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女主空间文合集】带着空间快穿》-第1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沈凌断清症状以后,便给老太太疏肝解郁,同时泄一下肝火。

        沈凌拔出银针以后,老太太便醒了过来。

        沈凌将银针收好,淡淡道:“我开个方子,吃上三五天便好。不过以后切忌不要再惹老太太生气了。”她说完飞快的开了一张方子。

        一个似是老太太孙儿的公子哥接过了方子,他粗粗扫了一眼,只见方子十分简单,二十五颗绿豆煮成汤水,分一天三次喝完。

        公子哥不由愣了愣神,他见过大夫开的无数方子,可从没见过这样简单的方子,他本待问沈凌究竟,可是刚才嚷着不让沈凌看病的属他声音最大,如今眼见沈凌两针下去就将老太太救了回来,他便觉之前的行为打了自己的嘴巴,有心要问,又不好意思。

        还未想清楚,沈凌已转身走了。

        她虽为了完成任务,愿意给这些达官贵人看病,但并不代表,凡是有钱有势的病人她都给看。

        她看的清清楚楚,老太太这一家身份虽不低,但是着实不让人喜欢。眼看老太太被气得昏倒,底下的几个奶奶少爷不说赶紧请大夫诊治,反而在那里吵嚷个不休,还不如两个丫鬟上心。

        若不是为了救人,这样的人家,沈凌早甩手走了。不过以后,这样的人家想要找她看病的话,还是另请高明吧!

        沈凌颇为不悦的走出这所院子,慧云忙跟在身后道:“王大夫,都怪我,不该把你扯进来。不过那老太太是宫里贤妃的母亲,一旦有个万一,我们寺里就不好交代了。”

        原来那老太太是承恩侯府的老夫人,怪不得子孙是那样一副模样。沈凌来京里这么些天,已经将京中的权势人家了解的差不多了。这承恩侯府早些年就已经没落,后来送了个嫡女入宫,嫡女被封为贤妃后方才兴盛起来。

        不过没几年,贤妃就失了宠,好在她肚子争气,有个皇子傍身,虽然不再受今上宠爱,但是也没人敢小瞧了去。

        承恩侯府的众人早先仗着贤妃受宠在京里肆意妄为,府里的公子少爷们都养成了骄矜的脾气。后来贤妃失宠以后,他们的这个毛病却留了下来,小一辈的公子少爷没一个成器的。

      ¡¡¡¡ÉòÁèÖªµÀÀÏ̫̫һ¼ÒÊdzж÷ºî¸®µÄÈËÒԺ󣬶ÂÔÚÐÄÀïµÄÄÇ¿ÚÆø±ãÉ¢ÁË¡£ÓëÄÇЩæý竼ƽÏʲô£¿

        慧云好说歹说,将沈凌送到方丈那里,方丈又取出好茶,好言宽慰了沈凌一番。

        沈凌自问自己经历过这么多世界,什么人什么话没有见过没有听过,何以受两句嘲讽就有些受不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上一个世界做神仙太长,习惯了凡间的众人奉承自己,所以现在成为普通人心理便有些落差感。

        她明白了这点以后,便放松心情,与方丈谈了会儿【创建和谐家园】,等到心情好很多以后,便提出告辞。

        第二天,陶芙带丫鬟绿竹循着地址找到药铺时,沈凌正在整理自己收集的诸多药材。

        丫鬟绿竹奉上一个荷包,陶芙道,“这是给您的酬金,昨天的事,多谢大夫了。”

        沈凌看她面色微白,比起昨日少了些血色,便问道:“姑娘身体并无大碍吧?”蛇毒已解,没道理脸色这么苍白啊?

