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独家】与娇娇作者:沅团》-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本文为【千.与.千.寻.团.队】独家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与娇娇

      作者:沅团

      重生

        残冬凛雪,寒霜似一把利剑,夹杂着冷气像冰屑般打在脸上,叫人连张嘴说话的兴致都没有。

        丫鬟嬷嬷们跪了一地,只恨当时没能劝住自家姑娘,以至姑娘犯下如此大错,心中的悔意如同窗外的雪球般越滚越大。

        一道人影步伐沉重地行至厅堂内,一贯温文儒雅的面上此刻怒目横眉。雍朝官员依据品级身着不同色的官服,此人一袭紫雁冠服,可见其尊贵。众人更加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作为今日这场闹剧始作俑者的赵卓郗愈发后怕,脑中一片混沌,焦急地等着仆役能带来无事的好消息。

        赵仁安还未下值,便见夫人身边的贴身侍女着急地传来消息,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图纸往家中赶。此时见了平日最为宠爱的女儿,更是怒从中来,额间的青筋随着粗气一股一张,朝着赵卓郗怒道:“跪下!”

        赵卓郗难得乖巧地听了父亲的话,一言不发跪了下去。

        只见父亲指着窗外还在下着的雪,指尖因为生气还在颤抖着,“寒冬腊月,便是为父身强体壮,受了风寒也少不得休养两三日!你贵为尚书府的嫡姑娘,区区口角之争,竟将仅有十几岁的小姑娘推至河中!”

        赵仁安怒目圆睁,第一次朝女儿发如此大的火,“那河面还浮着未消融的冰渣子,你阿娘与嬷嬷每日教你的礼仪道义倒是被狗吃了!你如何敢!”

        实则是天气严寒,此事若是传出去,外头不知要如何议论。更何论这被推入河的可是姜国公府的嫡次孙女,谁人不知姜国公府家的幺女是全府上下的掌上明珠。嫡长孙女更是前不久刚被赐婚与太子殿下,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

        即便能将此事压下不外传,他尚书府与国公府的关系也是岌岌可危,难以两全。

        赵卓郗深知自己犯下大错,也不知当时是被什么迷了心,如今也万分后悔。虽然年纪小,却也知一人做事一人当的道理,她眉眼低垂,万分愧疚,“女儿知错。可女儿当真不是故意的,我当时气急了,轻轻推了姜芫一下,也不知怎会掉入河去了。”

        不过十几岁的孩子,鸦羽般的长睫上湿漉漉挂着泪珠,哽咽道:“我,我去姜国公府门前跪着,姜芫一日不醒,我便一日不起。”

        女儿平日里虽骄纵,却也不是好惹是生非,心思狠毒之人。想来今日这事,也能让赵卓郗今后收收性子。

        林氏望着窗外,漫漫飞雪落满枝丫,忧愁地叹了口气,这天啊......早听闻姜家幺女体弱,也不知熬不熬得过......

        ---

        屋外的雪花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朦胧的光线透过窗纸照进屋内,衬得床榻上的女孩儿更加憔悴。女孩儿脸上泛着病弱的潮红,双眉紧蹙,看起来痛苦不已。

        顾氏已经哭过几回了,一双眼睛像被水洗过一般,溢满了悲痛,想到大夫的话,她就痛彻心扉,“若是今夜醒不过来,只怕......”

        姜国公府不似寻常富贵人家以男丁为傲,府中若有孕事,皆盼望着能生下个软软糯糯的姑娘。可全府三房中仅有两个女儿,物以稀为贵,更何况姜芫又是最小的嫡孙女儿,玉雪可爱的千金,一家子自是都宝贝着。

        只可惜姜芫打从出生就生得病弱,差点就夭折了,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根,得亏福大才保住了小命儿。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长到了十四岁,如今却又是沉睡在了榻上。

        姜芫又做了同样的梦。

        井底幽深无光,像是一座黑暗的牢笼将她禁锢住。她想呼救,可回应她的只有从四周的井壁传来的回声。疼痛、恐惧与无力一点点将她吞噬,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她仿佛又看见了那抹似有若无的笑。姜芫自嘲一笑,恨自己识人不清。

        这是她重生以来做的第三次梦,太痛了,她不愿再陷入同样的梦境。姜芫竭力挣脱梦境,额上的汗珠越来越密,最终凝聚成一颗滑入青丝。

        丑时三刻,如意轩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各院纷纷踏着浓重的夜色赶来。

        姜芫甫一醒来,意识尚未清醒,顾氏就将她牢牢抱进了怀里,边哭边搂紧了姜芫,恨不能将她揉进骨子里。

        府医紧随而至,又替姜芫细细诊过一遍,语气颇有劫后余生的意味:“二姑娘如今醒来,当真是老天庇佑,只是姑娘身子太弱,还需静养一段时间,将体内寒气彻底散去才算是无碍。”

