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独家】绝情帝王要废后作者:牛尾罗宋汤》-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晏箐哪里干过这等活计,想撂挑子不干,又想起昨日同玉茵说的,她要好好进学,等哥哥回来。

        服侍皇上,应当也是进学的一种吧。

        她忍着不耐,努力将那些繁复的衣服给萧绪穿上,指尖还时不时在衣衫下坚实的肌肤上按压两下,揩些油水。

        萧绪警告:“好好穿衣。”

        晏箐撇撇嘴,给他系上腰间玉佩。

        萧绪思绪飘远。年后便要春闱了,往年均是世家文臣主考,但今年,萧绪想用清流主考。

        他心中还在寻思合适的人选,忽地听见盛英一声低呼:“娘娘啊!您这......”

        萧绪低头一看,晏箐将龙袍上的盘扣扣歪了一粒,腰间的玉佩香囊也缠在了一起。

        晏箐细白如葱的手指拧在一起,理不直气不壮地争辩:“我第一次弄……应当算是不错了吧。”

        萧绪板着脸,冷声唤盛英:“来帮朕更衣。”

        好不容易换完了,差一点点就要到上朝的时辰。

        萧绪疾步踏出暖阁,边走边沉声吩咐:“传朕旨意,即日起发现宫中有话本子的,一律销毁。若有人隐藏不报,则是抗旨不尊,禁足一年。”

        晏箐愣在原地,仿佛被雷劈了一般,又想哭了。

        玉茵小心翼翼地上前安抚:“娘娘,这下您正好有功夫进学了。”

        因着话本子的事,晏箐兴致不高,连梳妆时也没向先前一样对镜自赏半天。

        不过今日是众妃初次请安,她还是努力打起精神,甚至亲自描了眉。

        宫妃们早已侯在了凤仪殿西暖阁中。

        晏箐大步穿过暖阁的珠帘坐到凤椅上,头上的珠翠将她的仙云髻占得满满当当,明艳地晃眼,朱红裙摆上的白玉禁步随着她的动作叮咚作响。

        禁步之声能体现女子仪态是否端庄。出身高门的女子自小便有专人教导礼仪,这等杂乱的声音绝不会出现在教养得宜的闺秀身上。

        但此时,宫妃们的心神都被皇后娘娘的美貌晃了一晃,无人在意那声音。

        晏箐坐在那里,就像一只羽毛华贵的凤凰落到人间。

        位分最高的淑妃率先行礼,其它宫妃才纷纷跟上。

        晏箐努力将她们的面容和封号一一对上,分别给宫妃们看了礼。

        看了礼后晏箐便道:“本宫有些疲乏,诸位先回去吧。”她还想睡个回笼觉呢,睡完回笼觉还得进学,想想脑袋就痛。

        玉茵想提醒她,请安之后宫妃们还需坐在一起寒暄一阵,彼此间精进些感情,可晏箐已经起身了。

        宫妃们只得退下。

        待出了凤仪殿,淑妃含笑打开见礼的荷包,面露惊喜:“皇后娘娘用心了,这方白玉莲花小印恰合本宫闺名。”

        其它宫妃见状,也纷纷打开荷包,却见里面放着的,均是种类不同的白玉印章。

        虽说这印章算得上精美贵重,但这般敷衍,也太不把她们放在眼里了!

        有快人快语的宫妃不悦道:“谁不知道她原先在闺中就是个草包美人,要不是靠着晏家的死皮赖脸,怎么能当上皇后。”

        淑妃轻叱:“不可对皇后娘娘无礼。”

        宫妃闻言安静下来,不一会儿便纷纷散去。

        淑妃将印章放回荷包,交到自己贴身宫女手里:“走吧,咱们也该回了。”

        *

        大军开拔后,早朝的气氛比起前几日平和许多,世家文臣收了尖刺,上奏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事。

        萧绪的目光在身份听完京兆尹以极为平淡的声音叙述完了京城中一位妇人拾金不昧的事迹后,萧绪终于按捺不住,传令退朝。

        御书房的奏折堆积如山,他还得去批阅,没功夫听大臣们闲扯。

        行至御书房中,密密麻麻的奏折旁放了一只精致木匣,格外显眼。

        盛英随着萧绪的目光瞧去,笑道:“皇上,那是海南总督随折送来的红酸枝,最近在掸国可俏了,据说能提神醒脑,活血通络。海南总督好不容易才寻到一份。”

        萧绪起了些兴趣,伸手拿过木匣打开。

        一股不怎么好闻的酸味从木匣中飘了出来。

        盛英道:“看来海南总督也不曾得到这物件,不然定会提前道一声,也免得皇上闻见这味儿。”说着,他就让人将这红酸枝拿到外头去散味。

        萧绪道:“无碍。”随后便要坐下来批阅奏折。

        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皇上,内务府总管正闹着要上吊呢!”

        萧绪皱眉。

        盛英不等萧绪发话,上前教训小太监:“宫务自该去找皇后,寻皇上做甚?不懂规矩。”

        小太监苦哈哈地道:“皇上有所不知,就是因为皇后娘娘,所以内务府总管才闹着要上吊呢!”

