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独家】九零年代女厂长》-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她外表将自己武装的多么沉稳,内心里却依旧是个爱玩爱闹有许多奇思妙想的小姑娘。

      第十六章

        霍峰整理好所有的东西回家后沈丽还在,他一去几天,担心纪婶有照看不周全的地方,就给沈丽打了电话,请她有空的时候回家帮忙看上一看。

        沈丽既然应下就不会只是简单的过来看上一眼就走,这两天不止白天来,晚上忙完孩子也过来陪着李淑梅睡,得亏她嫁人后跟丈夫分出去单过,要是跟婆婆住一起,看到她三天两头往亲戚家跑,少不了念经似的各种说道。

        “霍峰回来啦。”

        “姐,这两天又劳烦你了。”

        “一家人说什么劳烦,我来又不耽误家里的事,再说你姐夫那人你知道的,比我还实心眼呢,我说我来陪陪伯娘,他还让我把伯娘接家里去,是我觉着搬来搬去的麻烦才没接的。”

        这话李淑梅也是第一次听,赶忙摆手道,“这可使不得,我要是真去别人得说多少闲话,你妈那里也不好看。”

        虽说后妈不是亲妈,可赵海珍嫁进沈家,二十多年来生儿育女、照顾长辈,除了略微偏心自己的骨肉外,没有其他可指摘的。

        至于偏心这种事,在农村都不值当拿出来说,自个十根指头还有长短,更何况隔了肚皮?再者,沈丽是家里长女,跟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弟弟妹妹原本也没什么好争抢的。

        “我知道,这不是没接嘛。我是觉得小峰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也不错,就差找个媳妇,等结了婚,他出去工作,媳妇顾家,男主外女主内,日子肯定不会差。”

        沈丽边说边观察霍峰的神色,这话不光是她的意思,也是伯娘整日挂心的,她一直为了自己的病耽误堂弟而难过。

        之前没成的不提,如今家里有存款,有固定收入,伯娘虽然瘫在床上,但也不是全然不能自理,找个贤惠的儿媳回来,像隔壁纪婶一样时不时看顾一二,沈丽的想法是,凭堂弟的条件,只要降低些要求,其实很容易找,端看他自己的意思罢了。

        可惜霍峰跟她想的不一样,如果刚退伍回来时他可能随便找个过的去的就行,初闻噩耗打击很大,离开部队的决定也很艰难,人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对命运低头。

        但现在,新的工作让生活上了正轨,所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他需要的是一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而非锦上添花。

        最重要的是,苍鹰一旦离开困顿的树林,看到了天高地阔的风景,他的思维和眼界已然不同。

        至于母亲这里,村里空闲的大娘婶婶多的很,即便纪婶哪天没空,找别人看顾也容易,这次是临时出差没来得及安排妥帖,往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他也不用再喊堂姐来给她添麻烦。

        “这事以后再说吧,最近厂里挺忙的,也没时间考虑,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我不想那么着急忙慌,再说,真要是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

        沈丽跟伯娘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明白了霍峰的意思,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遂暂时放下这话不提。

        舒萍将设备交给朱云龙后,他就一心扑在上面,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熬了三个通宵把面包车间建了出来,比舒萍计划的提前了一周。

        “所有设备都调试过了,运行上面没问题,下一步就是试用。”

        于是这天,全厂员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围到面包车间等着第一批面包出来,严格按照倪师傅制定的流程,从倒入面粉开始,和面、发酵、切割、烘焙、加料、包装、塑封,总耗时一小时二十六分钟,除倒入面粉、加料环节需要人工外,其他都由机器完成。

        朱云龙将做出来的第一个面包拿给舒萍,拆开包装袋,熟悉的香甜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焦黄的表皮上撒了一层糖霜,吃进嘴里绵软松香中带着蜜糖似的甜,竟然非常不错,反正在舒萍看来,是完全不输市面上同款面包的。

        她对自己的品位还是很有自信的,穿到这个世界前,也曾是个美食爱好者,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面包、蛋糕,包括网红款,吃过不下上千种,这虽然不是她吃过最好吃的,但已经很过得去了。

        而此刻,她就是全场焦点,所有人都在等她说话,这种焦急的情绪将时间无限拉长,犹如度秒如年。

        终于,舒萍开口了,“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做,但却意外的好吃,奶香味浓,糖霜增加了甜度,小朋友应该会喜欢,大家可以尝一尝,不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提出来,集思广益让面包口味更好,争取下个月正式投产。”

        众人舒了口气,厂长说好吃那应该不差,纷纷拿了面包开始试吃。

        其中有部分人从来没吃过面包,今天尝过后发现,虽然味道不错,可真没自家烙的饼合胃口,加上辣椒卷起咸菜,一顿能吃四五个。

        “这就是面包啊,听说外国人当主食吃的,软绵绵的能顶饱吗?”

