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次,沈凌主动问过翠姨娘的意见后,就把这个取名佩文的庶子抱到了上房。比起让丫鬟出身的翠姨娘抚养庶子, 沈凌宁愿让他跟着自己,这样起码不会被翠姨娘养废。
佩文抱到上房这边后,沈凌比着佩致的例,给他请了两个奶娘拨了两个二等丫鬟。
随着上房这边多添了两个孩子, 沈凌很觉得身边的丫鬟们有些不够用了。她便命底下的人从家生子里面挑十几个七八岁的小丫头送到上房,一则是填补这边的空缺,二则好为玉如和玉莹两个培养几个贴身丫鬟。
同时, 她也得为身边的三个大丫鬟考虑一下她们的终身大事了。
过了今年,她们三个就到二十岁了,该放出去配人了。沈凌筛选了一遍府里的小厮,怎么看也觉得他们配不上自己的这三个丫鬟, 尤其是比较能干的珠儿和双儿。
实在是挑不出人选, 沈凌就问她们的意思是怎样。
宝儿吞吞吐吐的说了一个府里小厮的名字,珠儿和双儿两个却说听夫人的。
沈凌想来想去, 觉得珠儿和双儿如果留在府里配小厮,实在是委屈了她们。就从点心铺和杂货铺两个铺子里,选了几个年轻能干的, 让她们从中挑一个自己中意的,然后把她们挑出来的两人提为了铺子里的管事,这样两人嫁过去以后就是管事媳妇。一来不算委屈了她们, 二来有她们帮着,铺子里至少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对于两个丫鬟的忠心程度,沈凌是毫不怀疑的。
¡¡¡¡Ã¦ÍêѾ÷ßÃǵÄÊ£¬ÉòÁè¾Í°ÑÖØÐÄ·ÅÔÚÁËÇëʦ¸µÉÏ¡£
还未等她派遣婆子过去给周妍下帖子,请她帮忙打听一下,周妍就坐着马车过来了。原来夏天的时候,周妍的长子浩轩被选上了皇太孙的伴读。当时一同入选的还有几个宗室和勋贵家的孩子。不过前几天,一个伴读因为家里祖母过世,需要守一年的孝,伴读的名额就缺了一个。
周妍过来就是问沈凌愿不愿意将佩致送去做伴读,如果愿意,她可以让浩轩在皇太孙面前提一提。
沈凌穿来这两年,也一直留心着关于太子和皇太孙的传闻,这两人的风评都很好,而且太子下面两个成年的弟弟早早就到了他们的封地。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今圣上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太子即位是早晚的事。
所以这次周妍再问的时候,沈凌就点头答应同意让浩轩去帮佩致问问,虽然她内心觉得希望不大。毕竟竞争的人太多,而国公府又已经日渐没落,未必能让皇太孙看在眼里。
果不其然,没几天,周妍坐着马车再来的时候,就说浩轩说迟了一步,那个伴读的人选被宗室的一个子弟抢了先。
沈凌并不放在心上,而是问她骑射师傅的事。周妍因为伴读的事,觉得对不起自家侄子,就对骑射师傅的事很上心。过不多久,就找到了一个姓李的师傅,李师傅原是将军府的亲兵,后来跟着将军上战场时受了腿伤,因为腿伤便不能再做将军的亲兵,就开始教公侯家的子弟骑射为生。
沈凌第一眼见到这个李师傅时,就觉得他的目光特别锐利,虽然他在女眷面前竭力掩饰,但沈凌还是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那种上过战场杀过敌的人才有的煞气。
这样的人,沈凌觉得用来教佩致真是有些大材小用,所以为了挽留这位李师傅,沈凌不仅出很高的报酬,还承诺只要李师傅肯一直留在国公府,府里可以为他养老送终。
沈凌之所以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固然是觉得这位李师傅很有本事,再一个,她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想法,就是想为国公府培养一个能上战场的将军。毕竟对他们这样的勋贵世家来说,想要获得权势,最好的捷径莫过于建立军功。
所以佩致满七岁以后,沈凌就将寒月【创建和谐家园】的内容默写下来,每天监督他修炼。同时还准备好泡药浴的药材,每天晚上让他泡上半个时辰。