        众人待府医离去,又七嘴八舌围着姜芫安抚宽慰,直至见女孩儿脸上的红潮愈来愈浓,才意识到姜芫大病初醒,还未完全痊愈,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方才一步三回头,不舍地回了各自院中。

        ---

        将养了小一月,姜芫一直昏昏沉沉,时醒时睡。期间各院络绎不绝地往她这送滋补品,顾氏也是日日让小厨房炖了温补的药膳。药膳虽好,却吃得人舌头发麻,口中要没了知觉似的。

        今日姜芫精神头看着不错,绿意便让小厨房做了糖蒸酥酪和一些小食给姑娘解解腻。

        牛乳含糖入碗,凝结成酷而冷食之,饮罢相如烦渴解芒生齿颊润于酥。绿意从小厨房端来糖蒸酥酪,朝着正在认真练字的小姑娘行了礼:“姑娘,小厨房备了你爱吃的糖蒸酥酪,姑娘尝尝,也歇息一会儿,可别累着了。”

        坐在紫檀木雕花方桌后的姑娘,生的一张白皙精致小脸儿,梳着垂挂髻,髻上簪着金累丝白玉花簪,身上一袭鹅黄色缕金软烟罗玉裙,更是质地柔软,精致无双。

        听见绿意的声儿,姜芫只略微抬头,淡淡道:“且先放着吧。”

        绿意心底叹了口气,看着自家姑娘瘦弱的样子,甚是心疼。却也知道自家姑娘练起字来十分专注,便将酥酪轻置在桌面上,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姜芫练字。

        日色渐沉,姜芫练了许久的字,绿意想劝她休息休息,抬头正好瞧见夫人身边的章嬷嬷走了进来。

        “姑娘,工部尚书府的赵姑娘来了,夫人问您可要见一见?”

        姜芫还未说话,一旁的绿意已经气愤地开了口:“姑娘因为她遭了如此大的罪,如今还未完全好呢!即便是她日日都来,我们姑娘也不愿意见。”

        却说那日落水,姜国公府的二姑娘姜芫同丫鬟们一道出门,原是打算着去药肆取药。谁知路上碰到了工部尚书府赵家的三姑娘赵卓郗,两人也不知怎的,一言不合竟吵了起来。

        赵三姑娘原就是娇蛮任性的,而姜二姑娘,别瞧着病弱,却也是口齿伶俐,三句话就能把人给噎死。

        赵卓郗见姜芫竟如此口齿伶俐,分明与旁人眼里的端庄持方大相径庭,什么大方有礼,可惜就是体弱多病。她瞧着,分明就是做作矫情,一气之下将人轻轻一推,竟推到护城河里去了!

        若不是随行了会武的丫鬟,这条命还不知能不能救下来。更别提护城河旁还有众多摩拳擦掌,欲跳河将人救起,就此攀上一门绝好亲事之人。

        当今世道对女子名声最为看重,若真被哪个登徒子救了起来,姜芫倒宁愿自己被活活淹死。

        落水那日,赵仁安携着全家登国公府致歉。那日之后,赵卓郗每日都会来侯府,每回都会带上昂贵难寻的珍贵药材。

        府中长辈们原是不愿见她,可她日日都来,小脸肉眼可见消瘦了不少,瞧着是真心实意地悔过,便也从最初的大门紧闭到了如今顾氏愿意帮她问一问姜芫愿不愿见她。

        姜芫静养了近一月,赵卓郗也来了一月。只希望能见一见姜芫,亲自向她忏悔认错,不能亲眼见到她确认她安好,赵卓郗始终难安。

        听了章嬷嬷的话,姜芫这才将笔搁下,扬唇微笑道:“要见的,嬷嬷先去厅堂吧,我稍后就到。”

        绿意心中不解,赵卓郗将姑娘推入冰冷刺骨的河里,姑娘怎还乐意见她?

        待到两人见了面,她才知道,原来当日推姑娘入河的另有其人。

        ---

        夜色渐沉。

        竹宝堂内,姜云起着一袭宝蓝色杭绸直缀,此刻俊脸面无表情。顾氏同他成亲二十载,自然晓得他此刻是在压抑着胸中的怒火。

        顾氏细细打量自家夫君的脸色,声音低了些,问道,“珠珠说,那日在害她落水的人,并不是赵姑娘。夫君,你说……那会是何人?”

