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BG普文】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若楠瞋了眼自家男人:“没事,谁说没事了,英子头发没了,成了光头,脑袋上那么长条口子,这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被媳妇怼了一句,卫永华不开腔了,尴尬得冲钱二媳妇笑了笑。

        在场要说最尴尬的,非钱二媳妇莫属。

        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被卫二婶子顺了几个鸡蛋,永华媳妇这一哭,是想干啥。

      ¡¡¡¡Äª²»ÊÇ£¬»¹ÏëÞ¶Ëý¼Ò¡£

        想到要出血,钱二媳妇这会儿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跑。

        不然,又要当冤大头了。

        想到这里,钱二媳妇手一伸,一把揪住钱二牛的耳朵:“若楠,那啥,嫂子我以前没教好二牛,我现在就回去教他。”

        说着,也不等苏若楠回话,猛一用力,也就不知咋的,就挣脱了苏若楠的手,然后揪着自家儿子,灰溜溜地跑回了家。

        而钱二牛……

        本来是想到卫家,拿两把瓜子的,结果,瓜子没吃到,倒再一次成了他妈的伐子,又被收拾了一顿。

        钱二媳妇走了,但苏若楠还在伤伤心心地哭,仿佛卫子英真的要变丑丫头似的,那哭声,收都收不住。

        另几家来凑热闹的,一看苏若楠这架势,讪笑几声,纷纷退了出去。退出去后,不管是男人女人,都默默抚了一把额头。

        卫家这大媳妇,太喜欢掉金豆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咋就哭得出来呢……

        而自始至终都被苏若楠抱在怀里的卫子英,这会儿已经懵得找不到北了。

        统统的妈妈……好像有点奇怪。

        一旁,默不作声给卫永华两口子整理行李的周桂,见人都走了,睇了一眼媳妇:“若楠啊,别哭了,人都走了。”

        哭得收不住声的苏若楠,一听婆婆的话,眼里的金豆子缓缓收敛起来。

        她抬头往院外瞅了眼:“怎就走了呢,还没给几个小孩子瓜子呢。”

        周桂翻了个白眼。

        你都拉着人钱二媳妇哭了,谁还敢留下来吃你的瓜子啊。

        不过走了也好,省了自家几把瓜子。

        苏若楠收回视线,唉了一声,慢幽幽道:“娘,既然都走了,那你把瓜子收起来吧,留着等他们来拜年的时候,再给散出去。”

        听着声音正常,连点鼻音都不带的亲妈,卫子英:“……??”

        总感觉哪里不对。

        难道妈妈一进门,就闹这一出,只是……为了保住带回来的瓜子?

        卫子英有点惊悚,大眼睛偷瞄向苏若楠,想瞅瞅这个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妈妈鲜眉亮眼,肌肤白腻,说话时语调轻缓,带着一种江南女子独有的绵言细语,眉宇间透着几分秀气,与卫子英见过的大多数女人都不同。

        卫子英眨眨眼。

        统统想多了,妈妈才不是那种人。

        “娘,这是我和永华这几个月的工钱,你帮我收着。”

        卫子英在打望苏若楠,苏若楠也在看卫子英。

        她一脸心痛地看着卫子英头上的疤痕,看的时候,还顺手把这几个月在外的收入拿出来递给了周桂。

        隔壁县城那边的发电站,只是一个小型的水利电站,他们夫妻去做工,包吃包住,工钱都省了下来,那边给卫永华开出的工钱是二十八块钱一个月,她因为是打杂的,一个月只有十三块钱,几个月的工资,除上交给队里的,他们还剩了几十块。

        两口子挣的钱,其实给不给周桂都没啥,但苏若楠每次都会意思意思上交一下。

        反正她知道,婆婆是不要这钱的。

        果不其然,钱一递出去,周桂就推了回去:“自己收着,家里暂时不缺钱。”

        周桂这一推,苏若楠胳膊就顺势收了回去,语速慢条斯理:“那我先收着,家里差什么了,妈记得给我说。”