佩致这边有了骑射师傅,沈凌就开始为玉如玉莹张罗起女红师傅来,为此她特地办了一场菊花宴,邀请了众多亲戚到场,然后借此机会打听名声不错的女红师傅和女先生。
众人有说这个师傅好的,有说那个先生好的。沈凌一一记下,过后便命下人一一去探听这几个人的风评。
等定下来,已是第二年开春时候了。
沈凌一口气请了教女红的两个师傅和两个女先生,两个师傅一个擅长苏绣,一个擅长湘绣。两个女先生,一个开蒙,一个教琴棋画。
不过玉莹还小,所以玉如和佩致一样仍是一个人上课。沈凌给她制定了一个学习表,上午的时候认字写字,一个时辰后学习琴棋画,下午的时候则跟着两位师傅一起学习,做些简单的针线活。
晚上国公爷过来的时候,沈凌就让他看玉如打的络子,国公爷粗粗看了一眼,“我听说你给玉如请了四个师傅,比佩致那边还多两个。”
沈凌的好心情丝毫不受其影响,“佩致只要好好念书就行了。那些琴棋书画是大家子女儿家们学习的事,将来好和夫君们有话可说。”她不待国公爷说话,就问道,“国公爷是从季姨娘那边过来的吧?她身子不好,就该好好保养,给国公爷添个一男半女,没得在府里的这些事上费心。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再费心,也没人领她的情。”
国公爷觉得她有些指桑骂槐,但又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季姨娘到现在都没有生育,何尝不是素日思虑太过。不过他心里这么想,面色却微微沉了下来,有些不大高兴的说道,“季姨娘她也是为佩致着想,担心你要操心的事太多,难免委屈了他。”
沈凌一听这话,明显就有挑拨的痕迹,牵涉到孩子的事,她再好的脾气也不免生了气,这个季姨娘三番五次出来蹦跶,她就不信治不了她。
不过她不愿自己亲自出手,让人听见难免笑话她不顾自己的身份与一个姨娘认真起来。对付这种人,当然是抬一个姨娘起来跟她打擂台,自己只需旁观即可。
说来红绣入府已有三年了,沈凌这些日子忙的不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她了。
红绣这几年跟着双儿学规矩,在府里吃得好穿得好,走到沈凌跟前时,沈凌都快要认不出她了。她身上穿着双儿的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头上戴了几朵珠花,肤色白腻,眉眼如画,真有倾城之色。
这样的容貌,沈凌可以想见,十个季姨娘也比不过她。
沈凌温和的问了她两句,得到她的肯定答复后,就让双儿打开库房,取些布料给她做几身衣裳,又赏了她几件首饰,准备过几天就将她抬为姨娘。
其他人听见这个消息倒没什么,唯独莲姨娘觉得在沈凌面前的地位有些不保,再三跑到上房这边刷好感。
沈凌不愿意让姨娘们到上房这边立规矩,所以莲姨娘这几天跑的这么勤,沈凌就猜出了她的来意,但是也不准备安抚她。多一个人竞争国公爷,这些姨娘才会有危机感,也会更加听她这个主母的话。
所以她该干什么干什么,三天以后,一切准备停当后,就把红绣装扮一新,安置在了兰雪轩。
沈凌所料不差,国公爷得了这位绣姨娘后,别说季姨娘就连其他两位姨娘,他也都抛到了脑后。
自此,沈凌觉得耳边清静很多,抓紧时间把身边的三个大丫鬟嫁了出去,从二等丫鬟里提了两个人上来,取名云心和水心。虽然两个人有些不够用,但是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等那批小丫鬟们学好规矩,过上几年再挑两个上来了。
春去秋来,转眼五年过去。
这五年里,绣姨娘专房独宠,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取名玉馨,小女儿取名玉容,都被沈凌养在身边。