        姜云起手一顿,眉目紧蹙道:“不管是谁,这人咱们一定要查出来。夫人放心,此事交由我来办。”

        “只是赵家姑娘的名声不能白白被污了,还要辛苦夫人费心了。”

        顾氏虽已是三个孩子的娘亲,可她天生丽质又懂得保养,成婚后更是夫妻恩爱,阖家美满,顾氏日子过得舒坦,这脸自然也是红润明媚,别有一番韵味。

        见夫君体贴自己,顾氏含笑道:“夫君也放心。”

        姜云起略带薄茧的手抚着妻子的眉心,思忖片刻,说道:“等过几日,请李家丫头过来陪珠珠解解闷吧。”

        闻言,顾氏稍稍沉默下来。

        府里女孩儿不多,大房的姜姝已经十七了,最近与太子交换了庚帖,一直忙着婚事。女儿身体弱,缺少玩伴,最近是与李家的庶女李襄月玩得好。倒不是顾氏有嫡庶之见,只是她瞧着李襄月比珠珠还小了一岁,便已十分稳重,不似寻常女儿家一般活泼,心里不知为何,总觉得不安。

        可珠珠病中无趣,也需有同龄的玩伴玩耍。也罢,那丫头到底年幼,左右弄不出什么幺蛾子,她让人好好盯着便是。

      世子

        次日,听闻姜芫身子好了不少,李府早早便让仆役往侯府递了拜帖。

        窗外的阳光缓缓流动着,姜芫坐在窗边的乌木边花梨心香案上,颇有闲情地练起了许久不作的画。

        绿意见自家主子的脸色,比起昨日又红润了几分,笑意满满道:“姑娘今儿的兴致不错,正好可以和襄月姑娘一叙,襄月姑娘一听姑娘身子好转,忙让人送来了拜帖呢。”

        承安伯府世袭罔替到了这一代,已到了疲弱之势,家中无人领重要官职,内里是说不上什么话的。且大房还出了个浪荡子,是上京城里出了名的花心跋扈。大爷素来纨绔风流,早前游山玩水,经过江南的时候,邂逅了貌美多才,温柔小意的丘氏女。之后便使了法子,纳了丘大姑娘。

        可这男人的心啊,比那江水还多情。丘姨娘进门三年,便已失了大爷的心,连带着年幼的女儿也不受重视。

        但就在前两年,李襄月却成了姜芫极好的玩伴。

        自此之后,伯府无人敢再磋磨李襄月。那可是姜国公府,他们巴结还来不及,怎还会上赶着让人厌。李家大爷连近来的新宠都放在了一边,一日三趟地往丘姨娘的秋蝉院跑。

        姜芫视线落到绿意手中的拜帖上,并没有露出绿意意想的高兴,只淡淡道:“拒了吧,就说今日风大,我受了风寒。”

        姑娘自打落水之后,对襄月姑娘倒是冷淡了许多。

        严冬已经渐渐消退了,天气慢慢转暖。绿意抬头,看向外头暖洋洋的日光,心下犯疑。

        按理说,自家姑娘性子直,若是不想见,大可以直接回一句身子未好,不便见人。偏偏加上一句今日风大,倒像是存心膈应人。

        姑娘自有她行事的道理,绿意没有多问,只按吩咐回了帖。

        不过片刻,绿意写好了回帖,回来禀了姜芫。

        又拿出一个小香囊呈了上去,道:“这是李姑娘一块送来的香囊,说是安眠的香囊,特地绣给姑娘的。”

        绿意眼色倒快,一会儿就从襄月姑娘变成了李姑娘。

        姜芫没说话。

        绿意会意,将香囊同回帖一道送去了承安伯府。

        姜芫缓缓垂下长睫。

        她曾将李襄月当成自己最好的姐妹,可最终,却也是她自认为最好的姐妹将她置于死地。

        ---

        残冬过后,很快便要到了除夕。

        宫中设宴,宴请京中勋贵,国公府自然也在名列。

        顾氏穿上了诰命服,打扮得甚是端庄体面。今日是宫宴,万不能马虎。

        顾氏进了女儿房中,姜芫还在酣睡着,白皙的小脸陷在柔软的被褥中,显得越发娇憨。

        顾氏微微抬手,捏了捏女儿柔软的小脸蛋。

        姜芫微微皱眉往里头拱了拱,迷迷糊糊睁开眼,软乎乎道:“阿娘。”

        瞧女儿醒了,顾氏才轻轻笑了笑,柔声将她喊了起来。

        姜芫还未完全清醒,迷迷糊糊睁着眼坐了起来。

        顾氏揉了揉女儿毛绒绒的头发,温声道:“今儿除夕宫宴,珠珠可不能贪睡了。”

        姜芫含糊的“唔”了一声,“阿娘替我梳妆罢。”

        顾氏失笑,“倒是越长大越爱撒娇了。”

        梳妆完用了早膳,便要出发进宫了。

        过了一个时辰,姜国公府的马车在宫门前停下。

        内侍忙迎了上来,引着一家子去了宴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3: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