        周桂睨着一推就把钱装兜里的媳妇,心里呵呵,就知道她会这样。

        这媳妇,别看她柔柔弱弱,一副好说话的很,但要比心眼,左河湾还没几个比得过她。

        也不知道这个媳妇,当初是哪只眼睛出了问题,相中了老大这个木头疙瘩的。

        说起来苏若楠这个儿媳妇,周桂至今都觉得很神奇。

        苏若楠是下乡知青,高中毕业,文化人。本来她是住在凤平庄那边的知青院的,下乡才一个月,就来找自家老大打家具,结果,家具打完,知青就不是知青了,一个月不到就神奇的成了卫家媳妇。

        当年,这新进门的媳妇,差点没愁死她。

        这一看就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性子好像也很软绵的,这种立不起来的媳妇娶进来,跟娶个活祖宗有啥区别。

        老大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因为他爸的原因,从小就听话懂事,长到二十四五岁,才生了一次自己的心。他铁了心要娶她,她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认。

        谁知道,媳妇进门,相处一段时间后,她惊奇发现,这媳妇还不是一般人。

        那心眼多的,能把一家人全绕进去。

        那句话咋说来着,笑里藏刀还是绵里藏针……说得就是她这种人。

        不过,媳妇心眼多是多了点,但好在不难相处,只要不和她耍混,她还是很讲理的。至于不讲理会怎么样,呵呵……刚才就是她不讲理的时候。

        苏若楠看着闺女头上的伤,眉头打结,忧心忡忡问:“妈,英子头上的伤,真没事吗?”

        “真没啥大事,你娘俩说说话,我去烧水,等会锅子头该要来杀猪了。”周桂看着儿媳妇那双担忧的眼睛,莫名有点心虚。

        老大两口子走的时候,可是把三个孩子交给她的,可现在……

        呸呸呸,她心虚啥呢。

        英子已经好了,除了脑袋上的头发没了外,活蹦乱跳,还被她养胖了一圈。

        对,她没啥好心虚的。

        烧水,杀猪,再不杀猪,都要没肉过年了。

        一山还有一山高,周桂在左河湾就没怵过谁,但自从儿媳妇进门后,她就莫名其妙的有点怵媳妇了。

        倒不是怕,而是……反正她这糙婆子,就是拿这个娇娇柔柔的媳妇没办法。她但凡说话凶一点,她委委屈屈盯着她,到嘴的狠话,还没放出去呢,她自己倒是理亏起来了。

        周桂也不知道,自己在理亏个啥,反正就是重不得,轻不得……可难为死她这个当婆婆的。

      第18章

        周桂去了厨房,苏若楠看着卫子英头上的伤,心里贼不得劲。一旁,见不得媳妇伤心的卫永华,搓搓手,一把将卫子英抱过来,道:“媳妇,我去大伯家看看,今儿杀猪,我去请他们过来忙下忙。”

        说罢,抱着卫子英,略点带落荒而逃的感觉,大步出了卫家。

        而苏若楠看着离开的男人和躲到厨房的婆婆,再听听隔壁钱家传来的二牛哭声,脸上哪还有什么伤心啊,嘴边甚至还透出了点浅笑,她转身,开始收拾带回来的东西。

        趁她不在,欺负她闺女,打一顿怎么能解气,打上十顿,都抵不英子头上的那条疤。

        ……行吧,这也是个睚眦必报的。

        而且,还报得有点另类,那几个手欠的娃,遇上苏若楠和卫志勇这对母子,也够倒霉的。

        倒霉的不止一个。

        钱二牛的哭声还没落下去,来给卫家杀猪的锅子头儿子也哭了。

        锅子头是良山大队的杀猪匠,整个大队的猪,都是他一个人杀。

        他去别人家杀猪,主人家自然是要留顿饭的,这一顿饭又叫刨猪汤,周围邻居和一些叔伯们都会来帮忙,也顺便吃上一顿刨猪汤。锅子头来杀猪,想着卫家今儿伙食好,就把他儿子冯勇带上了。

        冯勇和潘玉华一样大,说起来,十多天前卫子英受伤,还是这家伙引起的。一开始,就是他在和卫子英抢玩具,两小家伙争执,结果却引来了大的几个孩子,然后一群孩子推搡,卫子英个头小,没站稳,被推倒并撞伤了脑袋,还掉进了田里。