        陶芙一愣,然后不自然的低了低头:“没什么,就是有些肚子疼而已。”

        沈凌就恍然大悟,“在下倒是有一个方法,专治妇人的这种疼痛。姑娘不妨让我把一下脉。”

        陶芙咬了下牙,到底还是在病痛痊愈和颜面之间,选择了前者,慢慢伸出了手来。

        沈凌一把脉就知道她这是宫寒导致的血瘀,而这恰恰是那位擅长手针的名医最为拿手的地方,她取出银针,在陶芙伸出来的右手上扎了两针。

        “你这病最好以后不要碰凉水,便可保五年之内不犯。我再给你开个食疗方子,回去吃上两年,这病便能完全根除。”沈凌说完将方子递给她,却谢绝了她的诊金,“这方子简单的很,用不着诊金。”

        昨日,沈凌光顾着解蛇毒,只粗粗扫了几眼,没细看这位少女的容貌,如今细细打量了几眼,见眼前的少女生的眉目如画,气质婉约,眉心位置还生了一颗红痣,正是大吉之相。

        沈凌就存了交好之心,将那方子仔细解说了一遍。

        “拿上好的红枣洗净,用铁锅炒制焦黑即成。每天取上六颗用开水冲泡,待水泡出色来,方温热服用。”

        那红枣常见的很,用铁锅炒制也不费事,陶芙将此方暗暗记下,觉得此方既便宜又省事,完全适用于她,便感激的看了沈凌一眼。

        “多谢大夫赠方,小女记下了。”

      第190章

        承恩侯府, 贴身丫鬟将一碗淡绿色的清汤端到老太太面前, 大姑奶奶看一眼那药汤,有些不解的问道:“母亲,这是哪个大夫开的方子, 怎么看着不像是药汤?”

        老太太饮完绿豆汤,方道:“是皇恩寺方丈荐来的一个大夫,若不是那日有他在,只怕我就当场气死了。”说完将当日的情形一一告诉给大女儿, “说来方丈推荐的这个大夫确实不错,他开的这方子看似简单,但是我喝了却觉得比喝那些苦药汤子效果都好。”

        大姑奶奶眼睛闪了闪, 便将这事记在了心里,回头就命人打探沈凌的来历。

        不出两日,远乡侯府就派人来请沈凌到府上看病。

        远乡侯府便是承恩侯府大姑奶奶的婆家,大姑奶奶陈氏自嫁进侯府以来, 因为一连生了两个女儿, 在公婆面前便有些抬不起头来。好在小姑子蕊姐与她亲近,有蕊姐帮她在婆婆面前说话, 婆婆面上对她还过得去。

        蕊姐大约是老生女的缘故,自小先天体弱,一年到头大病小病不断。偏偏她不知是不是自小喝了太多苦药的缘故, 一吃苦药就要吐,每次喝药都要折腾上好几遍,方才能把药喂进去。

        陈氏从娘家那里听说沈凌开方子比较简单, 又见母亲吃的方子清汤清水,正好蕊姐最近着了凉,便给婆婆推荐了沈凌。

        侯夫人一听有这样的大夫,又是皇恩寺方丈推荐过的,当即便叫管家请人过来。

        沈凌被请过来的时候,侯府的大爷亲自出面将她让到了花厅。两人寒暄两句后,大爷便带她去了蕊姐住的浣芳阁。浣芳阁外只剩了两个小丫鬟,她们打帘子让大爷和沈凌进去,就见东首床上已悬好了帐子,单等着她诊脉了。

        沈凌把完右脉,又把了下左脉,便知道了那位小姐的情况。

        她把完脉,跟大爷重回花厅,还未下笔开方子,便听大爷说他这妹妹不喜欢吃苦药,一吃苦药就要吐。

        沈凌道:“令妹这是吃药伤了脾胃,脾胃一伤,不仅吃不了苦药,就连饭食也不想进。久而久之,身体没有五谷滋养,自然体弱怕风。”

        大爷道:“大夫说的没错,我这妹妹的确吹不得风,偶然出房门一次,不是伤寒就是着凉。”

        沈凌道:“既然令妹吃不得苦药,那我开一剂平和的方子,先吃两天看看。”

        这种先天体弱的病人,沈凌曾经在巴蜀的时候,从白及那里见过一两个。而白及并不像一般医家喜欢开复方,而是喜欢开单方,这一点正好可以用在这位体弱的侯府小姐身上。

        当下沈凌就开了一张方子,上面只写了怀山药这一味药材,怀山药补益脾胃,脾胃一好,体内自然正气充裕,正气按照后世来讲就是免疫力。免疫力有了,那风寒感冒自然会慢慢痊愈。