        “人家外国人也不光吃面包,中间还夹蔬菜牛肉,我外甥说那叫汉堡包,城里一个就卖十几,跟咱们国家的肉夹馍有点像,不过比肉夹馍贵多了。”

        这种意见价值不大,相对而言,还是那些吃过面包的工人评价更有参考意义。

        “是不错,比我姑娘买回来的那个甜,咱们这个奶香味也更浓,到底掺了那些奶进去。”

        “村口的小卖部卖的老面包干巴巴的还要卖五毛,咱们这个又是奶又是糖的,怎么也能卖上八毛九毛吧。”

        “卖一块也行啊,里面装了两个呢。”

        “我看小店里有那种撒了葡萄干的,那种特别好吃,要不咱们也建议厂长加点葡萄干进去?”

        “厂长说了,以后会有各种口味,现在的目标是先把基本款精益求精。再说了,各人口味不同,你爱吃葡萄干也有人不爱吃,不能所有面包都加葡萄干。”

        “这次买回来的设备里有个肉松机,等面包车间正式投产下一部就是生产肉松,我看往后肉松面包肯定少不了。”

        “真的假的?那肉松可比面包贵多了,过年我妹买了一小罐带回来给孩子就要十来块。”

        随着众人的话题越拉越远,最终还是由朱云龙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

        “厂长,我听大家的评价都不错,也没什么需要大修大改的地方,剩下的几天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参数多试验几次,最后由您挑选出味道最好最成功的那个,肯定不耽误正式投产的计划。”

        舒萍接纳了他的建议,事实上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好,那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你办事我还是很放心的。”

        朱云龙淡然的点头,但其实心里并没有外表看上去的那么镇定自若,在舒萍接手厂子前,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车间工人,现在不仅管理着整个厂子的生产,还承担着车间扩建、改建的重任,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虽然辛苦,但他内心却倍感充实,哪怕天天加班熬夜也甘之如饴,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第十七章

        生产问题解决后就是销售问题, 如果产品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那么所有的期许都是空谈。

        之前厂里没有设销售岗位,业务都是厂长直接谈, 对此舒萍再次做出改革,设销售部, 将李月玲从仓库调出任销售主管, 叶伟为销售员, 同时把仓库另一名叫丁佳琴的提作主管。

        人选是舒萍根据仓库员工平时的表现定的,当然任命前也征求过李月玲这个前任主管的意见,也觉得合适。

        “佳琴做事挺认真的,仓库嘛, 不光体力好,能把进出数没有错误的记录好才是最重要的,那几个男的太马虎了, 交给他们我肯定不能放心。”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先带叶伟来开会, 我在隔壁会议室等你们。”

        今天的参会人员除了新上任的销售主管李月玲、办事员叶伟外, 还有会计黄红霞、统计兼人事胡慧瑛及联络员姜露,所有人员到齐后舒萍才发现,除了叶伟,在座竟然全是女性,清一色的娘子军,还挺有意思。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厂的面包生产成功了,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预示着我们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 抗风险能力增强, 通俗的说就是不会那么容易破产,‘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你们应该,同样,做生意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单一的产品上。”

        能在一众员工中脱颖而出,在座的理解能力都没问题,即便舒萍的话中有些词语大家第一次听,但在她的解释下还是懂了。

        “这张纸上罗列的是我们厂所有的供应商,地址、电话我都让姜露标了注释,我给销售部的第一项任务,给所有进货商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厂上了新产品,为了测试市场接受度,同时也为了回馈他们一直以来对鸿远食品厂的支持,每位客户免费赠送三箱进行试卖。”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直接惊住。

        一箱面包六十袋,三箱就是一百八,大大小小上百个客户呢,岂不是要白送上万袋出去?

        大家可是盼着新产品给厂里多挣钱的,现在钱没挣到,还要白送,那什么时候才能往回赚?

        “我知道大家都有疑问,但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都知道东西生产出来一定要卖出去才能挣到钱,但我们卖给谁?像之前一样随便找块空地摆摊吗?那一天能卖多少?能赶得上车间的生产速度吗?这个问题仓库最有发言权,我们之所以出去摆摊,就是为了解决库存的问题。”

        说到这里,李月玲已然明白了些,所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其他人显然还云里雾里没有领会到重要的部分,于是舒萍继续开口往下说。

        “卖货得先解决渠道问题,这张纸上的进货商就是我们的渠道。如果我们请他们花钱来进货他们不一定愿意,但如果是免费赠送,本着商人不卖白不卖,卖了也没什么损失的心态,你们觉得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叶伟身躯莫名一震,有种回到学校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恐惧。

        果然,下一刻舒萍就点到了他的名字,“叶伟你先说。”

        “啊,我先说啊……那人家拿回去卖的话,咱们的面包那么好吃,肯定有很客人乐意买。”

        说着,叶伟眼睛一亮,“如果面包买的很好,这些进货商就会来咱们厂进货,这次是真金白银的给咱们钱!”