        锅子头刚到卫家,还没进院子呢,就看到隔壁钱二媳妇在打孩子。

        打孩子的理由,还是卫子英受伤。

        锅子头尴尬了。

        这个年代揍娃是家常便饭,大人尴尬,小孩倒霉,锅子头转过头,顺手在院子外面的一笼黄荆棍里,扯断一根,二话不说,对准儿子【创建和谐家园】就抽了下去。

        屋子里,正想着怎么给闺女出气的苏若楠,这下子算是没了发挥机会。

        被自家爸爸抱去沟子的卫子英,完全不知道,又一个小孩倒霉了。

        她乖乖巧巧窝在卫永华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卫永华说着话,说话的同时,乌溜溜的眼睛,还暗搓搓打量着自己的新爸爸。

        爸爸很结实,高高壮壮,皮肤黝黑,一张国字脸看着很憨厚,和左河湾大多数男人差不多,唯一不同的,便是爸爸不邋遢,身上干干净净没有臭味,不像其他男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点异味。

        他说话时,嘴边一直挂着笑,连眼睛都是笑的。

        父女俩来到沟子里,卫永华先去了旧宅。到旧宅的时候,卫良海正用竹丝编织簸箕,看见卫永华过来,啊了几声,问她什么时候回家的。

        卫永华比手划脚了几下,让卫良海去石滩那边杀猪。

        卫良海点了点头,明白了他的来意,然后挥挥手,让卫永华先回去,自己则拍了拍身上的竹屑渣,去了隔壁潘家。

        俗话说侄子门前站,不算孤身汉,卫良海这情况,这辈子怕都不会有妻儿,在农村,像他这种光棍汉,老了就得侄子来养老。所以,卫良海对家里几个侄子都很好,不管是卫良峰家,还是卫良忠家,只要有事,他都跑得特别快,从来没推脱过。

        最近这几天,因着卫子英天天去潘家学打鞋,年纪大,不大爱出门的卫老太,也爱去潘家了。这不,今儿卫子英都没过来,她自己一个人,都去了潘家,找潘家奶奶唠嗑。

        卫永华通知完卫永海,便准备去卫良忠家,卫子英从他怀里蹭下来:“爸爸,我去叫玉华姐。”

        今天她家有好吃的,怎么可以少了玉华姐姐。她可是老早就和玉华姐说了,今天要请她去自家玩的。

        “我和你一起去。”卫永华听卫子英提起潘玉华,想了想,牵着卫子英,也去了潘家。

        到了潘家,潘宏军和张荷花都在,卫永华和这两口子寒暄了几句,请他们一起过去吃泡猪汤,潘宏军两口子推搡了几句,便有些不好意思的应下了。

        在农村,刨猪汤也是有来有回的。

        你请了别人,别人请你的时候,你才能去。潘家杀猪的时候,没请周桂两口子,所以这会儿卫永华让他们过去吃饭,两口子都有点尴尬。

        不过两口子也知道,他们这是沾了闺女的光。

        请完潘家人,卫永华又去了一趟卫良忠家。而卫子英一见到潘玉华,就把新鲜出炉的爸爸给忘了,跟在潘玉华身后,像个小尾巴似的,笑吟吟的和潘玉华说话。

        “英子,我爸答应我,过完年就把我打的草鞋拿去镇上卖,你的要不要卖掉?”回卫家的路上,卫子英和潘玉华一前一后,慢吞吞往石滩上爬。

        “啊,可以卖了?”听到卖鞋,卫子英小眉头一揪,有点小为难了:“我才打了三双,而且还打得丑丑的,可能卖不出去……”

        几天过去,卫子英也学会了打草鞋。

        眼晴会了,手也会了,但耐不住她力气小,打出来的鞋,比起潘玉华打的松了不少。

        虽然看着像模像样,但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她打的那几双是劣质货。

        潘玉华一笑:“没事,反正就凑个数,说不定卖出去了呢。”

        潘玉华打了几天鞋,家里已经存下四十来双了,得拿去镇上卖一次,看看行情,然后再继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