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舒萍坐在办公室里都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热闹声,此起彼伏格外热闹,回想起自己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让食品厂起死回生,还创造了上百万的产值,增加了一百多个工作岗位,满足感油然而生,也深深的理解了实体行业的艰难不易。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鸿远做大做强,跨上更高的台阶。
第三十四章
忙忙碌碌的过完了春节, 鸿远食品厂就开始了两个大动作,一是建设新厂房,二是霍峰离职创办运输公司。
关于运输公司的想法是霍峰先提出的, 七八月份他往灾区运送几次物资,过程中认识了几个同样从部队出来志趣相投的好兄弟。
当时一心抗灾没有多想, 等结束后回老家, 渐渐察觉出了商机。比如某特产在某地极便宜, 但到外省价格直接翻几番,去除运输费用后利润相当可观。
远的不说就说鸿远食品厂的面包、火腿,救灾时很受当地灾民的喜爱,部队里的战士也很爱吃, 但目前由于运输及产量问题,市场只限本地。
如今食品厂已经在建新厂房,产量提升是迟早的事, 以霍峰对未婚妻的了解,知道她一心要把鸿远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不会永远屈居在小小的洛元市周边。
过年期间他把这个想法跟舒萍提了, 本以为她会因为自己有心离开鸿远而不满,没想到大力赞同,甚至比他还要看好。
“我发现你很有商业头脑,嗅觉太敏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在未来的经济生活里一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实我一直认为你留在这里是浪费人才, 现在你能找到自己想认真做的事我真的非常非常为你高兴。”
有谁比她更了解霍峰的才华呢?不提部队里学到的知识, 来鸿远后精进了修车技能, 平时不光帮着人事跑各种手续, 还经常陪舒萍应酬客户、供应商和政府、银行,不管礼仪还是对话都那么的恰到好处。
不过现在都不算晚,以前做的一切就当成另一种意义上的经验积累吧。
得到了舒萍的支持后,运输公司的构思立刻提上了日程,由三位合伙人创立的“华通运输”挂牌营业,第一份合同就是与鸿远签订的运输委托。
事业上了正规,霍峰越发神采飞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人见面的时间骤减,不是舒萍忙就是他忙,第一周除了霍峰晚上跟客户吃晚饭后绕路去家里见了她一面外,竟然都靠电话联系。
这天晚上舒萍等到十点多才接到电话,听声音就知道喝醉了,瞬间不知道该心疼好还是生气好。
“霍峰,我知道你们创业初期很不容易,咱们国家又有喝酒谈生意的‘陋习’。这个星期你已经连续应酬了七天,这样对身体健康很不利,每天接不到你的电话我连觉都不敢睡。”
“对不起。”听到舒萍这么说,霍峰心里非常内疚,本身按他自己的性格,并不是一个爱吃饭喝酒的人,不过是作为合伙人之一,抹不开面子拒绝朋友。
事实上也不是任何生意在酒局上都能谈成的,更重要的是,他以前陪着舒萍见过许多客户,知道双方达成合作靠的是彼此信任和共同的利益,有意向即便只是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该谈成的照样能成。
“你知道我的,最不耐烦虚伪应酬的场合,可王哥陆哥他们都去,我就没能说出拒绝的话。你的意思我明白,明天去公司就跟他们谈谈,咱们不能刚上了正规就把身体拖垮了,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舒萍还准备了一箩筐的话想劝他来着,得,什么都不用说,人家清楚明白的很。
霍峰看她不说话,轻声问她是不是困了。
舒萍软软的声音嘟囔着回,“没有,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你把我想说的话全说完了。”
霍峰笑了,笑声在电话里听起来格外性感,舒萍突然觉得这一刻特别想他。
上辈子她是个工作狂,觉得工作比感情重要,即便有过恋爱也不愿在男人身上浪费时间,几段感情都是短暂的开始短暂的结束,这辈子在她决定换一种活法的时候霍峰出现,完美的契合了她所有理想中的模样。
他的关心、爱护让她甜蜜,能力、性格令她心仪,最难得的是他给予的懂得和体谅,让她充分感受到自己是个被精心呵护着的小女人,而不单单是个有钱的女金刚。
“那我下次就先听你说,我问宝贝萍萍说完了吗?你说完了,我再开口。”
舒萍弯起了唇角骂他呆子,柔声道,“明天早上来接我上班,几天不见还怪想你的。”
她不是个轻易表达想念的人,这句话出来霍峰甚至怀疑自己醉酒听错了。
“你刚说你想我了?”
舒萍嗯道,“是啊,怎么,我不能想我的未婚夫吗?”
霍峰蓦然从床上坐起,舒萍听到对面叮叮当当的声音满头雾水。
“怎么了?手机掉地上了吗?”
