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独家】与娇娇作者:沅团》-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珠珠,今儿日头好,我们去珠玉阁看看吧。”

        见了来人,姜芫弯唇笑道:“苏姐姐。”

        这名女子正是前不久出了孝期,从灵州回了上京的苏清妤。

        姜芫笑问:“三哥哥又惹苏姐姐不开心了?”

        苏清妤挽住她的手,嗓音柔柔,却又带着一丝幽怨,“没有的事,两年不回上京,我都不知如今上京城里时兴什么样式的钗环了。”

        两人刚到了府门口,便见姜湛已立在了马车旁,一瞧就知是特意在府外等着的。

        姜芫忍住笑意,道:“苏姐姐,我忽地想起阿娘让我有事,只怕今日没法去珠玉阁了。”

        她朝着姜湛微扬了扬下巴,“三哥哥正巧在,苏姐姐便让三哥哥陪着吧。”

        苏姐姐这样好的脾气,三哥哥竟也能将她惹生气了。

        好在三哥哥还不算笨,懂得及时来哄。

        姜芫说完这句话,又朝姜湛眨了眨眼。

        姜湛走上前来,伸手牵住了苏清妤的手。

        苏清妤极轻地哼了一声,往回抽回了手,对姜芫道:“珠珠既是没空,我便先回府了,来日我们再一起去。”

        说完便径直钻进了马车。

        马车的轮子正要转动起来,便见有一只修长的大手拦住了马车,姜湛撩开车帘,面不改色地坐到了苏清妤身旁,“我顺路,阿妤送我一程。”

      自缚(双更合一)

        年关将至, 临安街比起往日的热闹有过之而不及,家家户户皆上街采买物件,为着不日后的除夕夜的辞旧迎新做准备。

        羌什来大雍已是半年有余,这半年, 圣上有意让她做三皇子正妃, 不过却被兰贵妃提前得知,在圣旨下来之前, 不知使了什么法子, 小之以情动之以礼,让圣上做主, 给三皇子定下了正妃人选。是荣国公府家的二姑娘,荣玥。

        乌雅松了好一口气,大雍三位皇子皆定下了亲事,该不会再拿她的婚事做文章。因此这半年来,她几乎每日都在赏花赴宴,吃喝玩乐, 的确比起在羌什之时快活许多。

        虽说回了羌什后她或许又要被摆布婚姻,可人嘛, 总得活在当下,眼下该玩玩该吃吃,把该享受的享受够了才好。

        如今乌雅对临安街熟悉不少,哪家茶肆的茶最香, 哪家酒楼的佳肴最美味, 她已然摸得一清二楚。

        这几日化了雪,今日又难得是个晴天, 乌雅对庆宇楼的那几道招牌菜念念不忘, 午膳后便出了门。

        她很快点好了菜, 小二笑着点头下楼准备。

        酒楼外人声嘈杂,喧闹非凡,小摊贩的叫卖生此起彼伏,乌雅支着下巴,饶有兴致地向窗外看去。

        庆宇楼的对面是个叫“芙蓉醉”的点心铺子,镀金的招牌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铺子门前已排起了长队,不愧是上京城里最受欢迎的点心铺子。

        恰在此时,一辆马车缓缓停至芙蓉醉门口,须臾,走下一名身着云锻锦衣的男子,容颜俊美,难掩贵气。

        正是那日在珍绣坊让她失了态的姜湛。

        那日之后,他们也曾见过几回,只是乌雅发现,但凡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她便会莫名心慌。起先她以为这股子心慌是因为她对他一见钟情,可渐渐的,她才发觉,这心慌会让她像被扼住了喉咙一般,呼吸困难,这显然不会是心悦,于是在那之后,她便有意地避开了有姜国公府出席的场合。

        乌雅眸光一闪,目光下意识跟着他的方向走。

        只见姜湛提唇笑了一下,朝着马车内伸出了手,眸光温柔。

        马车内的人似乎不太想下马车,那只手伸着好一会儿,她才看到有另一只白得晃眼的手覆在了姜湛的手上。

        是名女子,还戴着帷帽,乌雅看不清她的长相,想来,这位便是他的未婚妻苏清妤了。虽离得远,可那名女子清冷的气质她仍能感受到。

        姜湛将苏清妤牵下马车,乌雅看见她抬头看了一眼姜湛,隔着帷帽,她看不清苏清妤的神情,可却看见了姜湛微微低下了头,眉眼染着笑,侧首不知和苏清妤说了什么。

        乌雅猜,帷帽下的那双眼,应是瞪了他一下。

        姜湛说完话后,苏清妤抽出了自己被牵着的手,没好气地向前走去。

        姜湛立在原地,无奈地笑了笑,又忙不迭跟了上去。

        都说眼睛是不会骗人的,姜湛那双眼中,明晃晃的,全是爱意。

        “公主,这是您要的水晶虾饺、凤凰展翅、芙蓉燕菜......”店小二身后带着几人,一个接着一个报完菜名,将它们在桌上摆放好后,又哈腰道:“菜已上齐,还请公主慢用。”

        思绪被迫回拢,乌雅收回视线,执起木箸夹了一块虾饺。

        往日吃了一块便停不下来的虾饺,如今到了她的嘴里,她却尝不出是什么味道了。

        乌雅哀怨地叹了口气。

        这人,究竟是谁?与她又是什么关系?

