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内侍忙迎了上来,引着一家子去了宴厅。
平时这种场合,国公府一般是不带姜芫的。入宫一趟规矩多,也麻烦。姜芫身子虚,这一来一回折腾一趟,若是病了,可不得让长辈们心疼死。
可现下姜芫身子已好了不少,也渐渐长大,不来便说不过去了。
姜芫对皇宫不熟,瞧着这四方的天,光看一眼就觉得无聊得紧,可大姐姐日后却是要做太子妃的。
姜家大姑娘与东宫太子青梅竹马,这门亲事更是先皇后亲口定下的,等待了年,便要嫁进东宫了。
姜芫伸出手,挽住了走在她身旁的姜姝,侧头问道:“大姐姐,以后你就是要和太子殿下住在这里了吗?”
一旁的少女微微点头,“是呀。”
“那姐姐,喜欢太子殿下吗?”
姜姝一顿,一抹红晕缓缓浮现在白皙的小脸上,像是黄昏时的晚霞,羞涩道:“自是喜欢的。”
“喜欢,是种什么感受呢?”姜芫失神,又喃喃轻声问道。
是呀,喜欢到底是种什么感受呢。
上一辈子,韩麒对她好,会带着她去逛集市,只要她多驻足一眼的东西,韩麒都会为她买下。也会在夜里偷偷翻了她府里围墙,眉眼含笑,温柔地对她说:“珠珠,我想你。”
于是她红了脸,以为那是喜欢,害羞地点了头,答应嫁他为妇。
可是,也是他和李襄月有了私情,是他听了李襄月的话,把她扔进了那口曾经死过人的枯井中。
彼时,李襄月着急地看着他,“麒哥哥,若是今日她不死,姜国公府的人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
一行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设宴的临华殿。
往常宴会上国公府并不在这席位,但姜姝与皇家定了亲,也算是半个皇亲国戚,这次便将席位安排在了誉王府旁边。
宫宴素来无趣,大臣们虚以委蛇地你来我往,姜芫听得烦躁,只能僵硬地端着脸上的笑。
顾氏看出姜芫心不在此,便小声和她说道:“珠珠,出去走走吧,这儿有阿娘。”
又对绿意道:“看好姑娘,别走太远了。”
绿意应了声,在宫女的指引下同姜芫一道出了殿外。
姜芫对皇宫不熟,虽有宫女指路,却仍是迷了路。
从御花园出来时,迎面走来一个刚刚熟悉的面孔。
正是誉世子周砚。
他们的席位设在誉王府旁,方才顾氏与老王妃也是客套交谈了一番的。
誉王府的席上除了老王妃,誉王妃自然也是出席了。
只不过京中的贵妇们向来看不上这位小韩氏。
是了,小韩氏。
这群整日赏花斗鸟的贵妇们恶心死人来,便是这般看不上你。
现今的誉王妃是先誉王妃韩氏的庶妹,誉王妃去世后不过半月,誉王便迎娶了已故妻子的亲妹妹做续弦。
她们都是从高门大户里出来的,要说这小韩氏在先王妃生前与誉王之间没有猫腻,她们是半点不信。
这位誉世子,便是先王妃入府后近七年,在两位庶子之后出生的嫡子。
小韩氏即便续弦入了王府做正室,却一直未有所出,因而世子之位自然只能是周砚的。
要说起来,周砚也是个可怜人。
小姑娘收回思绪,【创建和谐家园】小脸上染着笑,娇艳若滴。
她略微仰头,瞧着男子清冷的眉宇,略微一顿,扬唇柔声喊了人, “世子......叔叔安好。”
只见男子挑了挑眉,“喊我什么?”
那声音清冽低沉,甚是悦耳,可这语气,显然是不喜欢这个称呼。
今儿是盛宴,小姑娘穿了一件双蝶戏花的淡粉开衫,绣着细碎梅花的桃花色锦缎交领,下身穿着一件嫣红的百褶细绢丝玲珑罗裙。发髻上细密珍珠的流苏随着她的步子,轻轻摇晃着,仿佛画上的仙女般,盈盈含笑。
只是仙女该是不会随意将人唤作叔叔的。
其实若要按照辈分,姜芫这么喊也并无大错。
当年誉王妃嫁入王府之时,府中已是有了两位庶子。誉王妃进门数年都不曾有孕,庶长子却渐渐大了,誉王本是打算着若誉王妃仍是未孕,便要将那名妾室抬为平妻,他也便有了嫡子。
恰巧这年誉王妃好不容易有了孕,生下了周砚。王府有了嫡长子,抬为平妻一事才作罢。可那时,庶长子都已经十三了。如今都已有了孙儿,只比姜芫小一岁呢。
以周砚的年纪,她应当唤一声哥哥,可同在书院读书的周灵都要喊他一声三叔呢。她与周灵同辈,自该同她一样称呼周砚。
于是话到嘴边绕了三绕,便喊了叔叔。
姜芫见周砚微微挑了眉,小脸也有些红了,寻思着唤声哥哥,便又见迎面走来一袭青色长袍的男子。
青衣男子名唤张何,是周砚的贴身侍卫。
周砚这才将视线从姜芫慢慢变红的小脸上移开。俊脸冷然,看向张何,淡声道:“何事?”