玉馨和玉容都继承了绣姨娘的美貌,活脱脱两个美人胚子。沈凌对她们两人都寄予厚望,玉容生下来以后,就请了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府里的小姐们学规矩。因为玉如刚满十岁,正是要相看人家的时候,这时候请嬷嬷进府,谁都以为沈凌为的是自己的嫡女。几乎没人能猜得到她隐藏的动机。
而男孩子们这边,仍只有佩致和佩文两个。沈凌本有心想让佩致学武,奈何他完全不喜欢舞刀弄枪,学了几年内功就不愿意再学了,一心跟着先生念书,想走仕途的路子。沈凌见他知道上进,就不再管他了。
而佩文名字里虽带一个文字,但是生性却好武艺,偏巧又入了李师傅的眼,两人一个倾囊相授,一个学的认真,加上沈凌的内功心法和药浴,如今学武才一年,就将佩致比了下去。
沈凌看他颇有天分,就将在佩致身上抱的那份希望转移到他身上,这样兄弟俩一个学文一个学武,将来在朝廷上也有个帮手。
原来的老皇帝在三年前驾崩,如今的圣上正是原来的太子,而皇太孙也荣升成了太子。不过现在的太子日子却不大好过,因为当今圣上即位以后选了一次秀女,封了好几个妃子。其中尤以贤妃最为受宠,一年前诞下了一个皇子,风头几乎压过了皇后。而她所生的那位皇子,长的与圣上极为相似,圣上极其喜爱,未满周岁就将他封为福王。
周妍说起这些事的时候,脸上不免流露出担忧之色,太子地位不稳,他身边的伴读日子也不好过。
“你说圣上即位以后,怎么就和之前换了个人似的。”周妍微微抱怨道,“太子那样的贤明好学,他怎么就看不到眼里呢?”
沈凌觉得,八成是圣上因为太子名声太好,便有了敲打之意。
但是福王满周岁以后,圣上将贤妃封为皇贵妃后,沈凌心里就有了一个不好的猜测,不会圣上对贤妃是真爱吧!
看来太子想要成功即位,只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幸亏当初佩致没有选上伴读,不然现在沈凌不知道自己该有多忧心。
不光沈凌这样想,一些勋贵人家看到圣上偏宠福王,就有了站队的心思。在这样的氛围下,沈凌干脆尽可能的少出门,对她来讲,站队这种事无异于赌博。成功了,一步登天。但是一旦赌输了,赔进去的就是一家老小的命和前途。
她虽想振兴国公府,但却不愿意走这条路,宁可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好在国公爷虽不争气又不上进,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惜命,沈凌跟他说了几句相关的话后,以后他出门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不能经常出门,他待在内院的时间就多了一些。
沈凌本以为绣姨娘会再给府里添一个小姐或少爷,但是想不到过了几个月,季姨娘那边竟然传来了喜讯。
国公爷知道后自然大喜,他还算是个比较念旧情的,听闻多年不孕的季姨娘怀孕后,就做主将季姨娘的月钱银子翻了一倍,想让她吃的好一些,补补身子。
不过季姨娘有了银子,一时也没有用上,因为从怀上这个孩子起,她就开始了孕吐,一直从前三个月吐到了要生。
沈凌本来有些复杂的心情听到下面人不时回报季姨娘今天吐得厉害需要请大夫时,莫名好了几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季姨娘孕期没有及时补充营养人比较虚弱的缘故,生产的时候,沈凌等了几个时辰,也没有等到孩子落地。后来还是从库里取了人参熬成汤喂她喝下,过了一天时间,才生下来一个四斤多重的男婴。
那男婴和其他孩子相比瘦弱得很,沈凌不由动了恻隐之心,知道这个孩子若是跟着季姨娘,只怕多半不会顺利长大。索性强硬了一回,命人告诉季姨娘一声,就将孩子抱到了上房。
本以为季姨娘会大吵大闹,说她抢走了孩子。哪知过了几天,晴芳苑那边都没有什么动静。沈凌不由纳罕,觉得这不像是季姨娘的风格,便命人去打探一下。
回来的人说,季姨娘这次生产伤了元气,大夫说要好生静养几年。沈凌听这话不对,叫来唐大夫一问,才知季姨娘伤了根本,活不了几年了。
