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BG普文】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婉襄究竟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当然早已不可考,有这样的一个渊源,也算是没有名目。

        雍正没有说话,婉襄觉得他恐怕只是希望有这样的背景音,于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下去。

        “奴婢家中有姐妹三人,又有两个兄长,母亲主持中馈分身乏术,父亲也很少拿一些规矩来约束我们,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这些都是刘婉襄的记忆。

        “兄长们喜欢骑马射箭,尤喜射麻雀,以获渺小且迅捷之物为技艺精湛;大姐喜欢做女工,妹妹如奴才一般不着调,她喜欢饲养观察各种昆虫。”

        她回忆起那段不真切回忆里的少女,若是刘婉宁生在现代,或许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

        “你的父亲只是个管领……你们的生活如何?”

        雍正骤然开口,让婉襄吓了一跳。

        但她也很快沉静下来,继续回答他的问题,“父亲是怡亲王府的管领,怡亲王多蒙圣眷,为人又和善大方,年节下多有赏赐,因此生活并不困难。”

        怡亲王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在九龙夺嫡之中坚定地站在四阿哥胤禛这边,他们兄弟的感情很好。

        婉襄是有意捧一捧皇帝,但这些也的确是事实。

        她回答完毕,雍正并没有像刚才一样沉默下去,转而又问了她另一个问题,“你有这么多兄弟姐妹,他们都和你一母同胞么?”

        刘满并没有纳妾。

        可偏偏提问的人是雍正,康熙有多少妃子和孩子,只怕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奴才兄弟姐妹都是一母同胞,但……奴才有时却并不觉得这是好事。”

        “哦?”屏风之后的雍正被婉襄勾起了兴趣,放下了手中的杯子,也将方才的懒散一扫而空。“何出此言?”

        以下的话语都并非出自婉襄真心。

        “父亲一生只娶了母亲一个妻子,并未纳妾,这也就意味着后院之中家务操劳,生育重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人身上。”

        古代人,无论是【创建和谐家园】,金人,满人,蒙古人,没有一个民族会觉得“多子多福”是一种灾难。

        妾侍固然是男子好色的证明,是对全体女性的压迫,但仅仅对那些身居高位的女子而言,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倒也的确不完全是一种劣势。

        “奴才不孝,母亲生奴才时是难产,差点就丢掉了性命。可就算是这样,母亲后来也仍旧再次怀孕生下了奴才的妹妹。”

        话说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雍正的其他兄弟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他的母亲孝恭仁皇后薨逝于雍正元年,至少也活着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成为大清帝王,天下之主。

        但婉襄却很快听见雍正叹了口气,“等你自己成为了某人的妻子,便不会这样想了。”

        刘婉襄没有成为某【创建和谐家园】子的福分,而现代的柳婉襄,根本就没有想过结婚这件事。

        她心里有些小小的鄙夷,他此时仿若十分能体谅女子的苦难,可后宫之中儿女妃子成群的,不也是他么?

        又或者,这是为敦肃皇贵妃的早逝而限定的忧伤?

        “你父亲与母亲没有叫你读书么?”

        婉襄犹自思索着他的上一句话,皇帝便又问了下一个问题。

        虽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她到底也考上了现代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可在现代大学都还没有成型的清代,婉襄想起了某剧的台词。

        “不过读过《女训》、《女则》,略识得几个字而已。”

        青砖地上的影子动作轻微地摇了摇头,婉襄以为他又要像几日之前那样评价自己“很平常”的时候,他却又换了一个话题。

        “你父母便任由你喜欢这些工匠的活计?倒是很开明。”

        在这个问题上,婉襄终于明白了。她觉得雍正是出于羡慕。

        他一出生就由康熙的皇后抚养,婉襄不愿意去相信那些雍正得位不正的阴谋论,他是生来就该做帝王的人,怎能像她一样“不务正业”?

        “奴才是包衣出身,有幸能通过内务府选秀留在宫中,父母也是觉得为奴为婢,总要会一门手艺才能得主子青眼,将来出宫也才能过得顺遂如意……”

        清代的宫女大多不会一直留在宫中的,服役到二十五岁便可以出宫自寻生活了。

        雍正再一次拿起了那只定窑白瓷,“你想过出宫之后的日子么?”

        这个问题,婉襄似乎必须回答地很谨慎。

        锔瓷技艺是她带给刘氏的,希望她的命运不会被她的技艺改变。

        “奴才今年不过十六,距离那时还很远,只想过好眼下的日子。”

        雍正并没有很快回应她的话,月色沉淀在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中间,屏风的阴影投下来,隔断了银河。

        “房中或许有些昏暗了,你面前的那堆碎瓷,能认出来是什么么?”

        婉襄方才粗略地看了一眼,觉得它应当是龙泉窑所出的青瓷,看颜色,应当是最著名的梅子青,至于器型,她找到了最大的碎片,像是花瓶的瓶底。

        她不敢贸然回答,又仔细端详了片刻,才回答皇帝的话:“应是龙泉窑烧制的一只青瓷花瓶。”

        又是一件珍品。

        只是雍正手里的,怎么都是些碎了的名瓷?

        月色下起了风,自雍正身后吹进来许多桂花,香气也弥散在婉襄身旁。

        “若能识得,想必也知道如何修补才最好。这件瓷器也交给你,如何?”