张何何瞧着世子爷旁边竟有一位小姑娘,倒是觉得稀罕,却也不敢多言,只老老实实行了礼,道:“老王妃听闻今早世子受了些凉,恐您得了风寒,若因此让伤势加重,老王妃定是心疼不已。便让御厨专程给世子做了碗暖身的补汤,这会儿正备在长春台呢,让您喝了预防预防。”
周砚没有说话,一双冷然的眸子看着张何。
张何心底叹了口气,还是抬眸道:“老王妃说,这碗汤药若浇到花花草草头上,亦或是由属下代劳,便要…”他抬起头,似是极为委屈,继续道:“便要将属下调离世子身边,去做个马奴。”
周砚忽地皱起了眉。
姜芫一双大眼睛看着面前男子的紧锁的眉宇。
誉王府的事儿,她也是了解一些的。誉王偏宠庶子,府中唯有老王妃真心爱护誉世子,可老王妃年事已高,誉世子大抵,是十分渴望亲情的。
姜芫浓密的眼睫轻轻一垂。
她垂眼想着,复而抬起,堪堪撞上男人深邃的眼眸。
......
顿时心感不妙。
叔叔
周砚领着姜芫到了长春台,又将房里的丫鬟都遣了出去,末了,朝一脸无措的姜芫抬抬下巴,薄唇轻启,似笑非笑吐出两个字:“喝吧。”
姜芫抬眸看着周砚,大大的眼睛满是疑惑。
?
堂堂誉王世子,将来的威远大将军,竟害怕喝药,还要强迫一个小姑娘替他喝?
姜芫有些无言。
但周砚一贯冷若冰川的脸上仍然平静,一双清冷的瞳仁里印着她小小的倒影,没有半分不自在,“吃完我就不计较你唤我叔叔这件事。”
看来是惯犯了。
她低头一瞧,桌子除了那碗黑乎乎泛着苦味儿的鸽子汤,还搁着一份精致的栗子糕和枣泥酥,是用来压苦味儿的。
姜芫略略蹙眉,在家中,她已经喝了上千碗补汤了,这其中滋味,她最是知道不过。再抬头一看,却见周砚已经坐在了对面的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上,面色淡然地捧着一卷诗集看着。
罢了。
小小的人儿,低低的叹气,看得执着诗集的周砚,也抬头看了一眼。
不得不说,姜芫一张小脸明艳大气,是十足十的美人胚子,只是太过瘦弱了些,这汤大补,正适合。
姜芫抬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鸽子汤。
别说,这汤虽然看着黑漆漆的,味道却没有姜芫想象中苦涩难咽,倒也还能入口。
至于这两盘糕点,做得是十分小巧精致,姜芫斟酌了片刻,挑了一块最小的,轻轻咬了一口。
才嚼一口,她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甜得慌,腻得她嗓子都要粘住了。
她皱着眉,强迫自己吃了两口后,便直接搁下了木箸。
她的这个举动,无一幸免,全部入了周砚的眼。他挑了下眼皮,终于又开了口:“这糕点不好吃吗?”
“不好吃。”
周砚不说话了,似是不相信。伸出长指轻捏起了一块栗子糕,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作出了评价:“不是挺好吃的?”
“啊......”
想不到看着像冰川似的世子,竟喜欢吃这样甜腻腻的东西。
姜芫仍是一脸嫌弃,小脸都快皱成一团了。
......
还挺挑剔。
姜家两兄弟火急火燎地推门而入的时候,恰好看到一脸皱巴巴的妹妹。
姜芫有些懵,声音含糊地愣愣道:“四哥哥,六哥哥......”
周砚不急不缓,将手中的诗【创建和谐家园】上,看着面色不善的兄弟二人,才蹙了蹙眉。
姜芫见势头不对,立马朝着两位哥哥跑去。
四哥姜瑞马上俯身查看着妹妹是否有恙。。
六哥冷着脸,又仔仔细细检查一遍,关切问道:“珠珠没事吧?”
瞧着两位紧张的哥哥,姜芫摇了摇头,软声道:“没事呢,世子哥哥只是请珠珠吃东西罢了。”说着,一双明媚的大眼睛看着周砚,似是等着他附和。
周砚看着一直给自己使眼色的姜芫,收回眼神,淡淡“嗯”了一声。
姜珩看了一眼淡然的周砚,抿了抿唇,也不欲多留,朝着周砚作了一揖,道:“多谢世子照顾舍妹,母亲还在殿中忧心不已,便先告辞了。”
周砚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姜瑞在心中暗暗翻了个白眼,这才护着自家妹妹走了出去。
---
除夕夜,侯府三房聚到了一起。
姜芫相较前些日子,一张小脸越发盈润,大家伙儿见了都笑吟吟的,今儿的晚膳都觉着比从前好吃不少。
姜芫却有些如坐针毡,这是她落水后第一次和伯伯伯母们一块吃饭。平日倒也受了诸多关切,各房长辈们几乎是每日都要来她的院里问问,吃得好不好啊,睡得香不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