“咔”的一声关门声响起,霍峰带着气喘的声音回了句,“等我,我现在就来。”
说完,电话挂断,舒萍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暗下的手机屏幕,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竟然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她捂着脸感慨道,年轻真好,爱情的滋味也很美妙,她是有多傻上辈子只想着工作啊,幸亏这辈子没犯同样的错误。
要说这一晚发生的故事,绝对能让舒萍记一辈子。从他下车推门而入的瞬间,两人就情不自禁的拥抱、亲吻,他轻松将她拦腿抱起,从庭院到卧室一丝一毫没有分离。
他的吻像最浓烈的酒,舒萍遵循着内心深处最自然的情感沉醉其中,舞出了最美的一朵花。
凌晨时分两人汗淋淋的相拥着,霍峰抚着她的湿发在额头印上一吻。
“妈提过几次,问我们打算什么时间办婚礼,她已经帮我们算好了日子,大吉的有三个,明天拿来给你选怎么样?”
舒萍一听就知道这是委婉求婚的意思,去年订婚的时候她说过不着急办婚礼,他们感情是很好,可认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另外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结了婚生孩子就得摆上日程,但她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
“是吗?哪三个先说给我听听看。”
霍峰握着她的手扣在胸前,看着她的眼说,“一个五月,一个九月,还有一个是腊月。”
舒萍眉头不自觉的轻蹙着,五月太早,九月也是一晃的功夫,腊月又太冷。
霍峰看出了她的犹豫,搂着她的纤腰换了个位置问,“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觉得我今天提不够郑重,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你不说我可一点头绪都没有。”
他不认为舒萍的性格是那种纠结于彩礼或房子的,她不松口肯定有其他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舒萍想了想直接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就是觉得太快,光我们两的话结婚是没什么,可一旦迈入婚姻很多事就不受自己控制了,比如我们住哪里,什么时候要孩子,还有你的那些亲戚,婚后都要走动,我工作这么忙,哪个环节不注意就很麻烦,肯定不如现在悠闲自在。”
霍峰听了这些理由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他一秒都不想跟她分开,只想时时刻刻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她在意的竟然是那些细枝末节的琐事。
食品厂离这里近,家里也有母亲需要照顾,完全可以相互协调两边轮换着住,至于孩子,作为男性,虽然也渴望下一代的诞生,但这不是他想跟舒萍结婚的理由,任何时候舒萍都是最重要的。
而亲戚,父亲走后留下的都是关系极近相处融洽的,知道她工作忙只会体谅,不会有谁专门挑理。
他把这些话跟她逐条分析了个遍,最后总结说,“你也说结婚是我们两的事,所以你只需要考虑想不想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其他的都不用考虑,我不会让你有那些不必要的烦恼。”
舒萍的想法明显松动了不少,忽略外因,她当然愿意跟他组建家庭,不过转变太快,一下子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才好。
“那你让我再想想,想好了告诉你。”
霍峰说好,因为爱意而产生的渴望再次蠢蠢欲动起来,但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选择了忍耐,只低头噙住了那嫣红柔软的唇瓣,将她抱的更紧。
第三十五章
婚礼最终定在了九月, 两边的长辈听到舒萍松口立马热络的忙活起来。
刚好永福村李叔家的猪年前全部出笼,依照之前的约定回食堂管事,婶婶刘燕芳光荣卸任且毫无留恋, 目前她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办好侄女的婚礼, 二是给儿子舒浚找个对象。
不过当她兴致勃勃的找人介绍时, 省城的舒浚打电话回来, 明确表达了不愿意相亲的想法。
“你不肯相亲自己找也行,什么时候给我带一个回来也就不张罗了。你妹过几个月都要办婚礼了,别到时候外甥都会打酱油你还单着。谁都羡慕我有个出息的儿子,重点大学毕业, 在省城工作挣大钱,要我说上那么多学没什么用,不如高中毕业就继承你爸的手艺, 说不定早抱上孙子了。”
一通抱怨让舒浚哭笑不得,晚上特意给舒萍打电话, 让她帮着劝劝。
舒萍简直乐的不行, “婶婶真这么说?”