      嫌隙

        晏箐给自己进学路上安排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学习看账册。

        她是皇后,要主管内务府,负责后宫钱粮、物件的分配。

        晏箐虽然不通庶务,但是心里明白,这里面油水可多。她晃晃脑袋,开始翻看内务府刚送过来的账册。

        内务府送账册的小太监想恭维新后两句:“盛公公先前同总管张公公说过,您打理兵马大将军府多年,精通算学,张公公就特意让奴婢拿了去岁要核的账册过来,也请您过下目。”

        晏箐正想点点头糊弄过去,就见几个小太监迈着沉重的步子,将一筐筐的账册搬了进来,不一会儿就占满了西暖阁整个空余处。

        这下,连适才还胸有成竹的玉茵脸色也僵硬了。

        晏箐瞥了开始回话的小太监一眼:“张公公让本宫过目?”她素手微抬,拢起一缕松动的鬓发:“他算什么东西,也敢让本宫代了他的活计?”

        “全部给本宫哪儿来的抬哪儿去,走之前把西暖阁的地给本宫擦干净了。”

        小太监一愣,急忙唤来适才抬账册的其他人,将刚搬进来的账册搬走。

        晏箐随意翻看着手中那本薄薄的总账,吩咐道:“下去吧,这点东西,本宫今日便看完了,明日你再来拿。”

        待殿内只剩她与心腹,晏箐才将手里的账册扔到一边,拍拍自己的胸脯压惊:“那么多账册,不眠不休看一年也看不完啊,还好本宫机灵。”

        玉茵忧心忡忡:“娘娘,您初掌后宫,那内务府总管显然是想来试探您的深浅。您虽然挡回去了,但也落了他的脸面,日后想把控内务府怕是不容易啊。”

        晏箐压根就没想那么多,听到玉茵的话还有些疑惑:“为何那内务府总管要来试探本宫?”

        不等玉茵回答,晏箐一拍双手,自信道:“定然是那张公公手脚不干净,昧下许多金银,所以怕本宫明察秋毫,掀了他的老本!”

        她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话本子:“要是本宫拿到了他的把柄,他岂不是只能乖乖给本宫做事?”

        听见这话,玉茵急忙望望殿内,见全是将军府带来的陪嫁丫鬟才微微放心,低声同晏箐道:“娘娘,那咱们要不要派人去探探那张公公的底?”

        晏箐重重点头。

        兵马大将军府的人在武艺上都是一把好手,去探个年迈太监的寝屋,可以说是探囊取物。

        晏箐很轻易就拿到了内务府总管藏在寝室的账册,果不其然,那账册连她都看得出来有问题!

        她一挥小手:“去给本宫查!”

        头一仗打好了,才能树立军威,这她明白。

        凤仪殿的小太监们领命而去,不多时又灰溜溜地回来了,难为情地回禀:“娘娘,那账册是之前弄错的废账册,张公公放在寝室没销毁,现在他正闹着寻死呢,您快去看看吧。”

        内务府。

        年迈的老太监晃晃悠悠地踩着凳子,用沙哑的嗓子训斥前来拉他的小太监们:“不准碰!咱家就算死了,也是清清白白的,绝不任人污蔑!”

        “本宫都说看错了,你还要怎样啊?”晏箐同老太监说着话,假装没看到他身后正要上前的年轻太监。

        老太监嗓子里呛了痰,咳嗽了几声才嘶喊道:“您只是看错了!但奴婢的清白回不来了!”

        就在此时,身后的年轻太监瞅准机会,将老太监从凳子上抱了下来。

        老太监放声大哭。

        一道肃然的男声响起:“闹什么呢?”

        老太监瞬间止住了哭声。

        萧绪从众人默默让出的路上缓步走来,面色沉凝:“皇后来说。”

        晏箐两只手捏着朱红的石榴裙摆,低声道:“是我错了,我看账册有些地方有问题,就以为是总管从中拿了银子,让人去搜了他屋,张总管觉得污了清白。”

        萧绪瞪她一眼,望向老太监:“主子误会,你就得受着,这般荒唐无礼,把主子陷入不义之地,罪责在你。”

        张总管跪下叩头:“奴婢有罪。”

        盛英出来圆场善后,晏箐跟在萧绪身后,垂头丧气地回了凤仪殿。

        “你可知错?”

        甫一进门,萧绪就冷声问罪。

        晏箐的头垂地更低:“臣妾知错,臣妾不该污张公公清白。”

        “错上加错。”

        晏箐抬起头看他,鸦羽般的睫毛上已经带了些湿意:“怎么又错上加错了,他最后不也没死成嘛。”

        “你身为皇后,被下人拿捏,这是一错,看不出来张总管故意将此事闹大,这是二错,先前你自陈打理大将军府多年,信口开河,这是三错。”

        萧绪比晏箐高出许多,俯身看她,有种居高临下之感:“皇后,不可无能。”

        说完,萧绪便要出凤仪殿,留晏箐自己反省。

        晏箐从小到大都没被人这么教训过,一时又羞又气,埋头呜咽起来。水袖扫过,不留意扫落了书案上随手堆着的一个木匣。

        木匣落地,淡淡的酸味弥漫开来。

        萧绪停步,偏过头去望那落在地上的物件,正是海南总督费了不小力气才弄来的红酸枝。

        在晏氏女这里,似乎已经见怪不怪。晏家果真能耐。

        他没有迟疑,又抬起脚出去了。

        按照燕朝礼法,新婚帝后要有一月都住在一处,但萧绪好几日都没去凤仪殿。

        这对其他宫妃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这已经是盛英今日命人接过的第三个食盒了。

        这次送汤的妃子身姿窈窕笑意温婉,举手投足间让人如沐春风,礼数周全又不刻意,连盛英这种在宫里呆了多年的老人都挑不出她的一点错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0: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