,具体布置仍旧照搬原来的格局,唯一有所改动的是沈凌这次终于将面向街道的那一面墙全换成了玻璃橱窗,仿照后世的样子在橱窗里摆放了不少衣裳的样品。
开张的第一个月,铺子里的生意并不算太好。这不比从前,沈凌在开第一家店铺时,因为有许多老顾客捧场,所以店里的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
这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开店,生意自然要比原来差上一些。只有等到云裳阁在北京打出名气,店里的生意才会好起来。
为了增加云裳阁的知名度,沈凌决定得做点什么。
最好是能认识几个交际名媛,有她们做介绍,店铺的生意会很快好起来。
为了结交交际名媛,沈凌开始出入她们经常会去的地方,比如去北京饭店跳舞。
沈凌第一次亮相北京饭店时,穿了一件米黄色的洋装,料子是用呢绒做的,裁剪的特别合身,加上她本身的气质,说是名门闺秀也有人信。
坐在北京饭店舞厅的对面,沈凌看了一会儿场中的人跳的舞,心里就有了谱。她正要跃跃欲试时,一个穿着时髦的富家子弟过来邀请她跳舞。
沈凌痛快的跟他走了,她的舞跳得好,很快就引起了场中几个人的注意。
当沈凌跳完一场舞回到座位上休息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过来主动与她说话道:“我看你刚才跳的舞特别好,舞姿非常优美,你是不是刚从英国那边留学归来?”
沈凌微微一笑:“不是。我的舞是表姐教的。她非常热衷跳舞,所以我也连带着学了一些。跳得不好,让你笑话了。”
那位女子道:“你太谦虚了。我看你刚才跳的舞非常好,比我认识的密斯范跳得都要好。”
她说话的时候,沈凌仔细打量了一下她的衣着,葱绿色的西洋舞衣,头上戴着镶着碎钻的发箍,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
沈凌就将话题转到了她穿的衣裳上,两人就聊了一会儿哪家的绸缎铺料子比较好,哪家裁缝做的衣裳比较好。末了,沈凌又谈到衣裳的搭配,以及一点美学。
两人谈天的时候,有那认识女子的也过来凑热闹,沈凌跟着认识了几个北京有名的交际名媛,她不忙着推销自己的云裳阁,而是邀请在座的名媛去听戏。
随着沈凌认识的名媛逐渐多了起来,她开的云裳阁也渐渐有了一些知名度,店铺的生意就一点点好了起来。当然在这中间,也有一些富家太太和小姐觉得云裳阁的衣裳款式多又新颖,慢慢的回头客也多了起来。
沈凌当初虽是为扩大云裳阁的知名度而去结交那些名媛小姐,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她发现自己并不讨厌到北京饭店跳跳舞,去戏院的包厢听听戏。
在这些地方,她能结识到各色各样的人,虽然那些富家子弟一个个挥金如土,并不适合做丈夫,但是不能否认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比较体贴细心的。
这样直到沈凌在北京城待了两年,她才遇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那人是她认识的一个名媛的表弟,名叫曾清,长得眉清目秀,全身上下都透出一股书卷气,一看就知道读过许多书。
沈凌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表姐正在试图让他参加自己举办的舞会。他最后虽然答应下来,但是从始至终都坐在舞会的角落,根本不想下场跳舞。
沈凌看到他,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自己读大学时曾经很仰慕的一个同学,和他一样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她后来就忍不住走上前,问他为什么不去跳舞。
曾清的回答是不会。沈凌看他脸上的神色似乎并不反感她的靠近,就坐下来与他聊了几句。她虽无意卖弄自己的学识,但是谈吐中自然而然带着独特的见解,加上中外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外人一听就知她饱读诗书。
曾清这人有个文人的通病,就是总想找到一个精神方面的知己,虽只认识沈凌不长时间,但已生了亲近之意。
两人后面又来往了几次,沈凌知道曾清正在看六朝的骈文后,就和他谈起诸子百家,两人越说越投契,都引对方为自己的知己良友。
沈凌后面想想,觉得曾清这种人如果做人家丈夫的话,其实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因为他不够体贴细心,又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是总归说起来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他认定你是他的灵魂伴侣,那么这一生,他是一定不会背叛你的。
有这点好处珠玉在前,沈凌觉得他的那些缺点都可以忽视了。人天真一些,这样起码跟他在一起烦恼比较少。人不通俗务,没关系,她会打理家事就够了。人不浪漫温柔,那也没关系,只要心里有她就行。
当沈凌告诉他,自己有一段失败的婚姻被丈夫无情抛弃,曾清也没有丝毫芥蒂时,沈凌就开始和他谈婚论嫁。
曾清上面只有一个寡母,因为不喜欢北京的气候,一直在南边居住。他家里虽不很富有,但也有一些产业,足够他们一辈子不愁吃穿。
但是沈凌同他结婚以后,还是继续将云裳阁开下去。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是完成陆萍的心愿。
第76章
沈凌站在凌云宗的山门前, 虽然事前已经被系统告知, 自己现在身处的是极为玄幻的仙侠世界。但是看到那些踩着飞剑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修仙者,沈凌还是忍不住抬起头又看了一眼。
不远处正好飞来一个修仙者,她穿着湖蓝色的法衣, 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虽是在做御剑飞行这样在沈凌看来极为危险的行为,但是她脸上的表情却极为轻松,就像是漫步在自家的后花园一样, 看上去悠闲得很。
沈凌看得正出神,负责带他们这些少年少女们进去测试的道童站在山门前,朗声叫了二十个人的名字, 其中就有沈凌这一世的名讳,段晴柔。
沈凌他们这二十个人跟着道童进入山门后的一个占地面积非常大的广场内,广场中央位置摆着五个蒲团,上面坐了五个衣着各异的修仙者, 每一个修仙者面前都有一个白玉小几, 几上放着一块圆润光洁的石头。
沈凌毕竟是写过修仙小说的作者,猜测那石头多半是可以测出灵根的测灵石。
他们这二十个人被道童要求排成五队, 然后依次走到石头前,将手放到上面测试有无灵根。
轮到沈凌的时候,她平静的将手放在上面, 然后就见石头上显示出两种颜色,一种是蓝色,另一种则是绿色。
前面坐着的修仙者不由眼睛一亮, 在这里坐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一个资质稍微出众的双灵根,他不由脸上带出点笑意,指了指东边,“你先去那里。等测试完,自会有人安排你们这些新【创建和谐家园】。”
沈凌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走了十来丈远,中间穿过一座月台,就看见不远处的空地上站着五六个和她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少年少女。
许是被测出身具灵根,这几人显得都很是兴奋,看见又来了一个新人,就围上前问她刚才石头上显示的是哪几种颜色。
沈凌答了以后,他们中一个穿着鹅黄色衫子的少女就道:“这样看来,你的资质不错,是较为出众的水木双灵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多半会被那些长老收到门下的。”
她这话落下,就有一个少年替那少女解释道:“袁小蝶和我都是修仙世家的子弟,我们五岁时就测试过灵根,因此知道上面的颜色代表何种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