        她正垂眸想着,对面的坐席忽又坐下了一人。

        乌雅抬眸,蹙了下眉。

        对面的女子含笑看着她,又往窗外看了一眼,道了句:“姜三公子与苏姑娘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两家皆是上京里排得上号的簪缨世家,这桩婚事,称得上是门当户对。”

        女子又接着道:“公主若是想嫁入姜国公府,也并非全无办法,说起来,姜二姑娘的另一位兄长,也还未定亲。”

        “我是通政司郑府郑大公子的妾室,与姜国公府有旧,许能帮得上公主,不知公主是否愿意与我做一桩交易?”

        乌雅不耐烦地看着她,方才通译只翻译了她说的第一句话,乌雅便抬手让他停了下来。

        他们青梅竹马,与她有什么关系?

        眼下乌雅只见这人一张嘴张张合合,霹雳啪啦的,也不知在说什么。

        但她毕竟在上京已待了半年,一些字眼,她还是能够听懂的。

        就比如“妾室”、“交易”。

        乌雅的不耐简直到了极点。

        她当自己是什么东西?她好歹公主之尊,即便再怎么想摆脱联姻,也不至于屈尊降贵为人妾室。

        还有这什么交易,一个两个的,这人也定是兰贵妃派来的。

        也不知她嫁入姜国公府对兰贵妃究竟有什好处,她偏就是不遗余力地想让自己嫁进去。

        乌雅“啪”地撂下木箸,气笑了,也忘了转换语言,直接用羌什语骂道:“你有病?既这样好,不如你去嫁了?和你们娘娘说一声,不要再将主意打到本公主的身上。”

        说完,乌雅直起了身,头也不回地下了楼。

        留下一脸讶然的李襄月。

        “姨娘,贵妃娘娘不是说小公主一心想嫁入姜国公府,可奴婢怎么觉得,小公主似乎对姜国公府极为不喜呢?”

        虽然听不懂乌雅说的是甚,可那表情那语气,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诚然,李襄月也没能想到乌雅会是这个反应。

        乌雅若不想她的婚姻受人摆布,姜国公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襄月沉思了一会儿,捏了捏眉心,“可惜了。”

        可惜这样大好的机会,本可以让乌雅进了姜国公府,将姜国公府搅个乌烟瘴气。

        谁知乌雅竟这样不上道。

        她哪能知道是乌雅没有听懂她的话,理解错了意思。

        游说无果,李襄月很快也离开了庆宇楼。

        郑汀今日让她申时前回府,眼下未时已快过了,李襄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连忙起身下楼。

        她们走得急,因此没能看到刚巧站在隔壁雅间门口的景薏。

        黄昏时分,织夏走进内室,对姜芫道:“姑娘,赵姑娘方才递来消息,说在庆宇楼看到了通政司郑府的李姨娘与乌雅小公主坐在同一桌。”

        “李襄月?”

        姜芫执着画笔的手忽地一顿。

        “卓郗可有听见她们在说什么?”

        织夏摇头,“赵姑娘去的时候只瞧见小公主说了句不要将主意打到她身上,便怒气冲冲下楼去了。想来应是两人没谈妥,可李姨娘能找小公主谈什么?”

        姜芫蹙眉想了想,还能谈什么,无非是想利用乌雅,给姜国公府添把火罢了。

        她勾唇一笑,眼神忽然玩味起来,“既如此,那件事,也该让郑大公子知道了。”

        郑汀是典型的大男子,说一不二的,若是知道枕边人算计到他头上去,如何能忍得了。

        苍穹幕落,一轮明月被闲云半掩,参差不平的云层漂浮不定。

        姜芫的心中也同样是,漂浮不定。

        她那两只手,偏偏不听使唤似的,老往枕下探去。

        良久,她长叹一口气。

        罢了,总归是要面对的,姜芫咬了咬牙,还是将那封信展了开来。

        可没想到——

        她虽未在信中问他的伤势,周砚却自己写了来,再接着,便是向她道了谢,甚至连他接下来的计谋,都一并告诉了她。

        姜芫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见有一字是在质问她的。

        她稍愣住,好半天,抿唇笑了下。

        ---

        兖州。

        魏旭闵从主账中出来,神色虽一如既往的严肃,周围几位将士却迎了上去。

        “恭喜啊,魏校尉,大将军可是许你议事了?”

        魏旭闵道:“哪是议军事,不过是大将军问了我些兵法,我正巧能答上来罢了。”

        “魏校尉何须自谦,大将军对魏校尉的重用我们都看在眼里,眼下魏校尉已能入内商议军策,想来胜仗回京后,校尉定是又要擢升了。”

        “魏校尉只要再立下个军功,来日见面,我等许是要唤你中郎将了。”

        话是不住往外夸着,可他们这心里,哪个不是在冒酸水。

        早知那日,就该和他一道。

        这么多人马去寻了金乾草,偏就是魏旭闵找到了,还偏就只有他一人,他们连沾光的机会都无,好处全让他一人得了。

        要说校尉一职,说大也大,手底下也管几百个兵,可除了几百个兵,要说实权,那是没有多少的,毕竟光是他们营中,便有六个校尉,也无甚稀奇。

        能在这营中的,哪个不是有勇有谋的将士,谁不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立下大功,封候拜将。

        只像他们这般的寒门将士啊,最缺便是一个机会。

        魏旭闵拼死救了大将军一命,才能被大将军看见,如今已能参赞军务,只要他不犯什么大过错,怕是不日后便要压他们好几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