“那可不,我当时差点就回一句,他们要是对我的学历、工作不满意,要不我辞职回家当木匠得了。”
“你要真那么回,信不信婶婶明天就杀到省城去。再说她表达的意思跟那些没关系,重点是结婚生孩子,你得先把这个要求满足才行。”
舒浚哪里会不懂呢, 就是因为太懂了才愁人。
“我最近挺忙的抽不出时间回去, 我妈那你帮我开导开导, 实在不行多找点事给她干, 一忙起来就想不到我了。”
帮忙没问题,既然提到这个,舒萍其实也挺关心他的个人问题。
“你是不是还想着你那个学妹?她是今年毕业吧,跟之前那个男生谈成了吗?要是没成你就别愣着,赶紧去追。”
学妹的事之前舒浚喝醉提过,属于特别有好感但顾虑现实因素没有表白,毕业前鼓起勇气却晚了一步。
舒浚不记得跟舒萍提过这事,电话里愣了两秒才回,“我跟她之后就没联系了,现在情况怎么样还真不知道。等回头找人问问吧,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不会再退缩了。”
能遇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不容易,错过了最喜欢的那个,对别人再也提不起曾经有过的热情,为了爱情,舒浚愿意再尝试一次,哪怕希望实在渺茫。
忙忙碌碌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管是新车间还是运输公司都很顺利。
经历了初期的发展阵痛后,运输公司客户群体扩大,于第二季度实现了阶段性盈利,最重要的是,霍峰接受了舒萍的意见,除非特别必要,很少喝酒应酬。
在新车间验收生产后,舒萍决定投放广告以扩大鸿远食品的知名度。
虽然决策下达,但完成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员工们都没有相关经验,最终还是由舒萍带着做了第一次尝试。
报纸、电视台双管齐下,全省八个市同步投放,报纸是图文并茂的介绍,电视广告分别选在新闻及电视剧播出时段,费用昂贵,财务汇款时手都在抖,担心收不回成本。
但现实很快打消了员工们的顾虑,投放当天电话爆线,无数新客户来电了解情况。虽然不是每一个客户都签订合同,哪怕只有五成也是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鸿远的成功也让周边了解情况的大小公司纷纷效仿打广告,一时间广告价格翻了几倍,甚至街头巷尾但凡醒目的位置都被征用了,应运而生了几家能力出众的广告公司。
“被子我统共给你准备了十六床,有厚有薄,买的新棉花找顾师傅弹的,十里八乡就属他弹的棉絮最蓬松软和。被面也挑的你喜欢的颜色花样,红的粉的青的蓝的,还有这种毛边的冬天盖舒服。”
新被子拿回来后婶婶得意的给舒萍一一展示,在她看来,手工做的才是最好的,店里卖的那种除了贵简直一无是处。
尽管舒萍觉得这么多被子自己恐怕一辈子也盖不完,也很体贴的不去破坏长辈的好心情。
除了陪嫁用的生活用品,婶婶也给舒萍准备了衣服、首饰,都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胜在心意无价。到五月底,两边房子的装修工作全部结束,霍峰拿到第一笔分红后,又带舒萍去市里看房,准备贷款买一套公寓,房产证上单写她一个人的名字。
对此舒萍觉得挺没必要的。
“我们平时都在厂里,偶尔去市里办事当天去当天就能回,你现在正是用钱紧张的时候,没必要非买套房。”
“我妈说了,别人家娶媳妇都得建楼房,我们家媳妇心地好什么都不要求,就更不能让你受委屈。”霍峰抚着她的发顶安慰道,“放心,买房的钱是我单独留下的,现在市里最好的商品房两千二一平,一百平二十一万,首付七八成没问题,剩下的贷十年,就算公司经营再差,不至于一个月几百块都掏不出。”
更别说兄弟们知道他要买房,纷纷刚开解囊要借钱给他,让他直接买套别墅一步到位,是霍峰想脚踏实地慢慢来,毕竟幸福靠的不是房子,而是一起生活的人。
最后两人在城东买了一套一百一十六平的三居室,地理位置很好,毗邻商场和学校,开发商还提供装修服务,精装修打包下来三十二万,前期合同订金支付百分之六十,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剩下的百分之四十,能有效避免偷工减料的问题。
“你是房主,你怎么看?我们是自己装修还是一起打包?”
舒萍想了想,决定选择打包,“既然要验收合格才付款,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这里,就算自己找装修公司也要时不时过来盯着,不如彼此多点信任,不行的话再说。”
他们工作都挺忙,每天过来监工不现实,地产公司有自己的装修团队,舒萍找人打听过口碑挺好,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必来回折腾。
一切准备就绪后,婚礼前最重要的就剩发请柬了,舒家亲戚不多,但舒萍的朋友、老师挺多的,霍家不光亲戚多,霍峰的战友、朋友也多,还有两人厂里的员工,零零总总算下来,五十桌都不定能坐下。
“还有伴郎伴娘,本来我想让我哥来当伴郎,但婶婶说他得送我出嫁,你那边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肯定有,部队那么多没结婚的战友呢,就是不知道谁能抽出时间来,我得先打电话过去问问。”
他对部队的感情很深,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还是希望能收获战友的祝福,可惜不能请团长、教导员、参谋长,那些所有给与他帮助、跟他一起并肩作战过的领导们来,有时间一定要带着妻子回去一次。
至于伴娘,自然得从506的室友里选,除去毕业后光速结了婚的朱小娟,剩下的五人抓阄定下了余露。
婚礼前一晚,霍峰在电话里说,“离吉时还有九个小时,等着我去接你吧我的新娘。”
第三十六章
对凤祥村和富安村的村民来说, 舒萍跟霍峰的婚礼是九九年里除了过年最热闹的事儿。
一早,先是各色鞭炮噼里啪啦在村口炸了老半天,跟着八辆系着大红彩带的黑色进口轿车一路开向霍家, 开车的年轻小伙不是穿军装就是西装革履,不知道的还当电视剧来村里取景了。
孩子兜里装满了分发的喜糖, 成群结队地村头跑到村尾, 妇女老人们, 除了帮忙整治酒席的,全围在霍家周围看热闹。
“霍家小子忒能干。老太婆我活了六十来年真长了见识,记得十来岁的时候跟着家里哥哥走十里地看地主家娶媳妇,都没今天这么风光。”
“哎呦, 大娘,您说的那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旧社会的地主再有钱能像现在这样有事打电话出门坐汽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