想来她定是觉得自己死后,孩子也得归嫡母抚养,不如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被抱走,这样也能处出感情来。端看沈凌前面养育的那几个孩子,就知她对庶子庶女和对嫡子嫡女一样上心,孩子交给她虽心有不甘,但好歹能让人放心。
沈凌知道了她活不长的消息后,便等佩康百日后,让奶娘抱着去晴芳苑走了一遭,又吩咐奶娘以后每个月选了天气不错的日子可以带他去晴芳苑那边走一遭。
之所以这样小心,是佩康自从被抱到上房后,还没出月子就得了一次风寒感冒,若不是沈凌手里有药,只怕佩康要受不少罪。就算这样,他也是小病不断,后来沈凌试着让他跟着自己睡,晚上的时候偷偷将他带进空间。
也许是空间里的空气对他有益,佩康日渐强壮起来,到周岁的时候,看上去已经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了。
第66章
佩康满周岁的时候, 沈凌只请了一些亲戚过来参加周岁宴。
沈凌留意到来参加宴会的刘氏有些心不在焉, 脸上虽有淡淡的笑容但是看上去却很勉强,她便偷偷问了一下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道:“其实也怨不得她。她托自己的娘家给三弟谋了一份差事,但是三弟却看不上。”她看周围都是两人的心腹, 低声道,“光这样倒也罢了,私下里,三弟寻摸上了她的心腹丫鬟, 若不是那丫鬟害喜被人看出不对来,只怕她还被蒙在鼓里呢!”
沈凌一听,无端就想起了原来的沈氏, 沈氏还比刘氏要好一些,起码有儿子傍身。而刘氏进门几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已经不得丈夫和婆婆的喜爱, 如今妾侍有孕, 若生的是个儿子,只怕就是庶长子了。
看着刘氏强颜欢笑的样子, 沈凌看着不禁有些可怜,只是涉及到自己的娘家兄弟,她也不好开口多说什么。
只是以后在给玉如说亲的时候, 沈凌特别用心,最好的人选当然是那种书香世家,规矩虽然严一些, 但这样环境下长成的子弟多数都能成才,而且房里的丫鬟都比较少。
这些年,因为她将庶子庶女养的很好,已经有了贤惠的名声。加上国公府虽没有权势,但是她开的那两个铺子日进斗金,连带府里也宽裕不少。所以她一露出要给女儿相看的意思,好些人家就托亲戚来探她的口风。
沈凌挑来挑去,最终选定了鲁翰林家的小儿子。玉如虽是府里的嫡长女,但是性子却比较温和,不适合做人家的长媳。而且鲁翰林家的小儿子虽然不是长子,继承不了多少家业,但是胜在人比较出息,还不到十四岁,身上就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
而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佩致,如今才考了个童生回来。
玉如的婚事定下去以后,沈凌就开始给她准备嫁妆。因为玉如下面还有三个庶女,沈凌索性一块准备。
那些绸缎玉器珠宝倒是可以放在后头,但是家具田产铺子,就得早早预备下。
沈凌这几年差不多攒了三万两的私房银子,一心要给女儿多购置一些田产和铺子,为此看了两三个月,也没有定下来。
许是听到风声,刘氏主动上门给她介绍了一户要变卖田产和铺子的人家,卖主是刘氏父亲那边的故交,原是都察院的御史,因为上书参了皇贵妃的兄弟一本,被贬为了平民。
他知道得罪了皇贵妃,京城是不能再待下去了,所以急着变卖家产回老家避避风头。
沈凌听到这个消息,才知圣上偏宠皇贵妃到了何种地步。她自己虽然做过皇贵妃,但是却不是因为隆兴帝有多喜爱她,而是她诞下了两个皇子。她做皇贵妃期间,照样对皇后比较恭敬,而隆兴帝最多赐了她娘家一个爵位,像现在圣上这样对皇贵妃的偏宠,反正她是丝毫没有享受到。
不过她到底是做过皇贵妃的人,深知一个受宠的皇贵妃的权势到底有多大,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禁有些犹豫,自己若是买了这位御史的田产和铺子,不会被打上□□的烙印吧!
