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付费】觅婚作者:梁景烟》-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隔离七天,她自己上过课,有“学生”——江桓。

        俞兆依每抛出一个问题,都会请江桓扮演学生回答,江桓演的还不错,有的题会说出答案,有的题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说不上来就算了,还演上瘾了,模仿学生的口吻说,“俞老师,我不会。”

        “……”

        俞兆依就想去打他,被他捉住了手,江桓开始给她讲道理。

        “你要是问我,我会,但是问五年级学生,按他们学情,不一定就能分清楚目录的层次感。”

        “所以,这里要修改。”

        他说就说了,还非得动手动脚。于是俞兆依就不相信了,挺不讲理地反问,“万一会呢?”

        “俞老师。”他说,“你的预设要多种多样,会当然最好了,万一不会你怎么办,难道就不点拨了?难道就直接说个答案走个流程了?”

        他说的好有道理,俞兆依没法反驳,于是重新做预设,重新修改。

        一连七天,江桓给她设想出无数种可能,让俞兆依修改了好几遍教案。

        直到隔离结束的前一天,江桓才说,“完美了,可以上台了。”

      第89章 她的战场

        俞兆依对江桓,有一种仰慕之情,这种情感随着爱意流淌,让她对江桓变得逐渐依赖起来。

        因此,江桓说她“完美”,在俞兆依眼里那就是完美了,无需修改了。

        也由是,当副主任来问她需不需要帮忙看看修改,她婉拒了。

        她知道,人家一片好心自己不领情,势必会让人说过于自傲,甚至沦为一个办公室的谈资。

        但她不在乎,也相信自己不会出丑。

        俞兆依当天回家,饭桌上提起了这事儿,江桓只平静地点了点头。但俞妈的反应比较大,“我说你不会做人吧,这么一来人家对你印象都不好了。”

        下学期调回青英这件事还没有跟俞爸俞妈说过,俞妈是想,同事之间,尤其是上级领导之间,不说你要阿谀奉承吧,姿态放低一点总归是没错的。

        俞兆依在中心一整年受到不公平待遇,回家挑了点不轻不重的问题,诉说过。也是她没有把真实的困难给说明白,又有几分掩饰——不过谁外出打工会把自己“过得艰难”这样的事儿如实说给父母的。

        俞妈便让她从自身找问题。

        俞兆依在家里的时候,脾气不算好,俞妈有时候太唠叨了俞兆依当没听见就回房间,有时候指责俞兆依总是抱怨,俞兆依还会跟她吵起来。

        有苦难言的痛苦,没人比俞兆依更清楚。

        这么一吵,俞妈就断言:肯定是依依在学校里脾气也这么冲,才会跟领导有冲突。

        俞兆依真无语,也不想想,谁在家里跟在外面是一副面孔的?

        此时听着俞妈跟她讲道理,她只是抬头看了看江桓,就不说话了。有的事儿,没必要说出来让家里人给你担心着急。

        而且,她已经找到了可以事无巨细,全盘倾诉的人。

        俞妈的教诲,在中心小学不适用,在其他地方肯定适用——比如青英。

        *

        俞兆依第二天起的更早。

        四点就起床收拾自己了。

        江桓打了个哈欠,躺在床头,睡衣上面有两个扣子开了,露出锁骨,他整个人慵懒地靠在床头,眼睛都没完全睁开,“几点出发?”

        俞兆依一边描眉毛,一边回他,“我先下楼再去过几遍教案,六点半出发就行,你再睡一会儿……哎,你怎么起来了?”

        俞兆依画好眉毛,余光看见江桓下床,忙过去推他,制止道,“你再睡一会儿好了,我那边自己能行。”

        江桓任她把自己重新推倒在床上,整个人装的跟没骨头似的,更为慵懒,许久嘴里才蹦出几个字来,“我做早饭。”

        “……”

        俞兆依六点前又过了五遍教案,确保自己把所有的过渡语、衔接语、评价语……统统都给记明白了,才坐上饭桌。

        江桓不知道从哪里又搞来一大桌子的早餐,油条、小笼包、烧卖、豆浆、鸡蛋……

        而俞兆依的盘子里,已然摆着两个鸡蛋和一根油条。

        俞兆依“扑哧”笑出来,“当我小学生,去考试呢?”

        “可不是?”江桓掀起眼皮,看她一眼,眼里明显含着笑。

        她胃口不佳,对油条不是特别的想吃,但寓意不错,还是吃了整整一根,后面半根是泡着豆浆吃的。

        *

        褚煦发觉这天早晨车里的氛围不太对劲,有点怪异的安静。

        江总在看手机上的财务报表,俞老师则拿着一份装订好的教案,细致地在看,两人话都不说一句。

        吵架了?