        不过为着这位小姐伤了脾胃,单单服用怀山药的话见效可能会慢一些,沈凌又从小厮随身携带的医箱里取了一瓶自制的膏药,交给大爷,让他吩咐丫鬟每日用簪子挖一点,然后倒入脚盆用热水冲开,给小姐泡脚用。

        为着怕大爷忘记,沈凌又动手将用法写了一遍。

        怀山药和泡脚的方子,都比较温和。

        尤其是怀山药煮好以后,就像是一道羹汤。蕊姐试着饮了一口,发现这药汤一点都不苦,便小口小口的饮完汤汁。

        侯夫人在旁看着松了口气,然后又张罗着让丫鬟们给蕊姐泡脚。

        两天以后,蕊姐的风寒感冒好了一半。沈凌如约过来复诊,还是大爷出面接待的她。

        沈凌诊了一下脉,去掉了泡脚的方子,加大了怀山药的分量。

        第五天上,蕊姐的风寒感冒便好了。

        侯夫人为着蕊姐第一次好的这么快,又没有受罪喝那么多苦药,便吩咐下去让账房给沈凌双倍的诊金。

        沈凌医好侯府的蕊姐以后,来药铺请她的人家便多了起来。

        这些人家多是与远乡侯府交好的人家,沈凌在其中周旋久了,终于在京中有了些名气。

        她方才开始在京中大展手脚,在药铺门口挂上义诊的牌子,免费为京中百姓诊治一个月。

        药铺的病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沈凌又额外聘请了两个医术不错的大夫,三个大夫一齐在药铺坐堂诊治看病的百姓们。遇到三个大夫都棘手的疑难杂症,她方才出手看病。

        义诊结束以后,沈凌所开的这家惠民药铺便打出了名气。

        沈凌不光在达官贵人间有了名气,在京中百姓中也有了不少知名度。

        年末的时候,京中下起了大雪。大雪连下七日,京中得了伤寒的人不计其数。

        沈凌命人在药铺前支了两口大锅,让药铺伙计熬制驱寒治病的药汤,药汤熬好以后,只需两文钱便能得着一碗药汤。

        王侍郎到达药铺的时候,排队买药汤的百姓几乎将药铺的门口堵住,他还未有所表示,身边的两个小厮就将几个堵住门口的百姓驱走,护着他到了药铺。

        药铺里的三个大夫正忙得团团转,伤寒肆虐京中,这些天,他们三个大夫不知接待了多少病患。

        王侍郎轻咳一声,有个伙计机灵,看他衣着不凡,忙过来招呼。

        王侍郎道:“王大夫可在?”

        伙计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们东家去了远乡侯府,贵人若是想请东家上门看病,不如留下名讳,等我们东家回来一定登门造访。”

        王侍郎闻言方点了点头,伙计忙取了纸笔过来,王侍郎留下府上地址便带着小厮们走了。

        沈凌此刻确如伙计所说在远乡侯府上,伤寒肆虐京中,蕊姐体弱,自然避免不了。

        沈凌到时,蕊姐已出现了高烧的症状。

        沈凌忙从医箱里取出自己的那包银针,拿出最细的几根银针,分别在蕊姐的左右手上扎了几针。蕊姐这病来的凶险,开方熬药的话太费时间,沈凌便用了手针,先给蕊姐退烧再说。

        沈凌扎了几针后,方才开出一道方子。大爷见方子上写满了药材,料定蕊姐又要怕苦不肯吃药,便问道:“这方子不伤脾胃吗?”