        舒萍赞许的点头,“你分析的很对,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铺设渠道,跟我们自己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摆摊、求人,送几箱面包,已经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

        所有人都被她的奇思妙想折服了,尤其是李月玲,本以为自己因为能说会道提拔成了销售主管,可自己哪怕一年不吃不喝光张嘴叭叭叭,也顶不上厂长一个主意厉害。

        她怀着激动又郑重的心情承诺道,“厂长,您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等车间开工就立刻把赠品安排下去。”

        “你办事我还是很放心的,不过这件事大家之前都没有经验,做之前可以试着思考一下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比如客户不愿意接受,不想帮忙,或者他们接受但不乐意为了三箱面包专程跑一趟,先把这些突【创建和谐家园】况的应对措施想好,才能在沟通中有备无患。”

        李月玲再次表示学到了,并且迅速在脑子里想好了相应对策。

        客户要是不接受,那她就磨到客户接受为止;客户要是不乐意过来取货那简单,厂里有电动三轮车,咱们自己送过去。

        “第二点是定价问题,黄会记你能在两天内把单个面包成本算出来吗?包括机器损耗、人工、原材料、水电等一系列跟生产有关系的情况都要考虑进去。”

        黄会计之前在粮管所上班,对工业财务的内容没那么精通,不过她挺好学的,一直跟着位老会计学,进步很快。

        面对舒萍的问题黄会计谨慎的回,“厂长您放心,我把所有资料准备好去请教魏师傅,一定不耽误厂里的大事。”

        舒萍点头,她向来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工作交代下去看的就是员工的执行力,“好,有问题及时跟我沟通,另外,资料不要外传。”

        黄会计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并再次进行了保证。

        “胡姐,你的工作是统计出县里、市里所有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名称、地址,一天时间够吗?”

        至于为什么要统计,那是因为舒萍要去干一件大事,要问全国哪里的商店能将学生一网而尽的统治起来,自然是学校小卖部。

        厂里生产的面包口味不错,但客观的说只是普通面包,目前来说走不了高端路线,也没钱做广告,而学生不同,市场大,全市的所有学龄儿童加起来得有十来万,按每天五分之一的学生买他们的面包,就能卖出几万的量,再按一袋面包四毛利润算就很可观。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具体能实施到哪一步还说不准,但她无论如何都会尽力做好。

        所有任务交代结束,最后一件事就是买车。

        厂里目前只有一辆货车,出门办事极其不方便,之前原主父亲舒赫民在时买过一辆二手轿车,开了好几年,后来江海接手时还在用,去年年检没通过报废了。

        如果不是江海把钱转走买房,厂里账上的钱不够,他是准备买辆进口轿车的。

        这次买设备因为倪师傅的帮忙节省下来了一般的资金,舒萍打算用那笔钱买辆代步车,不用太好,十万左右就行。

        上一世她收入不错,买了辆沃尔沃,不是买不起更好的,而是她对车子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更不看中品牌,考虑的是舒适和性能。

        会议结束后舒萍叫住叶伟,让他通知霍峰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厂长,你找霍哥什么事,是不是又要出去卖货了?”

        舒萍卷起文件敲了下他的头,让他不要瞎打听,“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了吗?完不成要扣工资,到时候认真起来可别跟我嘻嘻哈哈。”

        “真扣工资啊,那我得赶紧找玲姐商量去。”

        说完顾不上再八卦,风一样跑了出去,速度之快,舒萍才刚回办公室坐好准备喝口茶,霍峰就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厂长,你找我?”

        他一八六的个头往门口一站,光都被他挡了一半,舒萍放下茶杯请他进来。

        “是这样,面包车间很快就要投产了,还有一堆手续要办,往后我也要经常出去跑业务,你觉不觉得咱们还缺一辆代步工具。”

        她眉眼弯弯浅笑着,话中带着丝俏皮劲,让他想起省城时她是如何三言两语把舒浚气的跳脚,如何哄骗倪师傅收舒浚做了徒弟。

        当然,他更没有忽略那句“咱们”,唇角也不自己觉的弯了起来。

        “确实,货车油耗高,出去办事开起来不方便,不知道厂长想买什么车,有喜欢的车型吗?”

        舒萍摇头,“我对车子没什么研究所以才问你啊,你觉得目前市场上十万左右的轿车哪些可以考虑?对了,我不买进口车,支持国产。”

        主要原因是现在进口汽车关税高,买进口车不划算。

        霍峰闻言轻笑了一声,而后回道,“国产车的话,目前市面上性价比高口碑性能不错的就是红旗、大众、东风这些,大众的话捷达、富康、桑塔纳这三款市场占有率最高,价格区间也符合您的要求。”

        只听这么多车子的品牌,舒萍已经感到头疼了,更分不清同属大众的捷达、富康、桑塔纳有什么区别,不过霍峰提到的也算耳熟能详,哪怕她对车子再不了解也是听过的。

        “离咱们厂最近的车行在哪里?要不我们下午现场去看?”

        行动力就是这么迅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