        好像也没有,因为俞老师有时候念着念着,手晃来晃去,会打到江总的腿,接着江总就把她手搓了搓,搓热,再放回去。

        但就是不说话。

        知道临下车前,江总才主动开口,“晚上吃什么?”

        结果俞老师冷漠地回了一句,“再说。”

        “……”

        老板受到冷遇,褚煦装死。

        人总是在最紧张的时候保持最大限度的平静,甚至是冷漠。

        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俞兆依甚至有一种自己走路同手同脚的错觉。

        这确实是太夸张了。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她对这场公开课,确实是过分重视了。

        教育学上说,150%的过度学习是最合适的。而俞兆依觉得自己对这堂课的掌握,已经快达到了250%。

        一般大型的公开课都在学校的阶梯教室举行,里面有一个班的课桌椅放在演示台上,下面还有百来个沙发座椅,是为来听课的领导、老师、专家准备的。

        公开课是上午第一节,俞兆依没太多时间准备,只是再草草看了眼教案流程之后,便去教室里让学生到走廊上排队去阶梯教室了。

        因为上【创建和谐家园】研课的前车之鉴,俞兆依这回提前一天去教室里试用过电脑、音响、U盘、翻页笔,以及当天早自习前也又去试了一遍。

        这回确实是没问题。

        俞兆依到阶梯教室的时候,后面的沙发座椅上已经坐满了一片人,黑压压的,坐满了。

        使用鼠标点开课件的手都有那么一点抖。

        再转头,俞兆依有点崩溃地看见,门口又进来了一位领导……

        咦?等等。

        江桓?

        他脸上挂着笑,看了她一眼,然后目不斜视地走上了后面观看席的第一排,跟教研员握手,打招呼。

        一般来说大型的公开课指的就是有区县级教研员来听的课,撑破天也就是市里的教研员来听,这已经是很少概率了。

        而省里的教研员作为专家,基本是不太会来学校里听课的。

        难怪学校里三令五申请她务必备好课,难怪强调是大型公开课,是因为这回的公开课,省教研员也来了。

        就是那位三年前听过俞兆依教师素养大赛微课,夸俞兆依有灵性的老师。本来俞兆依是没注意到的,但谁让江桓还跟人握手了呢,这下想看不见都不成了。

        只是,看到这熟悉的面孔,俞兆依的心居然一点点平静下来。

        一切都缓缓倒退,回到大三那年。

        那时,她【创建和谐家园】澎湃、热血沸腾、无所畏惧,在所有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讲台上都挥斥方遒。

        好像一切都没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

        俞兆依的心渐渐平静。

        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她必将永远在自己的战场上发光发热。

      第90章 明珠沙砾

        这是一堂蛰伏数年的公开课,省教研员评道,“俞兆依三年前大赛上就让我们印象深刻,甚至觉得有一天她会超越我们,三年之后的今天能上出这样一堂精彩的、合乎学情的、近乎完美的课,一方面,我相信中心小学培养的不错,另一方面,我总觉得,她应该不止于此。”

        话落至此,不再多说。

        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俞兆依记得三年前那场大赛前,教法课老师说到,教研员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你上完了课就听她点评,无论她说什么都一定是有道理的,虚心接受不要顶嘴狡辩。

        那场大赛,只有俞兆依受到了莫大的表扬。

        那也是,她此后数段难忍时光里支撑她继续走下去的艳光。

        总而言之,现在,在中心小学的阶梯教室里,省里的所有专家、领导,都把俞兆依纳入了视野中。

        不必多说,从此往后她的诸多方面自然而然会受到多方关注。

        内心尤为唏嘘的是中心小学的校长。

        他唯一听过俞兆依上的课就是考编的微课,那短短十几分钟,就已经让他感受到这位姑娘的蓬勃力量。知道她课上得好,但没想到好到入了省教研员的眼。

        多高的评价!超越他们!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直入省厅当专家的料子!

        他把这么一块好料子给搞丢了。

        不止于此、不止于此……他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内心猛然间颤了颤,有一股慌张、惭愧、羞耻扑面而来,这一堂他眼里无比完美的课,竟然还有上升的空间?

        校长在此刻,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他以为的天花板,只不过是俞兆依的一个阶段。

        甚至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俞兆依与生俱来的,未经打磨的。

        俞兆依的未来、终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他几乎想都不敢想。

        身边的校长同仁纷纷向他恭喜,挖到这么个好苗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苦涩与悲哀。

        那一大摞的调任资料,难道是俞兆依没事找事、故意走人吗?

        不是,都是他的问题,都是他的问题……

        “真有这么好?”

        中场休息的时候,耳边忽然传出来这么一个声音,怀疑的,嫉妒的……

        是冯纪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1:44:48