        沈凌道:“这是泡脚的方子。令妹伤了脾胃,直接喝药的话恐怕吸收不了药性,还不如用药汤泡脚,效果也是一样的。”她说完又开了一道食补的方子,这道方子还是白及教给她的,取六只麻雀熬汤,熬到一半放入葱白和芫荽,不仅可以驱寒还能补益正气。

        有了这两道方子,蕊姐的病情应该能尽快控制住,沈凌开好方子,收了银针,方与大爷告辞离去。

        回到药铺,伙计便告诉她,有好几户人家差人过来请她上门诊治。

        沈凌便按着先后顺序,一一到那几家回访。轮到王侍郎家中时,天色已经将黑。

        沈凌由府上的一个老管家送到了二门处,便看到了一个体面的婆子,请安问好后,便将她领到了上房。

        “家母昨日出去了一趟,今早就有些鼻塞头痛。现在又觉得嗓子疼的不行。”一个生的单薄秀气的少年出来接待她,将病情详细与沈凌说了一遍,末了道,“还请大夫为家母细细诊治一番。”

        沈凌客气几句,便到了侍郎夫人的床前,酸枝木大床上悬着浅青色的帐子,一只保养的非常好的右手从帐里伸了出来。

        “还请大夫费心。”帐子里传来一个妇人的低语,声音有些微的嘶哑。

        沈凌诊了一下脉,不过是普通的伤寒,她正待要开方子,王侍郎回来了。

      ¡¡¡¡ÍõÊÌÀɽñÄêÎåÊ®À´Ë꣬´©×ÅÐþÉ«±ã·þ£¬Í·ÉÏô¢ÁËÒ»Ö§Öñô¢¡£

        不知为什么,沈凌见到他的时候,总觉得有些眼熟。王侍郎也觉得沈凌眉目依稀有几分熟悉,寒暄间便问到沈凌的籍贯。

        沈凌说了自己的老家在何处后,王侍郎脸上就变了色,他看了沈凌半响,才开口说话道:“不知王大夫今年贵庚,尊名是哪两个字?”

        沈凌看他的神色不对,见他问自己的姓名和年纪,联系他的眉目有熟悉之感,心里忽而有了个猜想,便将姓名和年纪一一说了出来。

        果不其然,王侍郎复杂的看了她好半天,将当年的旧事说了出来。

        王陵生当年本想到省城的几个书肆里看一下,哪知路上却被一辆马车所撞,当场就昏了过去。醒来以后,不知撞坏了哪里,从此就失了忆。撞伤他的是外地的一个行商,见他虽然失了忆,但是颇通文字,便将他带在身边,充作账房先生。

        王陵生当了行商的两年账房先生,便萌生了考取功名的想法。他不知自己姓名籍贯,便让行商给他买了一个户籍,从了行商的姓,取名王无庸。

        王陵生有先前的底子,轻轻松松就考取了一个秀才,后来又考上了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

        他高中进士以后,恩师看他年轻有为,又未曾婚配,便问过自己兄弟的建议,将侄女许给了他。

        一直到他前年升任侍郎,因为喝多了酒,在雪地里摔了一跤,才想起一些往事。他后面也曾派人到家乡寻访自己的家人,得到的却是寡母和妻子早逝,儿子远走他乡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擅长手针,且一针下去就能治好痛经的却有其人。等我问问我弟,我是听他说的。他是念中医的,同学里有中医世家的子弟,因此这种名医,我听过不少。文中的白及就是他说过的一个名医。

      第191章

        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到院子里, 站在院子当中的沈凌拂去身上的雪花, 对王侍郎道:“大人请留步,在下告辞。”

        她对王元吉那失踪多年的生父并不感兴趣,也不想认王陵生这个父亲。自己自由自在这么多年, 又是女扮男装之身,何况王陵生又娶了另外的妻室,有了自己的子女。自己一旦与他相认,矛盾必不可少, 还不如不相认的好。

        因此沈凌只一口咬定,自己的生父已经早逝,这一点外公外婆早在小时候就已经告诉了她。王陵生见她死活不承认, 也没有办法,只得看着她慢慢出了院子。

        京中这一场伤寒一直闹到来年春天才慢慢平复下去。

        阳春三月,沈凌这天踏春归来,就听药铺的伙计说王侍郎亲自过来想请她到府里看病, 看她不在, 就留下话来,让她回来以后务必到府上去一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2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