但是很快她又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自己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国公府又毫无权势,想必应该不会有人将国公府和□□联系起来。最后当她发现御史家的田产和铺子都比较合自己心意,价格又比较低时,她索性一咬牙,买就买吧!
¡¡¡¡¾ÍÊÇ×Ô¼º²»Âò£¬Ö»¿´¹ú¹«¸®Ó뿤Íõ¸®µÄ¹ØÏµ£¬ÅÔÈËÒ²ÖªµÀ×Ô¼ÒÓë¡õ¡õÊÇÇ×ÆÝ£¬ºáÊúÒ²ÊÇÕâÑùÁË£¬²»²îÕâÒ»¼þÊ¡£
想通这些,沈凌索性将御史家那座要出售的宅子也一并买了过来,将来修葺好可以暂时租出去收些租子。
除去御史家的田产铺子,沈凌后来又看了几家,另外在京郊买了数百亩田地,至于铺子,有御史家的两间铺子也就够了。玉馨和玉容还小,可以慢慢再购置。
就算这样,沈凌的私房银子也少了大半,钱挣得时候来得慢,花的时候可就快多了。
御史家的那处田产还附带一个庄子,沈凌有空的时候就带几个孩子过去到那边避暑。因为佩致和佩文还要跟着先生读书学武,所以就没有跟去。
跟随沈凌去的是家里的几个女孩和佩康。几个姨娘留在府里伺候国公爷,没有过来,沈凌也不愿意她们跟过来,那样她们还得过来请安立规矩,倒让女孩们觉得不自在。
没有了教养嬷嬷的拘束,也不用跟着先生们学习琴棋书画,几个女孩儿和佩康在庄子里玩得很开心。就连性格有些内向的玉如都比从前开朗不少。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几个女孩儿玩的太疯,皮肤都被晒黑不少,尤其是比较大的两个女孩玉如和玉莹。两个小的倒还好一些。
沈凌为了怕两个大的皮肤变黑,配了药材让她们泡药浴,然后被她们晒黑的事所启发,开始研究能让人美白的方子。哪个世界的女人都是爱美的,若是能研究出几个方子,倒是可以在京城开一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
点心铺和杂货铺虽然挣钱,但是随着府里孩子的增多,将来又要贴嫁妆又要出聘礼,多开铺子多挣钱总是没错的。
为了研究能让人美白的方子,沈凌特地在庄子里多住了几个月,直等到快要临近中秋节才回了府。而她的方子也研究的差不多了,其中一张美白的方子,是她根据凌月宫的那张药浴的方子修改了其中几样药材配置而成,另一张方子则是她用空间里产的一种特级大米配制而成。
这两种美白的方子,沈凌打算将它们制作成面膜出售。她空间里虽有面膜纸,但迟早也要用完,所以沈凌回到府里以后,就开始找人研制能制作面膜纸的纸张,实在不行,轻薄的布料也行。
面膜纸交给工匠们研究以后,沈凌命人在上房这边整理出了一间厢房,专门在里面研究各种胭脂水粉。借着这个机会,她终于可以将其他人支开,从空间里拿出新鲜的玫瑰花制作胭脂,用空间的特级大米制作水粉,想必效果一定很好。
就在沈凌忙着研究这些化妆品时,外面发生了一件大事,皇贵妃在生下福王之后又顺利诞下了一个皇子,被圣上封为襄王。
沈凌派去给郡王府送中秋节礼的婆子们说,郡王府那边一片愁云惨淡,郡王爷如今赋闲在家,世子爷的差事也被免了,周妍的长子浩轩虽跟着太子读书,但是平日也没少受气。
那些原来将家里的子弟送到太子身边的勋贵或宗室人家,现在纷纷后悔,有两个伴读的家里甚至给自家的儿子告了病假。
沈凌听了不由叹息,告病假又如何,既已被人打上了□□的烙印,就算中途退出,也改变不了什么事实。还不如一路挺到底,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那时前面受过的苦也有了回报,像这样反反复复,倒让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