        婉襄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从前她跟着科研组呆在各个考古发掘现场,有什么瓷器碎片总是交给她清洗鉴定,以及做一些必要的修补,什么时候有人问过她要不要,好不好。

        眼前这人可是皇帝。

        但婉襄仍旧秉持了自己一贯的谦卑品德,“从前见过一只碎裂了的龙泉青瓷碗,是被巧手匠人以‘金缮’之法修补好的。”

        “奴才也学过金缮之法,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一些必要的金粉。”

        其实婉襄一直和科研组保持联系,连用电的问题都能解决,自然不会解决不了金缮之法所用的小小金粉。

        但金粉毕竟贵重,她如今不过是个小小宫人,又怎能轻而易举地拿出来?怕不是要被治一个携带私物入紫禁城的罪名。

        更何况,男女之间交往,就是要有来有回,彼此麻烦才好。

        应当已经很晚了,雍正叹气之时,婉襄能够听出来他散发出来的浓浓疲惫。

        “你需要什么,只管同苏培盛说便是了。待到这只花瓶修补好了,你再来同我说一说修补这只花瓶的过程。”

        居然连“朕”也不自称了。

        婉襄站起来,行礼目送着雍正从屏风之后走出来,快步朝着摛藻堂门外走去。

        他今日穿着的是一件湖蓝色的常服,一条龙盘踞其上,张牙舞爪,却并不符合他今夜的气质。

        待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了,婉襄才忽而想起来,她这一次又没有能够看清雍正的模样。

        她的目光落到那一堆龙泉青瓷的碎片之上,又要等下一次了。

        婉襄才将那装满碎片的青瓷拿起来,刚才陪着她一起过来的太监小顺子就自摛藻堂外走了进来,帮着她拿起了托盘。

        “这样的小事怎么能让刘姐姐亲自动手,让奴才来就是了。”

        婉襄不欲和他客气什么,他是苏培盛的徒弟,做每一件事应当都有自己的目的。

        摛藻堂中与帝王独自相处……他们心照不宣,她不过今日仍旧是宫女而已。

        她只是同小顺子友好地笑了笑,和他一起从堂中走了出去。但她也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转到了雍正方才所坐的窗外,伸手在不经意间拂落了一些桂花。

        “小顺子,你说,四百年之后,这里应当是什么模样呢?”

        她忽而有些想家了。

        小顺子满脸喜气,他其实还是挺讨人喜欢的,“那时候奴才和姐姐都已经不在了,不过这桂花树也许还在。”

        被他说中了,只是四百年后她路过摛藻堂,曾经填满她秋日记忆的桂花,当然也不是眼下这一棵了。

        他们开始往回走,小顺子像来时一样多话,“其实来之前刘姐姐房中那些宫女说的话,师傅全都听见了。”

        “他觉得姐姐说的很对,即便为奴为婢也应该觉得自己低贱。”

        婉襄并不想评论什么,做太监做到苏培盛这份上,他说什么自然都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求不得。

        她只是忽而反应过来,小顺子探进头来的时候也并不是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而是故意装傻的。

        宫中果然没有傻子,更何况他是人精的徒弟。

        他既有意和她交好,那应当也不会介意她问他几个问题吧?

        “延禧宫的安贵人,从前得罪过你师傅么?”

      第5章 教训

        小顺子眼珠子一转,发挥出了他人精的本色。

        “安贵人是主子,是万岁爷的嫔妃。奴才的师傅不过是万岁爷的奴才,这世间岂有主子得罪奴才之理?自然是没有的。”

        但若安贵人和苏培盛之间并无龃龉,今日苏培盛也是决计不会这般得罪她的。毕竟如小顺子方才所说,安贵人是嫔妃,说不准哪天就忽而青云直上了。

        历史上安贵人只是安贵人,不是安小鸟,没有封嫔封妃的时候。但这些,苏培盛是不应该知道的。

        除非……她得罪的人不是苏培盛,而是雍正本人。

        婉襄更好奇了。

        “我都没有见过这位安贵人,只是见了那位云英几次。她在安贵人面前很得脸么?今日过来闲坐的那几个宫女里,好像她的打扮是最好的。”

        旁敲侧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小顺子不屑地撇了撇嘴,“她是安贵人带进宫来的陪嫁丫鬟,更何况安贵人始终不过是个贵人,身边能有几个人服侍?她自然算是好的了。”

        就连小顺子对安贵人身边的人也是那样不屑。

        婉襄佯装出担忧的神色,“她毕竟是嫔妃身边的人,你师傅也就罢了,像你我这样的人,见了她还是要客气些才好。安贵人是得过万岁爷喜爱的人……”

        “刘姐姐也太谨慎小心了,旁的主子娘娘或许应当如此行事,可安贵人……”

        小顺子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们已经走到了婉襄所住的下房附近。

        将近亥时了,下房这一片宫城早已经陷入夜色之中,婉襄明明不在房中,她所住的厢房却仍旧是亮着灯的。

        不仅如此,他们越是靠近,就越是能听见女子隐隐的哭泣之声,还有什么东西被摔碎的声音。

        婉襄心道不好,快步朝着自己的厢房走去。

        明纸糊就的窗棂之上倒映着两个女子的影子,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桃叶跪在碎瓷片之中的身影微微地发着抖,完全被云英的影子覆盖了。

        她们方才摔的是婉襄房中的茶壶和茶杯,青砖地上此刻一片狼藉。

        婉襄看了桃叶一眼,发觉她的衣衫似乎有些凌乱。

        虽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也连忙走进房中去,小心翼翼地跪在桃叶身旁,同坐在一旁的女子问好,“奴才给安贵人请安。”

        云英是安贵人的狗,眼前人自然就是安贵人,她是婉襄见到的第二位雍正嫔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